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和尚語錄 第四卷

關燈
虛堂和尚語錄第四卷 法語 示蓬萊宣長老 本色衲僧。

    具透關眼。

    風驚草動。

    悉辨來機。

    蓋他做處穩密。

    不落聲前句後。

    得處既妙用。

    出來自然。

    蓋天蓋地。

    豈可與依草附木輩。

    同日而語哉。

    濟北瞎驢。

    初到高安灘頭。

    既不能踢蹈。

    卻還黃檗山中。

    探頭露影。

    看。

    他老漢。

    驗人眼目。

    一見便抛出斷貫索道。

    來來去去。

    有甚了期。

    雖未展毒手。

    早是去死十分。

    便通個欵狀子道。

    隻為老婆心切。

    猶恐不實。

    向險處更與一拶道。

    大愚饒舌。

    待見與他一頓。

    個些子過如滴油箭。

    稍自眼力不到。

    喪身失命無疑矣。

    然步驟既高。

    徒設陷阱。

    反與黃檗一掌雲。

    說甚待見。

    即今便打。

    已是将驢鞍橋。

    作阿爺下颔。

    父子投機。

    既無縫罅。

    方且言。

    引者風颠漢。

    參堂去。

    彼此落便宜。

    豈比。

    今時濫據師席以實法。

    籠罩來學以寮舍穩便。

    養育人才。

    以推衣讓食。

    苟圖繼紹。

    以遞相援引。

    欲盛本宗。

    苦哉苦哉。

    正音絕矣。

    古來尊宿。

    動于劍刃上。

    求人尚不得一半。

    何況繩墨之法耶。

    若是真正本色。

    衲僧。

    具透關眼。

    未必甘心死在黃檗臨際句下 示妙源侍者病 佛是大醫王。

    善觀衆病。

    衆生信而服之。

    則病無不療。

    蓋其從本已來。

    深中此病。

    自雪山六年。

    資質本草。

    到臘月八夜。

    其病既革。

    于無心處。

    獲此方書。

    道。

    奇哉。

    一切衆生。

    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着。

    而不得證。

    于是起道樹詣鹿林。

    三月調根。

    五人得度。

    則便能善用其藥也。

    非止燦大師矮師叔深。

    中其膏肓必死之病。

    而西天此土。

    具大眼目宗師。

    皆有此病。

    直饒盧扁。

    具透關眼活人機。

    亦莫知其病源。

    而遞相印授。

    轉以此病。

    度脫大地衆生。

    使坐者立者俱獲輕利。

    今觀源師之病。

    得非是欤。

    不然。

    外寂中搖。

    形留神往。

    出此沒彼。

    勞而無功。

    則世間無常之病。

    時時現前。

    如來之藥。

    不得而救耶。

    傥若蹈着如來真病之本。

    自然病去藥除。

    如是受病。

    則病無不瘥矣 示無隐侍者 初機學道。

    如深山猕猴。

    被鐵索縛住。

    見人眼生。

    隻管跳跳。

    得形衰氣索。

    然後教之以藝。

    或刺槍使棒。

    檐水打毬。

    弄得既熟。

    方可去此索子。

    風前月下水際雲根。

    任之自然。

    蓦忽叫一聲。

    孫大爾來。

    他便突在面前。

    及問他所習之藝。

    便如水裡火發。

    若如是體究安得不妙。

    有般漢便道。

    虛堂年老心孤。

    殊不知。

    狗不擇家貧 示如足首座 名實相當。

    行解兼備。

    以平等大心。

    待四方衲子。

    方可據曲彔床。

    又須八面受敵。

    臨機縱奪。

    邪正不可得而前。

    透到佛祖着眼不及處。

    使學者心死意消。

    便能勃然而興。

    凜然而變。

    方可稱此題目。

    才有毫末許。

    與人領覽。

    則為佛法罪人矣。

    豈況隈隈[毯-炎+崔][毯-炎+崔]。

    半死半活。

    被二十四氣輥得。

    七颠八倒。

    做主不成。

    似者般底。

    欲使叢林茂盛。

    标準後學。

    得非難乎。

    古德道。

    達磨大師。

    空手來空手去。

    已是揚塵簸土。

    曲為今時。

    黃梅七百高僧。

    個個希求佛法。

    惟盧行者一人。

    眼不識字。

    專事供舂。

    所以西土衣盂。

    密而授之。

    蓋此門不易湊泊。

    若夙有靈骨。

    不待揚眉瞬目。

    曲巧方便。

    直下蹈翻從上老凍膿窠窟。

    全身擔荷空手來空手去底一着子。

    豈不快哉。

    何患名實行解。

    不昭著于時也 示梓文禅人 古之英特遠行千裡。

    不求珍寶。

    而乞一言。

    師家既把不定。

    未免直述其入道要徑。

    傥皮下有血。

    言外知歸。

    亦不忝矣。

    近年此風頗盛。

    才入衆。

    先以牛腰之軸。

    求法語。

    為參學門庭之設。

    其緊切處。

    揚在無事甲裡。

    而大方老秃兵。

    又縱其波辯。

    雕割文彩。

    從而絡之。

    使新學比丘飲此狐涎。

    終身難脫。

    良可悲也。

    魯祖逢僧。

    面壁而坐。

    麻谷見僧。

    便閉卻門。

    電光石火。

    領與不領。

    俱落第二。

    豈肯類我類我。

    堕在語言。

    所以高山流水。

    隻貴知音。

    鄭衛之門。

    速須掩耳 示無波李新恩 達磨祖師。

    自西天曆十萬裡水雲。

    而至此土。

    首對梁主。

    奏以黃鐘大呂之聲。

    雖天聽無私。

    而音節失旨。

    遂絕江航葦。

    面壁少林。

    直下坐斷。

    壁立萬仞。

    歲月既邁。

    香風四馳。

    有囿名相而善求其然者。

    向壁立萬仞處。

    領得意旨。

    禮三拜。

    依位而立。

    則曰。

    汝得吾髓。

    降此已往。

    宗分派列。

    傳持壁立萬仞底一着子。

    棋布天下。

    皎若日星。

    此非大力量大根器大因緣。

    卒難湊泊。

    去歲秋暑如焚。

    合下遠披孤頂。

    直造茅廬獲揖風标。

    出語間。

    已知為佛法中人。

    今之士大夫。

    尊爵崇祿。

    汲汲然何暇。

    分陰及此。

    自非靈山親承記莂根于性者。

    疇克爾耶。

    茲又沐藻翰。

    披露衷曲。

    自愧自悔。

    于道切切。

    誠可知矣。

    蒙喻夙業深重。

    身堕塵勞。

    若向一念未興已前。

    照破輪回生死。

    不落聖凡情量。

    便是出塵。

    羅漢有何戶牖可以窺測。

    有何文理可以揣量。

    有何生死可以怖畏。

    有何佛道可以咨參。

    鐵團栾是個清淨慈門。

    更無毫發許。

    欠少。

    所以古德垂一言半句。

    為世良藥。

    欲治衆生日用紛飛。

    著有着空之病。

    殊不知。

    返以執病為藥。

    良可悲也。

    如所教。

    所思所為。

    如有兩人。

    此皆浮塵。

    系念所起。

    若能推窮所思。

    則便有三人。

    三人則一人。

    一人則三人。

    乃至百千萬億人。

    即是一人。

    一人即是百千萬億人。

    和者一人。

    掃向新羅檀特國裡。

    卻款款地。

    歸來道。

    [囗@力]。

    爾。

    是阿誰。

    到者裡。

    便如善财入彌勒樓閣。

    勝妙境界。

    悉在目前。

    惟恐深信不及。

    轉增迷悶。

    但向無下手處承當。

    無所得處受用。

    便是第一等。

    直截簡徑法門。

    門下雖知其病。

    而不能去其病者。

    乃自作障礙也。

    請向壁立萬仞處。

    看自然無思不服 示日本國心禅人 佛法至要。

    初無殊方異域之間。

    隻要。

    當人負不群氣概。

    猛着精彩。

    直下坐斷一切得失是非。

    信得及把得定。

    孤巍峭峙不立生涯。

    靜照無私靈然自得。

    切不得向無明窠子裡。

    妄行蔔度。

    才存聖量。

    關感不通。

    更須轉向那邊。

    如青天怒雷飄風灑雪。

    自然頭頭出礙。

    方與至要之妙。

    冥相吻合。

    不患行腳大事不辦。

    不愁生死漏念不脫。

    逗到無依無欲之地。

    理事混融。

    功勳絕待。

    方可運出自己家珍。

    赈濟孤陋不孤。

    遠泛鲸波。

    參尋知識。

    今則欲還故都。

    月朗風高。

    指日可到。

    卻将從上所得。

    啟迪大根。

    使日本國内悉皆成佛無餘。

    誠不忝也。

    苟或尚存知見。

    堕在區宇。

    更須再過海來。

    老拳終不妄發 示行者智潮 優婆塞者。

    吾佛會中四衆之一數也。

    精持苦行。

    承事佛僧。

    先道業而後得度。

    世尊入滅。

    道法遐被五天竺國。

    佛舍僧廬。

    莫不有之。

    逮教入中國。

    譯梵語而正唐言。

    名之曰行者。

    蓋有德有行之所稱也。

    其數既廣。

    漢唐以來。

    設官置局。

    試經得度。

    至于海内奇髦俊彥。

    冒曆寒暑窮經讨論。

    以試所業。

    其間獲中僧科者。

    官給黃牒。

    剃度為僧。

    然後肩雲頂絲。

    履艱涉險。

    不憚數千裡之遙。

    尋師訪道。

    究明人天性命之學。

    醞釀既久。

    文彩發露。

    王臣尊禮。

    為人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