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贊文
關燈
小
中
大
(僧衆三禮各各互跪燒香散華首者唱雲)。
稽首天台教主佛隴禅師。
般若之神鑒。
無邊解脫之光臨。
莫盡聲揚虛谷響答。
何疑機扣真慈。
應來不忒。
竊以。
真如清淨。
本無色像之端。
法界含容。
遂有往來之狀。
垂形萬有。
混迹群方。
誰知證妙位高。
秖仰池深華大。
蘊堯舜二君之奇相。
作陳隋兩國之尊師。
說法圓融。
降魔自在。
智定之巍巍若是。
慈悲之霭霭難量。
經雲。
著如來衣。
入如來室。
坐則如來所坐。
行則如來所行。
為如來手摩。
以如來肩荷。
應以如來供養。
而供養之。
功德不可稱量。
贊歎略難窮盡。
今則伏值鶴林追遠。
敢言黍稷非馨。
聊薦精誠。
仰惟昭鑒(初時唱已。
便請若餘時但除請。
直唱此語已。
便陳意禮贊)。
一心奉請天台教主智者大師。
惟願降臨道場受我供養(三請下皆準此)。
一心奉請天台高祖無畏論師龍樹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宗教第二祖師北齊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适嗣第三祖師南嶽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結集教藏第五祖師章安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六祖師法華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七祖師天宮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八祖師左溪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記主第九祖師荊溪尊者。
(請已贊歎宣疏歎曰)。
法界圓融象無所象。
真如清淨化無所化。
雖象無所象。
無所而不象。
化無所化。
無所而不化。
燦燦現二王之相。
雄雄為兩國之師。
化緣謝南嶽之言。
道譽重東林之價(舊本又雲。
法門功德難可稱揚。
今則伏值遠忌之晨。
略展薦羞之禮。
具有疏詞。
仰對宣白)。
一心頂禮大蘇山内修法華三昧時身天台智者。
(自天台智者下衆和拜起已贊歎)。
遊心法界諸心寂 如日依空不住空 三千實相頓圓明 八萬塵勞等真淨 靈山妙會依依見 寶塔全身了了觀 不是親逢南嶽師 人誰識此深禅相 故我一心歸命頂禮(一拜下去準此)。
一心頂禮華頂峰上降伏天魔衆時身天台智者。
孤禅片石心彌淨 寒擁深雲夜未央 忽震千雷動地來 潛窺百怪掀天至 始覺鬼神才散滅 還為父母更綢缪 強軟消摩寂照功 神僧出現親稱贊 一心頂禮瓦官精舍開法華妙義時身天台智者。
鹫峰極唱經稱妙 四十餘年秘不談 家業須逢嫡子傳 髻珠不是随勳得 權實巍巍唯佛了 本迹汪汪補處疑 智者當時親得聞 瓦官重更分明說 一心頂禮玉泉寶閣說摩诃止觀時身天台智者。
九旬慈霔開圓行 十法融談立妙乘 寶車高廣具莊嚴 白牛肥壯行平正 安禦四緣遊直道 能過十境到涼池 乘壞驢車滿世間 稽首天台誓依怙 一心頂禮太極殿上講仁王般若時身天台智者。
百座似星環北極 四依如月出東溟 八辯洋洋萬國安 雙空蕩蕩千災散 玉指競鳴金殿響 牛香重發獸爐騰 稽首巍巍五忍身 堪消萬乘殷勤禮 一心頂禮陳隋兩國授二宮頓戒時身天台智者。
玉佩锵锵圍法座 金爐霭霭對人師 拜手鹹求服戒纓 傾眸不舍瞻慈相 五德精明如滿月 二嚴深廣類滄溟 人中師子法中龍 隋主從茲稱智者 一心頂禮佛隴道樹解淨名禅講時身天台智者。
行道霜林香徑淨 冥心月樹石房寒 明淨功夫隻自知 幽深境界何人到 秉筆或因隋帝命 開經時感梵僧來 我等當時恨不逢 歸命天台禅智海 一心頂禮靈石海岸開涅槃萬句時身天台智者。
海山一點秋光裡 金閣危層翠障間 萬句圓開解脫門 千徒競擁慈悲室 經案夜分江墅月 講鐘寒徹水村家 三德彌資三觀明 無人共飽醍醐味
稽首天台教主佛隴禅師。
般若之神鑒。
無邊解脫之光臨。
莫盡聲揚虛谷響答。
何疑機扣真慈。
應來不忒。
竊以。
真如清淨。
本無色像之端。
法界含容。
遂有往來之狀。
垂形萬有。
混迹群方。
誰知證妙位高。
秖仰池深華大。
蘊堯舜二君之奇相。
作陳隋兩國之尊師。
說法圓融。
降魔自在。
智定之巍巍若是。
慈悲之霭霭難量。
經雲。
著如來衣。
入如來室。
坐則如來所坐。
行則如來所行。
為如來手摩。
以如來肩荷。
應以如來供養。
而供養之。
功德不可稱量。
贊歎略難窮盡。
今則伏值鶴林追遠。
敢言黍稷非馨。
聊薦精誠。
仰惟昭鑒(初時唱已。
便請若餘時但除請。
直唱此語已。
便陳意禮贊)。
一心奉請天台教主智者大師。
惟願降臨道場受我供養(三請下皆準此)。
一心奉請天台高祖無畏論師龍樹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宗教第二祖師北齊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适嗣第三祖師南嶽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結集教藏第五祖師章安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六祖師法華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七祖師天宮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教觀第八祖師左溪尊者。
一心奉請天台記主第九祖師荊溪尊者。
(請已贊歎宣疏歎曰)。
法界圓融象無所象。
真如清淨化無所化。
雖象無所象。
無所而不象。
化無所化。
無所而不化。
燦燦現二王之相。
雄雄為兩國之師。
化緣謝南嶽之言。
道譽重東林之價(舊本又雲。
法門功德難可稱揚。
今則伏值遠忌之晨。
略展薦羞之禮。
具有疏詞。
仰對宣白)。
一心頂禮大蘇山内修法華三昧時身天台智者。
(自天台智者下衆和拜起已贊歎)。
遊心法界諸心寂 如日依空不住空 三千實相頓圓明 八萬塵勞等真淨 靈山妙會依依見 寶塔全身了了觀 不是親逢南嶽師 人誰識此深禅相 故我一心歸命頂禮(一拜下去準此)。
一心頂禮華頂峰上降伏天魔衆時身天台智者。
孤禅片石心彌淨 寒擁深雲夜未央 忽震千雷動地來 潛窺百怪掀天至 始覺鬼神才散滅 還為父母更綢缪 強軟消摩寂照功 神僧出現親稱贊 一心頂禮瓦官精舍開法華妙義時身天台智者。
鹫峰極唱經稱妙 四十餘年秘不談 家業須逢嫡子傳 髻珠不是随勳得 權實巍巍唯佛了 本迹汪汪補處疑 智者當時親得聞 瓦官重更分明說 一心頂禮玉泉寶閣說摩诃止觀時身天台智者。
九旬慈霔開圓行 十法融談立妙乘 寶車高廣具莊嚴 白牛肥壯行平正 安禦四緣遊直道 能過十境到涼池 乘壞驢車滿世間 稽首天台誓依怙 一心頂禮太極殿上講仁王般若時身天台智者。
百座似星環北極 四依如月出東溟 八辯洋洋萬國安 雙空蕩蕩千災散 玉指競鳴金殿響 牛香重發獸爐騰 稽首巍巍五忍身 堪消萬乘殷勤禮 一心頂禮陳隋兩國授二宮頓戒時身天台智者。
玉佩锵锵圍法座 金爐霭霭對人師 拜手鹹求服戒纓 傾眸不舍瞻慈相 五德精明如滿月 二嚴深廣類滄溟 人中師子法中龍 隋主從茲稱智者 一心頂禮佛隴道樹解淨名禅講時身天台智者。
行道霜林香徑淨 冥心月樹石房寒 明淨功夫隻自知 幽深境界何人到 秉筆或因隋帝命 開經時感梵僧來 我等當時恨不逢 歸命天台禅智海 一心頂禮靈石海岸開涅槃萬句時身天台智者。
海山一點秋光裡 金閣危層翠障間 萬句圓開解脫門 千徒競擁慈悲室 經案夜分江墅月 講鐘寒徹水村家 三德彌資三觀明 無人共飽醍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