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噜力經
關燈
小
中
大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胪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谥大鑒正号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诏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梵在悉羅跋城給孤獨園。
與無量菩薩衆俱。
爾時觀自在菩薩。
于大衆中從座而起。
正衣服已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今欲說能成一切三世勝法。
唯願世尊慈悲聽許。
爾時世尊贊言善哉善哉摩诃薩埵。
為大利益一切有情故。
欲說如是秘密法藏。
我今聽許任為廣說。
爾時觀自在菩薩即說真言曰。
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嚩(二合引)诃(引) 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真言已。
而白佛言世尊此真言是一切蓮花部心。
我今說是悉地法則。
若每日晨朝于我像前。
作曼荼羅散種種花。
誦八千遍。
複不與人語更誦多少。
漸為強記。
若依此法能滿六月。
即大聰明。
凡所聞言皆領不忘。
若清淨洗浴。
而于佛前造三圓壇。
一佛二法第三為僧。
各作如法供養花香。
若手執香爐燒香獻已。
誦滿八千遍。
應堕地獄四重五逆一切重罪無不消滅。
必不疑也。
若滿六月每誦一千五百遍。
所求悉地皆得成就。
又法淨洗浴已。
坐三棱草座。
誦三十五萬遍。
一切悉地無有不獲。
仍離自身一切病必無橫疾。
若于觀自在菩薩前連誦一萬。
所求善願皆得成就。
又法白月八日或十五日。
清淨洗浴誦八千遍。
能離一切世界橫難。
及諸魔障皆悉消滅。
又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受八戒。
日誦一萬遍能離一切毗那野迦所障礙難。
又正月一日起首至十五日。
于佛前淨治曼荼羅。
以香花供養。
誦滿三萬五千遍。
能得悉地一切所求。
又于晨朝香湯洗浴。
誦三千五百遍。
能令一切人所敬愛。
凡所求事皆得随意。
又先于佛前誦一萬遍。
然從一日起首乃至十四日誦十萬遍。
遠離一切惡障難事。
又若有善男女等。
于佛前及觀自在等諸菩薩前。
作曼荼羅。
以塗香燒香花燈供養。
誦三千五百遍。
舍身必生觀自在菩薩足下。
又先造十萬塔。
于一一塔前誦一萬遍如法供養者。
所求悉地皆得。
舍身已任意往生極樂世界。
又以蟻封泥作十萬小塔。
一一塔前誦三千五百遍。
所求悉地最上最勝。
心所念處皆得。
其人先造四重五逆大罪。
依此無不滅。
命終任意往生極樂國土。
又以前泥于佛前作曼荼羅。
燒沉水香。
别取好花每一誦一擲佛足。
日三時乃至七日。
能滅一切決定堕地獄罪。
仍獲一切所求悉地。
又不問日月好惡。
但取中夜香湯洗浴著新淨衣。
誦三千五百遍。
一切惡夢悉得消滅。
心所求事夢中皆說一一分明必不錯謬。
又于我前作曼荼羅。
如牛皮(法師雲大小如牛皮)或方或圓二肘三肘作之然牛酥燈八盞。
每一萬遍乃至一月。
每日如前不與人語。
一月已即讀佛大乘經得成不忘。
極大聰明。
仍見觀自在恒聞說法。
又欲得見觀自在菩薩者。
于舍利塔中誦二十五萬遍。
然作大供養然牛酥燈坐三棱草。
一夜誦真言乃至中夜。
聖者即現其身。
行人見已即從座起供養恭敬。
爾時菩薩即為說法。
得聞法已。
此人常不離聖者。
得不退菩薩地乃至成佛。
又于直向海泉水岸。
聚沙造一俱胝塔。
每塔前誦一洛叉有難滅重罪應堕地獄悉滅無餘。
仍見聖者命終生極樂國土速得成佛。
又每日造一百塔。
乃至六月日日持誦者。
于其國土一切災難消滅。
又若造俱胝塔。
誦一俱胝遍。
即見觀自在聽聞說法。
此人随所行處有人見者。
即得解脫一切苦海。
又不語。
造衆多塔誦三十五萬遍。
即得悉地。
随所言說恒為法音無不稱意。
又每日造三千五百塔。
一一塔前各誦七遍。
以此功德回施一切受苦有情。
如是願言應堕惡道受苦業者皆悉消滅。
如是此人凡所見者。
如仆隸恭敬。
命終生安樂國。
又于塔中限十五日無數密誦。
以此功德回施一切衆生者。
此人所求大願皆得成就。
又先受八戒。
不語誦一俱胝。
得禅地悉地又法于聖者足前誦。
一切悉地皆得。
又恒起悲心。
以檀香磨塗一圓壇。
如荷葉。
乃至一落叉。
一一壇前誦三千五百遍。
如是已讀大乘經。
即得聰明智慧。
心所欲誦多少皆得自在。
又不語于本尊前誦三十五萬遍。
即得聰明最上最勝。
又不語起大慈悲。
食大麥飯或唯食菜或乞飲食。
字别誦十五萬遍。
心所求願皆得成就。
唯除淫欲。
若如法供養聖者已。
含香誦一萬遍。
随所行處見聞皆喜。
又早起淨浴著新淨衣誦千遍者。
忽有饑儉無飯食時。
此人在處恒為豐足。
又半夜晨朝掬水散身。
随分誦多少。
得離一切怖畏。
又加持齒木千遍然嚼用。
即得辯才令一切人敬愛。
又加持好花先自嗅。
随與前人。
悉珍敬随意。
又能端坐誦随分多少。
常得安樂。
又于寝處端坐誦八千遍。
随求何事所願皆得。
唯除色欲。
又凡誦八千遍能護自他。
又取未堕地瞿摩夷。
和水作泥。
于佛法僧及本尊前磨作壇。
以有香氣之花散上。
然牛酥燈。
面東坐誦一萬遍已。
便于其處三棱草上眠。
心所求事皆具說之一不謬忘。
又白月一日如前取瞿摩夷作壇。
以有香之花散上。
然三盞燈誦三千五百遍。
明早得四個迦利沙半那。
又于舍利塔中或佛前。
以檀香末磨作四小壇。
各置酥燈誦三千五百遍。
随為何人除厄難及惡事皆得消滅。
又承取瞿摩夷。
先和水塗地。
即為佛法僧及本尊。
以白檀香水作四小圓壇。
于上散花日誦一萬。
乃至七日已即得種種衣服。
又以香花供養本尊。
然四盞酥燈誦萬遍。
第二十一日如上。
又于直入海河泉水岸上。
面西安本尊像。
以瞿摩夷塗地供養香花。
行人面東誦三十五萬遍。
從此已後此國土風雨順時五谷成熟更誦一萬遍燒涅摩落花。
于此境界惡猛風雨停息(獻殘花也)。
又随在何國忽起厄難。
将本尊于城門前如法安置。
禮拜供養種種香花飲食。
災厄即息。
又以獻聖者殘花。
加持八千遍蓋于彼極患壯熱病人頭。
上及以和酥燒薰其病者。
即猛熱即得除愈。
又于像前然酥燈加持八千遍。
取其燈煙點于
一時婆伽梵在悉羅跋城給孤獨園。
與無量菩薩衆俱。
爾時觀自在菩薩。
于大衆中從座而起。
正衣服已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今欲說能成一切三世勝法。
唯願世尊慈悲聽許。
爾時世尊贊言善哉善哉摩诃薩埵。
為大利益一切有情故。
欲說如是秘密法藏。
我今聽許任為廣說。
爾時觀自在菩薩即說真言曰。
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嚩(二合引)诃(引) 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真言已。
而白佛言世尊此真言是一切蓮花部心。
我今說是悉地法則。
若每日晨朝于我像前。
作曼荼羅散種種花。
誦八千遍。
複不與人語更誦多少。
漸為強記。
若依此法能滿六月。
即大聰明。
凡所聞言皆領不忘。
若清淨洗浴。
而于佛前造三圓壇。
一佛二法第三為僧。
各作如法供養花香。
若手執香爐燒香獻已。
誦滿八千遍。
應堕地獄四重五逆一切重罪無不消滅。
必不疑也。
若滿六月每誦一千五百遍。
所求悉地皆得成就。
又法淨洗浴已。
坐三棱草座。
誦三十五萬遍。
一切悉地無有不獲。
仍離自身一切病必無橫疾。
若于觀自在菩薩前連誦一萬。
所求善願皆得成就。
又法白月八日或十五日。
清淨洗浴誦八千遍。
能離一切世界橫難。
及諸魔障皆悉消滅。
又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受八戒。
日誦一萬遍能離一切毗那野迦所障礙難。
又正月一日起首至十五日。
于佛前淨治曼荼羅。
以香花供養。
誦滿三萬五千遍。
能得悉地一切所求。
又于晨朝香湯洗浴。
誦三千五百遍。
能令一切人所敬愛。
凡所求事皆得随意。
又先于佛前誦一萬遍。
然從一日起首乃至十四日誦十萬遍。
遠離一切惡障難事。
又若有善男女等。
于佛前及觀自在等諸菩薩前。
作曼荼羅。
以塗香燒香花燈供養。
誦三千五百遍。
舍身必生觀自在菩薩足下。
又先造十萬塔。
于一一塔前誦一萬遍如法供養者。
所求悉地皆得。
舍身已任意往生極樂世界。
又以蟻封泥作十萬小塔。
一一塔前誦三千五百遍。
所求悉地最上最勝。
心所念處皆得。
其人先造四重五逆大罪。
依此無不滅。
命終任意往生極樂國土。
又以前泥于佛前作曼荼羅。
燒沉水香。
别取好花每一誦一擲佛足。
日三時乃至七日。
能滅一切決定堕地獄罪。
仍獲一切所求悉地。
又不問日月好惡。
但取中夜香湯洗浴著新淨衣。
誦三千五百遍。
一切惡夢悉得消滅。
心所求事夢中皆說一一分明必不錯謬。
又于我前作曼荼羅。
如牛皮(法師雲大小如牛皮)或方或圓二肘三肘作之然牛酥燈八盞。
每一萬遍乃至一月。
每日如前不與人語。
一月已即讀佛大乘經得成不忘。
極大聰明。
仍見觀自在恒聞說法。
又欲得見觀自在菩薩者。
于舍利塔中誦二十五萬遍。
然作大供養然牛酥燈坐三棱草。
一夜誦真言乃至中夜。
聖者即現其身。
行人見已即從座起供養恭敬。
爾時菩薩即為說法。
得聞法已。
此人常不離聖者。
得不退菩薩地乃至成佛。
又于直向海泉水岸。
聚沙造一俱胝塔。
每塔前誦一洛叉有難滅重罪應堕地獄悉滅無餘。
仍見聖者命終生極樂國土速得成佛。
又每日造一百塔。
乃至六月日日持誦者。
于其國土一切災難消滅。
又若造俱胝塔。
誦一俱胝遍。
即見觀自在聽聞說法。
此人随所行處有人見者。
即得解脫一切苦海。
又不語。
造衆多塔誦三十五萬遍。
即得悉地。
随所言說恒為法音無不稱意。
又每日造三千五百塔。
一一塔前各誦七遍。
以此功德回施一切受苦有情。
如是願言應堕惡道受苦業者皆悉消滅。
如是此人凡所見者。
如仆隸恭敬。
命終生安樂國。
又于塔中限十五日無數密誦。
以此功德回施一切衆生者。
此人所求大願皆得成就。
又先受八戒。
不語誦一俱胝。
得禅地悉地又法于聖者足前誦。
一切悉地皆得。
又恒起悲心。
以檀香磨塗一圓壇。
如荷葉。
乃至一落叉。
一一壇前誦三千五百遍。
如是已讀大乘經。
即得聰明智慧。
心所欲誦多少皆得自在。
又不語于本尊前誦三十五萬遍。
即得聰明最上最勝。
又不語起大慈悲。
食大麥飯或唯食菜或乞飲食。
字别誦十五萬遍。
心所求願皆得成就。
唯除淫欲。
若如法供養聖者已。
含香誦一萬遍。
随所行處見聞皆喜。
又早起淨浴著新淨衣誦千遍者。
忽有饑儉無飯食時。
此人在處恒為豐足。
又半夜晨朝掬水散身。
随分誦多少。
得離一切怖畏。
又加持齒木千遍然嚼用。
即得辯才令一切人敬愛。
又加持好花先自嗅。
随與前人。
悉珍敬随意。
又能端坐誦随分多少。
常得安樂。
又于寝處端坐誦八千遍。
随求何事所願皆得。
唯除色欲。
又凡誦八千遍能護自他。
又取未堕地瞿摩夷。
和水作泥。
于佛法僧及本尊前磨作壇。
以有香氣之花散上。
然牛酥燈。
面東坐誦一萬遍已。
便于其處三棱草上眠。
心所求事皆具說之一不謬忘。
又白月一日如前取瞿摩夷作壇。
以有香之花散上。
然三盞燈誦三千五百遍。
明早得四個迦利沙半那。
又于舍利塔中或佛前。
以檀香末磨作四小壇。
各置酥燈誦三千五百遍。
随為何人除厄難及惡事皆得消滅。
又承取瞿摩夷。
先和水塗地。
即為佛法僧及本尊。
以白檀香水作四小圓壇。
于上散花日誦一萬。
乃至七日已即得種種衣服。
又以香花供養本尊。
然四盞酥燈誦萬遍。
第二十一日如上。
又于直入海河泉水岸上。
面西安本尊像。
以瞿摩夷塗地供養香花。
行人面東誦三十五萬遍。
從此已後此國土風雨順時五谷成熟更誦一萬遍燒涅摩落花。
于此境界惡猛風雨停息(獻殘花也)。
又随在何國忽起厄難。
将本尊于城門前如法安置。
禮拜供養種種香花飲食。
災厄即息。
又以獻聖者殘花。
加持八千遍蓋于彼極患壯熱病人頭。
上及以和酥燒薰其病者。
即猛熱即得除愈。
又于像前然酥燈加持八千遍。
取其燈煙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