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關燈
小
中
大
火生蓮花
世間無有比
爾時世尊次第乞食。
将諸比丘還至本處入深禅定。
七日七夜寂然不動。
彌勒佛弟子色如天色。
普皆端正厭生老病死。
多聞廣學守護法藏行于禅定。
得離諸欲如鳥出[穀-禾+卵]。
爾時釋提桓因。
與欲界諸天子。
歡喜踴躍。
複說偈言。
世間所歸大導師 慧眼明淨見十方 智力功德勝諸天 名義具足福衆生 願為我等群萌類 将諸弟子詣彼山 供養無惱釋迦師 頭陀第一大弟子 我等應得見過佛 所著袈裟聞遺法 忏悔前身濁惡劫 不善惡業得清淨 爾時彌勒佛。
與娑婆世界前身剛強衆生及諸大弟子。
俱往耆阇崛山到山下已。
安詳徐步登狼迹山。
到山頂已舉足大指蹑于山根。
是時大地十八相動既至山頂彌勒以手兩向擘山如轉輪王開大城門。
爾時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诃迦葉頂。
油灌身已擊大揵椎。
吹大法蠡。
摩诃迦葉即從滅盡定覺。
齊整衣服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長跪合掌。
持釋迦牟尼佛僧迦梨。
授與彌勒而作是言。
大師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臨涅槃時以此法衣付囑于我。
令奉世尊。
時諸大衆各白佛言。
雲何今日此山頂上有人頭蟲。
短小醜陋著沙門服。
而能禮拜恭敬世尊。
時彌勒佛诃諸大弟子莫輕此人。
而說偈言。
孔雀有好色 鷹鹘鹞所食 白象無量力 師子子雖小 撮食如塵土 大龍身無量 金翅鳥所搏 人身雖長大 肥白端正好 七寶瓶盛糞 污穢不可堪 此人雖短小 智慧如練金 煩惱習久盡 生死苦無餘 護法故住此 常行頭陀事 天人中最勝 苦行無與等 牟尼兩足尊 遣來至我所 汝等當一心 合掌恭敬禮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
釋迦牟尼世尊。
于五濁惡世教化衆生。
千二百五十弟子中。
頭陀第一身體金色。
舍金色婦出家學道。
晝夜精進如救頭然。
慈愍貧苦下賤衆生。
恒福度之為法住世。
摩诃迦葉者此人是也。
說此語已。
一切大衆悉為作禮。
爾時彌勒持釋迦牟尼佛僧伽梨。
覆右手不遍才掩兩指。
複覆左手亦掩兩指。
諸人怪歎先佛卑小。
皆由衆生貪濁憍慢之所緻耳。
告摩诃迦葉言。
汝可現神足并說過去佛所有經法。
爾時摩诃迦葉踴身虛空作十八變。
或現大身滿虛空中。
大複現小如葶苈子。
小複現大。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坐卧空中身不陷墜。
東踴西沒西踴東沒。
南踴北沒北踴南沒。
邊踴中沒中踴邊沒。
上踴下沒下踴上沒。
于虛空中化作琉璃窟。
承佛神力。
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十二部經。
大衆聞已怪未曾有八十億人遠塵離垢。
于諸法中不受諸法得阿羅漢。
無數天人發菩提心。
繞佛三匝還從空下。
為佛作禮說有為法皆悉無常。
辭佛而退還耆阇崛山本所住處。
身上出火入般涅槃。
收身舍利山頂起塔。
彌勒佛歎言。
大迦葉比丘是釋迦牟尼佛于大衆中。
常所贊歎頭陀第一通達禅定解脫三昧。
是人雖有大神力而無高心。
能令衆生得大歡喜。
常愍下賤貧苦衆生彌勒佛歎大迦葉骨身言。
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
于彼惡世能修其心。
爾時摩诃迦葉骨身。
即說偈言。
頭陀是寶藏 持戒為甘露 能行頭陀者 必至不死地 持戒得生天 及與涅槃樂 說此偈已。
如琉璃水還入塔中。
爾時說法之處。
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
其中人衆若坐若立若近若遠。
各見佛在其前獨為說法。
彌勒佛住世六萬億歲。
憐愍衆生故令得法眼。
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阇維佛身。
時轉輪王收取舍利。
于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
正法住世六萬歲。
像法二萬歲。
汝等宜應勤加精進。
發清淨心起諸善業。
得見世間燈明彌勒佛身必無疑也。
佛說語已。
尊者舍利弗。
尊者阿難。
即從座起為佛作禮。
胡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斯經。
雲何奉持之。
佛告阿難。
汝好憶持。
普為天人分别演說。
莫作最後斷法人耶。
此法之要。
名一切衆生斷五逆種淨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
如是受持。
亦名一切衆生得聞彌勒佛名必免五濁世不堕惡道經。
如是受持。
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花定見彌勒佛經。
如是受持。
亦名慈心不殺不食肉經。
如是受持。
亦名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
如是受持。
亦名若有聞佛名決定得免八難經。
如是受持。
亦名彌勒成佛經。
如是受持。
佛告舍利弗。
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天龍八部鬼神等。
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
破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
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
三種菩提随願成就。
不受女人身。
正見出家得大解脫。
說是語已。
時諸大衆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将諸比丘還至本處入深禅定。
七日七夜寂然不動。
彌勒佛弟子色如天色。
普皆端正厭生老病死。
多聞廣學守護法藏行于禅定。
得離諸欲如鳥出[穀-禾+卵]。
爾時釋提桓因。
與欲界諸天子。
歡喜踴躍。
複說偈言。
世間所歸大導師 慧眼明淨見十方 智力功德勝諸天 名義具足福衆生 願為我等群萌類 将諸弟子詣彼山 供養無惱釋迦師 頭陀第一大弟子 我等應得見過佛 所著袈裟聞遺法 忏悔前身濁惡劫 不善惡業得清淨 爾時彌勒佛。
與娑婆世界前身剛強衆生及諸大弟子。
俱往耆阇崛山到山下已。
安詳徐步登狼迹山。
到山頂已舉足大指蹑于山根。
是時大地十八相動既至山頂彌勒以手兩向擘山如轉輪王開大城門。
爾時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诃迦葉頂。
油灌身已擊大揵椎。
吹大法蠡。
摩诃迦葉即從滅盡定覺。
齊整衣服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長跪合掌。
持釋迦牟尼佛僧迦梨。
授與彌勒而作是言。
大師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臨涅槃時以此法衣付囑于我。
令奉世尊。
時諸大衆各白佛言。
雲何今日此山頂上有人頭蟲。
短小醜陋著沙門服。
而能禮拜恭敬世尊。
時彌勒佛诃諸大弟子莫輕此人。
而說偈言。
孔雀有好色 鷹鹘鹞所食 白象無量力 師子子雖小 撮食如塵土 大龍身無量 金翅鳥所搏 人身雖長大 肥白端正好 七寶瓶盛糞 污穢不可堪 此人雖短小 智慧如練金 煩惱習久盡 生死苦無餘 護法故住此 常行頭陀事 天人中最勝 苦行無與等 牟尼兩足尊 遣來至我所 汝等當一心 合掌恭敬禮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
釋迦牟尼世尊。
于五濁惡世教化衆生。
千二百五十弟子中。
頭陀第一身體金色。
舍金色婦出家學道。
晝夜精進如救頭然。
慈愍貧苦下賤衆生。
恒福度之為法住世。
摩诃迦葉者此人是也。
說此語已。
一切大衆悉為作禮。
爾時彌勒持釋迦牟尼佛僧伽梨。
覆右手不遍才掩兩指。
複覆左手亦掩兩指。
諸人怪歎先佛卑小。
皆由衆生貪濁憍慢之所緻耳。
告摩诃迦葉言。
汝可現神足并說過去佛所有經法。
爾時摩诃迦葉踴身虛空作十八變。
或現大身滿虛空中。
大複現小如葶苈子。
小複現大。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坐卧空中身不陷墜。
東踴西沒西踴東沒。
南踴北沒北踴南沒。
邊踴中沒中踴邊沒。
上踴下沒下踴上沒。
于虛空中化作琉璃窟。
承佛神力。
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十二部經。
大衆聞已怪未曾有八十億人遠塵離垢。
于諸法中不受諸法得阿羅漢。
無數天人發菩提心。
繞佛三匝還從空下。
為佛作禮說有為法皆悉無常。
辭佛而退還耆阇崛山本所住處。
身上出火入般涅槃。
收身舍利山頂起塔。
彌勒佛歎言。
大迦葉比丘是釋迦牟尼佛于大衆中。
常所贊歎頭陀第一通達禅定解脫三昧。
是人雖有大神力而無高心。
能令衆生得大歡喜。
常愍下賤貧苦衆生彌勒佛歎大迦葉骨身言。
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
于彼惡世能修其心。
爾時摩诃迦葉骨身。
即說偈言。
頭陀是寶藏 持戒為甘露 能行頭陀者 必至不死地 持戒得生天 及與涅槃樂 說此偈已。
如琉璃水還入塔中。
爾時說法之處。
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
其中人衆若坐若立若近若遠。
各見佛在其前獨為說法。
彌勒佛住世六萬億歲。
憐愍衆生故令得法眼。
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阇維佛身。
時轉輪王收取舍利。
于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
正法住世六萬歲。
像法二萬歲。
汝等宜應勤加精進。
發清淨心起諸善業。
得見世間燈明彌勒佛身必無疑也。
佛說語已。
尊者舍利弗。
尊者阿難。
即從座起為佛作禮。
胡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斯經。
雲何奉持之。
佛告阿難。
汝好憶持。
普為天人分别演說。
莫作最後斷法人耶。
此法之要。
名一切衆生斷五逆種淨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
如是受持。
亦名一切衆生得聞彌勒佛名必免五濁世不堕惡道經。
如是受持。
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花定見彌勒佛經。
如是受持。
亦名慈心不殺不食肉經。
如是受持。
亦名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
如是受持。
亦名若有聞佛名決定得免八難經。
如是受持。
亦名彌勒成佛經。
如是受持。
佛告舍利弗。
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天龍八部鬼神等。
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
破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
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
三種菩提随願成就。
不受女人身。
正見出家得大解脫。
說是語已。
時諸大衆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