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置問主人翁。
呼來喚去。
猶欠惺惺。
乃插香曰。
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散忌上堂。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今日是開山空照祖師入般涅盤之晨。
山僧将不可說不可說恒河沙世界。
作一筵席。
百億須彌廬山。
作一碗飯。
百億香水海。
作一碗羹。
聊陳供養。
正恁麼時。
且道将此筵席向甚麼處鋪設。
若向世界上鋪設。
世界已成筵席。
若向虛空鋪設。
虛空又如何鋪設。
衆中莫有出手措置者麼。
如無。
山僧自出手去也。
豎拂子曰。
恒河沙世界。
百億須彌山。
百億香水海。
華簇簇錦簇簇。
總在拂子頭上。
不寬不隘。
無欠無餘。
大衆且道。
空照祖師還來受供也無。
受與不受且置。
你道他即今在甚麼處安身立命。
擊拂子曰。
家家門前赫日月。
太平不用将軍威。
結夏小參。
圓覺伽藍。
人人具足。
在天同天。
在地同地。
自是諸人探頭太過。
不能構得。
故勞釋迦調禦。
曲開方便門。
立期立限。
如逼生蛇化龍。
要汝親證親悟。
龐公道。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好大衆。
箭不虛發。
發必中的。
語不虛發。
發必全真。
針眼魚吞卻嘉州大象。
即不問。
且道可大師三拜得髓。
還端的也無。
拍禅床曰。
一年春又過。
台榭綠陰多。
上堂。
相逢不拈出。
舉意便知有。
打失雙眼睛。
留得一張口。
孤峰頂上呵佛罵祖。
竅鑿頂門。
十字街頭掣風掣颠。
符懸肘後。
長沙虎。
子湖狗。
拈起粗辣藜。
好與劈脊摟。
上堂。
坐深井者。
不知太虛之寬廣。
忘偏見者。
方明至理之圓融。
與麼說話。
譬如大地作射垛挽弓。
所向無不中的。
衆中忽有人出來道。
如斯舉唱。
今古罕聞。
山僧喚侍者。
點一碗茶供養他更有出來道。
如斯舉唱。
未護全提。
亦喚侍者。
點一碗茶供養他。
且道。
還有為人處也無。
良久曰。
雪壓難推澗底松。
風吹不動天邊月。
室中垂問。
穩坐家堂。
主人翁因甚不識。
掀翻大海。
掴碎須彌。
平地上因甚擡腳不起。
眼光爍破四天下。
自家眉毛落盡。
因甚不見。
一日謝事入松岩。
岩為秋江湛隐處。
萬山之巅。
人迹罕至。
師唯獨處。
洪武甲寅夏。
日本國遣使入貢。
響師道風。
奏請師化其國。
上召至阙。
師以老病辭。
上憫而不遣。
留處天界。
全室泐延緻丈室。
時宋景濂。
方在翰林。
詣師談道。
是冬奉诏東還。
甲子。
門人居頂。
住鄞之翠山。
迎師就養。
四方叩谒者無虛日。
一日示微疾。
諄諄勉衆。
以祖道為重。
索筆書偈曰。
七十八年。
無法可說。
末後一句。
露柱饒舌。
咄。
書畢端坐而逝。
時洪武丙寅七月十日也。
壽七十有八。
臘五十有九。
遺命阇維煅骨。
散木竹間。
居頂不敢遵。
乃於唐岙之原。
奉骨瘗焉(師奉師惟謹。
常侍寂照立至三鼓。
不命不敢退)。
杭州府徑山大宗興禅師 台州人。
嘗與恕中木庵三人。
結伴參方。
罷遊紫箨。
累曆名剎。
後遷徑山。
臨終忽歎曰。
夫三十。
婦六齡。
畢竟偶不成。
遂坐脫去。
甯波府天童了堂一禅師 至正壬午。
住台之紫箨。
次遷天甯天童。
上堂。
僧問。
昔日寶壽開堂。
三聖橫身相為。
臨濟住院。
普化盡力扶持。
畢竟明甚麼邊事。
師曰。
兩頭俱坐斷。
一劍倚天寒。
曰與麼則五位君臣齊列下。
三玄戈甲一時收。
師曰。
錯下名言。
僧喝。
師曰。
亂統禅和如麻似粟。
乃曰。
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
将丈六金身作一莖草。
好大衆。
不是苦心人不知。
便下座。
上堂。
最初一句。
末後一機。
直下構得。
燈籠露柱。
動地放光。
其或未然。
竹山今日失利。
示衆。
樵歌來疊嶂。
帆影落汀洲。
猢狲戴席帽。
直上樹梢頭。
七星劍五雲樓。
球打人兮人打球。
萬事難把玩。
魚吞水面漚。
上堂。
長[此/束]鳥芳樹不栖。
摩斯迦滄溟不入。
龍泉與鈯斧同鐵。
利鈍懸殊。
良骥與驽骀同途。
遲速有異。
以拂子畫一畫曰。
華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小參。
靈光不昧。
萬古徽猷。
智鑒洞明。
十虛普應。
時臨亞歲。
節屆書雲。
擊動法鼓。
大衆雲集。
一一天真。
一一明妙。
更說個甚麼。
若說有法。
又被有礙。
若說無法。
又被無礙。
若說不有不無法。
又被不有不無礙。
若說不不有不不無法。
又被不不有不不無礙。
雲從龍。
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
日可冷。
月可熱。
衆魔不能壞真說。
以拂子畫一畫曰。
黃檗樹頭懸蜜果。
無言童子唱巴歌。
問。
文殊與普賢。
萬法悉同源。
如何是同源底法。
師曰。
胡張三黑李四。
曰一毛吞巨海。
於中更何言。
師曰。
不勞懸古鏡。
天曉自雞鳴。
曰是非不到處。
還有句也無。
師曰。
情知你亂會。
問。
名假法假。
人空法空。
請師直指。
師曰。
曾問幾人來。
曰無根樹子。
向甚麼處栽。
師曰。
更深猶自可。
午後更愁人。
曰隻在目前。
為甚麼再三不睹。
師曰。
千年常住一朝僧。
續燈正統卷二十三
呼來喚去。
猶欠惺惺。
乃插香曰。
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散忌上堂。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今日是開山空照祖師入般涅盤之晨。
山僧将不可說不可說恒河沙世界。
作一筵席。
百億須彌廬山。
作一碗飯。
百億香水海。
作一碗羹。
聊陳供養。
正恁麼時。
且道将此筵席向甚麼處鋪設。
若向世界上鋪設。
世界已成筵席。
若向虛空鋪設。
虛空又如何鋪設。
衆中莫有出手措置者麼。
如無。
山僧自出手去也。
豎拂子曰。
恒河沙世界。
百億須彌山。
百億香水海。
華簇簇錦簇簇。
總在拂子頭上。
不寬不隘。
無欠無餘。
大衆且道。
空照祖師還來受供也無。
受與不受且置。
你道他即今在甚麼處安身立命。
擊拂子曰。
家家門前赫日月。
太平不用将軍威。
結夏小參。
圓覺伽藍。
人人具足。
在天同天。
在地同地。
自是諸人探頭太過。
不能構得。
故勞釋迦調禦。
曲開方便門。
立期立限。
如逼生蛇化龍。
要汝親證親悟。
龐公道。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好大衆。
箭不虛發。
發必中的。
語不虛發。
發必全真。
針眼魚吞卻嘉州大象。
即不問。
且道可大師三拜得髓。
還端的也無。
拍禅床曰。
一年春又過。
台榭綠陰多。
上堂。
相逢不拈出。
舉意便知有。
打失雙眼睛。
留得一張口。
孤峰頂上呵佛罵祖。
竅鑿頂門。
十字街頭掣風掣颠。
符懸肘後。
長沙虎。
子湖狗。
拈起粗辣藜。
好與劈脊摟。
上堂。
坐深井者。
不知太虛之寬廣。
忘偏見者。
方明至理之圓融。
與麼說話。
譬如大地作射垛挽弓。
所向無不中的。
衆中忽有人出來道。
如斯舉唱。
今古罕聞。
山僧喚侍者。
點一碗茶供養他更有出來道。
如斯舉唱。
未護全提。
亦喚侍者。
點一碗茶供養他。
且道。
還有為人處也無。
良久曰。
雪壓難推澗底松。
風吹不動天邊月。
室中垂問。
穩坐家堂。
主人翁因甚不識。
掀翻大海。
掴碎須彌。
平地上因甚擡腳不起。
眼光爍破四天下。
自家眉毛落盡。
因甚不見。
一日謝事入松岩。
岩為秋江湛隐處。
萬山之巅。
人迹罕至。
師唯獨處。
洪武甲寅夏。
日本國遣使入貢。
響師道風。
奏請師化其國。
上召至阙。
師以老病辭。
上憫而不遣。
留處天界。
全室泐延緻丈室。
時宋景濂。
方在翰林。
詣師談道。
是冬奉诏東還。
甲子。
門人居頂。
住鄞之翠山。
迎師就養。
四方叩谒者無虛日。
一日示微疾。
諄諄勉衆。
以祖道為重。
索筆書偈曰。
七十八年。
無法可說。
末後一句。
露柱饒舌。
咄。
書畢端坐而逝。
時洪武丙寅七月十日也。
壽七十有八。
臘五十有九。
遺命阇維煅骨。
散木竹間。
居頂不敢遵。
乃於唐岙之原。
奉骨瘗焉(師奉師惟謹。
常侍寂照立至三鼓。
不命不敢退)。
杭州府徑山大宗興禅師 台州人。
嘗與恕中木庵三人。
結伴參方。
罷遊紫箨。
累曆名剎。
後遷徑山。
臨終忽歎曰。
夫三十。
婦六齡。
畢竟偶不成。
遂坐脫去。
甯波府天童了堂一禅師 至正壬午。
住台之紫箨。
次遷天甯天童。
上堂。
僧問。
昔日寶壽開堂。
三聖橫身相為。
臨濟住院。
普化盡力扶持。
畢竟明甚麼邊事。
師曰。
兩頭俱坐斷。
一劍倚天寒。
曰與麼則五位君臣齊列下。
三玄戈甲一時收。
師曰。
錯下名言。
僧喝。
師曰。
亂統禅和如麻似粟。
乃曰。
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
将丈六金身作一莖草。
好大衆。
不是苦心人不知。
便下座。
上堂。
最初一句。
末後一機。
直下構得。
燈籠露柱。
動地放光。
其或未然。
竹山今日失利。
示衆。
樵歌來疊嶂。
帆影落汀洲。
猢狲戴席帽。
直上樹梢頭。
七星劍五雲樓。
球打人兮人打球。
萬事難把玩。
魚吞水面漚。
上堂。
長[此/束]鳥芳樹不栖。
摩斯迦滄溟不入。
龍泉與鈯斧同鐵。
利鈍懸殊。
良骥與驽骀同途。
遲速有異。
以拂子畫一畫曰。
華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小參。
靈光不昧。
萬古徽猷。
智鑒洞明。
十虛普應。
時臨亞歲。
節屆書雲。
擊動法鼓。
大衆雲集。
一一天真。
一一明妙。
更說個甚麼。
若說有法。
又被有礙。
若說無法。
又被無礙。
若說不有不無法。
又被不有不無礙。
若說不不有不不無法。
又被不不有不不無礙。
雲從龍。
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
日可冷。
月可熱。
衆魔不能壞真說。
以拂子畫一畫曰。
黃檗樹頭懸蜜果。
無言童子唱巴歌。
問。
文殊與普賢。
萬法悉同源。
如何是同源底法。
師曰。
胡張三黑李四。
曰一毛吞巨海。
於中更何言。
師曰。
不勞懸古鏡。
天曉自雞鳴。
曰是非不到處。
還有句也無。
師曰。
情知你亂會。
問。
名假法假。
人空法空。
請師直指。
師曰。
曾問幾人來。
曰無根樹子。
向甚麼處栽。
師曰。
更深猶自可。
午後更愁人。
曰隻在目前。
為甚麼再三不睹。
師曰。
千年常住一朝僧。
續燈正統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