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和尚語錄 第九卷

關燈
虛堂和尚語錄第九卷 臨安府徑山興聖萬壽禅寺後錄 參學正一淨喜尚賢編 上堂。

    開端令節。

    萬事從新。

    普賢麼墨。

    文殊把筆。

    書個事事大吉。

    從茲常住寬餘。

    掃除逋積。

    鬥南長見老人星。

    五峰峨峨倚空碧 謝知事上堂。

    楊岐挾紙衾。

    出入庫司三十年。

    力輔慈明。

    用都寺不點常住油。

    買大椀造食供養大衆。

    後為亞世命師。

    叢林标準。

    況此龍峰名滿天下。

    來者即非凡木。

    居者盡是棟材。

    從茲日日春風。

    挽回國師元氣。

    且股肱得人。

    一句作麼生。

    老僧八十間無數。

    赢得看山複看雲 上堂。

    舉。

    沩山因。

    摘茶次。

    謂仰山曰。

    終日摘茶。

    隻聞子聲。

    不見子形。

    仰撼茶樹沩雲。

    子隻得其用。

    不得其體。

    仰雲。

    未審和尚如何。

    沩良久。

    仰雲。

    和尚隻得其體。

    不得其用沩雲。

    放子二十棒。

    拈雲。

    沩山恐仰山不在。

    時時管帶。

    仰山子承父業。

    豈敢妄為。

    若是體用互換。

    放過杖子。

    總是第二月 結夏小參。

    僧問。

    如來夏制。

    禁足護生。

    衲僧家。

    朝遊西天。

    暮歸東土。

    作麼生制得他。

    師雲。

    隻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僧雲。

    若如是則不離當處。

    常湛然。

    覓則知。

    君不可見。

    師雲。

    餓狗齧枯髅。

    僧問。

    隻如以大圓覺。

    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

    平等性智。

    心如工伎兒。

    意似和伎者。

    作麼生。

    得身心安居去。

    師雲。

    見人空解笑。

    弄物不知名。

    僧雲。

    某甲今夏。

    信受奉行去也。

    師雲。

    釘嘴鐵舌得人憎 師乃雲。

    靈峰勝境。

    神龍變化。

    出沒難測其由。

    物外高人。

    不憚崇岡峻領。

    望風而至。

    不為昆山采玉。

    赤水求珠。

    直教刺腦入膠盆。

    正好将身挨白刃。

    時臨夏制。

    意在護生。

    性地絕塵。

    無生可護。

    且九十日内。

    精修梵行。

    成就慧身。

    一句作麼生。

    卓主丈。

    雪後始知松柏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複舉。

    睦州和尚因。

    西峰相訪。

    置茶果道話次。

    州雲。

    長老今夏。

    在何處安居。

    峰雲。

    蘭溪。

    睦雲。

    多少衆。

    峰雲。

    七十餘僧。

    睦雲。

    時中将何示徒。

    峰拈起柑子。

    州雲。

    着甚死急。

    拈雲。

    睦州雖不用拶折雲門腳底險機。

    要且賓主曆然。

    忽有問徑山今夏多少衆。

    内外七百餘僧。

    忽又問尋常将何示徒。

    和聲便喝。

    待他拟議。

    則便道。

    徑山門下。

    誰敢捋虎須 次日上堂。

    鵝護雪臘人冰。

    諸方恐有之。

    我者裡毀于佛。

    謗于法。

    不入衆數。

    尚且救不得一半。

    何況九十日内。

    如守古冢鬼。

    作麼生。

    得證入去。

    擊拂子。

    修心煉行。

    三世佛冤 謝秉拂。

    夏齋上堂。

    齋粥二時。

    下地問訊。

    進退揖讓。

    謂之禮。

    撞鐘伐鼓。

    謂之樂。

    二者既備。

    三德六味。

    自天而降。

    棒喝交馳。

    從何而起會。

    則香風吹萎花。

    更雨新好者。

    不然。

    丁甯損君德 上堂。

    君勿愛清涼。

    清涼如火如沸湯。

    君勿惡炎熱。

    炎熱如冰如積雪。

    勿愛亦勿惡。

    未是逍遙處。

    楊次公自見天衣懷和尚之後。

    縱其波辯。

    品藻諸方。

    鹹謂法藏比丘後身。

    獨徑山殊未之信。

    畢竟此是何人。

    卓主丈。

    清朝楊依講。

    季世佛牙郎 上堂。

    鴉作鴉鳴。

    鵲作鵲噪。

    盡大地人。

    不知孔竅。

    忽有個漢出來道。

    大唐國裡有人在。

    老僧不覺屈膝吐舌。

    何故将謂無人 謝監收上堂。

    禾子熟也。

    世間好事人皆聽。

    刈鐮一舉。

    缽盂無底貯虛空。

    古今差别情通。

    主丈頭邊路活。

    且道。

    往來飽德。

    所主者何人。

    卓主丈。

    家住海門東。

    槫桑最先照 解夏小參。

    大覺世尊。

    直下五十三世嫡孫。

    比丘某甲。

    見住徑山興聖萬壽禅寺。

    承佛遺蔭。

    遵佛制法。

    于四月十五日。

    不用行籌坐草。

    與四海禅流。

    同此安居。

    于九十日内。

    四威儀中。

    無頃刻雜用身心。

    證此阿羅漢果無漏法身。

    出生入死。

    得大受用。

    夫複何疑。

    忽有個漢出來道。

    老和尚畢竟有何憑據。

    山僧教伊近前來。

    低聲子向他道。

    爾把得穩便了 複舉。

    鏡清和尚問僧。

    近離甚處。

    僧雲。

    三峰。

    夏在甚處。

    僧雲。

    五峰。

    清雲。

    放子三十棒。

    僧雲。

    某甲有什麼過。

    清雲。

    蓋汝出一叢林。

    入一叢林。

    拈雲。

    動弦别曲。

    落葉知秋。

    山中散夏。

    豈無衲子。

    東去西去。

    忽有人問。

    切不得道。

    在徑山過夏。

    道着則打破爾髑髅。

    何故。

    卓主丈。

    酒逢知己飲。

    詩向會人吟 次日上堂。

    頂上笠腰下包。

    千裡萬裡路岧峣。

    途中忽然撞着定上座輩。

    道。

    趙州東壁挂葫蘆。

    意作麼生。

    放下笠子。

    向他道。

    我今夏在徑山住。

    曾見虛堂和尚說來。

    且待我思量看。

    待他拟議。

    攔胸一拳頂笠便行 謝書記藏主維那知客侍者。

    上堂。

    禮樂謙恭。

    進退揖讓。

    叢林标準。

    後學蓍龜。

    隻因夫子不識一字。

    帶累他老胡。

    說得不盡。

    道饒綱令清峻。

    驗人眼高。

    置之一邊。

    忽若丹霞來訪國師。

    又作麼生。

    卓主丈。

    三應不得漏洩 上堂舉。

    雲門示衆。

    三乘十二分教。

    達磨西來。

    放過則不可。

    後來雪窦大師舉了。

    随後喝雲。

    大衆。

    好喝落在什麼處。

    若要鼻孔遼天。

    須是辨取者一喝。

    拈雲。

    二大士承承家法。

    殊不知。

    有滲漏處。

    徑山則不然。

    若要鼻孔遼天。

    直須去此一喝 運庵和尚忌日。

    拈香。

    吽[口*發]吒喇竭節。

    地轉天回難辨别。

    不使松源省數錢。

    慣用衲僧鎖口訣。

    同死不同生。

    特地成途轍。

    秋風影裡重羅列。

    義斷情忘四十年。

    何時待得龜成鼈 上堂。

    鬧不如靜。

    忙不如間。

    靜鬧俱泯。

    謂之得理歸宗事理絕。

    日輪正當午。

    又作麼生商量。

    擊拂子。

    向道莫行山下路。

    果然猿叫斷腸聲 上堂。

    舉。

    仰山坐次。

    忽有異僧。

    從空而至。

    作禮庭立。

    仰雲。

    近離甚處。

    僧雲。

    今早離西天。

    仰雲。

    何來太遲。

    僧雲。

    遊山玩水。

    仰雲。

    神通妙用則不無阇梨。

    佛法須還老僧。

    僧雲。

    特來東土禮文殊。

    卻遇着個小釋迦。

    拈雲。

    仰山布漫天網。

    于集雲峰下。

    羅織有知。

    無端被小果聲聞。

    用冬瓜印子。

    當頭一搭。

    卻乃休去。

    若到徑山門下。

    更須驗過始得。

    何故。

    擊拂子。

    禮非玉帛而不表。

    樂非鐘鼓而不傳 開爐上堂。

    徑山年老心孤。

    要說火爐頭活。

    終不道東家杓柄長。

    西家杓柄短。

    隻要每日缽盂兩度濕。

    忽然坐到更深。

    毛頭星現。

    各自救取眉毛 達磨忌拈香。

    應般若多羅之谶。

    嫩桂無差。

    破流支三藏之疑。

    詞鋒峻烈。

    從此六宗斂影。

    正脈流通。

    一花五葉。

    滿地吹香。

    海豎山椒。

    鹹沾聖澤。

    月良春小。

    蓂莢五敷。

    炷此兜樓。

    少伸攀慕。

    且道。

    大師還來也無。

    插香雲。

    不審不審 上堂。

    舉。

    德山因。

    廓侍者問。

    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山雲。

    作麼作麼。

    廓雲。

    敕點飛龍馬。

    跛鼈出頭來。

    山休去。

    明日山浴出。

    廓度茶與山。

    山撫廓背一下雲。

    昨日公案作麼生。

    廓雲。

    老漢今日方始瞥地。

    山又休去。

    師拈雲。

    盡謂德山兩處休去。

    是養子之緣。

    殊不知。

    鬧市裡打靜槌。

    死水裡設覊絆 上堂。

    朝鐘暮鼓。

    晨粥午齋。

    一一見聞覺知。

    謾他一星子不得。

    及問他歸宗斬蛇。

    大随蓋龜。

    便去不得。

    且道。

    障礙在什麼處。

    忽有衆中衣缽道友本色衲僧。

    出來露個消息。

    供養大衆。

    也好個時節 冬至小參。

    陰極陽生。

    理随事變。

    是爾衲僧家家具子。

    若能一念知歸。

    不被寒暑之所遷。

    自然靈脈貫通。

    暖氣相接。

    道饒葭管飛灰。

    繡紋添線。

    也是什麼閑絡索。

    忽然傍不甘底。

    出來道。

    不涉化機。

    乞師指示。

    山僧隻向他道。

    胡地冬抽筍江南雪亞梅 複舉。

    洛浦和尚因。

    龐居士來參。

    禮拜起雲。

    孟夏漸熱。

    仲冬薄寒。

    浦雲。

    莫錯。

    士雲。

    龐公年老。

    浦雲。

    何不寒便道寒。

    熱便道熱。

    士雲。

    患聾作麼。

    浦雲。

    放爾三十棒。

    士雲。

    啞卻我口。

    塞卻汝耳。

    師拈雲。

    洛浦貪程太速。

    下知蹉過鳳樓。

    老龐密用金針。

    不覺鋒頭已露。

    檢點将來。

    二俱不了。

    且道。

    那裡是他不了底。

    來夜請首座。

    為衆點破 次日上堂。

    一氣不言。

    發自九囦之底。

    初爻無象。

    肇為萬化之宗。

    依舊雲物呈祥。

    山林改觀。

    忽有個漢。

    向陰陽未判已前。

    打破漆桶。

    又且如何。

    若果然。

    生鐵也須粉碎 謝執事上堂。

    舉。

    地藏道。

    諸方浩浩說禅。

    争如我者裡種田博飯。

    師拈雲。

    盡謂地藏坐一走七。

    殊下知。

    倒着麻鞋來似去。

    徑山窮天文。

    究地理。

    到底不識。

    者個畢竟是什麼。

    卓主丈。

    一舉兩得 上堂。

    舉。

    幹峰和尚道。

    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着。

    落在第二。

    師拈雲。

    幹峰慣與人解注。

    徑山則不然。

    舉一也不得。

    舉二也不得。

    放過也不得。

    把住也不得。

    何故。

    卓主丈。

    又添一個解注也 除夜小參。

    更籌餞臘看看。

    趱到結交頭。

    鬥柄回春。

    日日數來添一歲。

    加一酌則龐公子帽頭着地。

    減一杯則李老君醉眼生嗔。

    從教臘雪連天。

    說甚宰牛分歲。

    盡是有名無實。

    說食充饑。

    徑山别有條章。

    隻要知時識節。

    隻如篝燈遠照靜守除夕。

    将何管顧。

    卓主丈。

    莫嫌老婦無盤饤。

    笑指爐中芋栗香 複舉。

    歸宗因。

    小師辭次。

    宗雲。

    向什麼處去。

    僧雲。

    諸方學五味禅去。

    宗雲。

    我者裡一味禅。

    因什麼不學。

    僧雲。

    如何是和尚一味禅。

    宗便打。

    僧雲。

    我會也。

    我會也。

    宗雲。

    道來看。

    僧拟開口。

    宗又打。

    是則是。

    劍刃上事。

    要且盡法無民。

    徑山令行一半。

    曲為今時。

    若依而行之。

    則非惟法堂前草深一丈。

    正恐無人看天澤庵 正旦上堂。

    鸢飛戾天。

    魚躍于囦。

    四夷拜舞。

    八表宣傳。

    笑看紅日上闌幹。

    且道。

    歲旦剛辰。

    是何祥瑞。

    卓主丈。

    天子南郊 謝新舊兩班。

    上堂。

    有賓有主。

    有禮有樂。

    謂之栴檀叢林。

    其主也。

    正心誠意。

    待物如春。

    其賓也。

    标準後學。

    權衡通變。

    忽若賓主互融。

    禮樂一緻。

    又作麼生。

    卓主丈。

    向道是龍剛不信。

    果然奪得錦标歸 元宵上堂。

    朝家元日郊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