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續燈正統卷二十一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二十一世
天童禮禅師法嗣
甯波府育王橫川如珙禅師
永嘉林氏子。
父崇夫。
有處士名。
季父為沙門。
曰正則。
師年十五。
從其祝發。
受具戒於廣慈。
初參石田熏。
癡絕沖。
無所入。
繼登太白。
谒滅翁。
咨決所疑。
翁舉南山筀筍東海烏賊話。
師拟對。
翁便打。
師豁然有省。
久之。
為斷橋所重。
請分座。
複舉出世雁山之靈岩。
次遷能仁瑞光。
至元癸未。
被旨住育王。
僧問。
如何是教外别傳底句。
師曰。
不落玄妙。
曰恁麼則一超直入如來地。
師曰。
且緩緩。
問。
如何是學人行履處。
師曰。
你适才從甚處上來。
曰如何得報四恩去。
師曰。
你且從适才路上下去。
問。
如何是聞複翳根除。
師曰。
一不成二不是。
曰如何是塵消覺圓淨。
師曰。
漏木杓破笊籬。
問。
僧問趙州。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曰庭前栢樹子。
問慶雲。
雲曰庭前無栢樹。
一等是問西來意。
為甚所答不同。
師曰。
不是阇黎問。
老僧也不知。
上堂。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若一念無疑。
地不能礙。
若一念無愛。
水不能溺。
若一念無瞋。
火不能燒。
若一念無喜。
風不能飄。
如此即是無依道人。
佛從無依生。
若悟無依。
佛亦無得。
中秋上堂。
馬祖與百丈智藏南泉玩月。
各呈自己見解。
於月有甚交涉。
月輪有圓有缺。
孤光透徹。
謂之月光菩薩。
照破山河大地昏暗。
開一切衆生心地昏暗。
老僧出母胎時。
正當今夜。
拈卻門前大案山。
放你諸人東去西去。
上堂。
魯祖三昧最省力。
才見僧來便面壁。
育王三昧更省力。
才見僧來便合掌。
南山北山。
如牛拽磨。
腳瘦草鞋寬。
地肥茄子大。
上堂。
妙明心印。
印佛則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印法則狗銜赦書。
諸侯避道。
印僧則個個缽盂口向天。
還有自印者麼。
若能自印。
則行住坐卧。
一一明了。
上堂。
本無纖塵法礙你眼睛。
何得自昧。
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千聖不傳底事。
隻在你目前。
不可錯過。
上堂。
先佛有頂[甯*頁]一機。
祖師有末後一句。
總向諸人面前拈出。
破知解窠窟。
截生死根株。
正體獨露。
妙用全真。
一塵中現寶王剎。
毛端上轉大法輪。
開爐上堂。
僧出曰。
丙丁童子來求火。
師曰。
歸去生柴帶葉燒。
乃曰。
古鏡闊一丈。
火爐闊一丈。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你諸人長連床上[(一/(匚*〡*〡*(巨-匚))/土)]地聽。
上堂。
百千三昧門。
百千神通門。
百千妙用門。
你總入不得。
為你被三昧礙。
神通礙。
妙用礙。
直饒不礙。
也入不得。
夜參。
少室無門戶。
如何便得通。
夜深甯耐立。
聽我話西東。
室中垂語曰。
南山筀筍。
東海烏賊。
有僧遽掩師口曰。
請和尚更道。
師以手托開曰。
朝看東南。
暮觀西北。
舉黃龍三關話。
頌曰。
佛手驢腳容易見。
最難道處是生緣。
黃梅不是周家子。
七歲傳衣便會禅。
舉魯祖面壁話。
頌曰。
人來面壁成何事。
要得心開現本源。
空劫已前諸佛子。
話頭不舉自然圓。
師痛宗教濫觞古響喑郁。
於是引宗據祖。
屏遏時學。
崖聳标立。
不随俗好惡。
其住育王能仁。
皆自公選。
不依阿苟榮。
一日謂衆曰。
病叟今年六十六。
死日将至。
火化好。
土化好。
西堂唯庵曰。
山前有片荒地。
師即命疊石為塔。
複自銘曰。
天生一穴。
藏吾枯骨。
骨朽成土。
土能生物。
結個葫蘆。
挂趙州壁。
永脫輪回。
超三世佛。
将示寂。
書訣衆語而化。
世壽六十八。
僧臘五十三。
時至元己醜三月十八日也。
奉全身瘗焉。
有三會語錄。
行世。
杭州府淨慈石林行鞏禅師 初住安吉上方。
遷思溪法寶隆興黃龍吳郡承天。
後住淨慈。
上堂。
橫眸碧漢。
萬國風清。
垂手紅塵。
千峰日出。
才恁麼便不恁麼。
所以道。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橫按拄杖曰。
佛滅二千二百單六載。
沙門行鞏。
今於苕霅盡頭。
鼓鐘清處。
顯示此印。
絲毫無有妄者。
卓拄杖曰。
謹白。
上堂。
山靜課華蜂股重。
林空含箨筍肌明。
倚欄不覺成癡兀。
又得黃鹂喚一聲。
思溪恁麼道。
好吃拄杖六十。
何故。
為他不合随聲逐色。
上堂。
水鄉水廓地多濕。
六月華蚊[此/束]如鐵。
夜半起來笑不辍。
煩惱不辍作甚麼。
床頭一柄扇。
無端又打折。
上堂。
三家村裡。
牛動尾巴。
搖拂子曰與者個相去多少。
擲拂子曰。
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
雪峰輥球。
禾山打鼓。
秘魔擎叉。
道吾作舞。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别。
喝一喝下座。
示衆。
盡大地是個金剛正體。
向甚處着上座。
芭蕉聞雷而抽。
且道。
是有情是無情。
南屏山下。
壁
父崇夫。
有處士名。
季父為沙門。
曰正則。
師年十五。
從其祝發。
受具戒於廣慈。
初參石田熏。
癡絕沖。
無所入。
繼登太白。
谒滅翁。
咨決所疑。
翁舉南山筀筍東海烏賊話。
師拟對。
翁便打。
師豁然有省。
久之。
為斷橋所重。
請分座。
複舉出世雁山之靈岩。
次遷能仁瑞光。
至元癸未。
被旨住育王。
僧問。
如何是教外别傳底句。
師曰。
不落玄妙。
曰恁麼則一超直入如來地。
師曰。
且緩緩。
問。
如何是學人行履處。
師曰。
你适才從甚處上來。
曰如何得報四恩去。
師曰。
你且從适才路上下去。
問。
如何是聞複翳根除。
師曰。
一不成二不是。
曰如何是塵消覺圓淨。
師曰。
漏木杓破笊籬。
問。
僧問趙州。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曰庭前栢樹子。
問慶雲。
雲曰庭前無栢樹。
一等是問西來意。
為甚所答不同。
師曰。
不是阇黎問。
老僧也不知。
上堂。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若一念無疑。
地不能礙。
若一念無愛。
水不能溺。
若一念無瞋。
火不能燒。
若一念無喜。
風不能飄。
如此即是無依道人。
佛從無依生。
若悟無依。
佛亦無得。
中秋上堂。
馬祖與百丈智藏南泉玩月。
各呈自己見解。
於月有甚交涉。
月輪有圓有缺。
孤光透徹。
謂之月光菩薩。
照破山河大地昏暗。
開一切衆生心地昏暗。
老僧出母胎時。
正當今夜。
拈卻門前大案山。
放你諸人東去西去。
上堂。
魯祖三昧最省力。
才見僧來便面壁。
育王三昧更省力。
才見僧來便合掌。
南山北山。
如牛拽磨。
腳瘦草鞋寬。
地肥茄子大。
上堂。
妙明心印。
印佛則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印法則狗銜赦書。
諸侯避道。
印僧則個個缽盂口向天。
還有自印者麼。
若能自印。
則行住坐卧。
一一明了。
上堂。
本無纖塵法礙你眼睛。
何得自昧。
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千聖不傳底事。
隻在你目前。
不可錯過。
上堂。
先佛有頂[甯*頁]一機。
祖師有末後一句。
總向諸人面前拈出。
破知解窠窟。
截生死根株。
正體獨露。
妙用全真。
一塵中現寶王剎。
毛端上轉大法輪。
開爐上堂。
僧出曰。
丙丁童子來求火。
師曰。
歸去生柴帶葉燒。
乃曰。
古鏡闊一丈。
火爐闊一丈。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你諸人長連床上[(一/(匚*〡*〡*(巨-匚))/土)]地聽。
上堂。
百千三昧門。
百千神通門。
百千妙用門。
你總入不得。
為你被三昧礙。
神通礙。
妙用礙。
直饒不礙。
也入不得。
夜參。
少室無門戶。
如何便得通。
夜深甯耐立。
聽我話西東。
室中垂語曰。
南山筀筍。
東海烏賊。
有僧遽掩師口曰。
請和尚更道。
師以手托開曰。
朝看東南。
暮觀西北。
舉黃龍三關話。
頌曰。
佛手驢腳容易見。
最難道處是生緣。
黃梅不是周家子。
七歲傳衣便會禅。
舉魯祖面壁話。
頌曰。
人來面壁成何事。
要得心開現本源。
空劫已前諸佛子。
話頭不舉自然圓。
師痛宗教濫觞古響喑郁。
於是引宗據祖。
屏遏時學。
崖聳标立。
不随俗好惡。
其住育王能仁。
皆自公選。
不依阿苟榮。
一日謂衆曰。
病叟今年六十六。
死日将至。
火化好。
土化好。
西堂唯庵曰。
山前有片荒地。
師即命疊石為塔。
複自銘曰。
天生一穴。
藏吾枯骨。
骨朽成土。
土能生物。
結個葫蘆。
挂趙州壁。
永脫輪回。
超三世佛。
将示寂。
書訣衆語而化。
世壽六十八。
僧臘五十三。
時至元己醜三月十八日也。
奉全身瘗焉。
有三會語錄。
行世。
杭州府淨慈石林行鞏禅師 初住安吉上方。
遷思溪法寶隆興黃龍吳郡承天。
後住淨慈。
上堂。
橫眸碧漢。
萬國風清。
垂手紅塵。
千峰日出。
才恁麼便不恁麼。
所以道。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橫按拄杖曰。
佛滅二千二百單六載。
沙門行鞏。
今於苕霅盡頭。
鼓鐘清處。
顯示此印。
絲毫無有妄者。
卓拄杖曰。
謹白。
上堂。
山靜課華蜂股重。
林空含箨筍肌明。
倚欄不覺成癡兀。
又得黃鹂喚一聲。
思溪恁麼道。
好吃拄杖六十。
何故。
為他不合随聲逐色。
上堂。
水鄉水廓地多濕。
六月華蚊[此/束]如鐵。
夜半起來笑不辍。
煩惱不辍作甚麼。
床頭一柄扇。
無端又打折。
上堂。
三家村裡。
牛動尾巴。
搖拂子曰與者個相去多少。
擲拂子曰。
洎合停囚長智。
上堂。
雪峰輥球。
禾山打鼓。
秘魔擎叉。
道吾作舞。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别。
喝一喝下座。
示衆。
盡大地是個金剛正體。
向甚處着上座。
芭蕉聞雷而抽。
且道。
是有情是無情。
南屏山下。
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