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七

關燈
幹種志性各異。

    思想諸念各各差别。

    欲令衆生殖衆德本。

    故為分别說若幹法。

    又如來所當作者皆悉作之。

    現這得佛。

    成平等覺已來大久。

    壽命無量常住不滅度。

    又如來不必初始所說。

    前過去世時行菩薩法。

    以為成就壽命限也。

    又如來得佛已來。

    複倍前喻。

    億百千垓。

    然後乃于泥洹而般泥曰所以者何。

    為衆生故而教化之。

    故而示現行來久遠。

    為無德類離于福祚。

    為貧窭行著于愛欲。

    纏諸見網而自覆蓋。

    驅馳不定。

    如來故為現。

    發忨忨疾獲之想。

    不起懈怠難得之慮。

    如來善權告諸比丘。

    勤苦作行乃得佛道誠谛不虛。

    以諸衆生從無央數億百千垓。

    乃見如來。

    以其匆匆所作不當故。

    汲恇汲無甯息。

    故言法難值如來難遇聞見。

    是已怪之難及興難遭想。

    悲喜孜孜知佛希有。

    便多發意。

    樂在閑居而行精進。

    這不見佛而懷渴仰。

    見如來已。

    歡喜稽首造衆德本。

    其不滅度者教令滅度。

    開化黎庶。

    緣是如來出現。

    說經而宣斯言。

    誠谛不虛。

     譬如士夫而為醫術。

    聰明智慧工巧難及。

    曉練方藥知病輕重藥所應療。

    多有兒子若十至百。

    其醫遠行諸子皆在。

    不解誼理不别醫藥不識毒草。

    被病困笃皆服毒藥。

    毒藥發作悶愊反覆。

    父從遠來。

    子在城中腦發邪想。

    父見諸子被病。

    起想這見父來。

    悉皆喜悅白言。

    父來。

    安隐甚善。

    我等自為食任信他言而服毒藥。

    惟願大人救濟我命。

    時父見子遭苦惱患婉轉在地。

    尋敕從人持大藥來。

    藥色甚好味美且香。

    和合衆藥與諸兒子而告之曰。

    速服上藥甘香芬馥。

    假使諸子時服此藥。

    其毒消滅病得瘳除。

    身體安隐氣力康強。

    諸子不随颠倒[怡-台+龍]悷想者。

    見藥嗅香。

    嘗知其味。

    尋便服之。

    病即得愈毒藥消滅。

    子性悷者。

    不肯服之。

    毒藥除者。

    皆白父母。

    與我等藥。

    病悉瘳愈。

    而蒙安隐。

    其邪想者。

    不肯服也。

    得見藥色不喜香味。

    父醫念言。

    今我此子愚冥不解。

    志性颠倒不肯服藥。

    病不除愈或恐死亡。

    甯可以權飲諸子藥。

    則設方便欲令速服。

    便告諸子。

    今我年老羸穢無力。

    如是當死。

    汝輩孚起。

    若吾命盡。

    可以此藥多所療治。

    服藥節度汝等當學。

    假使厭病欲得安隐。

    宜服斯藥。

    教諸子已舍詣他國。

    猶如終沒。

    諸子聞父潛逝發哀。

    啼哭悲哀不能自勝。

    我等之父智慧聰明。

    慠不服藥今者薨殪。

    兄弟狐露思慕殷勤。

    乃自克責存不順教。

    甫便遵崇父之餘業。

    谛觀衆藥形色香味。

    自當攻療不可輕戲。

    尋便服藥深自消息。

    病即除愈。

    時父見子服藥病愈。

    便複還現。

    佛語諸族姓子。

    如是醫者善權方便。

    令子病愈。

    甯可诽謗。

    彼醫所處為不審乎。

    諸菩薩白佛言。

    不也世尊。

    不也安住。

    佛言吾從無數不可計限億百千劫。

    發無上正真道意。

    勤苦無量每行權便。

    示現教化發起群生。

    其父醫者。

    謂如來也。

    諸兒子者。

    謂五道生死人也。

    父他行而不在者。

    謂如來未出于世。

    諸子入城服毒藥婉轉者。

    謂在三界三毒所縛婉轉五道不能自濟。

    父聞來還。

    謂佛如來行大悲哀。

    見三界人。

    或流五趣不能自出。

    故現世間。

    廣說經法開化黎庶服藥病愈。

    謂發無上正真道意。

    立不退轉無所從生。

    或得聲聞緣覺乘。

    不至究竟。

    視藥形色香味不肯服者。

    謂六十二見諸堕邪者。

    見父年老留藥教子舍之去者。

    謂諸黎庶疑受道教。

    故現滅度。

    留諸經法以教後世。

    四輩弟子諷誦學問。

    思佛功德發大道意。

    或得羅漢或得緣覺。

    佛見如是複還出世。

    一切衆生皆是吾子。

    諸族姓子。

    如來行權非徒虛妄。

    于是世尊。

    欲重解誼顯揚其事。

    而歎頌曰。

     不可思議  億百千劫  欲得限量 莫能知數  得佛已來  至尊大道 常講說經  未曾休懈  勸助發起 無數菩薩  皆建立之  于佛道慧 無數億劫  開道衆生  億千垓數 不可思議  而為示現  立于滅度 以教化誼  導利衆生  用權方便 而現滅度  故為衆人  演斯法典 吾已自立  一切黎庶  分别群萌 于彼之誼  其心颠倒  而不覺了 欲立是等  佛宣暢說  設見于佛 滅度之後  以若幹物  而用供養 又睹吾沒  愁悒憂戚  若複見佛 歡喜踴躍  假使質直  說至誠言 衆生之類  朽棄身體  然後如來 合集衆音  能自示現  顯大佛道 而于後世  分别此語  吾在于斯 不為滅度  比丘欲知  佛權方便 數數堪忍  現壽于世  及與異人 眷屬圍繞  因而宣揚  于尊佛道 諸賢得聞  佛出世間  又複導師 餘國滅度  觀察衆生  愁憂懊惱 倉卒不見  其身相好  望想饑虛 欲得見佛  然後乃為  分别經典 不可思議  億百千劫  吾常建立 如此像誼  佛來至于  靈鹫之山 自然床座  無量垓數  設使衆生 見是世界  水火災變  劫燒天地 當斯之時  吾此佛土  具足微妙 柔軟安雅  歌舞戲笑  無量安隐 講堂精舍  樓閣室宅  校飾莊嚴 皆以七寶  藥草樹木  華實茂好 自然雨華  心華衆色  以散于佛 及弟子上  諸人皆坐  館室雷震 或複好樂  發道意者  吾之國土 建立常然  餘人有見  劫如燒盡 睹其世界  火甚可異  本以權便 示現斯變  如來咨嗟  無央數億 佛之法尊  其為若茲  衆生品類 不肯聽聞  然而喜造  殃釁之罪 假使人民  柔軟中和  其時佛興 出于人間  已見世尊  經法所诏 則為顯揚  清淨誼理  佛來為人 分别誡誨  說斯所造  往返之事 假使如來  久久而現  然後乃為 講是經典  吾智慧力  聖達光明 如是所見  不為薄少  前世所行 無量劫數  慈心之品  平坦無求 智慧明者  無得狐疑  棄捐猶豫 勿懷結滞  所當列露  未曾班宣 佛今散告  無複餘誼  如醫所建 善權方便  開闡分别  示子方術 現衰老死  其身續存  神變音聲 不終不始  受諸等友  而自由用 世吼療治  衆生之病  開導癡騃 令離愚冥  而現泥洹  亦不滅度 何故殷勤  欲得現已  人常闇弊 使意信樂  以放逸故  墜堕三處 其心踴躍  欲令覺了  如來所诏 常以知時  為其衆生  而行智慧 以何方便  而受道法  何因令獲 從佛經教 世尊說是如來壽限時。

    則無央數不可思議衆生。

    皆獲利誼解脫至道。

     正法華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