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 第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如來無量智境。
佛子。
我今實言告汝。
于如來前為我作證。
假使十方無邊世界如微塵等一切佛刹證菩薩地者。
其數充滿。
如稻麻竹[竺-二+韋]甘蔗叢林。
彼等菩薩經無邊劫。
宣說開示如來所有一智境界。
百分不及一。
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譬喻分亦不及一。
入如來功德智不思議境界經雲。
佛言。
妙吉祥。
今此會中或有有情。
謂佛如來初始出家。
或謂久已出家。
或謂修諸苦行。
或坐菩提場成等正覺。
或破諸魔軍。
或梵王帝釋護世勸請轉大法輪。
或聞宣說聲聞乘法。
或說緣覺乘法。
或說大乘之法。
或睹佛身高一尋量。
或見佛身高一俱盧舍。
或見佛身高顯過諸由旬百千數量。
或見佛身如真金色。
乃至或見如摩尼寶色。
或見如來寂靜身相。
或見如來入涅槃相。
或見如來一聚身相。
或見分布如來舍利。
或謂十年成等正覺。
或謂十年入大涅槃。
或謂有于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教中得圓滿者。
或隐沒者。
或謂若十二十三十四十。
乃至百千俱胝那由他劫入大涅槃。
或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
于不可說不可說劫成等正覺。
妙吉祥。
于如是等差别之相。
如來悉非分别非離分别。
而佛如來以無發悟無分别法。
常随有情心作諸行相。
菩薩十住經雲。
佛言。
妙吉祥。
有多種說者。
如有大池縱廣正等五十萬由旬。
池岸平坦池水清甘。
複有蓮華遍覆池内。
若或有人。
以鐵所成千輻輪車而以駿馬。
勝迦樓羅迅疾勢者而駕馭之。
其車行得不着池水。
馬迹亦複不踐蓮華。
妙吉祥。
如來亦複如是。
乘于大車遊彼大池中。
有毒蛇鼓水騰踴。
若刹那間。
而彼毒蛇随車後轉。
其車即時七返右旋。
若複毒蛇随彼大車一返右旋。
其車即時右旋無數。
如阿難等諸大苾刍說法亦然。
有時阿難說十種法表示其義。
若複阿難說一種法即時舍利子。
說千種法。
表示其義。
若複舍利子說一種法。
即時大目幹連過八萬世界。
若複大目幹連過一世界。
即時如來于十方法界。
最上自在越虛空際。
普遍一切世界海。
一一世界。
一一洲渚。
一一凡夫道中。
示現從兜率天宮沒下降人間入胎住胎出胎。
梵王帝釋承接沐浴莊嚴。
周行七步觀察十方作師子吼。
習學一切工巧伎藝明論事業現處太子之位。
于王宮中嬉戲娛樂遊賞園林。
出家苦行。
食乳糜粥已。
詣菩提場坐成正覺。
摧伏魔軍觀樹經行。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
入忉利天宮等。
國土分量劫名次第。
威德身相壽量多少。
衆會莊嚴佛刹清淨。
教法莊嚴發菩提心。
修諸行願成波羅蜜多。
圓滿諸地神通智忍。
具總持三摩地諸解脫門。
如來無量。
諸供養事無量。
如來及菩薩法境界無量。
法雲廣大所行分量。
成熟有情方便分位差别之量。
起大遊戲神通變化。
示現一乘大般涅槃。
分布舍利分别教法。
住時久近及法滅時。
皆從如是大法池中之所出現。
又複于諸外道所修行處。
及一切有情所應作事。
如來以無發悟無分别心。
同時悉現于後邊際究竟分位。
勤勇示現。
凡如是等刹那俱時十方一切一一自身毛孔之中。
所有遍諸方分三世一切如來及諸菩薩衆會之海。
廣大一切佛刹功德莊嚴。
諸有情聚舍宅宮室廣大莊嚴。
諸有情聚眼耳鼻舌身意處廣大施設。
諸菩薩行皆悉積集廣大莊嚴。
一切如來境界廣大莊嚴。
如是等相如來俱時以無發悟無分别心普遍示現。
于後邊際究竟勤勇刹那俱時。
普攝一切十方世界。
乃至凡夫道中有盡無盡無複遺餘。
諸有情界一切有情一一有情各各身相形色顯色音聲語言譬喻說法。
凡如是等分量差别。
如來俱時以無發悟無分别心普遍示現。
随諸有情别别心意。
于後邊際究竟勤勇。
随應表示随所施作。
妙吉祥。
譬如白月十五中夜之時。
遍閻浮提一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各各現前觀月輪相。
而彼月輪悉無分别。
如來亦複如是。
以無發悟無分别心作諸行相。
由成就不共佛法故。
随有情心意随應化度。
一切有情各各現前普觀如來。
而如來心亦無分别。
是故當知。
若有分别若無分别。
諸佛如來悉無發悟。
而成就不共佛法故。
随應施作一切行相。
此中應知。
諸廣大甚。
深經。
中而獨顯。
說諸佛菩薩大威德力。
若有人。
能深生信解書寫讀誦。
尊重供養者。
是人獲福廣大無量。
此經又雲。
佛言。
妙吉祥。
譬如須彌山王勝出衆山。
顯照殊妙。
亦高亦廣而複最大。
妙吉祥。
若菩薩信解此正法者亦複如是。
勝出一切菩薩摩诃薩。
以十方一切世界。
如微塵等諸菩薩衆。
若于此正法生信解者。
所有五波羅蜜多出生善根。
于阿僧祇劫中而能積集。
顯照殊妙亦高亦廣而複最大。
妙吉祥。
若善男子善女人。
所有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
而悉勸令發菩提心。
複有善男子善女人。
信樂無餘依涅槃者。
此所獲福。
比倍于前不可數量。
妙吉祥。
正使善男子善女人普令一切有情信樂無餘依涅槃。
若複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正法能生信樂。
若自書寫若令他書寫。
若自讀誦若令他讀誦。
乃至但能信樂受持。
以香華燈塗等諸供具而供養之。
此所獲福。
比倍于前不可稱數
佛子。
我今實言告汝。
于如來前為我作證。
假使十方無邊世界如微塵等一切佛刹證菩薩地者。
其數充滿。
如稻麻竹[竺-二+韋]甘蔗叢林。
彼等菩薩經無邊劫。
宣說開示如來所有一智境界。
百分不及一。
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譬喻分亦不及一。
入如來功德智不思議境界經雲。
佛言。
妙吉祥。
今此會中或有有情。
謂佛如來初始出家。
或謂久已出家。
或謂修諸苦行。
或坐菩提場成等正覺。
或破諸魔軍。
或梵王帝釋護世勸請轉大法輪。
或聞宣說聲聞乘法。
或說緣覺乘法。
或說大乘之法。
或睹佛身高一尋量。
或見佛身高一俱盧舍。
或見佛身高顯過諸由旬百千數量。
或見佛身如真金色。
乃至或見如摩尼寶色。
或見如來寂靜身相。
或見如來入涅槃相。
或見如來一聚身相。
或見分布如來舍利。
或謂十年成等正覺。
或謂十年入大涅槃。
或謂有于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教中得圓滿者。
或隐沒者。
或謂若十二十三十四十。
乃至百千俱胝那由他劫入大涅槃。
或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
于不可說不可說劫成等正覺。
妙吉祥。
于如是等差别之相。
如來悉非分别非離分别。
而佛如來以無發悟無分别法。
常随有情心作諸行相。
菩薩十住經雲。
佛言。
妙吉祥。
有多種說者。
如有大池縱廣正等五十萬由旬。
池岸平坦池水清甘。
複有蓮華遍覆池内。
若或有人。
以鐵所成千輻輪車而以駿馬。
勝迦樓羅迅疾勢者而駕馭之。
其車行得不着池水。
馬迹亦複不踐蓮華。
妙吉祥。
如來亦複如是。
乘于大車遊彼大池中。
有毒蛇鼓水騰踴。
若刹那間。
而彼毒蛇随車後轉。
其車即時七返右旋。
若複毒蛇随彼大車一返右旋。
其車即時右旋無數。
如阿難等諸大苾刍說法亦然。
有時阿難說十種法表示其義。
若複阿難說一種法即時舍利子。
說千種法。
表示其義。
若複舍利子說一種法。
即時大目幹連過八萬世界。
若複大目幹連過一世界。
即時如來于十方法界。
最上自在越虛空際。
普遍一切世界海。
一一世界。
一一洲渚。
一一凡夫道中。
示現從兜率天宮沒下降人間入胎住胎出胎。
梵王帝釋承接沐浴莊嚴。
周行七步觀察十方作師子吼。
習學一切工巧伎藝明論事業現處太子之位。
于王宮中嬉戲娛樂遊賞園林。
出家苦行。
食乳糜粥已。
詣菩提場坐成正覺。
摧伏魔軍觀樹經行。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
入忉利天宮等。
國土分量劫名次第。
威德身相壽量多少。
衆會莊嚴佛刹清淨。
教法莊嚴發菩提心。
修諸行願成波羅蜜多。
圓滿諸地神通智忍。
具總持三摩地諸解脫門。
如來無量。
諸供養事無量。
如來及菩薩法境界無量。
法雲廣大所行分量。
成熟有情方便分位差别之量。
起大遊戲神通變化。
示現一乘大般涅槃。
分布舍利分别教法。
住時久近及法滅時。
皆從如是大法池中之所出現。
又複于諸外道所修行處。
及一切有情所應作事。
如來以無發悟無分别心。
同時悉現于後邊際究竟分位。
勤勇示現。
凡如是等刹那俱時十方一切一一自身毛孔之中。
所有遍諸方分三世一切如來及諸菩薩衆會之海。
廣大一切佛刹功德莊嚴。
諸有情聚舍宅宮室廣大莊嚴。
諸有情聚眼耳鼻舌身意處廣大施設。
諸菩薩行皆悉積集廣大莊嚴。
一切如來境界廣大莊嚴。
如是等相如來俱時以無發悟無分别心普遍示現。
于後邊際究竟勤勇刹那俱時。
普攝一切十方世界。
乃至凡夫道中有盡無盡無複遺餘。
諸有情界一切有情一一有情各各身相形色顯色音聲語言譬喻說法。
凡如是等分量差别。
如來俱時以無發悟無分别心普遍示現。
随諸有情别别心意。
于後邊際究竟勤勇。
随應表示随所施作。
妙吉祥。
譬如白月十五中夜之時。
遍閻浮提一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各各現前觀月輪相。
而彼月輪悉無分别。
如來亦複如是。
以無發悟無分别心作諸行相。
由成就不共佛法故。
随有情心意随應化度。
一切有情各各現前普觀如來。
而如來心亦無分别。
是故當知。
若有分别若無分别。
諸佛如來悉無發悟。
而成就不共佛法故。
随應施作一切行相。
此中應知。
諸廣大甚。
深經。
中而獨顯。
說諸佛菩薩大威德力。
若有人。
能深生信解書寫讀誦。
尊重供養者。
是人獲福廣大無量。
此經又雲。
佛言。
妙吉祥。
譬如須彌山王勝出衆山。
顯照殊妙。
亦高亦廣而複最大。
妙吉祥。
若菩薩信解此正法者亦複如是。
勝出一切菩薩摩诃薩。
以十方一切世界。
如微塵等諸菩薩衆。
若于此正法生信解者。
所有五波羅蜜多出生善根。
于阿僧祇劫中而能積集。
顯照殊妙亦高亦廣而複最大。
妙吉祥。
若善男子善女人。
所有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
而悉勸令發菩提心。
複有善男子善女人。
信樂無餘依涅槃者。
此所獲福。
比倍于前不可數量。
妙吉祥。
正使善男子善女人普令一切有情信樂無餘依涅槃。
若複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正法能生信樂。
若自書寫若令他書寫。
若自讀誦若令他讀誦。
乃至但能信樂受持。
以香華燈塗等諸供具而供養之。
此所獲福。
比倍于前不可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