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如浮雲,美名傳千世

關燈
富貴如浮雲,美名傳千世

    【原文】

    齊景公有馬千驷①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一陽一②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③”?

    【注釋】

    ①千驷: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馬,是一筆很大的财富。或者把“有馬千驷”理解為“千乘之國”,指齊景公擁有一個大國,自然然是很有财富的了。②首一陽一:山名,即傳說中伯夷、叔齊餓死的地方。具體地點現已難以确證。③其斯之謂與:這句話前面沒有承受語,一般認為掉了文字。宋儒認為就是《顔淵》篇的“誠不以富,亦祗以異”兩句,但也沒有确證。

    【譯文】

    齊景公擁有四千匹馬,但他死的時候,老百姓并不認為他有什麼德行可以稱贊。伯夷、叔齊餓死在首一陽一山下,老百姓卻直到現在還對他們稱贊不已。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讀解】

    什麼意思?

    即使這裡掉了文字,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這意思,那就是:富貴如浮雲,美名傳千世。

    官貴如齊景公,擁有四千匹好馬”(還不說其它了),該是夠富的了吧?貴為大國領袖,該是夠責的了吧?可是當他死了以後,還有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錢财都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或者還是如那《紅樓夢》中的《好了歌》所唱,“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有什麼意思呢?

    相反,伯夷、叔齊義不食周栗,餓死于首一陽一山下,可以說是窮到極點了,但老百姓卻到現在還稱贊他們,傳揚他們的美名,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的氣節感人,精神動人。

    所以說富貴如浮雲,美名傳千世。

    既然如此,我們今天又急急如律令似的汲汲于富貴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