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憂慮

關燈
聖人的憂慮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注釋】

    ①徙(XI):遷移。這裡指向“義”靠攏,仗自己的行為符合“義”。

    【譯文】

    孔于說:“品德不修養,學問不探讨,聽到正義不追随,缺點錯誤不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

    【讀解】

    聖人的憂慮當然都是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映和社會現實的照,不然的話,他憂慮什麼呢?更進一步說,聖人所憂慮的四種現象實際上又不隻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才有,而是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過病。

    不講品德修養,不講學問,不講正義的原則,不改正缺點錯誤,隻講金錢,隻講賺錢之術,唯利是圖,有錢就是大哥。這些現象,難道我們還見得少了嗎?“讀書熱”在哪裡?“學問熱”在哪裡?“雷鋒精神”又在哪裡?“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更不用提了!

    所以,聖人真是“一肩挑盡古今愁”,連他的憂慮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他的救世主義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