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曜經卷第八

關燈
得止。

    解了本無棄捐自大。

    下意作禮。

    天地大動衆會鹹歎。

    善哉為道等心。

    除自貢高而下卑心。

    感于天地為之大動。

    從是制法先學為長後學為小。

    法之常宜各無所限。

    無所诤訟。

    時佛入宮坐于殿上。

    王及臣民日日供養百種甘馔。

    佛說經法所度無量。

    俱夷攜羅雲來。

    稽首佛足瞻對問訊。

    久違侍觐曠廢供養。

    時王眷屬皆懷沉疑。

    太子損國十有二年。

    何從懷妊生子羅雲。

    佛語父王告諸群寮。

    俱夷守節貞潔清淨。

    無瑕疵也。

    設王不信今當現證。

    于時世尊化諸衆僧皆使如佛。

    相好光明等無差異。

    于時羅雲厥年七歲。

    俱夷即以指印信環。

    與羅雲言。

    是汝父者以此與焉。

    羅雲應時直前詣佛以印信環而授世尊。

    王及群臣鹹皆欣踴。

    稱言善哉。

    所見無量真佛子也。

    佛語父王及諸臣曰。

    從今已後無複懷疑。

    此吾之正子緣吾化生勿咎俱夷也。

    王得道證。

    俱夷受戒淨修梵行。

    宮人大小鹹受戒法。

    月六齋歲三齋。

    奉持不懈。

    國内清甯風雨以節。

    時不越叙五谷登賤。

    民安其所。

    萬邦黎庶鹹來慶賀。

    道德滋茂如月之初。

     歎佛品第二十九 于是世尊告神妙天。

    大神妙天。

    歡豫天。

    加歡天。

    旃檀天。

    大悅天。

    寂然天。

    寂律天。

    如是等類淨居天子伴黨八人。

    佛以大會轉于法輪。

    為一切故救濟十方。

    勿令廢斷。

    開衆生意經布天下。

    乃報佛恩。

    于時世尊複告大神妙天子。

    今此經典名普曜大方等典。

    諸菩薩力所可娛樂。

    遍諸佛世界悉令鹹聞。

    經所入處靡不晃昱。

    佛自口宣。

    當速受之持諷誦讀。

    是佛法目普令流布。

    若菩薩學聞是經法其心堅強。

    精進奉行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學。

    若有衆生樂微妙者。

    住大乘法心念無疑。

    降魔羅網。

    悉諷誦已必獲大聖。

    諸外異學不得其便。

    勸助學微成大德本至于大乘。

    若有賢人設聞說是普曜經典叉手自歸。

    即舍八事懈怠之本。

    成八功勳。

    何謂為八。

    一得端正好色。

    二得力勢強盛。

    三得眷屬滋茂。

    四逮得辯才無量。

    五學疾得出家。

    六所行清淨。

    七得三昧定。

    八得智慧明無所不照是為八功德。

    若有人為法師布座諷誦是經。

    當得八座福。

    何謂為八。

    一得長者座。

    二得轉輪王座。

    三得天帝座。

    四得自在天座。

    五得大梵天座。

    六得菩薩座。

    七得如來座。

    八得轉法輪度脫一切座。

    是為八座。

    若有法師班宣是法。

    設有贊歎善哉者。

    當得八清淨行。

    何謂為八。

    一曰。

    言行相應無所違失。

    二曰。

    口言至誠而無虛妄。

    三曰。

    在于衆會真谛無欺。

    四曰。

    所言人信不舍遠之。

    五曰。

    所言柔軟初無粗犷。

    六曰。

    其聲悲和猶如哀鸾。

    七曰。

    身心随時音聲如梵。

    會中人聞莫不咨受。

    八曰。

    音響如佛可衆生心。

    是為八。

    若有書是普曜經典。

    著于竹帛不吝惜經心不懷妒。

    衆人嗟歎。

    三十四行名德流布。

    若得學是經典得八大藏。

    何謂為八。

    一得意藏。

    未曾忘舍。

    二曰。

    所得心藏。

    無所不解分别經法。

    三得往來藏。

    普解一切諸佛經法。

    四得總持藏。

    一切所聞皆能識念。

    五曰。

    得辯才藏。

    為諸衆生班宣經典皆歡喜受。

    六曰。

    得法藏。

    将護正法。

    七曰。

    得随意法藏。

    未曾斷絕三寶法教。

    八曰。

    得奉行法藏。

    則辄逮得無所從生之忍。

    是為八大法藏。

    若有受持是普曜經典諷誦受持。

    得具八業。

    何謂為八。

    一曰施業。

    無悭妒心。

    二曰戒業。

    具足諸願。

    三曰聞業。

    合集智慧至阿惟顔。

    四曰寂業。

    勤于一切定意正受。

    五曰見業。

    悉能具睹三達之智。

    六曰福業。

    具于相好訓誨佛國。

    七曰慧業。

    為衆說法應病授藥。

    八曰大哀業。

    為于十方殖衆德本而無懈惓。

    受持是普曜法。

    心自念言。

    使一切衆生皆逮是法。

    以是德本複得八大福。

    何謂為八。

    一曰。

    轉輪聖王成大福德。

    睹見無極建立笃信。

    二曰。

    得作四天王。

    三曰。

    得作帝釋。

    四曰。

    得作炎天王。

    五曰。

    得作兜術天子。

    六曰。

    得作無憍樂天。

    七曰。

    得作化自在天。

    八曰。

    得作如來。

    斷諸不善法具足諸善本。

    是為八。

    若有受此普曜經者。

    若至心聽耳貫系意。

    得八清淨心。

    何謂為八。

    一曰。

    常行慈心消除嗔恚。

    二曰。

    常行愍哀除衆患害。

    三曰。

    常行喜悅除諸不樂。

    四曰。

    常行于護除諸結著。

    五曰。

    修四禅行在于欲界而得自在。

    六曰。

    行四無色定而得由己。

    七曰。

    得五神通遊諸佛土。

    除諸挂礙衆蓋之患。

    八曰。

    逮得勇伏定意獨步三界。

    是為八。

     囑累品第三十 爾時世尊告賢者大迦葉。

    賢者阿難。

    彌勒菩薩。

    我從無數劫遵習是法。

    乃成無上正真之道。

    囑累汝等以手相付。

    受持諷誦廣為人說。

    于時世尊欲使此法普悉周布十方。

    說是偈言。

     佛目所睹衆生類  皆得羅漢如身子 若有供養億千劫  乃複前進如恒沙 加複供養辟支佛  若有一日奉斯經 計此功德超過彼  其阿羅漢不足立 一切衆生成緣覺  若有供養億千劫 飲食衣服床卧具  搗香雜香及名華 若有一心叉十指  等心自歸一如來 口自發言南無佛  是功德福為最上 一切衆生皆成佛  若有百劫供養者 衣被飲食床卧具  搗香雜香及名華 若有正法欲傾危  棄捐其身自投命 若有一日常晝夜  護是法者必超彼 若有奉事十方佛  及于緣覺諸聲聞 若有堅固此道心  受斯要典諸法王 一切經卷是道谛  若諸如來如恒沙 供養奉事諸如來  若有手得是經卷 其大辯才無等倫  分别一句至億劫 智慧正義無有損  若以是經為人說 諸導師慧無邊底  計無有人與等者 猶如江海不可盡  聞是法者等若茲 佛告賢者迦葉阿難彌勒重相囑累。

    受之持之。

    諷誦學之。

    令普流布。

    示其同學及十方人。

    皆令蒙濟。

    使不斷絕。

    展轉相教。

    展轉相成。

    使不稽留。

    三寶不斷。

    乃報佛恩。

    佛說如是。

    大神妙天子。

    及淨居天子。

    彌勒菩薩。

    賢劫菩薩。

    及大迦葉。

    諸大弟子。

    天龍鬼神揵沓和。

    阿須倫。

    聞佛所說。

    莫不歡喜奉行。

     普曜經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