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往事情傷
關燈
小
中
大
夏冬的視線停留在梅長蘇素淡的容顔上良久後方才緩緩收回到下垂的羽睫中。
今天來甯國侯府前她曾經想象過這位蘇哲是什麼樣的人可真正見到了以後才現他遠比傳言和想象中更加的深沉。
“既然蘇先生有此餘暇夏冬自當洗耳恭聽。
” 梅長蘇向她微微點了點頭側過臉将目光從他唯一的聽衆臉上移開投向了晦暗昏黃的天際不疾不徐地道:“話說某國某朝有一藩王手握雄兵駐守邊境一向深得皇寵信任備至。
有一年這位藩王攜女進京小郡主被留在宮中認識了很多皇室宗親族中的孩子。
其中有一位是朝中大元帥的獨子年長她兩歲最是活潑淘氣驕縱張揚兩人經常在一起嬉鬧。
太後見他們兩小無猜便做主為他們訂下了親事。
雖然藩府和元帥府并沒有什麼深交但畢竟門當戶對兩家都沒有異議。
誰知訂親後隻過了一年大元帥便卷入了一場逆案之中父子俱亡。
雖然藩王遠戌邊陲與該案無涉但終究難免因這兒女姻親之故受了牽累。
皇帝對他有了疑慮之心兵糧諸事都不象以前一樣得心應手磨損了兩年麾下戰力自然受了影響此時鄰國突興強兵犯境緻使一戰不勝二戰殒身留下孤女弱兒無主兵将盡皆哀哀無依。
其時援兵未到情勢危急年方十七歲的小郡主重孝上陣替父領兵一番浴血苦戰竟被她穩住了城防。
夏大人你說這小郡主是不是一位當世的奇女子?” 夏冬眸色幽深輕歎無語。
眼前似乎又看到了當時自己随援軍南下時于城牆之上見到的那個身披素甲面色堅毅的少女。
縱然年長她有十歲縱然多年懸鏡生涯遍閱世情但在那次共經艱險之後自己對于這個不屈弱女的感覺竟隻有敬重二字。
若不是心頭刀割般的血仇之痛阻在其間懸鏡使夏冬與霓凰郡主兩位英氣女子之間的友情應該半點也不會遜色于那些生死相交的義烈男兒。
梅長蘇隻略略瞟了一眼她的表情又接着道:“急危雖解但局勢猶然未穩。
郡主一戰立威藩府鐵騎盡皆俯。
朝廷找不出比她更合适的人選便許她暫領藩鎮軍政之權。
之後便是十年的漫長歲月多少次兵危險境她獨自支撐衆人隻看到她統領雄兵的赫赫威勢誰又能體味她心中的艱苦與壓力。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兩年前她還遇到過一次幾乎已無力挽回的危局。
” 聽到此處夏冬不禁悚然動容:“有這種事未聞廷報啊?” 梅長蘇以目光示意她稍安仍是保持着原先的語:“郡主的麾下善野戰善攻防确是威猛之師但卻有一個至弱之處那便是水戰。
” 夏冬是比較了解雲南騎軍的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顯然十分同意。
“那次危局便是由于鄰國有位高人制訂了極為狠辣的水攻之策所緻。
先以突襲之計強力奪得河道渡口以巨艦為營小艦為刃河道為路一應供給竟全從水上輸送浩浩水軍竟沿河直沖腹地而去。
雖是兵行險着竟有了奇效。
郡主若全力攻打渡口敵方水軍便乘虛上岸為亂若在水面上攻擊敵軍又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彼時麾下諸多将才竟無有破敵之法。
身為一軍主帥郡主那時的憂煎之心可想而知。
”說到這裡他咳嗽了幾聲停下來喝茶。
“後來怎樣了?”夏冬正聽得出神見他停頓忍不住出言追問。
“正在為難關頭營中來了一個年輕人自薦最擅水戰請求入營供職。
郡主慧眼識人破格錄用。
那人果然未有半字吹噓确是個水軍奇才。
經過半月籌謀他親上戰陣一舉破敵。
戰後奏報朝廷捷訊郡主本想報他功請旨嘉獎但此人不知為了何故卻堅持不讓郡主将他的姓名上報請賞。
” “哦?”夏冬一怔“血戰的功勞他都不要這倒奇了。
” “也許此人無心官場吧。
”梅長蘇淡淡答了一句又道“其後半年這個年輕人一直留在郡主營中為她重新打造操練水軍以補往前之漏。
此人性情爽闊豐姿偉儀又極是風趣兩人年貌相當相處的時日一久自然不免各有好感隻是時機屢屢不當總是未得彼此表白讓人有些遺憾。
” 夏冬聽到此處細細一想心頭不由大怒。
既然各有好感那麼此次郡主公開對外擇婿對那人而言就當是一個得償心願的大好機會而顯然此人并未出現隻怕已有負心之嫌。
她一向是個愛打抱不平的人何況事關郡主焉能不怒?立即振衣而起面容緊繃地問道:“此人是誰?現在何處?” 梅長蘇并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話半低着頭仍是不緊不慢地講着他的故事隻是語調漸漸低沉:“半年後的一天那年輕人突然不辭而别隻留下一封簡函給郡主上面寫着‘盟内見召奉命返程’的話。
郡主氣惱他這般絕決而去撕了書函令人不許追趕。
但她的弟弟卻不甘心派了高手一路追查誰知那人的行蹤進入塗州後便如同泥牛入海般消失得幹幹淨淨再無半點追蹤的線索。
” 夏冬是何等敏銳之人立即抓住了要點:“塗州已屬江左範圍整整十四州除了江左盟之外何時還有第二個幫派?” 梅長蘇即沒承認也不否認仍是道:“自那之後又過了一年藩府中仍未查出那年輕人一絲消息。
郡主雖默默無言但府中衆人都覺此人涼薄十分的不諒解。
此時适逢郡主幼弟成年入京襲爵朝廷有意公開為郡主擇
今天來甯國侯府前她曾經想象過這位蘇哲是什麼樣的人可真正見到了以後才現他遠比傳言和想象中更加的深沉。
“既然蘇先生有此餘暇夏冬自當洗耳恭聽。
” 梅長蘇向她微微點了點頭側過臉将目光從他唯一的聽衆臉上移開投向了晦暗昏黃的天際不疾不徐地道:“話說某國某朝有一藩王手握雄兵駐守邊境一向深得皇寵信任備至。
有一年這位藩王攜女進京小郡主被留在宮中認識了很多皇室宗親族中的孩子。
其中有一位是朝中大元帥的獨子年長她兩歲最是活潑淘氣驕縱張揚兩人經常在一起嬉鬧。
太後見他們兩小無猜便做主為他們訂下了親事。
雖然藩府和元帥府并沒有什麼深交但畢竟門當戶對兩家都沒有異議。
誰知訂親後隻過了一年大元帥便卷入了一場逆案之中父子俱亡。
雖然藩王遠戌邊陲與該案無涉但終究難免因這兒女姻親之故受了牽累。
皇帝對他有了疑慮之心兵糧諸事都不象以前一樣得心應手磨損了兩年麾下戰力自然受了影響此時鄰國突興強兵犯境緻使一戰不勝二戰殒身留下孤女弱兒無主兵将盡皆哀哀無依。
其時援兵未到情勢危急年方十七歲的小郡主重孝上陣替父領兵一番浴血苦戰竟被她穩住了城防。
夏大人你說這小郡主是不是一位當世的奇女子?” 夏冬眸色幽深輕歎無語。
眼前似乎又看到了當時自己随援軍南下時于城牆之上見到的那個身披素甲面色堅毅的少女。
縱然年長她有十歲縱然多年懸鏡生涯遍閱世情但在那次共經艱險之後自己對于這個不屈弱女的感覺竟隻有敬重二字。
若不是心頭刀割般的血仇之痛阻在其間懸鏡使夏冬與霓凰郡主兩位英氣女子之間的友情應該半點也不會遜色于那些生死相交的義烈男兒。
梅長蘇隻略略瞟了一眼她的表情又接着道:“急危雖解但局勢猶然未穩。
郡主一戰立威藩府鐵騎盡皆俯。
朝廷找不出比她更合适的人選便許她暫領藩鎮軍政之權。
之後便是十年的漫長歲月多少次兵危險境她獨自支撐衆人隻看到她統領雄兵的赫赫威勢誰又能體味她心中的艱苦與壓力。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兩年前她還遇到過一次幾乎已無力挽回的危局。
” 聽到此處夏冬不禁悚然動容:“有這種事未聞廷報啊?” 梅長蘇以目光示意她稍安仍是保持着原先的語:“郡主的麾下善野戰善攻防确是威猛之師但卻有一個至弱之處那便是水戰。
” 夏冬是比較了解雲南騎軍的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顯然十分同意。
“那次危局便是由于鄰國有位高人制訂了極為狠辣的水攻之策所緻。
先以突襲之計強力奪得河道渡口以巨艦為營小艦為刃河道為路一應供給竟全從水上輸送浩浩水軍竟沿河直沖腹地而去。
雖是兵行險着竟有了奇效。
郡主若全力攻打渡口敵方水軍便乘虛上岸為亂若在水面上攻擊敵軍又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彼時麾下諸多将才竟無有破敵之法。
身為一軍主帥郡主那時的憂煎之心可想而知。
”說到這裡他咳嗽了幾聲停下來喝茶。
“後來怎樣了?”夏冬正聽得出神見他停頓忍不住出言追問。
“正在為難關頭營中來了一個年輕人自薦最擅水戰請求入營供職。
郡主慧眼識人破格錄用。
那人果然未有半字吹噓确是個水軍奇才。
經過半月籌謀他親上戰陣一舉破敵。
戰後奏報朝廷捷訊郡主本想報他功請旨嘉獎但此人不知為了何故卻堅持不讓郡主将他的姓名上報請賞。
” “哦?”夏冬一怔“血戰的功勞他都不要這倒奇了。
” “也許此人無心官場吧。
”梅長蘇淡淡答了一句又道“其後半年這個年輕人一直留在郡主營中為她重新打造操練水軍以補往前之漏。
此人性情爽闊豐姿偉儀又極是風趣兩人年貌相當相處的時日一久自然不免各有好感隻是時機屢屢不當總是未得彼此表白讓人有些遺憾。
” 夏冬聽到此處細細一想心頭不由大怒。
既然各有好感那麼此次郡主公開對外擇婿對那人而言就當是一個得償心願的大好機會而顯然此人并未出現隻怕已有負心之嫌。
她一向是個愛打抱不平的人何況事關郡主焉能不怒?立即振衣而起面容緊繃地問道:“此人是誰?現在何處?” 梅長蘇并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話半低着頭仍是不緊不慢地講着他的故事隻是語調漸漸低沉:“半年後的一天那年輕人突然不辭而别隻留下一封簡函給郡主上面寫着‘盟内見召奉命返程’的話。
郡主氣惱他這般絕決而去撕了書函令人不許追趕。
但她的弟弟卻不甘心派了高手一路追查誰知那人的行蹤進入塗州後便如同泥牛入海般消失得幹幹淨淨再無半點追蹤的線索。
” 夏冬是何等敏銳之人立即抓住了要點:“塗州已屬江左範圍整整十四州除了江左盟之外何時還有第二個幫派?” 梅長蘇即沒承認也不否認仍是道:“自那之後又過了一年藩府中仍未查出那年輕人一絲消息。
郡主雖默默無言但府中衆人都覺此人涼薄十分的不諒解。
此時适逢郡主幼弟成年入京襲爵朝廷有意公開為郡主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