詐晦卷五

關燈
詐晦卷五

    詐雖惡名,亦屬奇謀。

    孫子曰:&ldquo兵不厭詐。&rdquo施之于常時,人亦難防。

    運詐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長而難行,歧路多而憂亡羊,妙心辯識,曲徑方可通幽。

    詐以求生,晦以圖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難行也。

    一操一以詐而興,莽以詐得名,詐之為術亦大矣,随賢人有所不免。

    厭詐而行實,固君子之本色;昧詐而堕謀,亦取譏于當世。

    是以君子不喜詐謀,亦不可不識詐之為謀。

    人皆喜功而诿過,我則攬過而推功,此亦詐也,卒得功而無過。

    君臣之間,夫婦之際,盡心焉常有不歡,小詐焉愈更親密,此理甚微,識之者鮮。

    詐以非易為也,術不一精一則敗,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一柄一。

    【譯文】:詭詐雖然是不好聽的名詞,卻也是可以出奇制勝的謀略。孫子兵法上說:&ldquo兵不厭詐.。&rdquo就是在平常時候施展出來,人也是難以防範的。運用詐術隻要合理适當,也可以達成&ldquo晦&rdquo這種狀态。

    筆直的大道漫長而又難以到達終點,小路衆多卻使人茫然不知所從。隻要細心觀察思考,小路才是到達終點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徑。

    用詭詐來求生,用晦來保全自己,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曹一操一因詭詐而興霸業,王莽因詭詐而得到名聲,詭詐作為一種謀略功效是很大的,即使賢能的人也免不了要使用。讨厭詭詐而平平實實行一事,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識詭詐陷入别人的一奸一謀中,也是要被當世的人所譏笑的。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歡使用詭詐的計謀,卻也不能不知道這種手段的使用方法。

    人們都喜歡歸功自己卻把過錯推給别人,我卻把過錯攬到身上,把功勞推給别人,這也是一種詐晦,卻最終能得到功勞而沒有過錯。

    在君主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關系中,盡心盡力地去侍奉也經常會有不歡快的事情發生,使用一點詐謀反會更加親密牢固,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

    詐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術不一精一湛就會失敗,自己反要受到傷害,心裡不夠忍耐也做不成,隻能成為别人笑話的把一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