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和尚語錄 第四卷

關燈
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非凡情可測。

    又道。

    覺範在真淨處。

    發明不多時。

    因事出院。

    離師太早。

    所以有到處。

    有不到處。

    且如編龍牙參翠微因緣。

    牙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微雲。

    與我過禅闆來。

    牙過禅闆與翠微。

    微接得便打。

    牙雲。

    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西來意。

    又問臨際。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際雲。

    與我過蒲團來。

    牙過蒲團與臨際。

    際接得便打。

    牙雲。

    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西來意。

    又問洞山。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山雲。

    待洞水逆流。

    卻向汝道。

    他到者裡。

    心路絕伎倆盡。

    隻得禮拜。

    後之學者。

    已眼不明。

    見他承嗣洞山便道。

    當時見翠微臨際之時。

    未透一犬吠虛千猱啀實。

    雲門見睦州。

    發明卻嗣雪峰。

    惟有雪窦。

    見徹他骨髓。

    頌古裡面劈頭便道。

    龍牙山裡龍無眼。

    此語辛辣難近傍。

    蓋他用處多類此。

    隻如頌楞嚴辨見處。

    吾不見時。

    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若見不見。

    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

    自然非物。

    雲何非汝。

    釋迦老子脫白露淨。

    說得多少分曉。

    他卻頌道。

    全象全牛翳不殊。

    從來作者共名摸。

    如今要見黃頭老。

    刹刹塵塵在半途。

    譬如衆盲摸象。

    雖知其象。

    而不見其全象。

    如庖丁解牛。

    雖解其牛。

    而未得其全牛。

    若到全象全牛之地。

    謂之理極情忘。

    雪窦卻道。

    爾直饒得到全象全牛。

    與他幻翳何殊。

    卻把釋迦老子指出似人底。

    一時潑撒了也。

    此老用處。

    動着便是砒霜狼毒。

    覺範卻道。

    雪窦以死水瞎龍罪之分。

    明是活祖師意。

    卻作死法會了。

    他分明道。

    龍牙山裡龍無眼。

    死水何曾振古風。

    禅闆蒲團不能用。

    隻應分付與盧公。

    者個便與杜撰長老如麻似粟。

    伯仲間也。

    雪窦恐人不曉。

    複成一頌。

    盧公付了亦何憑。

    坐倚休将繼祖燈。

    堪對暮雲歸未合。

    遠山無限碧層層。

    者裡千門萬戶。

    一時打透。

    不是覺範不知雪窦頓放處。

    蓋用在一時。

    失在千古。

    學道人若不得一番胡孫子死。

    如何辨得邪正。

    若不得一番胡孫子活。

    如何脫得生死。

    适來如許。

    多家具子。

    衲僧九十日内暫挂瓶盂。

    若挨拶不透。

    則孤負行腳大事。

    若挨拶得透。

    如白衣拜相慶快平生。

    其如未然。

    更待彌勒生下化緣劫空複入涅槃。

    再出頭來垂接未盡也。

    未得了當在。

    何故。

    擊拂子勸君。

    得處披衣坐。

    莫折松枝拂藓痕。

    久立 靈隐立僧普說 侍者淨覃編 威音那畔一着子。

    往古宿衲忘軀命力行之。

    務要拈花面壁之風不墜。

    以圖報佛祖深恩。

    近年叢林凋弊。

    學者不本宗猷。

    浸淫外學。

    滋長無明。

    雖千百群居。

    未聞有如爆龜紋。

    可以為末世滅胡種族。

    良可悲也。

    若如是行腳。

    如是見人。

    則其利甚輕。

    其害甚重。

    捱到頭白齒黃。

    孤燈獨照之時。

    遠不如精修白業底。

    田舍翁去住自由。

    蓋他無許多惡知惡覺。

    疎山矮師叔。

    探道之心甚切。

    一日在沩山會裡。

    聞示衆道。

    行腳高士。

    直須向聲色裡睡眠。

    聲色裡坐卧始得。

    疎山便出問。

    如何是不落聲色句。

    沩山豎起拂子。

    疎山雲。

    此是落聲色句。

    沩山便歸方丈。

    老子知他病在此。

    向千聖着眼不及處。

    通個消息。

    卻乃坐。

    鎮家堂。

    不露圭角。

    既不契遂辭香嚴。

    嚴雲。

    何不且住。

    疎山雲。

    某甲與和尚無緣。

    嚴雲。

    有何因緣不契。

    試舉看。

    疎山舉前話。

    嚴雲。

    某甲有個道處。

    乃雲。

    言發非聲。

    色前不物。

    此語是對機沩山。

    點發疎山。

    者矮子聞得。

    眼睛便活。

    乃雲。

    元來此中有人。

    遂囑香嚴雲。

    某甲且去。

    師兄有住處。

    卻來相見。

    沩山至晚問香嚴。

    問聲色話底矮阇梨在否。

    嚴雲。

    已去了。

    沩雲。

    向子道甚麼。

    嚴雲。

    某甲對他道。

    言發非聲色前不物。

    沩雲。

    他道甚麼。

    嚴雲。

    他深肯之。

    沩山失笑雲。

    我将謂者矮子有長處。

    元來隻在者裡。

    此子向去。

    設有住處。

    近山無柴燒。

    近水無水吃。

    應庵和尚道。

    如今讨個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底。

    早是難得。

    更要會他沩山說話。

    行腳人還缁素得出麼。

    莫背地裡強頃自高。

    若經緯不分。

    不名本色衲子。

    疎山又在湖北金銮寺裡度夏。

    夜間聞僧舉。

    福州長慶懶安和尚示衆雲。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因緣。

    疎山聞得道。

    我有一轉語。

    要去問者老子。

    夏罷遂入閩。

    見懶安和尚。

    又謂之沩山和尚。

    裴相國帥閩。

    自沩山請住長慶。

    疎山到彼。

    值師泥壁。

    次疎山便問。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是和尚語否。

    沩山雲是。

    疎山雲。

    忽然樹倒藤枯。

    句歸何處。

    沩山放下泥盤。

    呵呵笑歸方丈。

    疎山雲。

    某甲三千裡外。

    賣卻布單。

    特為此事而來。

    和尚為甚不與某甲說。

    沩山雲。

    侍者将錢。

    與者矮阇梨去。

    他日有獨眼龍。

    為汝點破。

    後到明招。

    舉前話。

    招雲。

    沩山頭正尾正。

    隻是不遇知音。

    疎山雲。

    忽然樹倒藤枯。

    句歸何處。

    招雲。

    更使沩山笑轉新。

    疎山當下有省乃雲。

    元來沩山笑中有刀。

    如今兄弟家隻解瞻前。

    不能顧後。

    爾才向沩山笑裡覓。

    便是錯了也。

    須是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處。

    下得一轉語。

    親切略去下面許多閑絡索。

    方免得沩山明招。

    千古之下遭人檢點。

    爾若一向認着放下泥盤。

    笑歸方文。

    更使沩山笑轉新處。

    盲禅瞎證。

    遞相恁麼流将去。

    隻認得他人口頭聲色。

    爾自己分上。

    并無悟入之期。

    弄到極處。

    終成話堕也。

    疎山複歸洞山。

    一日聞深夜欲以雲嵓所傳寶鏡三昧密付曹山。

    疎山潛身幾下竊聽。

    伺其付畢。

    出來拊掌大笑道。

    洞山禅有分付了也。

    亦遭悟本之記。

    後不爽香嚴之約。

    直造鄧州。

    一日香嚴上堂。

    有僧出問。

    不慕諸聖。

    不重己靈。

    時如何。

    此語是石頭。

    使南嶽之時。

    曾興此問。

    讓和尚道。

    子問太高生。

    何不向下問。

    石頭雲。

    甯可永劫沉淪。

    不求諸聖解脫。

    乃回清源。

    當時香嚴答者僧話道。

    萬機休罷。

    千聖不攜。

    疎山在座下。

    作嘔吐聲雲。

    是何言欤。

    嚴問。

    阿誰。

    衆雲師叔。

    嚴雲。

    不諾山僧。

    那疎山出衆雲。

    是。

    嚴雲。

    師叔莫道得麼。

    疎山雲。

    道得。

    嚴雲。

    試道看。

    疎山雲。

    若教某甲道。

    須還師資之禮始得。

    嚴乃下座。

    大展坐具。

    禮三拜。

    準前問。

    疎山雲。

    萬機休罷。

    猶有物在。

    千聖不攜。

    亦從人得。

    何不道肯諾不得全。

    嚴雲。

    肯又肯個甚麼。

    諾又諾阿誰。

    疎山雲。

    肯即肯他千聖。

    諾即諾自己靈。

    嚴雲。

    饒爾與麼。

    也。

    須三十年倒屙。

    設使住山。

    近山無柴燒。

    近水無水吃。

    分明記取。

    後住疎山。

    果如所記。

    至二十七年。

    病愈雲。

    香嚴師兄。

    記我三十年倒屙。

    今少三年。

    每至食畢。

    以手抉而吐之。

    以應前記。

    後問鏡清。

    肯重不得全。

    爾作麼生。

    清雲。

    全歸肯重。

    疎山雲。

    不得全聻。

    清雲。

    個中無肯路。

    疎山雲。

    方惬病僧意。

    衲僧家到此。

    推窮得出麼。

    見得二大老肝膽麼。

    當時香嚴若答得者僧。

    谛當何必下座。

    禮拜疎山。

    疎山若點破得香嚴明白。

    安得受倒屙之患。

    到者裡也。

    須具些衲僧眼始得。

    山僧今日路見不平。

    卻要斷者公案供養我五湖四海衲子。

    香嚴答者僧。

    話如神龜負圖。

    矮師叔招倒屙之患。

    順水流舟。

    若教盡大地人倒屙。

    亦未必有橫點頭者。

    何故。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