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關燈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2}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4}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5}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6}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白話文】

    {1}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誡命來自律,因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需要恪守道德誡命,因為他内心沒有道德。

    {2}道德高尚的人是無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為了實現什麼。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道德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3}有大仁愛的人,是在追求仁愛,卻不是刻意實現某種目的。有大正義的人,是在追求正義,而且其正義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

    {4}有大禮法的人,是在追求禮法,卻沒有人響應,就掄起胳膊去強迫人了。

    {5}所以,喪失了大道,這才強調道德;喪失了道德,這才強調仁愛;喪失了仁愛,這才強調正義;喪失了正義,這才強調禮法。所謂禮法,不過表明了忠信的淺薄缺乏,其實是禍亂的端倪了。

    {6}所謂人的先見之明,不過采摘了大道的一點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于豐滿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淺薄的禮法上;立身于大道的樸實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虛華上。據此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