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忏法 第七卷

關燈
慈悲道場忏法第七卷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夫至德渺漠本無言無說。

    然言者德之诠道之迳。

    說者理之階聖之導。

    所以藉言而理顯。

    理故非言。

    理由言彰言不越理。

    雖言理兩乖善惡殊絕。

    然影響相符未曾差濫。

    在于初學。

    要言以會道。

    至于無學。

    乃合理而忘言。

    自惟凡愚。

    惛惑障重。

    于諸法門未能舍言。

    今識粗故不盡其妙。

    見淺故不臻其極。

    然言之且易行之實難。

    唯聖與聖乃得備舉。

    今有難言自不能正雲何正他。

    汝自三業穢濁。

    雲何勸人清淨。

    自不清淨。

    欲使他清淨。

    無有是處。

    既不堅固何以勸人。

    今言行空說便成惱他。

    他既生惱何不且止。

    反覆尋省甯不自愧。

    餘是善知識故發此言。

    于是整理衣服斂容無對。

    今聞善知識此辭。

    心情慚恧。

    自知深過。

    不敢欺誷。

    聖人隐覆其失。

    今欲毀除恐脫有人。

    因此增福。

    适欲存之。

    複恐有人生謗。

    進退回遑不知所措。

    且立忏法心既是善。

    善法無礙但應努力。

    不得計此。

    今唯憑世間大慈悲父。

    覆護攝受既已有其言不容毀滅。

    正當慚愧。

    大衆願無觸惱。

    若謬與理合相與。

    因此忏法。

    改往修來為善知識。

    如其不會衆心。

    願布施歡喜。

    不成惡知識。

    猶為菩提眷屬 自慶第一 為六道禮佛第二 回向第三 發願第四 囑累第五 自慶第一(此略申自慶大意其中慶事随自莊嚴)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從歸依已來知至德。

    可憑斷疑。

    忏悔則罪惑俱遣。

    續以發心勸獎兼行。

    怨結已解。

    逍遙無礙。

    豈得不人人踴躍歡喜。

    所應自慶今宣其意。

    經雲。

    八難。

    一者地獄。

    二者餓鬼。

    三者畜生。

    四者邊地。

    五者長壽天。

    六者雖得人身癃殘百疾。

    七者生邪見家。

    八者生佛前。

    或生佛後有此八難。

    所以衆生輪回生死。

    不得出離。

    我等相與生在如來像法之中。

    雖不值佛而慶事光多。

    凡難之為語罪在于心。

    若心生疑非難成難。

    心若無疑是難。

    非難。

    何以知之。

    第八難雲。

    生在佛前。

    或在佛後。

    是名為難。

    而城東老母。

    與佛同生一世。

    共佛俱在一處。

    而不見佛。

    故知心疑是難。

    未必異世。

    皆雲是難。

    波旬懷惡生陷地獄。

    龍聞說法便得悟道。

    當知人天。

    未必非難。

    心苟不善禀報不殊。

    六天之主墜在地獄。

    畜生之賤超登道場。

    是則心邪故輕難成重。

    心正故重難無礙。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以心礙故觸向成難。

    心能正者則難非難。

    舉此一條在處可從。

    故知佛前佛後無非正法。

    邊地畜生莫非道處。

    今若正心則無複八難。

    如其疑惑則難成無量。

    如是自慶事實不少。

    大衆日用不知其功。

    今略陳管見示自慶之端。

    大衆若能知自慶者則複應須修出世心。

    何者自慶佛言。

    地獄難免。

    相與已得免離此苦。

    是一自慶。

    餓鬼難脫相與已得遠離痛切。

    是二自慶。

    畜生難舍相與已得不受其報。

    是三自慶。

    生在邊地不知仁義。

    相與已得共住中國。

    道法流行親承妙典。

    是四自慶。

    生長壽天不知植福。

    相與已得更複樹因。

    是五自慶。

    人身難得一失不返。

    相與已得各獲人身。

    是六自慶。

    六根不具不預善根。

    相與清淨。

    得深法門。

    是七自慶。

    世智辯聰反成為難。

    相與一心歸憑正法。

    是八自慶。

    佛前佛後複謂為難。

    或雲。

    面不睹佛。

    又為大難。

    相與已能發大善願。

    于未來世誓拔衆生。

    不以不睹如來為難。

    但一見色像一聞正法。

    自同在昔。

    鹿苑初唱。

    事貴滅罪生人福業。

    不以不見佛故。

    稱之為難。

    佛言。

    見佛為難相與已得。

    瞻對尊像。

    是九自慶。

    佛言。

    聞法複難。

    相與已得。

    飡服甘露。

    是十自慶。

    佛言。

    出家為難相與已得。

    辭親割愛歸向入道。

    是十一自慶。

    佛言。

    自利者易利他為難。

    相與今日一拜一禮。

    普為十方。

    是十二自慶。

    佛言。

    捍勞忍苦為難。

    相與今日各自翹勤有所為作不為自身是十三自慶。

    佛言。

    讀誦為難。

    我今大衆同得讀誦是十四自慶。

    坐禅為難。

    而今見有息心定意者。

    是十五自慶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如是自慶。

    事多無量。

    非複弱辭所能宣盡。

    凡人處世苦多樂少。

    一欣一喜尚不可諧。

    況今相與有多無礙得此無礙。

    皆是十方三寶威力。

    宜各至心懷憶此恩。

    等一痛切五體投地。

    奉為 國王帝主土境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