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忏法 第五卷
關燈
小
中
大
雖持禁戒無有毀犯。
以謬解故。
命終之後如射箭頃堕阿鼻獄。
八十億劫恒受大苦。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如經所說。
豈得不人人起大怖畏。
止于和尚發一惡言。
堕阿鼻獄八十億劫。
何況出家已來至于今日。
于和尚邊所起惡業。
其罪無量。
判舍身形同彼無疑。
何以故爾。
和上阇梨恒加訓誨。
而未曾如法修行。
于諸師長多生違逆。
或複給與而無厭足。
或師嗔弟子。
或弟子恨師。
于三世中喜怒無量。
如是等罪不可稱計。
經言。
起一嗔心怨對無量。
如是怨對非但六親。
師徒弟子慊恨亦甚。
又複同房共住上中下座。
不能深信出家是遠離法。
不知忍辱是安樂行。
不知平等是菩提道。
不知離忘相是出世心。
師及弟子同房同住。
結業未盡互相違悷。
忿诤之心紛然亂起。
所以世世不得和合。
又出家人或同學業。
或複共師。
見解不等升進之日便含毒懷嗔。
而不自言宿習智慧。
彼有福德。
我無善根。
聞見他榮不安隐性。
有漏之心亟生高下。
多起鬥诤。
少能和合。
不能推厚居薄。
更相嫌恨不省己非。
唯談他短。
或以三毒更相讒謗。
無忠信心。
無恭敬意。
何處複念我違佛戒。
乃至高聲大語惡罵醜言。
師長教誨都無信受。
上中下座人各懷恨。
以懷恨故更相是非。
于惡道中多有怨對。
皆是我等師徒弟子。
同學共住上中下座。
起一恨心怨對無量。
所以經言。
今世恨意微相憎嫉。
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何況終身所起惡業。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各不自知在何道中。
于諸師長上中下座起諸怨結。
如是怨對無有窮盡無有年期。
亦無劫數。
當受苦時不可堪忍。
所以菩薩摩诃薩舍怨親心。
離怨親想。
以慈悲心平等攝受。
相與今日已得發菩提心。
發菩提願。
宜應習行菩薩所行。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攝法。
四弘誓。
如諸佛菩薩所行之行。
我等今日亦應習行。
怨親平等一切無礙。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誓當救護一切衆生。
令諸衆生究竟一乘。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奉為有識神已來經生出家和上阇梨有怨對者。
同壇尊證有怨對者。
同學眷屬上中下座有怨對者。
三世衆怨。
若對非對若輕若重。
各及眷屬。
(某甲)等若于六道一切衆生有怨對者。
于未來現在應受對者。
今日忏悔願乞除滅。
若六道中一切衆生各各有怨對者。
(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無怨親想。
普為三世一切衆怨求哀忏悔。
願悉舍施。
無複惡念相加懷毒相向。
同共舍施一切歡喜。
從今解結無複嗔恨。
各自恭敬念報恩心。
等諸佛心。
同諸佛願。
各各至心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見有邊佛 南無電明佛 南無金山佛 南無師子德佛 南無勝相佛 南無明贊佛 南無堅精進佛 南無具足贊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應天佛 南無大燈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持上功德佛 南無離暗佛 南無寶贊佛 南無師子頰佛 南無滅過佛 南無持甘露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喜見佛 南無莊嚴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山頂佛 南無名相佛 南無法稱佛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佛力法力大地菩薩力一切賢聖力。
令彼三世無量衆怨若對非對盡空法界一切衆生。
皆同忏悔解怨釋結。
一切舍施無怨親想。
一切和合猶如水乳。
一切歡喜猶如初地。
一切無礙猶如虛空。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永為法親無别異想。
常為菩薩慈悲眷屬。
又以今禮拜忏悔解怨釋結功德因緣。
願和上阇梨同壇尊證同學弟子上中下座。
一切眷屬有怨對者。
乃至四生六道各有三世衆怨未解脫者。
今日若有在天道者。
在仙道者。
在阿修羅道者。
在地獄道者。
在餓鬼道者。
在畜生道者。
在人道者。
今日現在眷屬中者。
如是十方三世衆怨若對非對。
各及眷屬。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一切罪障皆得除滅。
一切怨對畢竟解脫。
結習煩惱永得清淨。
長辭四趣自在受生。
念念法流心心自在。
六波羅蜜具足莊嚴。
十地行願無不究竟。
得佛十力神通無礙。
早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等正覺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前是總相為他三世衆怨解諸怨結。
此下自淨宜督其心。
相與今日何故受生死身不得解脫。
進不睹面前授記。
退不聞一音演說。
良由罪業深厚怨結牢固。
非唯不見前佛後佛菩薩賢聖。
而亦将恐十二分教聞聲傳響永隔心路。
以謬解故。
命終之後如射箭頃堕阿鼻獄。
八十億劫恒受大苦。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如經所說。
豈得不人人起大怖畏。
止于和尚發一惡言。
堕阿鼻獄八十億劫。
何況出家已來至于今日。
于和尚邊所起惡業。
其罪無量。
判舍身形同彼無疑。
何以故爾。
和上阇梨恒加訓誨。
而未曾如法修行。
于諸師長多生違逆。
或複給與而無厭足。
或師嗔弟子。
或弟子恨師。
于三世中喜怒無量。
如是等罪不可稱計。
經言。
起一嗔心怨對無量。
如是怨對非但六親。
師徒弟子慊恨亦甚。
又複同房共住上中下座。
不能深信出家是遠離法。
不知忍辱是安樂行。
不知平等是菩提道。
不知離忘相是出世心。
師及弟子同房同住。
結業未盡互相違悷。
忿诤之心紛然亂起。
所以世世不得和合。
又出家人或同學業。
或複共師。
見解不等升進之日便含毒懷嗔。
而不自言宿習智慧。
彼有福德。
我無善根。
聞見他榮不安隐性。
有漏之心亟生高下。
多起鬥诤。
少能和合。
不能推厚居薄。
更相嫌恨不省己非。
唯談他短。
或以三毒更相讒謗。
無忠信心。
無恭敬意。
何處複念我違佛戒。
乃至高聲大語惡罵醜言。
師長教誨都無信受。
上中下座人各懷恨。
以懷恨故更相是非。
于惡道中多有怨對。
皆是我等師徒弟子。
同學共住上中下座。
起一恨心怨對無量。
所以經言。
今世恨意微相憎嫉。
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何況終身所起惡業。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各不自知在何道中。
于諸師長上中下座起諸怨結。
如是怨對無有窮盡無有年期。
亦無劫數。
當受苦時不可堪忍。
所以菩薩摩诃薩舍怨親心。
離怨親想。
以慈悲心平等攝受。
相與今日已得發菩提心。
發菩提願。
宜應習行菩薩所行。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攝法。
四弘誓。
如諸佛菩薩所行之行。
我等今日亦應習行。
怨親平等一切無礙。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誓當救護一切衆生。
令諸衆生究竟一乘。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奉為有識神已來經生出家和上阇梨有怨對者。
同壇尊證有怨對者。
同學眷屬上中下座有怨對者。
三世衆怨。
若對非對若輕若重。
各及眷屬。
(某甲)等若于六道一切衆生有怨對者。
于未來現在應受對者。
今日忏悔願乞除滅。
若六道中一切衆生各各有怨對者。
(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無怨親想。
普為三世一切衆怨求哀忏悔。
願悉舍施。
無複惡念相加懷毒相向。
同共舍施一切歡喜。
從今解結無複嗔恨。
各自恭敬念報恩心。
等諸佛心。
同諸佛願。
各各至心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見有邊佛 南無電明佛 南無金山佛 南無師子德佛 南無勝相佛 南無明贊佛 南無堅精進佛 南無具足贊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應天佛 南無大燈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持上功德佛 南無離暗佛 南無寶贊佛 南無師子頰佛 南無滅過佛 南無持甘露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喜見佛 南無莊嚴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山頂佛 南無名相佛 南無法稱佛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佛力法力大地菩薩力一切賢聖力。
令彼三世無量衆怨若對非對盡空法界一切衆生。
皆同忏悔解怨釋結。
一切舍施無怨親想。
一切和合猶如水乳。
一切歡喜猶如初地。
一切無礙猶如虛空。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永為法親無别異想。
常為菩薩慈悲眷屬。
又以今禮拜忏悔解怨釋結功德因緣。
願和上阇梨同壇尊證同學弟子上中下座。
一切眷屬有怨對者。
乃至四生六道各有三世衆怨未解脫者。
今日若有在天道者。
在仙道者。
在阿修羅道者。
在地獄道者。
在餓鬼道者。
在畜生道者。
在人道者。
今日現在眷屬中者。
如是十方三世衆怨若對非對。
各及眷屬。
從今已去至于菩提。
一切罪障皆得除滅。
一切怨對畢竟解脫。
結習煩惱永得清淨。
長辭四趣自在受生。
念念法流心心自在。
六波羅蜜具足莊嚴。
十地行願無不究竟。
得佛十力神通無礙。
早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等正覺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前是總相為他三世衆怨解諸怨結。
此下自淨宜督其心。
相與今日何故受生死身不得解脫。
進不睹面前授記。
退不聞一音演說。
良由罪業深厚怨結牢固。
非唯不見前佛後佛菩薩賢聖。
而亦将恐十二分教聞聲傳響永隔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