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打口鼓。

    試問諸人。

    還會麼。

    以拄杖卓一卓雲。

    拈起胡茄十八拍。

    宮商一韻垂千古。

    護國寺上堂。

    今日欣逢上九。

    驚動人天聚首。

    四方衲子。

    歸來于此。

    正好抖擻。

    所以道。

    曠劫來事隻在如今。

    威音那畔全歸掌握。

    法随法行。

    無處不周。

    心随心用。

    無處不徧。

    到者裡說甚麼。

    人間一百年。

    天上一晝夜。

    蓦呈拄杖雲。

    于此委悉。

    東方妙喜世界。

    亦不離個裡。

    西方極樂世界。

    亦不離個裡。

    乃至袈裟世界。

    亦不離個裡。

    天上瑠璃界。

    須彌善法堂。

    總不離個裡。

    如是則一處明。

    千處萬處光輝。

    一機轉。

    千機萬機曆落。

    且不離本有一句。

    作麼生道。

    相逢但說三分話。

    未可全抛一片心。

    世壽七十二。

    無恙而終。

    葬全身于松丘之右。

     蓬溪六岫奎禅師 長壽鄭氏子。

    恪守中和。

    淵沖坦率參明和尚于雙桂。

    棒下有省。

    始承嗣之。

    後住蓬溪蓮蓬山。

    上堂。

    蓮蓬今日新開爐。

    景運天開氣象舒。

    道洽聖君彰德化。

    時和檀信供香廚。

    龍蟠虎踞安禅定。

    象去師來作護符。

    一大因緣殊勝事。

    同瞻佛日祝皇圖。

    上堂。

    前日昨日今日。

    重重露布家醜。

    非是舌底喃喃。

    務要大家知有。

    上堂。

    三五元宵。

    金吾不禁。

    火樹銀花發輝。

    煌晃徹于雲霄。

    星橋鐵鎖開歌。

    管聲傳于山谷。

    長街短市。

    宛然阆苑蓬瀛。

    柳巷煙邨。

    番作人間天上。

    如斯佳節盛世奇觀。

    林下衲僧如何慶賞。

    參。

     泸州雲溪禦木章禅師 本郡人。

    龆年剃發。

    因破山老人于江安蟠龍寺開法。

    遂造法席。

    略有機緣。

    具載本錄。

    解制受其記莂。

    住雲溪興佛禅院。

    三十餘稔。

    康熙癸卯冬。

    開爐上堂。

    以拂子作一圓相雲。

    諸人還識者個麼。

    此是第一義谛生成。

    無邊剎海流出。

    本自清淨。

    無歉無餘。

    無生無滅。

    無得無失。

    能為萬法之根。

    亦名一相無相。

    湛然圓滿。

    脫體全彰。

    獨露真常。

    寂然不二。

    山野恁麼告報。

    也是好肉剜瘡。

    妙語玄言。

    未免傍觀者哂。

    者事且置。

    開爐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弘澤方顯先天地。

    治化熙歸大聖人。

    上堂。

    至道不可以有心得。

    不可以無心求。

    正恁麼時。

    于内無心。

    于外無相。

    上無佛祖可仰。

    下無衆生可憐。

    淨裸裸。

    絕承當。

    赤灑灑。

    無回互。

    到者裡。

    揚之不濁。

    澄之不清。

    須是個中人始得。

    所以喚作無事道人。

    蓦豎拂子雲。

    還見麼。

    莫怪從前多意氣。

    他家曾踏上頭關。

     劍州智積院耕雲鑒禅師 内江吳氏子。

    乃靈筏和尚之胞弟也。

    後嗣雙桂老人。

    上堂。

    微行密行。

    劫外橫身。

    大示靈奇。

    寰中獨踞。

    不是空生宴坐。

    亦非鹙子神通。

    祇貴堂堂妙用。

    凜凜威權。

    直令天魔拱手。

    外道歸降。

    永為梵宇幹城。

    長作法門梁棟。

    是以恢弘祖道。

    丕贊宗猷。

    塵世變作祗林。

    穢土化為淨界。

    庶使[(束*束)/日]源正脈長通。

    濟北家聲永振。

    喝一喝。

     雙桂雲峤水禅師 巴州趙氏子。

    初見明和尚於栖鳳請開示。

    明雲。

    你少個甚麼。

    師曰。

    無歉無餘。

    明豎拳雲。

    者個你未夢見在。

    師一喝便出。

    明喚回一掌。

    更讨甚麼碗。

    從茲疑情愈熾。

    明赴梁山金城寨。

    命師作偈。

    栖鳳今朝散水雲。

    縱橫逆順任教行。

    破砂盆盛正法眼。

    恐逐腥膻污卻盆。

    後于雙桂入室。

    明和尚問。

    行不出戶。

    坐不當堂。

    師曰。

    明月庭前桂。

    松竹引清風。

    明曰。

    隔靴搔癢漢。

    師曰。

    老老大大與麼說話。

    明蓦頭一棒。

    師一喝而出。

    後總院事。

    明書偈戒曰。

    曾聞古德輔叢林。

    逆順機緣無二心。

    于此任教肝膽碎。

    終身先繼意深深。

    遂書正法眼藏四字。

    法衣一頂。

    明和尚圓寂。

    師領住持事。

    廿有餘稔。

    上堂。

    春光明晣。

    萬象森然。

    卉木抽條。

    千機洞徹。

    莺織柳而垂翠蓋。

    時撥谷以徧青田。

    明明露布陽春腳。

    曆曆全彰未兆機。

    須知大道絕奇妙。

    運用随方适所宜。

    上堂。

    天青地碧。

    水綠火赤。

    大地山河古今不易。

    金烏東升。

    玉兔西墜。

    有句無句衲僧習氣。

    非因非緣祖佛陳言。

    惟有梅華争春。

    年年此際噴鼻。

    昨夜天花散彩。

    今朝霞燦紫室。

    人天庶類孰不兼葉。

    喝一喝。

    上昭覺值佛誕。

    法兄丈和尚請上堂。

    金枝挺秀于毗岚園内。

    海印發光于震旦國中。

    香風奏諸天之樂。

    梵音訇大地之雷。

    示現國王身。

    能為三界主。

    随玄樞而運轉。

    任靈鑒以發揮。

    蕩蕩乎用大。

    巍巍乎體堅。

    男兒未具超方眼。

    漫道雲門棒喝玄。

    仍歸雙桂。

    以優老焉。

     雲頂竺意傳禅師 大足胡氏子。

    廿歲出家。

    于永康寺圓具。

    入山樵采。

    折松枝作聲有省。

    參雙桂明和尚始印證。

    後住雲頂。

    上堂。

    推居上位。

    施閃電之機。

    棒喝交馳。

    作人天榜樣。

    龍門萬仞。

    慣引金鱗。

    直透玄關。

    超宗越格。

    且無上妙道。

    昭昭然在心目之間。

    奈何人被物轉。

    弗能轉物。

    如何說個轉物道理。

    即今山河大地枞枞然。

    試轉看。

    如或不然。

    猛着精采。

    解制上堂。

    詣座前打圓相。

    以腳踏蹴。

    召衆雲。

    三世諸佛被山野踏殺。

    衆中還有救得者麼。

    便請。

    良久雲。

    如無。

    山僧自救去也。

    便登。

    乃雲。

    超凡越聖。

    須是其人。

    打破虛空。

    不妨好手。

    衲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