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顯鋒芒

關燈
己兩相對立的局面。

    如今靖王上位确實代表着太子已經被放棄梁帝打算創建新的平衡局面。

    可話雖然是這麼說一想到自己辛苦這麼些年最終似乎什麼也沒得到心裡難免窩火。

     “我花了十年時間鬥倒了太子難道又要花下一個十年去鬥靖王嗎?” 梅長蘇冷笑道:“靖王和太子怎麼會一樣?太子是有名份的殿下你比他先天就要弱些可靖王不過是個五珠親王隻因新寵才顯得灸手可熱。

    以後的事暫且不說讓太子先把位置騰出來就已經是殿下的一大勝果。

    若是不先邁出這一步萬一拖到後來陛下有什麼不可言之事您就是把太子打壓得再深那皇位也該他坐。

    屆時要再搶就是謀逆了。

    ” 經他這麼一勸譽王心中略略安定可回到府中細細一想依然是坐卧不甯。

    如果是去年這個時候他手中實力正盛梅長蘇這種說法會立即讓他感到欣喜然而時至今日認真盤算一下手裡實實在在的籌碼突然現自己已沒有什麼可以确實握在掌中的東西心裡不禁一陣陣的慌。

     譽王心中疑惑不定而梅長蘇也明白這次很難再把他哄得服貼所以靖王晉封之後蘇宅的防衛也随之加強外松内緊被黎綱和甄平整治得如鐵桶一般。

     童路依然隔天來一次有緊急情報時甚至天天都來。

    不過他在蘇宅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最多也就小半個時辰如果梅長蘇對十三先生有什麼指示他就會再以送菜為名到妙音坊去一趟如果沒有他便直接回到自己的住處。

     因為要隐蔽身份的緣故童路住在一處貧民聚居的街坊内除了左右隔壁是自己盟内的人以外其他相近的鄰裡全是普通的低層老百姓有賣豆腐的賣雜貨的扛包跑腿的替人漿衣縫補的等等日子過得都極為辛勞勤苦很少會有精神關注他人。

     一般來說童路回到自己的破落院子時都已近黃昏有時剛把運菜的小驢車趕進院内便會聽到身後傳來粗重的爬坡喘氣之聲一聽就知道是住在西邊隔兩家的邱媽媽回來了。

     邱媽媽自年輕時嫁過來大半輩子都住在這裡丈夫兒子都早死身邊隻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孫女每日裡調制些糖水用獨輪車推到各處去叫賣勞碌一日歸家裡已沒什麼力氣把車推上那一段小斜坡。

     所以隻要碰到了童路總要出去幫她一把。

     這個習慣從童路幾年前住進這裡時便養成了隻不過近一個多月來它略略生了一點點變化。

     變化就是以前他僅僅在碰到時才幫忙而現在他會有意無意地想方設法趕在那個時間回家就為了幫邱媽媽推一把她的獨輪車。

     而且幫完忙之後他還可以得到一碗沒有賣完的糖水由邱媽媽那個從遠方投奔來的侄女兒親手舀來遞給他。

     邱媽媽的侄女兒名喚隽娘一個多月前才從原籍婺州千裡來投的。

    她剛找到這個街坊時顯然是一路上吃了許多風霜勞苦不僅面黃肌瘦而且神情恍惚向人詢問時連話都說不太清最後暈到在街上還是童路把她救回去問了半天才問出是找邱媽媽的。

    不過邱媽媽嫁離家鄉太久雖然還記得有這樣一個侄女兒卻已是相見難以相識最後還是看了隽娘左肩兩顆挨在一起的紅痣才把她認出來姑侄二人抱頭大哭了一場鄰裡鄉親們勸了好久才停。

    此後隽娘就在邱媽媽家住了下來。

     既然住了下來鄰裡街坊裡便有了來往偶爾隽娘也會吐露一些自己的情況似乎是夫死無子地方惡霸意圖欺侮被她連夜逃了出來。

    大家見她雖然消瘦憔悴但卻真的是個美人胚子難怪會被人觊觎所以都甚是同情。

    尤其童路想起以前妹妹所受的屈辱更是感同身受有空便會前去相幫而隽娘也因為當初被他所救想着要報答時常為他做些灑掃漿補的雜事。

    兩人免不了有所接觸往來。

     既有新來者入住十三先生照例也調查了一下查實隽娘所言的初嫁新寡族人不容惡霸相欺連夜逃脫等等都确有其事。

    而且隽娘來後日日早起晚睡幫着邱媽媽制糖水叫賣能吃苦會做很多事情日常生活也十分簡樸看得出是一個從小就習于勞作的莊家女兒也就沒有多放在心上。

     經過一個月的養息雖然日子清苦但姑母慈愛鄰裡和睦日子過得平安詳和隽娘的心情愈來愈好面上黃瘦漸退整個人越來越有風姿普通的荊钗布裙也能襯出的她清雅嬌美。

    連童路這樣經常去妙音坊見過許多美女的人時不時也會在她含羞帶怯的眼波前呆如果哪天有事情耽擱沒有見到她心裡便會怅然若失苦澀空虛。

    而隽娘對他似乎也不是全無感覺有時含情脈脈有時若即若離那種旖旎情态萬千柔腸不知不覺間已引得童路對她牽腸挂肚神魂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