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也

關燈
朽木不可雕也

    【原文】

    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①也!于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注釋】

    ①杇(Wu):指泥工抹牆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牆面抹平。②與:語氣詞,同“欤”,下文“于予與改是”中的“與”同義。③誅:責備。

    【譯文】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于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又說:“起初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變

    【讀解】

    學生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除了斥責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之外,還發出了關于認識一個人的感慨。讀遍《論語》,這大概是一溫一文爾雅的孔聖人最動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語氣有點類似今天的老子罵兒子:“你這個不争氣的東西,老子不說也罷!”

    推想起來,宰予這塊“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覺比如說睡個午覺的問題,很有可能還是在老師的課堂上打瞌睡(夢見周公?)哩。不然的話,以我們今天的生活習慣來看,睡個午覺算什麼罪過呢?犯得着孔老先生這麼大動肝火嗎?

    問題在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一寸光一陰一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一陰一。”因此,孔老先生是萬萬不會苟同我們關于午睡的觀點的。

    如此說來,他的震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于說到“聽其言而觀其行”,倒正如儒學大師朱熹在《論語集注》卷三裡引一胡一氏的話所提醒我們的那樣:“聖人怎麼會現在才知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呢?也不是真因為宰予就對所有人都抱不信任态度了。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們多做少說,言行一緻罷了。”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确有那麼些人說起比唱起還好聽。

    所以,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擦亮眼睛觀察他怎樣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