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

關燈
哆娑诃薩啰(二合)阿毗(重平聲)啰使哆迦耶(五十一) 摩诃菩提薩埵(五十二) 毗馱摩毗馱摩(五十三) 毗那舍耶毗那舍耶(五十四) 摩诃(引)演睹魯(二合)訖隸(二合引)奢迦皤(去聲)吒皤(去聲)畔哆僧娑啰迦(上聲短五十五) 波羅迦啰(二合)摩他那(五十六) 布嚧沙缽頭摩(二合五十七) 布噜沙那伽(五十八) 布噜沙婆伽啰(五十九) 毗啰毗羅阇耶(六十) 素誕多素誕跢(六十一) 缽哩筏哩(二合重)多(六十二) 馱摩馱摩(六十三) 些摩些摩(六十四) 度(重)嚧度嚧(六十五) 缽啰(二合)奢(引)薩(短)耶(六十六) 缽羅(二合)奢(引)薩耶(六十七) 祁(重去聲)囄祁囄(六十八) 毗囄毗囄(六十九) 隻囄隻囄(七十) 姥(音母)嚧姥嚧(七十一) 姥庾姥庾(七十二) 悶遮悶遮(七十三) 度那度那(七十四) 毗(近佛音)度那毗度那(七十五) 度噜度噜(七十六) 伽(去聲引)耶伽耶(七十七) 伽馱耶伽馱耶(七十八) 喝娑喝娑(七十九) 缽啰(二合)诃娑缽啰诃娑(八十) 毗(去聲)毗(上聲)馱(八十一) 羯隸(二合)奢(去聲八十三) 嚩(去聲引)薩(短)那麼麼寫(某甲八十三) 荷啰(去聲)荷啰(八十四) 僧(司孕切)荷啰僧荷啰(八十五别入) 睹(重)噜征(八十六知智切) 睹噜征摩诃曼荼(去聲短)羅(八十七) 迦啰拏(八十八) 舍哆缽啰(二合)細迦(八十九) 皤婆(重)娑(九十) 毗娑那(長)舍麼迦(九十一) 摩诃菩提薩埵(九十二) 皤啰馱(九十三) 莎诃(九十四句) 此陀羅尼名薄伽梵蓮華手嚴飾寶仗。

    世尊于大金剛歡喜殿說。

    為尊勝菩薩及無量天龍緊那羅之所贊歎。

    為摧壞廣大業障山故。

    若有得聞者。

    若讀若誦若得睹視者。

    此人所有一切煩惱業障悉得消滅。

    若有人于晨朝時生尊重心。

    誦此陀羅尼者。

    常為觀世音菩薩。

    恒常随逐擁護是人。

    所思念事皆得成就。

    若有求願使得成就者。

    當獨坐靜處。

    心念觀世音菩薩更勿餘緣。

    誦此陀羅尼七遍無願不果。

    又得一切衆生之所愛樂。

    不堕一切惡趣之中。

    若坐若行若住。

    常念佛如對目前者。

    是人于無量百千俱胝生。

    所有積集諸惡罪業皆得消滅。

    是人當得具足千轉輪王之福。

    生生常得與觀世音菩薩。

    同時出生生貴姓家。

    若以一掬香華散于觀世音菩薩前。

    誦此陀羅尼七遍者。

    得大千功德大悲法性。

    彼人于世間得大力成就。

    若至心看菩薩面誦此陀羅尼者。

    即得見觀世音菩薩微笑相。

    見已即得離垢地能照耀世間。

    即于此生當得見佛。

    臨命終時如入禅定。

    生生之處得宿命智。

    所有罪障皆悉消滅。

    若欲受持此陀羅尼者。

    當于白月十五日。

    受持八戒齋著白淨衣。

    于有舍利塔前及有舍利處諸佛前。

    并得用。

    白檀作壇(其白檀于石上磨取末用塗地)以種種華散彼壇内。

    佛前燒香然燈。

    于佛所生恭敬心。

    觀世音菩薩而來入是壇内。

    當誦此陀羅尼一百八遍。

    是人所有一切罪障。

    五逆重罪悉皆消滅。

    身口意業。

    皆得清淨。

    得佛三昧力灌頂力。

    波羅蜜地力殊勝智力悉皆成就。

    若須雨時。

    當視天誦此陀羅尼。

    甘雨應時即下。

    若視地誦此陀羅尼者。

    能令百谷皆得成熟。

    若于枯池河泉邊誦此陀羅尼者。

    即得水還盈滿。

    若一切病患。

    當誦此陀羅尼。

    以手摩之即得除差。

    于失念者邊。

    誦此陀羅尼還得正念。

    若于饑渴人邊。

    當視其面誦此陀羅尼。

    所有饑渴悉皆消滅。

    若欲結界當入池水中。

    寫此陀羅尼系著幢上。

    一百由旬内。

    無諸衰患即成就結界擁護成就。

     總攝身印第一 先起立端身并腳齊立。

    右腳微曲少許。

    先以左手舒下。

    以中指無名指并屈著掌中。

    小指食指以大母指散舒。

    仰掌向上。

    次以右手亦然。

    屈肘與髆齊。

    掌向前。

    此是總攝身印。

    若欲降伏魔怨。

    及諸外道邪見稠林令入正道者。

    當作此印誦陀羅尼二十一遍必如所願。

    咒曰。

     那(上聲)谟曷啰(二合)怛啰夜耶(一)那谟阿唎耶(二)婆路咭帝攝伐(二合)啰耶(三)菩提薩埵跛耶(四二合)摩诃薩埵跛耶(五)摩诃迦噜尼迦耶(六)怛侄他(七)阿(去聲)跋陀阿跋陀(八)跋唎跋帝(九)堙醯夷醯(十)莎诃(十一) 總持陀羅尼印第二 準前身印上。

    合掌當心。

    以五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