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若是寶地。
何故有諸蟲魚流水等相。
長者白言。
大王。
上有旋輪雕镂蟲魚等相。
下是摩尼寶光映照故爾。
王雖聞是說。
猶故未信。
即時取自指環。
前擲于地。
環擊地聲。
王乃信是摩尼寶地。
時頻婆娑羅王。
既入其舍。
處師子座。
時長者妻出拜王前。
而忽淚下。
王言。
長者。
汝妻何故見王垂淚。
長者白言。
大王。
妻拜王前。
何敢垂淚。
但為王所著衣有木煙氣煙薰目故。
而忽淚下。
是故大王。
受天福者。
所欲飲食。
有如意寶。
自然能出。
爾時頻婆娑羅王。
在長者舍。
住經七日。
忘還王宮。
時諸臣寮。
共詣阿阇世太子所。
白言。
太子。
王在光明長者舍。
經今七日。
于國政事。
有所妨廢。
太子宜往請王還宮。
時阿阇世太子。
即詣光明長者舍。
白父王言。
我王何故忘還王宮。
于國政事。
有所妨廢。
王言。
我在此舍。
始經一日。
國有政事。
汝豈不能暫代吾治。
太子白言。
父王當知。
住于此舍。
已經七日。
王聞是語。
顧視光明長者問言。
實不。
長者白言。
實爾大王。
已經七日。
王言。
長者。
汝此舍中。
觀于何相。
以分晝夜。
長者白言。
華開華合。
以分晝夜。
異鳥和鳴。
及不和鳴。
以分晝夜。
摩尼寶珠光現不現。
以分晝夜。
其或有華合而非夜。
有華開而非晝。
有珠光隐而非夜。
有珠光現而非晝。
有異鳥寂然而非夜。
有異鳥和鳴而非晝。
時頻婆娑羅王。
聞是事已即謂光明長者言。
我信佛語。
真實無妄。
佛所說汝現于人中受天勝福。
其事如實。
時頻婆娑羅王。
言已出長者舍。
彼阿阇世太子。
方出舍時。
私竊取一摩尼寶珠名扇恒。
俱授一侍人。
還王宮已。
召而謂言。
适所授汝摩尼寶珠。
汝可持來。
我欲觀視。
侍人開手欲奉太子。
其珠不見。
即時白言。
不知此珠失于何處。
是時太子。
即将侍人。
而行捶打。
光明長者。
以天福力。
即知其事。
來問太子言。
何故捶打此侍人耶。
太子答言。
我适汝舍。
盜摩尼珠。
授此侍人。
今忽隐諱。
我已作盜。
此複轉盜。
其罪愈甚。
故行捶打。
長者白言。
汝取我珠。
此不名盜。
今既不見。
亦非他盜。
此珠現今複在我舍。
何以故。
受天福者。
方可用故。
太子若複别有所欲。
悉當奉汝。
我無所吝。
時阿阇世太子。
心生疑念。
我今于此長者。
未有希取。
将來我父頻婆娑羅王。
命終已後。
我乃求彼财寶諸物。
作是念已。
阿阇世太子。
與提婆達多。
結構異謀。
害父王命。
乃至後時。
殺其父已。
自行灌頂。
處于王位。
乃召光明長者而謂言曰。
長者可為我兄。
欲就汝舍而共居止。
凡有所須。
汝應給我。
時光明長者。
作是思惟頻婆娑羅王。
正法治世。
此人猛惡。
又複勃逆殺其父王。
私自灌頂處于王位。
今于我前。
出矯诳語。
欲止我舍。
我應随順。
我若違彼。
必因此人。
壞我家族。
作是念已。
白言。
大王。
我知汝心。
必有所欲。
願就我舍。
凡有所須。
随意受用。
我當于後卻往王宮。
阿阇世王言。
若能如是。
乃為甚善。
作是議已。
是時大王。
先詣其舍。
長者還複來詣王宮。
長者所有天人吉祥勝相。
寶藏諸物。
長者行處。
而悉随至。
彼阿阇世王。
在長者舍。
見珍寶藏。
七遍出現。
七遍隐沒。
作是思惟。
今此舍中。
寶藏諸物。
必随彼去。
我不能得。
我今宜應别設異謀。
潛遣數人極兇惡者。
同載一車。
往光明長者所。
盜竊珍寶。
彼人到已。
巧設計謀。
伺行盜竊。
時光明長者。
在高樓上。
侍女圍繞。
時諸侍女。
見此車中所載之人。
先已默識是兇惡人。
來作盜竊。
侍女見已。
笑指而言。
此是兇惡盜竊之人。
是時長者。
忽聞笑言。
具知其事。
于是諸人。
隐之終夕。
至明旦時。
多人共見。
鹹唱是言。
阿阇世王。
是惡逆人。
殺害父王。
今複遣諸惡人。
來長者所。
偷竊珍寶。
時阿阇世王。
知是事已。
即遣使人。
來光明長者所謂言。
長者何故多人輕謗于我。
時光明長者。
知王意已。
即速驅逐惡人令去。
長者即自思惟。
阿阇世王。
極大惡逆。
殺害父王。
豈非後時亦複于我。
緻殺害事。
我今棄舍一切所有。
憶佛先記。
于佛法中。
出家學道。
斷諸煩惱。
證阿羅漢。
我今宜應投佛出家。
作是思惟已。
即出寶藏。
施作種種悲愍利樂布施等事。
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卷第三
若是寶地。
何故有諸蟲魚流水等相。
長者白言。
大王。
上有旋輪雕镂蟲魚等相。
下是摩尼寶光映照故爾。
王雖聞是說。
猶故未信。
即時取自指環。
前擲于地。
環擊地聲。
王乃信是摩尼寶地。
時頻婆娑羅王。
既入其舍。
處師子座。
時長者妻出拜王前。
而忽淚下。
王言。
長者。
汝妻何故見王垂淚。
長者白言。
大王。
妻拜王前。
何敢垂淚。
但為王所著衣有木煙氣煙薰目故。
而忽淚下。
是故大王。
受天福者。
所欲飲食。
有如意寶。
自然能出。
爾時頻婆娑羅王。
在長者舍。
住經七日。
忘還王宮。
時諸臣寮。
共詣阿阇世太子所。
白言。
太子。
王在光明長者舍。
經今七日。
于國政事。
有所妨廢。
太子宜往請王還宮。
時阿阇世太子。
即詣光明長者舍。
白父王言。
我王何故忘還王宮。
于國政事。
有所妨廢。
王言。
我在此舍。
始經一日。
國有政事。
汝豈不能暫代吾治。
太子白言。
父王當知。
住于此舍。
已經七日。
王聞是語。
顧視光明長者問言。
實不。
長者白言。
實爾大王。
已經七日。
王言。
長者。
汝此舍中。
觀于何相。
以分晝夜。
長者白言。
華開華合。
以分晝夜。
異鳥和鳴。
及不和鳴。
以分晝夜。
摩尼寶珠光現不現。
以分晝夜。
其或有華合而非夜。
有華開而非晝。
有珠光隐而非夜。
有珠光現而非晝。
有異鳥寂然而非夜。
有異鳥和鳴而非晝。
時頻婆娑羅王。
聞是事已即謂光明長者言。
我信佛語。
真實無妄。
佛所說汝現于人中受天勝福。
其事如實。
時頻婆娑羅王。
言已出長者舍。
彼阿阇世太子。
方出舍時。
私竊取一摩尼寶珠名扇恒。
俱授一侍人。
還王宮已。
召而謂言。
适所授汝摩尼寶珠。
汝可持來。
我欲觀視。
侍人開手欲奉太子。
其珠不見。
即時白言。
不知此珠失于何處。
是時太子。
即将侍人。
而行捶打。
光明長者。
以天福力。
即知其事。
來問太子言。
何故捶打此侍人耶。
太子答言。
我适汝舍。
盜摩尼珠。
授此侍人。
今忽隐諱。
我已作盜。
此複轉盜。
其罪愈甚。
故行捶打。
長者白言。
汝取我珠。
此不名盜。
今既不見。
亦非他盜。
此珠現今複在我舍。
何以故。
受天福者。
方可用故。
太子若複别有所欲。
悉當奉汝。
我無所吝。
時阿阇世太子。
心生疑念。
我今于此長者。
未有希取。
将來我父頻婆娑羅王。
命終已後。
我乃求彼财寶諸物。
作是念已。
阿阇世太子。
與提婆達多。
結構異謀。
害父王命。
乃至後時。
殺其父已。
自行灌頂。
處于王位。
乃召光明長者而謂言曰。
長者可為我兄。
欲就汝舍而共居止。
凡有所須。
汝應給我。
時光明長者。
作是思惟頻婆娑羅王。
正法治世。
此人猛惡。
又複勃逆殺其父王。
私自灌頂處于王位。
今于我前。
出矯诳語。
欲止我舍。
我應随順。
我若違彼。
必因此人。
壞我家族。
作是念已。
白言。
大王。
我知汝心。
必有所欲。
願就我舍。
凡有所須。
随意受用。
我當于後卻往王宮。
阿阇世王言。
若能如是。
乃為甚善。
作是議已。
是時大王。
先詣其舍。
長者還複來詣王宮。
長者所有天人吉祥勝相。
寶藏諸物。
長者行處。
而悉随至。
彼阿阇世王。
在長者舍。
見珍寶藏。
七遍出現。
七遍隐沒。
作是思惟。
今此舍中。
寶藏諸物。
必随彼去。
我不能得。
我今宜應别設異謀。
潛遣數人極兇惡者。
同載一車。
往光明長者所。
盜竊珍寶。
彼人到已。
巧設計謀。
伺行盜竊。
時光明長者。
在高樓上。
侍女圍繞。
時諸侍女。
見此車中所載之人。
先已默識是兇惡人。
來作盜竊。
侍女見已。
笑指而言。
此是兇惡盜竊之人。
是時長者。
忽聞笑言。
具知其事。
于是諸人。
隐之終夕。
至明旦時。
多人共見。
鹹唱是言。
阿阇世王。
是惡逆人。
殺害父王。
今複遣諸惡人。
來長者所。
偷竊珍寶。
時阿阇世王。
知是事已。
即遣使人。
來光明長者所謂言。
長者何故多人輕謗于我。
時光明長者。
知王意已。
即速驅逐惡人令去。
長者即自思惟。
阿阇世王。
極大惡逆。
殺害父王。
豈非後時亦複于我。
緻殺害事。
我今棄舍一切所有。
憶佛先記。
于佛法中。
出家學道。
斷諸煩惱。
證阿羅漢。
我今宜應投佛出家。
作是思惟已。
即出寶藏。
施作種種悲愍利樂布施等事。
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