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侵地案

關燈
冬至日後年關漸近。

    本應是辭舊迎新喜氣洋洋的時段京城裡的氣氛卻因為皇帝的一道旨意而陡然緊張了起來。

     “濱州侵地案令靖王蕭景琰主審三司協助。

    查明立判不得殉私欽此。

    ” 從宣旨太監手裡正式接過明黃綢旨的第二天蕭景琰就宣布了協審的三司官員名單本已震動的朝野立時又多震了一下。

     如果說靖王主審使得慶國公在此案中脫罪的可能性變得十分缈茫的話那這份協審官員的名單更是徹底将他打入地獄。

     雖然朝中官員有的騎牆、有的偏向、有的鼠兩端但能跻身于廟堂之上多少也有幾分聰明被靖王選中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主兒大家也知道個七八分。

     慶國公此番在劫難逃幾乎立即成為朝**識。

    不僅親朋故舊無一敢施以援手甚至連公認他最大的靠山——譽王蕭景桓也表現出奇怪的态度。

     刑部是譽王的地盤靖王審案的主要地點就在這裡本來大家都以為他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制肘沒想到譽王卻配合得令人驚異要人要物都是一句話的事兒從不打半點麻煩若有人無意中怠慢了一絲半縷還會受到嚴厲的訓斥。

     本已岌岌可危的慶國公棄子之勢至此已定唯一的懸念隻剩下他最終會否被皇帝恩赦饒了性命一品軍侯的榮華富貴肯定是沒有了。

     侵地案開審近十天後還尚未結案各地已6續聽聞了風聲。

    相似性質的案件呈卷從四面八方飛向京城有過兼并行為的豪門也開始悄悄向耕農退地補償時不時也會生一些脅迫封口的事件。

    靖王在處理這些繼事件時展示了他不為人知的行事風格沉穩中有果決堅守中有靈活與協審衆官員的配合也兩相愉快。

    一樁原本可能引亂局的大案因為皇帝支持譽王配合幫手能幹被靖王辦得甚是幹淨赢得衆人交口稱贊。

     不到一個月案件已基本審結慶國公及其親朋主犯共十七人被判絞侯監家産悉數被抄沒男丁配女眷沒官。

     立押封卷後靖王帶着同審官員一起入宮見駕回複旨意。

     梁帝很快将他們召進了鹹安殿。

    邁入殿門後靖王才現譽王已在駕前而且好象并不是才進來的。

     “琰兒你的差使辦完了。

    ”梁帝漫聲問了一句。

     “兒臣遵從父皇旨意已審結慶國公涉嫌夥同親族侵産耕家田産并殺人害命一案。

    案卷在此請父皇查閱。

    ” 梁王接過太監轉呈上來的卷宗從頭到尾翻看了一遍神色淡淡地“嗯”了一聲随手便将案卷遞給了一旁的譽王掃視了一下階前諸人問道:“案文是由何人執筆?” 靖王回道:“刑部主司蔡荟。

    ”說着便示意蔡荟上前拜見。

     “寫得好。

    條理清楚言之有據。

    ”梁帝看了蔡荟一眼目光又移回到靖王身上沉默了一會兒方道“你做得也不錯還要處理好後面的事情繼續穩住局面。

    ” “兒臣遵旨。

    ” 譽王插言笑道:“這案子的确辦得漂亮父皇真是選對人了。

    這麼大一樁案子虧得是景琰要是換了旁人隻怕現在還團團轉呢。

    ” 梁帝溫和地看着他臉上露出笑容:“你這次也很懂事讓朕省了不少的心。

    朕的皇子中也就你最是穩重識大體。

    聽說你還主動幫景琰處理一些事情是嗎?” “孩兒是怕景琰很少來刑部有不順手的地方所以幫他打打雜。

    ”譽王一面笑着一面擺手。

     “你這是有心胸朕很喜歡。

    來人……”梁帝微微擡了擡手召來近身内侍“取金珠皇緞四表賞給譽王。

    ” “兒臣謝父皇隆恩。

    ” 靖王辛苦查案差使辦得又快又漂亮也不過得了兩句不鹹不淡的贊語譽王不過零零碎碎沒添麻煩而已卻蒙如此重的恩賞。

    陪同靖王來複旨的一衆三司官員看在眼裡嘴上雖沒說心中都極是不忿。

     面對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