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關燈
有甚憑據。

    雖然。

    一年一度燒香日。

    千古令人恨轉深。

     師於室中能鍛煉耆艾。

    故世稱大慧與師居處。

    為二甘露門。

    嘗誡徒曰。

    衲僧家着草鞋住院。

    何啻如蚖蛇戀窟乎。

    宋孝宗隆興癸未六月十三日。

    奄然而化。

    塔全身於本山。

     大鑒下第十八世 天童華禅師法嗣 甯波府天童密庵鹹傑禅師 福州鄭氏子。

    母夢廬山老僧入舍而生。

    幼穎悟。

    出家不憚遠遊。

    徧參知識。

    後谒應庵于明果。

    應庵孤硬難入。

    屢遭呵。

    一日入室。

    庵問。

    如何是正法眼。

    師遽曰。

    破沙盆。

    庵颔之。

    踰年辭回省親。

    庵送以偈曰。

    大徹投機句。

    當陽廓頂門。

    相從今四載。

    征诘洞無痕。

    雖未付缽袋。

    氣宇吞乾坤。

    卻把正法眼。

    喚作破沙盆。

    此行将省觐。

    切忌便躲跟。

    吾有末後句。

    待歸要汝遵。

    後出世衢之烏巨。

    次遷祥符蔣山華藏。

    未幾。

    诏住徑山。

    複遷靈隐。

    晚居太白。

    僧問。

    虛空消殒時如何。

    師曰。

    罪不重科。

     上堂。

    牛頭橫說豎說。

    不知有向上關棙子。

    有般漆桶輩。

    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便問。

    如何是向上關棙子。

    何異開眼尿床。

    華藏有一轉語。

    不在向上向下。

    千手大悲。

    摸索不着。

    雨寒無處曬[日*良]。

    今日普請。

    布施大衆。

    良久曰。

    達磨大師。

    無當門齒。

     上堂。

    世尊不說說。

    拗曲作直。

    迦葉不聞聞。

    望空啟告。

    馬祖即心即佛。

    懸羊頭賣狗肉。

    趙州勘庵主。

    貴買賤賣分文不直。

    祇如文殊是七佛之師。

    因甚出女子定不得。

    河天月暈魚分子。

    槲葉風吹鹿養茸。

     上堂。

    卓拄杖曰。

    迷時祇迷者個。

    複卓一下曰。

    悟時祇悟者個。

    直饒迷悟雙忘。

    糞掃堆頭重添擸[打-丁+(天/韭)]。

    莫有向東湧西沒全機獨脫處道得一句底麼。

    若道不得。

    華藏自道去也。

    擲拄杖曰。

    三十年後。

     上堂。

    舉金峰示衆曰。

    老僧二十年前。

    有老婆心。

    二十年後。

    無老婆心。

    時有僧問。

    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

    峰曰。

    問凡答凡。

    問聖答聖。

    曰如何是二十年後無老婆心。

    峰曰。

    問凡不答凡。

    問聖不答聖。

    師曰。

    烏巨當時若見。

    但冷笑兩聲。

    者老漢忽若瞥地。

    自然不堕凡聖窠臼。

     上堂。

    舉婆子燒庵話。

    師曰。

    者婆子洞房深穩。

    水洩不通。

    偏向枯木上糁華。

    寒灰中發焰。

    個僧孤身逈逈。

    慣入洪濤。

    等閑坐斷潑天潮。

    到底身無涓滴水。

    子細簡點将來。

    敲枷打鎖。

    則不無二人。

    若是佛法。

    未夢見在。

    烏巨與麼提持。

    畢竟意歸何處。

    良久曰。

    一把柳絲收不得。

    和煙搭在玉闌幹。

     上堂。

    動弦别曲。

    葉落知秋。

    舉一明三。

    目機铢兩。

    如王秉劍殺活臨時。

    猶是無風匝匝之波。

    向上一路。

    千聖把手共行。

    合入泥犂地獄。

    正當與麼時。

    合作麼生。

    江南兩浙。

    春寒秋熱。

     上堂。

    盡乾坤大地。

    喚作一句子。

    擔枷帶鎖。

    不喚作一句子。

    業識茫茫。

    兩頭俱透脫。

    淨裸裸。

    赤灑灑。

    沒可把。

    達磨一宗。

    掃土而盡。

    所以雲門道。

    盡乾坤大地。

    無纖毫過患。

    猶是轉句。

    不見一法。

    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全提底時節。

    大小雲門。

    劍去久矣。

    方乃刻舟。

    後示寂。

    塔於寺之中峰。

     衢州府光孝百拙善登禅師 和州烏江闵氏子。

    僧問。

    世尊生下。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曰。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

    意旨如何。

    師曰。

    一人傳虛。

    萬人傳實。

    曰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曰。

    贊歎也贊歎不及。

    曰隻如雲門道。

    我當時見。

    一棒打殺與狗子吃。

    貴圖天下太平。

    畢竟具甚麼眼目。

    師曰。

    腦後薦取。

     上堂。

    白日鬧浩浩。

    夜後靜悄悄。

    長廊走波波。

    步步無欠少。

    不識主人翁。

    全身入荒草。

    撞着傅大士。

    問訊維摩老。

    卧疾毗耶城。

    幾個知天曉。

    若是過量人。

    不向那邊讨。

    為甚麼如此。

    喝一喝曰。

    下坡不走。

    快便難逢。

     南書記 福州人。

    久依應庵。

    於狗子無佛性話。

    豁然契悟。

    有偈曰。

    狗子無佛性。

    羅睺星入命。

    不是打殺人。

    被人打殺定。

    庵稱其脫略。

    紹興末。

    示寂於歸宗。

     侍郎李浩居士 字德遠。

    号正信。

    幼閱楞嚴。

    如遊舊國。

    造明果投誠入室。

    應庵揕其胸曰。

    侍郎死後。

    向甚麼處去。

    士駭然汗下。

    庵喝出。

    士退參。

    不旬日徑跻堂奧。

    以偈寄同參嚴康朝曰。

    門有孫膑鋪。

    家存甘贽妻。

    夜眠還早起。

    誰悟複誰迷。

     有鬻胭脂者。

    亦久參應庵。

    頗自負。

    士贈以偈曰。

    不塗紅粉自風流。

    往往禅徒到此休。

    透過古今圈缋後。

    卻來者裡吃拳頭。

     湖州府長興教授嚴康朝居士 嘗問道薦福雪堂。

    及見應庵。

    始得旨。

    嘗有頌曰。

    趙州狗子無佛性。

    我道狗子佛性有。

    蓦然言下自知歸。

    從茲不信趙州口。

    着精神自抖擻。

    随人背後無好手。

    騎牛覓牛笑殺人。

    如今始覺從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