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處胎經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化濕卵胎中 亦說難有法
染着五陰者 與說無所有
十二牽連法 癡行生死本
墜堕四颠倒 為說四真實
苦谛無有谛 習盡道亦爾
欲我戒見受 亦及于四愛
分别真實性 虛無寂寞要
雖度生死岸 不處于涅槃
今處于母胎 說法悟群生
娑婆國土中 無數恒河沙
處胎說法者 濟度阿僧祇
虛空無邊界 佛國亦如是
衆生受識神 真實性不同
明慧所教化 随類而度之
或見身而度 聞聲得解脫
或複思惟苦 集谛盡道本
思惟四意止 斷意四神足
五根及五力 七覺以為花
賢聖八品道 以用璎珞身
分别彼我空 無想寂滅慧
不願有所求 永處空無慧
初入有覺定 三十不淨觀
逆順知有覺 入定解無觀
九次入初定 分别無覺觀
又樂滅盡道 初定不(丹五)行法
喜樂意已滅 安隐入四法
通慧諸大士 不以此為行
為諸煩惱故 應适前衆生
禅定經曆劫 形枯如槁木
三禅香氣熏 五枝不凋落
佛慧不可量 于有亦不有
無上最正覺 無生死亦無
吾從成佛來 遊觀于三禅
設當入四禅 無說而得度
我觀虛空界 衆生無有依
諸佛神力智 乃能盡原本
斷漏諸學人 未能悉分别
道品甚深妙 二乘所不及
吾以天眼觀 慧眼及佛眼
四識所受形 亦複于中化
亦無地水火 形色可觀見
唯佛大神力 皆令至彼岸
十方諸佛土 恒沙阿僧祇
亦以道慧本 遊處虛空界
設當以肉眼 觀空界衆生
欠口出入息 無數衆生入
爾時此等輩 各得成道迹
當知佛法身 真實不思議
佛為三界将 愍而濟一切
欲色無色有 令受道慧證
彼亦無淫怒 及癡眷屬衆
睹形即入道 豈須學無學
無量諸佛刹 成道各各異
或從有想成 或從無想成
不複修習此 真如四聖谛
菩薩清淨觀 入禅無礙道
羅漢辟支佛 入定各不同
生生不見生 豈當有生本
愚惑染着人 謂為生是我
吾我自稱我 不見有吾我
菩薩四禅行 緣覺亦不知
菩薩入初禅 三十無漏行
百七三昧定 出入息具足
二定七十二 自觀無我想
雖經累劫苦 不離于禅行
四住斷諸漏 乃逮此二禅
六住故猶豫 入定如水波
八萬四千行 猶尚不自制
我本于六住 十二劫退轉
常想起樂想 輪轉生死淵
大聖定光佛 記别心堅固
立志不退轉 爾乃逮三禅
斷除七萬垢 永滅無根本
無畏師子步 闡揚大法典
廣遊諸佛刹 禮事常供敬
過去阿僧祇 諸佛世尊等
各各于本刹 誓願行佛事
心雖不退轉 常恐堕下劣
億千魔徒衆 不能動一毛
超越八住行 進入于菩提
可樂所戀着 永除無想念
除師尊父母 餘者不顧戀
方成一禅行 名施度無極
習觀無等倫 九地通慧本
不複入滅盡 移坐即成佛
為緣衆生故 往詣佛樹下
廣及阿僧祇 普集在道場
十方無量界 諸佛世尊等
各各舒右手 善哉大師子
十力無所畏 堅固入四禅
慈愍群萌類 願速從禅覺
未度者使度 未脫者使脫
四識處幽冥 渴仰禅悅味
不達諸佛教 辄便自稱揚
複自内思念 用此身累為
畢取于涅槃 用度衆生為
諸佛各面現 善哉釋迦文
建立弘誓意 勿起退轉心
轉無上法輪 擊于大法鼓
聞者速解脫 不經劫數難
捷智無閡智 辯智通達智
道智明慧智 斷智無生智
不起盡滅智 消智九次智
無畏師子智 雷吼音響智
端坐不動智 大悲無礙智
身相莊嚴智 拔苦愍護智
結解無縛智 受别取證智
降魔破軍智 成無我慢智
意勇精進智 施不望報智
行忍受辱智 金剛十力智
住劫不動智 集衆和合智
最上導師智 慚愧法服智
菩薩誓願智 神足變現智
境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