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清涼院文益禅師語錄

關燈
打。

     舉鹽官豎起拂子。

    問講華嚴僧。

    這個是第幾種法界。

    座主沉吟。

    鹽官雲。

    思而知慮而解。

    是鬼家活計。

    日下孤燈。

    果然失照。

    師代。

    拊掌三下。

     舉大慈寰中禅師。

    因僧辭。

    乃問。

    什麼處去。

    僧雲。

    江西去。

    大慈雲。

    将取老僧去得麼。

    僧雲。

    非但和尚。

    更有過于和尚。

    亦不将去。

    師别雲。

    和尚若去。

    某甲提笠子。

     舉大慈上堂雲。

    山僧不解答話。

    隻能識病。

    時有僧出。

    大慈便歸方丈。

    師雲。

    衆中喚作病在目前不識。

     舉僧問大珠。

    如何是佛。

    大珠雲。

    清譚對面。

    非佛而誰。

    衆皆茫然。

    師雲。

    是即沒交涉。

     舉有新到。

    謂趙州雲。

    某甲從長安來。

    橫擔一條拄杖。

    不曾撥著一人。

    趙州雲。

    自是大德拄杖短。

    僧無對。

    師代雲。

    呵呵。

     舉僧問趙州。

    承師有言。

    世界壞時。

    此性不壞。

    如何是此性。

    趙州雲。

    四大五陰。

    僧雲。

    此猶是壞底。

    如何是此性。

    趙州雲。

    四大五陰。

    師雲。

    是一個兩個。

    是壞不壞。

    且作麼生會。

    試斷看。

     舉秘魔和尚。

    常持一木叉。

    每見僧來禮拜。

    即叉頸雲。

    道得也叉下死。

    道不得也叉下死。

    速道速道。

    學徒鮮有對者。

    師代雲。

    乞命乞命。

     舉德山示衆雲。

    今夜不答話。

    問話者三十棒。

    時有僧出禮拜。

    德山便打。

    僧雲。

    某甲話也未問。

    和尚因甚麼打某甲。

    德山雲。

    汝是甚處人。

    雲。

    新羅人。

    德山雲。

    未跨船舷。

    好與三十棒。

    師雲。

    大小德山。

    話作兩橛。

     舉僧問雪峰。

    拈槌豎拂。

    不當宗乘。

    未審。

    和尚如何。

    雪峰豎起拂子。

    僧乃抱頭出去。

    雪峰不顧。

    師代雲。

    大衆。

    看此一員大将。

    又舉雪峰謂鏡清雲。

    古來有老宿。

    引官人巡堂。

    雲。

    此一衆。

    盡是學佛法僧。

    官人雲。

    金屑雖貴。

    又作麼生。

    老宿無對。

    鏡清代雲。

    比來抛磚引玉。

    師别雲。

    官人何得貴耳賤目。

     舉僧問夾山。

    如何是夾山境。

    夾山雲。

    猿抱子歸青嶂裡。

    鳥銜花落碧岩前。

    師雲。

    我二十年。

    隻作境話會。

     舉龍牙問德山。

    學人仗镆鎁劍。

    拟取師頭時如何。

    德山引頸近前雲。

    [囗@力]。

    師别雲。

    汝向甚麼處下手。

     舉投子問僧。

    久向疏山姜頭。

    莫便是否。

    僧無對。

    師代雲。

    向重和尚日久。

    又舉僧問。

    一等是水。

    為甚麼海鹹河淡。

    投子雲。

    天上星地下木。

    師别雲。

    大似相違。

    又舉問僧。

    甚麼處來。

    雲。

    東西山禮祖師來。

    夾山雲。

    祖師不在東西山。

    僧無語。

    師代雲。

    和尚識祖師。

     白馬昙照禅師。

    常雲。

    快活快活。

    及臨終時。

    叫苦苦。

    又雲。

    閻羅王來取我也。

    院主問雲。

    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抛向水中。

    神色不動。

    如今何得恁地。

    照舉枕子雲。

    汝道。

    當時是。

    如今是。

    院主無對。

    師代雲。

    此時但掩耳出去。

     江南相馮延巳。

    與數僧遊鐘山。

    至一人泉。

    問。

    一人泉。

    許多人争得足。

    一僧對雲。

    不教欠少。

    延已不肯。

    乃别雲。

    誰人欠少。

    師别雲。

    誰是不足者。

     洪州太守宋令公。

    一日大甯寺僧。

    陳乞請第二座開堂。

    公雲。

    何不請第一座。

    衆無語。

    師代雲。

    不勞如此。

     龍牙問翠微。

    自到和尚法席。

    每每上堂。

    不蒙一法示誨。

    意在于何。

    翠微雲。

    嫌個什麼。

    龍牙後至洞山。

    亦如是道。

    洞山雲。

    争怪得老僧。

    後又問師。

    師雲。

    祖師來也(雪窦顯雲。

    兩個老漢。

    被這僧穿卻。

    唯有法眼。

    與他同參。

    若是雪窦門下。

    吃棒了趁出)。

     舉北院通問夾山。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豈不是和尚語。

    夾山雲。

    是。

    北院乃掀倒禅床。

    叉手而立。

    夾山起來。

    打一拄杖。

    北院便下去。

    師雲。

    是他掀倒禅床。

    何不便去。

    須待夾山打一棒了去。

    意在什麼處。

     修山主問澄源禅師。

    乾闼婆王奏樂。

    直得須彌岌峇。

    海水騰波。

    迦葉作舞。

    作麼生會。

    源雲。

    迦葉。

    過去世曾作樂人來。

    習氣未除。

    修雲。

    須彌岌峇。

    海水騰波。

    又作麼生會。

    澄源休去。

    師代雲。

    正是習氣。

     師問修山主雲。

    仰山四門光道。

    應眼時全身耳。

    應耳時全身眼。

    兄作麼生會。

    修雲。

    眼裡底。

    作耳裡底用。

    耳裡底。

    作眼裡底用。

    師雲。

    正是弄精魂。

    修卻問。

    和尚如何。

    師再舉一遍。

    修方省。

     師久參長慶棱。

    後卻繼嗣地藏。

    長慶會下。

    有子昭首座。

    平昔與師商确古今言句。

    昭才聞。

    心中憤憤。

    一日特領衆詣撫州。

    責問于師。

    師得知。

    遂舉衆出迎。

    特加禮待。

    賓主位上。

    各挂拂子一枝。

    茶次。

    昭忽變色抗聲問雲。

    長老開堂。

    的嗣何人。

    師雲地藏。

    昭雲。

    何太孤長慶先師。

    某甲同在會下。

    數十餘載。

    商量古今。

    曾無間隔。

    因何卻嗣地藏。

    師雲。

    某甲不會長慶一轉因緣。

    昭雲。

    何不問來。

    師雲。

    長慶道。

    萬象之中獨露身。

    意作麼生。

    昭豎起拂子。

    師便叱雲。

    首座。

    此是當年學得底。

    别作麼生。

    昭無語。

    師雲。

    隻如萬象之中獨露身。

    是撥萬象。

    不撥萬象。

    昭雲不撥。

    師雲。

    兩個也。

    于時參随一衆連聲道。

    撥萬象。

    師雲。

    萬象之中獨露身聻。

    昭與一衆。

    [怡-台+摩][怡-台+羅]而退。

    師指住雲。

    首座。

    殺父殺母。

    猶通忏悔。

    謗大般若。

    誠難忏悔。

    昭竟無對。

    自此卻參師。

    發明已見。

    更不開堂。

     師緣被于金陵。

    三坐大道場。

    朝夕演旨。

    時諸方叢林。

    鹹遵風化。

    異域有慕其法者。

    涉遠而至。

    玄沙正宗。

    中興于江表。

    師調機順物。

    斥滞磨昏。

    凡舉諸方三昧。

    或入室呈解。

    或叩激請益。

    皆應病與藥。

    随根悟入者。

    不可勝紀。

    周顯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

    國主親加禮問。

    閏月五日。

    剃發澡身。

    告衆訖。

    跏趺而逝。

    顔貌如生。

    壽七十有四。

    臘五十四。

    城下諸寺院。

    具威儀迎引。

    公卿李建勳以下素服。

    奉全身于江甯縣丹陽起塔。

    谥大法眼禅師。

    塔雲無相。

    後李主。

    創報慈院。

    命師門人玄覺言導師開法。

    再谥師大智藏大導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