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手之聲
關燈
小
中
大
峨山慈棹禅師在月船禅慧禅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道:“你是大器,至今終能成就,從今以後,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應發心再參善知識,不要忘記行腳雲遊是禅者的任務。”
有一年,峨山聽說白隐禅師在江戶的地方開講《碧岩錄》,便到江戶參訪白隐禅師,并呈上自己的見解,誰知白隐禅師卻說道:“你從惡知識處得來的見解,許多臭氣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趕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來。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難道白隐禅師看不出我有實悟?或許是在考驗我吧!便再去叩禅師的門說道:“前幾次都因我的無知,而觸犯了禅師,願垂慈誨,我一定虛心納受。”
白隐禅師道:“你雖擔一肚皮禅,到生死岸頭,總無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須聽我‘隻手之聲’(參一隻手所發出的聲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師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歲那年終于開悟。
峨山是白隐禅師晚年的高足,峻機妙用,大振白隐的門風。後來年老時,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單,信徒看到,覺得奇怪,便問道:“禅師!您有那麼多的弟子,這些雜事為什麼要您親自整理呢?”
峨山禅師道:“雜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麼?”
信徒說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師非常不滿意,反問道:“你以為處理雜務就不是修行嗎?那佛陀為弟子穿針,為弟子煎藥,又算什麼呢?”
信徒終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其實,如黃檗禅師開田、種菜,沩山禅師合醬、采茶,石霜禅師磨麥、篩米,臨濟禅師栽松、鋤地,雪峰禅師砍柴、擔水,其它還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園等,這在在說明,禅在生活中。
有一年,峨山聽說白隐禅師在江戶的地方開講《碧岩錄》,便到江戶參訪白隐禅師,并呈上自己的見解,誰知白隐禅師卻說道:“你從惡知識處得來的見解,許多臭氣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趕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來。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難道白隐禅師看不出我有實悟?或許是在考驗我吧!便再去叩禅師的門說道:“前幾次都因我的無知,而觸犯了禅師,願垂慈誨,我一定虛心納受。”
白隐禅師道:“你雖擔一肚皮禅,到生死岸頭,總無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須聽我‘隻手之聲’(參一隻手所發出的聲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師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歲那年終于開悟。
峨山是白隐禅師晚年的高足,峻機妙用,大振白隐的門風。後來年老時,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單,信徒看到,覺得奇怪,便問道:“禅師!您有那麼多的弟子,這些雜事為什麼要您親自整理呢?”
峨山禅師道:“雜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麼?”
信徒說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師非常不滿意,反問道:“你以為處理雜務就不是修行嗎?那佛陀為弟子穿針,為弟子煎藥,又算什麼呢?”
信徒終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其實,如黃檗禅師開田、種菜,沩山禅師合醬、采茶,石霜禅師磨麥、篩米,臨濟禅師栽松、鋤地,雪峰禅師砍柴、擔水,其它還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園等,這在在說明,禅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