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和尚語錄 第七卷
關燈
小
中
大
别我芝嵓舊主情。
松堂月冷露華清。
古桐高佩知何處。
會聽百灘流水聲 遊栖霞觀 海上多幽迹。
尋碑始得名。
仙成丹竈冷。
霞暖地花生。
有鶴久不死。
見人長欲鳴。
壇西羽衣子。
知我不虛行 僧之金陵 良宵桂月耿中庭。
蛩在青莎葉底鳴。
别我寸心如寸鐵。
不知南國幾多程 寄晦嵓佛光法師 對文箋釋通人到。
破句分科作者難。
不見澧陽焚鈔者。
棒頭拈出尚寒酸 昌老号竹溪 疎疎綠影釀寒清。
高節虛心久得名。
不見月明流水處。
好風時引鳳雛聲 潭老号古囦 蛟龍窟宅初無底。
神禹難窮淺與深。
好把凝流消息子。
沛然為雨活叢林 溥禅者西還 梅影稀疎蘭葉香。
吳中水草越中行。
荒田觸目無人揀。
欵欵歸來帶月耕 僧字止中 煉實而食。
擇木而栖。
靈靈自晦。
物物難齊。
秋斂巢虛睡穩。
夢破月印清溪 閱侍者鏡潭 雨過天風靜。
波光似鑄成。
不須頻鑒照。
妍醜自分明 牧童 煙暖溪。
頭草正肥。
盡教牛飽卧晴曦。
卷桐又入深深塢。
吹盡春風不自知 漁父 菰蒲葉冷暮天低。
斷岸舟橫水四圍。
秪有一竿湘楚竹。
未嘗容易下漁矶 曾禅人唯之 當頭一諾未為親。
大道難将語默分。
不聽晚風江上笛。
一聲吹破碧天雲 楫禅人之太白 明明不可銘。
斷續複誰聽。
海上有癡絕。
山中無白丁。
天風生寂籁。
霜月下寒汀。
子去忘幽讨。
重嵓猶未扃 萬松山贈張省元 鑽仰無門靡不通。
靜如古井鑒秋容。
樂天自得道中術。
時引清風吹萬松 僧遊台雁 音旨雙消不可聞。
卷衣南去與誰論。
龍湫水澀石橋滑。
得路應敲尊者門 床屏怪松 蛟幹虬枝巧作蟠。
鱗鱗鬣鬣自生寒。
卧間不緻為妖去。
隻就濤聲起處看 僧歸越 露激風抟岸草秋。
攬衣何處上蘭舟。
無方始是知方者。
莫效支師泥沃洲 遠塵軒 開窓種修竹。
鑿石構方池。
良夜月來此。
勞生幾個知 遊金華洞天 飕飕崖溜靜邊聞。
到此仙凡咫尺分。
鶴駕朝真何日返。
洞門終日鎖寒雲 寄婺守趙玉堂 儒釋同科到者稀。
道融水雪鑒精微。
和平堂上公餘坐。
靜看寒雲片片歸 題書畫什後 發揮多古迹。
優彼色絲辭。
逸少觀鵝處。
元晖縱墨時。
室虛蛟自觸。
神久樹生悲。
得處何機感。
尋披當爾思 冬夜示俊侍者 守得烏薪暖氣回。
夜深寒重易成灰。
因思百丈重挑撥。
轉使沩山眼不開 靈竺權衡之訪婺守會雙林 不将一字顯今宗。
随處溪山老眼中。
想見金華舊知己。
未容明月照歸篷 西蜀言道士。
昔同夏嶽山。
三十年後。
着僧伽梨衣。
複會于雙林 不拜星壇不步虛。
裂冠來下死工夫。
地爐深處燒紅葉。
曾記三生舊話無 演僧史錢月林 浚發靈機口角邊。
斷崖飛瀑逼人寒。
若言列祖有傳受。
迦葉無因倒刹竿 淵禅人之乳峰 淵默雷聲善發機。
鈍根難下頂門椎。
青霜黃葉壓窮野。
急急歸來見隐之 羅漢樹 稽首如來種。
悲生末世中。
枝枝成小果。
葉葉現神通。
海月分清影。
天香逐曉風。
願惟迷己者。
睹此出樊籠 上四明守黃侍郎辭延福 雨化仁陶德愈馨。
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觀政。
卻與鄞江一樣清 石床久矣卧雲林。
六十銀絲兩鬓侵。
海上浮杯。
心已息。
掬溪容我竊棠陰 寄寂照庵主 遠引高蹤繼覆盆。
一龛枯寂是前身。
秀峰影裡閑揩眼。
見盡深雲未到人 示祖躬禅人 祖意明明在爾躬。
視之不見用無窮。
拟心更欲重提掇。
一片驚秋葉堕空 安座主更衣 良遂曾敲麻谷門。
不相謾。
處主賓分。
子來親見虛堂叟。
兩耳垂肩坐白雲 天竺送僧之昌邑 肅然凝目引秋光。
帆過東溟白鳥行。
不即不離雖自肯。
海山誰為說經王 動靜雙照 舉息冥方所。
徒稱宋地僧。
百年應自擲。
一飯若為憑。
風暖鬥山鵲。
煙消露石棱。
分甘雲水共。
終日任騰騰 物我兩忘 居常多不器。
情謂盡方知。
有眼挂空壁。
無心合祖師。
衲穿随手補。
客至下階遲。
或問虛堂叟。
殷勤說向伊 慧禅人之萬年 鼠入錢筒伎已窮。
十年蹤迹眼
松堂月冷露華清。
古桐高佩知何處。
會聽百灘流水聲 遊栖霞觀 海上多幽迹。
尋碑始得名。
仙成丹竈冷。
霞暖地花生。
有鶴久不死。
見人長欲鳴。
壇西羽衣子。
知我不虛行 僧之金陵 良宵桂月耿中庭。
蛩在青莎葉底鳴。
别我寸心如寸鐵。
不知南國幾多程 寄晦嵓佛光法師 對文箋釋通人到。
破句分科作者難。
不見澧陽焚鈔者。
棒頭拈出尚寒酸 昌老号竹溪 疎疎綠影釀寒清。
高節虛心久得名。
不見月明流水處。
好風時引鳳雛聲 潭老号古囦 蛟龍窟宅初無底。
神禹難窮淺與深。
好把凝流消息子。
沛然為雨活叢林 溥禅者西還 梅影稀疎蘭葉香。
吳中水草越中行。
荒田觸目無人揀。
欵欵歸來帶月耕 僧字止中 煉實而食。
擇木而栖。
靈靈自晦。
物物難齊。
秋斂巢虛睡穩。
夢破月印清溪 閱侍者鏡潭 雨過天風靜。
波光似鑄成。
不須頻鑒照。
妍醜自分明 牧童 煙暖溪。
頭草正肥。
盡教牛飽卧晴曦。
卷桐又入深深塢。
吹盡春風不自知 漁父 菰蒲葉冷暮天低。
斷岸舟橫水四圍。
秪有一竿湘楚竹。
未嘗容易下漁矶 曾禅人唯之 當頭一諾未為親。
大道難将語默分。
不聽晚風江上笛。
一聲吹破碧天雲 楫禅人之太白 明明不可銘。
斷續複誰聽。
海上有癡絕。
山中無白丁。
天風生寂籁。
霜月下寒汀。
子去忘幽讨。
重嵓猶未扃 萬松山贈張省元 鑽仰無門靡不通。
靜如古井鑒秋容。
樂天自得道中術。
時引清風吹萬松 僧遊台雁 音旨雙消不可聞。
卷衣南去與誰論。
龍湫水澀石橋滑。
得路應敲尊者門 床屏怪松 蛟幹虬枝巧作蟠。
鱗鱗鬣鬣自生寒。
卧間不緻為妖去。
隻就濤聲起處看 僧歸越 露激風抟岸草秋。
攬衣何處上蘭舟。
無方始是知方者。
莫效支師泥沃洲 遠塵軒 開窓種修竹。
鑿石構方池。
良夜月來此。
勞生幾個知 遊金華洞天 飕飕崖溜靜邊聞。
到此仙凡咫尺分。
鶴駕朝真何日返。
洞門終日鎖寒雲 寄婺守趙玉堂 儒釋同科到者稀。
道融水雪鑒精微。
和平堂上公餘坐。
靜看寒雲片片歸 題書畫什後 發揮多古迹。
優彼色絲辭。
逸少觀鵝處。
元晖縱墨時。
室虛蛟自觸。
神久樹生悲。
得處何機感。
尋披當爾思 冬夜示俊侍者 守得烏薪暖氣回。
夜深寒重易成灰。
因思百丈重挑撥。
轉使沩山眼不開 靈竺權衡之訪婺守會雙林 不将一字顯今宗。
随處溪山老眼中。
想見金華舊知己。
未容明月照歸篷 西蜀言道士。
昔同夏嶽山。
三十年後。
着僧伽梨衣。
複會于雙林 不拜星壇不步虛。
裂冠來下死工夫。
地爐深處燒紅葉。
曾記三生舊話無 演僧史錢月林 浚發靈機口角邊。
斷崖飛瀑逼人寒。
若言列祖有傳受。
迦葉無因倒刹竿 淵禅人之乳峰 淵默雷聲善發機。
鈍根難下頂門椎。
青霜黃葉壓窮野。
急急歸來見隐之 羅漢樹 稽首如來種。
悲生末世中。
枝枝成小果。
葉葉現神通。
海月分清影。
天香逐曉風。
願惟迷己者。
睹此出樊籠 上四明守黃侍郎辭延福 雨化仁陶德愈馨。
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觀政。
卻與鄞江一樣清 石床久矣卧雲林。
六十銀絲兩鬓侵。
海上浮杯。
心已息。
掬溪容我竊棠陰 寄寂照庵主 遠引高蹤繼覆盆。
一龛枯寂是前身。
秀峰影裡閑揩眼。
見盡深雲未到人 示祖躬禅人 祖意明明在爾躬。
視之不見用無窮。
拟心更欲重提掇。
一片驚秋葉堕空 安座主更衣 良遂曾敲麻谷門。
不相謾。
處主賓分。
子來親見虛堂叟。
兩耳垂肩坐白雲 天竺送僧之昌邑 肅然凝目引秋光。
帆過東溟白鳥行。
不即不離雖自肯。
海山誰為說經王 動靜雙照 舉息冥方所。
徒稱宋地僧。
百年應自擲。
一飯若為憑。
風暖鬥山鵲。
煙消露石棱。
分甘雲水共。
終日任騰騰 物我兩忘 居常多不器。
情謂盡方知。
有眼挂空壁。
無心合祖師。
衲穿随手補。
客至下階遲。
或問虛堂叟。
殷勤說向伊 慧禅人之萬年 鼠入錢筒伎已窮。
十年蹤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