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才招禍,從政危險

關燈
小才招禍,從政危險

    【原文】

    盆成括①仕于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1

    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見殺?”

    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注釋】

    ①盆成括:姓盆成,名括。

    【譯文】

    盆成括在齊國做官,孟子說:“盆成括離死不遠了1

    盆成括果然被殺,學生問孟子說:“老師怎麼知道盆成括将被殺呢?”

    孟子回答說:“盆成括是個小聰明,但不懂得君子應該知道的大道理,這是足以招緻殺身之禍的。”

    【讀解】

    小聰明小有才氣,機智敏感過人,但未能通過大的方面的道理。

    因為小聰明,細微之處看得清楚,算得一精一細,往往察人之隐,超人之先。

    因為未能通過大的方面的道理,眼界不寬,心胸狹窄,眼裡揉不進一粒砂子,心中容不下一點不平,往往在小事上放不開,丢不下。

    所以,鋒芒畢露,難得糊塗,常常招人嫉恨,惹火燒身而自己還不知道。

    這種人不從政已是不大容易處理好人際關系,一旦從政,官一場水深莫測,自然倍加危險。所以,孟子能夠預先知道盆成括有殺身之禍,而不幸真的被言中。

    問題在于,到底什麼是“君子之大道”呢?

    焦循《孟子正義》說:“君子明足以察奸而仁義行之,智足以面事而謙順處之,是為大道也。”

    “明足以察奸”和“智足以成事”都是必要的,小聰明做得到,大聰明的“君子”也應該要做得到,簡言之,聰明和敏感都是不錯的,關鍵在于處理的方式大有講究。所謂“仁義行之”,“謙順處之”,就是要有所涵養,有所藏斂,小事上容得下,放得開,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必一個釘子一個眼,有時候甚至要睜隻眼閉隻眼,“糊塗”一點才好。

    君子應力戒小聰明而修煉大家風度,大雅風度,宰相肚裡能撐船。也就是行“君子之大道。”

    從政者尤其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