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五

關燈


    不笑巴叉。

    便笑杜撰。

    雖然。

    笑者還稀。

    或有人問天童多少衆。

    便向道。

    新起妙嚴誇第一。

    團圞都在畫圖中。

     上堂。

    陸修靜。

    陶淵明。

    文殊普賢。

    作圓相曰。

    咦。

    一欵具呈。

    且道。

    憑誰批判。

    若是孔夫子。

    吾無隐乎爾。

     舉世尊初生公案。

    頌曰。

    無憂樹下浴嬰孩。

    清曉薔薇帶露開。

    轉過衲僧相見處。

    後槽驢馬出胞胎。

     舉初祖對武帝不識話。

    頌曰。

    金烏飛上玉欄幹。

    黑漆昆侖對面看。

    畢竟者些傳不得。

    落花流水大無端。

     舉楊岐栗棘蓬金剛圈話。

    頌曰。

    肘後蓦生閑落索。

    風前忽布鬧叉撐。

    那咤八臂空惆怅。

    夜半三更白晝行。

     師六坐道場。

    兩奉天旨。

    法道之盛。

    可想見也。

    示寂說偈曰。

    六十六年。

    罪犯彌天。

    打個[跳-兆+孛]跳。

    活陷黃泉。

    門人塔全身於本山。

     華藏祚禅師法嗣 甯波府東谷光禅師 舉世尊答波斯匿王問。

    勝義谛中有世俗谛否話。

    頌曰。

    無聽無說意無窮。

    鐵壁銀山一線通。

    何處是渠真聖谛。

    秋風昨夜到梧桐。

     舉藥山指案山榮枯二樹話。

    頌曰。

    三三兩兩不相同。

    攜手行行入草中。

    掇轉腳跟穿繡履。

    何妨臘月鼓春風。

     舉船子接夾山。

    至覆船而逝話。

    頌曰。

    藏身處沒蹤迹。

    無影樹頭靈鳥宅。

    沒蹤迹處莫藏身。

    不萌枝上春花拆。

    有來由誰辨的。

    天曉西風拂拂吹。

    松钗一徑争抛擲。

     舉僧問曹山。

    靈衣不挂時如何。

    山曰曹山今日孝滿。

    曰孝滿後如何。

    山曰曹山好颠酒話。

    頌曰。

    曹山颠酒有誰谙。

    醉語狂言不自慚。

    夜半日頭當午照。

    騎半背面着靴衫。

     舉韶國師問龍牙。

    天不能蓋。

    地不能載。

    此理如何。

    牙曰道者合如是話。

    頌曰。

    大海心中泛鐵船。

    随波逐浪浪滔天。

    順風到岸無人識。

    江北從來使鐵錢。

    具如聯珠集中。

     大鑒下第十八世 天童淨禅師法嗣 襄州鹿門覺禅師 參長翁。

    值翁上堂曰。

    一個烏梅似本形。

    蜘蛛結網打蜻蜓。

    蜻蜓落了兩片翼。

    堪笑烏梅齩鐵釘。

    師在衆中。

    不覺失笑曰。

    早知燈是火。

    飯熟幾多時。

    後承印可。

     出住鹿門。

    示衆曰。

    盡大地是學人一卷經。

    盡乾坤是學人一隻眼。

    以者個眼。

    讀如是經。

    千萬億劫。

    常無間斷(報恩秀曰。

    看讀不易)。

     師嘗作五位頌曰。

    正中偏。

    月黑雲籠午夜天。

    佛祖無蹤凡聖盡。

    個中誰辨往來源。

    偏中正。

    金井玉盤秋水冷。

    海天紅日已生東。

    餘輝不照毗盧頂。

    正中來。

    戴角披毛知幾回。

    應物轉身全得妙。

    雲收終不露崔嵬。

    偏中至。

    觌面誰能容拟議。

    手提妙印不當風。

    大用繁興豈凝滞。

    兼中到。

    無舌兒童方會道。

    撥塵何處得逢源。

    撒手回途還得妙。

     東谷光禅師法嗣 甯波府天童直翁一舉禅師 (語載增集續傳燈第一卷二十七紙。

    以版失欠錄。

    俟搜讨出當補入)。

     大鑒下第十九世 鹿門覺禅師法嗣 青州普照一辨禅師 精究教相旨趣。

    後棄去。

    往參鹿門。

    得言外旨。

    出世中都萬壽。

    室中嘗設百問。

    勘驗諸方。

    一曰。

    聲前薦得。

    落在今時。

    句後承當。

    迷頭認影。

    作麼生是空劫已前自己。

    又曰。

    二邊純莫立。

    中道不須安。

    且道。

    甚麼處相見得個端的。

    又曰。

    回途轉位。

    直須戴角披毛。

    喚作畜生得麼。

    又曰。

    念念釋迦出世。

    步步彌勒下生。

    為甚麼拟心即錯。

    動念即乖。

    又曰。

    有口贊不盡。

    無言心自明。

    是則裂破虛空。

    不是則鬼家活計。

    上人端的處。

    道将一句來。

    如是憧憧籌室。

    契其機者鮮焉。

    師嘗作四賓主頌。

    賓中賓。

    天涯奔走幾經春。

    負學論功日轉貧。

    行海淵深須徧涉。

    義天空闊不容塵。

    賓中主。

    衣穿瘦骨露無餘。

    獨鎮寰區晖太初。

    三尺匣中誅佞劍。

    百篇囊裡薦賢書。

    主中賓。

    丹墀鞭靜九宮開。

    萬裡江山絕點埃。

    脫卻襕衫戴席帽。

    聲聲隻道那邊來。

    主中主。

    重岩幽邃鎖煙岑。

    古洞龍吟霧氣深。

    石女唱歸紅焰裡。

    木人運步覓知音。

    又頌浮山示投子十六題。

    一識自宗。

    問答休将句偈酬。

    到頭佛祖一齊收。

    九年面壁已多事。

    立雪神光亦強求。

    二死中活。

    今時及盡更何親。

    雲鎖幽岩凍鎖津。

    堪羨嶺頭增意氣。

    雪中獨綻一枝春。

    三活中死。

    合頭相似喜人情。

    水月空華鏡象榮。

    荒徑客迷芳草渡。

    拟将石火當天明。

    四不落死活。

    到頭采汲不虛施。

    運水搬柴自合時。

    燕語未歸簾幕靜。

    曉莺啼處綠楊垂。

    五背舍。

    三峰華嶽總平治。

    雪壓寒林折凍枝。

    一念不生全體現。

    纖毫才動落階墀。

    六不背舍。

    路闊岩高碧澗流。

    山華開徧接雲樓。

    雨餘何處莺聲啭。

    不顧殘春語未休。

    七活人劍。

    耳聽無如眼聽親。

    南山下雨北山雲。

    動容舉止方圓異。

    大賞将軍不語勳。

    八殺人刀。

    凜凜霜風刮地生。

    千山氷雪路難行。

    未萌已落威音際。

    才拟玄微堕阱坑。

    九平常。

    春來幽谷水冷冷。

    策杖優遊傍釣汀。

    好個太平無事客。

    汨羅未必獨惺惺。

    十利道拔生。

    少室靈山事宛然。

    不曾談教不安禅。

    回光一句超今古。

    大丈夫兒誰後先。

    十一言無過失。

    默時似說說時無。

    迷悟剛令與道疎。

    莫謂人根有利鈍。

    粗言細語不關渠。

    十二透脫。

    雪後風和曉霁天。

    莺啼華笑柳含煙。

    鳳樓不宿桃源客。

    半夜穿鞋人市廛。

    十三透脫不透脫。

    劈箭機鋒着眼看。

    當陽趂妙哂傍觀。

    雲橫谷口迷巢鳥。

    雪擁柴門去路難。

    十四稱揚。

    寒潭不與月為期。

    萬古松聲韻不移。

    眼聽耳觀如會得。

    方知佛祖密傳持。

    十五降句。

    當台明鏡影難藏。

    露柱燈籠自舉揚。

    千聖不曾留半偈。

    少林已是不相當。

    十六方入圓。

    攜琴玉女夜歸時。

    鳳轉丹霄入紫微。

    香霧噴華煙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