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忏法 第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不覺五欲邪媚之觸。
不覺镬湯爐炭寒冰等觸。
不覺餓鬼。
頭上火然烊銅灌口焦爛之觸。
不覺畜生剝裂苦楚之觸。
不覺四百四病諸苦之觸。
不覺大熱大寒難耐之觸。
不覺蚊蚋蚤[(訊-言)/蟲]諸蟲之觸。
不覺刀杖毒藥加害之觸。
不覺饑渴困苦一切諸觸。
願身常覺諸天妙衣之觸。
常覺自然甘露之觸。
常覺清涼不寒不熱之觸。
常覺不饑不渴無病無惱休強之觸。
常覺卧安覺安無憂無怖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土微風吹身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國七寶浴池洗蕩身心之觸。
常覺無老病死諸苦之觸。
常覺飛行自在與諸菩薩聽法之觸。
常覺諸佛涅槃八自在觸。
已發身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行明佛 南無龍音佛 南無持輪佛 南無财成佛 南無世愛佛 南無法名佛 南無無量寶名佛 南無雲相佛 南無慧道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虛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越三界菩薩 南無跋陀婆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意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廣及十方一切衆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意常得知貪欲嗔恚愚癡為患。
常知身殺盜淫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為患。
常知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衆是無問罪。
常知謗佛法僧不信因果人死更生報應之法。
常知遠惡知識親近善友。
常知咨受九十六種邪師之法為非。
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
常知三途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
願意常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常知諸佛是大慈悲父無上醫王。
一切尊法為諸衆生病之良藥。
一切賢聖為諸衆生看病之母。
願意常知歸依三寶應受五戒次行十善。
如是等法能招天上人中勝報。
常知未免生死應修七方便觀腝頂法等。
常知應行無漏苦忍十六聖心。
先修十六行觀觀四真谛。
常知四谛平等無相故成四果。
常知總相别相一切種法。
常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輪轉無有休息。
常知修行六度八萬諸行。
常知斷除八萬四千塵勞。
常知體會無生必斷生死。
常知十住階品次第具足。
常知以金剛心斷無明闇得無上果。
常知體極一照萬德圓備累患都盡成大涅槃。
常知佛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無量善法。
已發意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珠淨佛 南無善财佛 南無燈焰佛 南無寶音佛 南無人主王佛 南無羅睺守佛 南無安隐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寶名聞佛 南無得利佛 南無遍見佛 南無馬鳴菩薩 南無龍樹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心哀愍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口願 又願大衆。
廣及十方一切衆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口常不毀呰三寶。
不謗弘通經人說其過患。
不言作善不得樂報作惡不得苦果。
不言人死斷滅不複更生。
不說無利益損他人事。
不說邪見外道所造經書。
不教人作十惡業。
不教人造五逆業。
不稱揚人惡。
不言俗間無趣好戲笑事。
不教人僻信邪鬼神。
不評論人物好醜。
不嗔罵父母師長善友。
不勸人造罪。
不斷人作福。
願口常贊歎三寶。
贊歎弘通法人說其功德。
示人善惡果報。
常說悟人身死神明不滅。
常發善言使人利益。
常說如來尊經十二部。
常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當得常樂我淨。
常教人孝事父母恭敬師長。
常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六念。
常贊誦經典呗說諸善。
常教人近善知識遠惡知識。
願口常說十住佛地無量功德。
使人修淨土行莊嚴極果。
常教人勤禮三寶。
常教人建立形像修諸供養。
常教人作諸善事如救頭然。
常教人救窮濟苦無暫停息。
已發口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華佛 南無高頂佛 南無無偏辯才佛 南無差别知見佛 南無師子牙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福德佛 南無法燈善佛 南無目犍連佛 南無無憂國佛 南無意思佛 南無樂菩提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諸行法門 又願十方盡虛空界四生六道一切衆生。
從今發願之後。
各能具足諸行法門。
笃信三寶愛敬法門。
不懷疑惑堅固法門。
欲斷起惡勤忏法門。
欲願清淨念悔法門。
自心清淨護身法門。
永淨四事護口法門不毀三業護意法門具足所願菩提法門。
第一不害悲心法門。
化使立德慈心法門。
不毀他人歡喜法門。
不欺他人至誠法門。
欲滅三途三寶法門。
終不虛妄真實法門。
不慢彼我舍害法門。
無有猶預棄結法門。
斷鬥訟意無诤法門。
奉行平等應正法門 又願衆生具足如是
不覺镬湯爐炭寒冰等觸。
不覺餓鬼。
頭上火然烊銅灌口焦爛之觸。
不覺畜生剝裂苦楚之觸。
不覺四百四病諸苦之觸。
不覺大熱大寒難耐之觸。
不覺蚊蚋蚤[(訊-言)/蟲]諸蟲之觸。
不覺刀杖毒藥加害之觸。
不覺饑渴困苦一切諸觸。
願身常覺諸天妙衣之觸。
常覺自然甘露之觸。
常覺清涼不寒不熱之觸。
常覺不饑不渴無病無惱休強之觸。
常覺卧安覺安無憂無怖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土微風吹身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國七寶浴池洗蕩身心之觸。
常覺無老病死諸苦之觸。
常覺飛行自在與諸菩薩聽法之觸。
常覺諸佛涅槃八自在觸。
已發身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行明佛 南無龍音佛 南無持輪佛 南無财成佛 南無世愛佛 南無法名佛 南無無量寶名佛 南無雲相佛 南無慧道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虛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越三界菩薩 南無跋陀婆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意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廣及十方一切衆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意常得知貪欲嗔恚愚癡為患。
常知身殺盜淫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為患。
常知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衆是無問罪。
常知謗佛法僧不信因果人死更生報應之法。
常知遠惡知識親近善友。
常知咨受九十六種邪師之法為非。
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
常知三途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
願意常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常知諸佛是大慈悲父無上醫王。
一切尊法為諸衆生病之良藥。
一切賢聖為諸衆生看病之母。
願意常知歸依三寶應受五戒次行十善。
如是等法能招天上人中勝報。
常知未免生死應修七方便觀腝頂法等。
常知應行無漏苦忍十六聖心。
先修十六行觀觀四真谛。
常知四谛平等無相故成四果。
常知總相别相一切種法。
常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輪轉無有休息。
常知修行六度八萬諸行。
常知斷除八萬四千塵勞。
常知體會無生必斷生死。
常知十住階品次第具足。
常知以金剛心斷無明闇得無上果。
常知體極一照萬德圓備累患都盡成大涅槃。
常知佛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無量善法。
已發意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珠淨佛 南無善财佛 南無燈焰佛 南無寶音佛 南無人主王佛 南無羅睺守佛 南無安隐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寶名聞佛 南無得利佛 南無遍見佛 南無馬鳴菩薩 南無龍樹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心哀愍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口願 又願大衆。
廣及十方一切衆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口常不毀呰三寶。
不謗弘通經人說其過患。
不言作善不得樂報作惡不得苦果。
不言人死斷滅不複更生。
不說無利益損他人事。
不說邪見外道所造經書。
不教人作十惡業。
不教人造五逆業。
不稱揚人惡。
不言俗間無趣好戲笑事。
不教人僻信邪鬼神。
不評論人物好醜。
不嗔罵父母師長善友。
不勸人造罪。
不斷人作福。
願口常贊歎三寶。
贊歎弘通法人說其功德。
示人善惡果報。
常說悟人身死神明不滅。
常發善言使人利益。
常說如來尊經十二部。
常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當得常樂我淨。
常教人孝事父母恭敬師長。
常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六念。
常贊誦經典呗說諸善。
常教人近善知識遠惡知識。
願口常說十住佛地無量功德。
使人修淨土行莊嚴極果。
常教人勤禮三寶。
常教人建立形像修諸供養。
常教人作諸善事如救頭然。
常教人救窮濟苦無暫停息。
已發口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華佛 南無高頂佛 南無無偏辯才佛 南無差别知見佛 南無師子牙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福德佛 南無法燈善佛 南無目犍連佛 南無無憂國佛 南無意思佛 南無樂菩提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諸行法門 又願十方盡虛空界四生六道一切衆生。
從今發願之後。
各能具足諸行法門。
笃信三寶愛敬法門。
不懷疑惑堅固法門。
欲斷起惡勤忏法門。
欲願清淨念悔法門。
自心清淨護身法門。
永淨四事護口法門不毀三業護意法門具足所願菩提法門。
第一不害悲心法門。
化使立德慈心法門。
不毀他人歡喜法門。
不欺他人至誠法門。
欲滅三途三寶法門。
終不虛妄真實法門。
不慢彼我舍害法門。
無有猶預棄結法門。
斷鬥訟意無诤法門。
奉行平等應正法門 又願衆生具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