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續燈正統卷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鑒下第二十一世 中竺有禅師法嗣 嘉興府石門真覺元翁信禅師 真覺開山上堂。

    向上一機。

    末後一訣。

    佛祖不傳。

    千聖結舌。

    者裡莫有轉身吐氣者麼。

    出來通個消息。

    僧問。

    鈯斧開山從古有。

    師今新啟石門關。

    借路經過。

    不妨一問。

    師曰。

    把将公驗來。

    曰。

    如何是關中主。

    師曰。

    镆铘橫在手。

    專慣斬癡頑。

    僧拟議。

    師便喝。

    僧禮拜。

    師曰。

    癡頑漢。

    乃曰。

    滿目溪山絕點埃。

    無邊剎海自周圍。

    毗盧樓閣重重現。

    誰睹門門有善财。

    卓拄杖曰。

    石門關啟。

    真覺場開。

    一任南來與北來。

     小參。

    建法幢立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大衆。

    建法幢則固然。

    如何是立的宗旨。

    莫是三轉五轉豎拳下喝麼。

    莫是默然據座拂袖便行麼。

    莫是語言文字确古論今麼。

    莫是灰頭土面長坐不卧麼。

    切須仔細。

    若是正眼不明。

    盡堕偏邪執滞。

    所以道。

    醍醐上味。

    為世所珍。

    遇斯等人。

    翻成毒藥。

    我祖師門下。

    盡十方世界是個無縫鐵壁。

    達磨不識。

    盡十方世界是個無孔鐵錘。

    迦葉不知。

    無汝拟議處。

    無汝承當處。

    旋天轉地。

    換鬥移星。

    雙放雙收。

    透頂透底。

    還會麼。

    龍袖拂開全體現。

    象王行處絕狐蹤。

    僧問畢竟如何是立的宗旨。

    師曰。

    少間向你道。

     風旛中禅師法嗣 呂鐵船居士 母秦國夫人。

    夢公安二聖住持福岩佑至舍而生。

    弱冠時。

    便參空山。

    一日。

    山問。

    曾見趙州麼。

    士厲聲曰。

    無。

    山休去。

    每稱於人曰。

    某再來人也。

    士嘗任江淮都總管。

    乃於蘇之嘉定。

    建永壽寺。

    以延雲水。

    其赓和永明山居詩。

    及他偈言。

    皆超倫邁俗。

     達磨忌拈香曰。

    西來不稱梁王旨。

    西去空攜一隻履。

    若言妙用與神通。

    真正衲僧誰數你。

    九年面壁尋出場。

    接得一人又無臂。

    衣盂連累到盧能。

    從此葛藤生不已。

    罪過有彌天。

    源流無滴水。

    今朝七百八十六年逢忌辰。

    那個兒孫。

    不痛徹骨髓。

    一爐香篆一瓯茶。

    報恩卻是孤恩底。

    欲把拳頭舉似伊。

    憐渠已沒當門齒。

     華藏見禅師法嗣 蘇州府陽山金芝嶺鐵[此/束]念禅師 示衆。

    靈山付囑。

    天下葛藤樁。

    少室單傳。

    諸方是非窟。

    安心忏罪。

    破漆桶又要重光。

    付法傳衣。

    滞行貨徒勞索價。

    沩仰。

    團圞無縫罅。

    壁立絕中邊。

    臨濟。

    棒頭開正眼。

    拳下示生涯。

    曹洞。

    錦帳繡鴛鴦。

    行人難得見。

    雲門。

    三句可辨。

    一镞遼空。

    法眼。

    大地山河。

    俱為妙用。

    看來世界清平。

    何用強生節目。

    金芝。

    今日為諸人。

    斷者公案去也。

    看看。

    以拄杖畫一畫曰。

    四海浪平龍睡穩。

    九天雲淨鶴飛高。

     舉三聖道。

    我逢人則出。

    出則不為人。

    興化道。

    我逢人則不出。

    出則便為人話。

    頌曰。

    誰謂家風分兩邊。

    一條。

     拄杖兩人牽。

    休觀千嶂淩雲勢。

    好看銀河落九天。

    舉舍利弗入城。

    月上女出城話。

    頌曰。

    出城入廓兩相逢。

    來去誰雲路不同。

    回首涅盤台上望。

    九州四海一家風。

     直翁圓禅師法嗣 廬州府無為州天甯無能教禅師 門懸一牌雲。

    謹防惡犬。

    竺源參。

    才跨門。

    便曰。

    老和尚為我趕狗。

    師便入去閉卻門。

    智首座。

    出迎同坐。

    少時。

    方丈會茶。

    智起白曰。

    此上人。

    得得來見和尚。

    師曰。

    已相見了也。

    既而師诃。

    蒙山。

    不合引兄弟禮忏施食。

    源曰。

    實際理地。

    不受一塵。

    佛事門中。

    不舍一法。

    師曰。

    不然。

    我宗門中。

    合提何事。

    如何是佛。

    麻三斤。

    如何是佛乾屎橛。

    當提此事始得。

    源曰。

    蒙山和尚。

    嘗問學者道。

    栽松道者。

    不具二緣而生。

    達磨大師。

    葬熊耳。

    卻攜隻履西歸。

    為複是神通妙用。

    為複是法爾如然。

    如此提唱。

    和尚以為何如。

    師曰。

    汝莫作禅會去麼。

    源當下如夢忽醒。

     金牛真禅師法嗣 安慶府太湖普明無用寬禅師 結夏上堂。

    諸方結制。

    有甚巴鼻。

    太湖梁山。

    冷氷氷地。

    二百個鐵額銅頭。

    無用分作兩處。

    提起放下。

    吞聲飲氣。

    拟議之間。

    頂門着地。

    卓拄杖曰。

    何似晴空轟霹靂。

    下座。

     佛成道日上堂。

    六年雪山錯。

    忽睹明星錯。

    走下山來錯。

    錯錯。

    假使九州之鐵。

    也難鑄此一錯。

    更說甚麼。

    大地含靈。

    同成正覺。

     中峰至上堂。

    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

    天目山古佛。

    輝天并鑒地。

    虎齩大蟲。

    蛇吞鼈鼻。

    擲拄杖曰。

    直下來也。

    急着眼觑大衆懷香拜。

    請幻住大和尚慈悲開示。

    便下座。

     鼓山凝禅師法嗣 松江府澱山蒙山德異禅師 高安盧氏子。

    初參承天孤蟾瑩。

    瑩命看趙州無字話。

    一日蟾問。

    亡僧遷化。

    向甚麼處。

    師罔措。

    悱發參究。

    因首座入堂。

    墜香盒作聲。

    豁然有省。

    述偈曰。

    沒興路途窮。

    踏翻波是水。

    超群老趙州。

    面目隻如此。

    尋谒雪岩退耕虛舟諸老。

    舟問。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是甚麼。

    師曰。

    所供并是語實。

    又問。

    南泉斬貓。

    意旨如何。

    師曰。

    剖腹傾心。

    舟曰。

    趙州戴草鞋出去。

    又作麼生。

    師曰。

    手腳俱露。

    一日室中。

    舟問。

    雪覆千山。

    為甚麼孤峰不白。

    師曰。

    别是一乾坤。

    舟大稱賞。

    勸谒皖山。

    山問。

    光明寂照徧河沙。

    豈不是張拙秀才語。

    師拟答。

    山震威一喝。

    師當下釋然。

    一日。

    山舉宋太宗問僧。

    甚處來。

    僧曰。

    廬山卧雲。

    太宗曰。

    朕聞卧雲深處不朝天。

    因甚到者裡話問師。

    師曰。

    邦有道則見。

    山深肯之。

    承天覺庵。

    處以第一座。

    後隐居蓮湖橋休休庵。

    出世澱山。

    僧問。

    寶壽開堂。

    三聖推出一僧。

    意旨如何。

    師曰。

    兩彩一賽。

    曰寶壽便打。

    又作麼生。

    師曰。

    為人須為徹。

    曰三聖道。

    恁麼為人。

    非但瞎卻者僧眼。

    瞎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