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恒言,天下國家

關燈
人有恒言,天下國家

    【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譯文】

    孟子說:“人們有句口頭語,都說‘天下國家。’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

    【讀解】

    我們今天常說:“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

    似乎與孟子所說的路數恰恰相反。

    關鍵是出發點不同。

    我們今天面對利益,要求奉獻,所以強調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先國家,後集體,再個人。

    儒者則是強調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為本,所以是先己後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經》)

    可見,路數雖反,道理卻是相通:都是要求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為人類作出貢獻。這才是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