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身。

    若不是鏡清普請。

    幾乎狼藉。

     舉九祖伏馱密多。

    問八祖佛馱難提。

    父母非我親。

    誰是最親者。

    諸佛非我道。

    誰是最道者話。

    頌曰。

    父母分明非我親。

    祖師肝膽向人傾。

    直下若能親薦得。

    優昙華發火中春。

     贈黃漢嶺開接待偈曰。

    路繞懸崖萬仞頭。

    行人到此盡生愁蓦然得個休歇處。

    重疊關山任意遊。

     萬壽觀禅師法嗣 南昌府黃龍無門慧開禅師 杭州良渚梁氏子。

    母宋氏。

    從天龍肱受業。

    參月林於萬壽。

    林令看狗子無佛性話。

    經六年。

    逈無入處。

    乃奮志自誓曰。

    若去睡眠。

    爛卻我身。

    每至困時。

    繞廊而行。

    昏則以頭磕柱。

    一日聞齋鼓聲有省。

    述偈曰。

    青天白日一聲雷。

    大地群生眼豁開。

    萬象森羅齊稽首。

    須彌[跳-兆+孛]跳舞三台。

    次日入室。

    欲通所得。

    林遽曰。

    何處見神見鬼。

    師便喝。

    林亦喝。

    師又喝。

    自此機用吻合。

    甯宗嘉定戊寅。

    出世安吉報國。

    次遷隆興天甯。

    黃龍翠岩。

    蘇之開元靈岩。

    鎮江焦山。

    金陵保甯。

    理宗淳佑丙午。

    奉旨開山護國仁皇禅寺。

    上堂。

    若人識得心。

    大地無寸土。

    古人恁麼道。

    黃龍即不然。

    若人識得心。

    大地盡是土。

     上堂。

    是非長短耳邊風。

    切莫於中覓異同。

    要得八風吹不動。

    放教心地等虛空。

    慈受老人。

    隻解順水張帆。

    不能逆風把柁。

    黃龍又且不然。

    是非都去了。

    是非裡薦取。

    何故。

    聻。

    幾度黑風翻大浪。

    未曾聞道釣舟傾。

     上堂。

    三分光陰二早過。

    懷州牛吃禾。

    靈台一點不揩磨。

    益州馬腹脹。

    貪生逐日區區者。

    天下覓醫人。

    喚不回頭争奈何。

    灸豬左膊上。

    於斯薦得。

    參學事畢。

    其或未然。

    木上座。

    與諸人說破。

    乃卓拄杖下座。

     上堂。

    趙州道。

    南來者與他下載。

    北來者與他上載。

    大似世情看冷暖。

    人面逐高低。

    慈受道。

    南來者與他一面笑。

    北來者與他一面笑。

    大似歡喜厮散。

    笑裡有刀。

    若是焦山。

    又且不然。

    南來者以平常待之。

    北來者以平常待之。

    也不瞋也不笑。

    也無下也無高。

    何故。

    清平世界。

    不用幹戈。

     朝陽偈曰。

    寒時急用底物。

    趂暖着些針線。

    忽然臘月到來。

    免緻腳忙手亂。

    對月偈曰。

    始見些兒光影。

    要了末後一段。

    若是無門拳頭。

    不打者般鈍漢。

     師。

    晚年倦于槌拂。

    庵居西湖。

    學者猶衆。

    理宗召入選德殿說法。

    祈雨感應。

    敕賜金襕法衣。

    佛眼之号。

     長沙府石霜竹岩妙印禅師 進賢萬氏子。

    受業於龍塘紹昙。

    徧參。

    留龍門光癡鈍穎最久。

    抵蘇州萬壽。

    谒月林。

    入室次。

    林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老鼠齩破燈盞。

    林颔之。

    曆住數剎。

    後移石霜。

     對月看經偈曰。

    未動舌頭文彩露。

    五千餘卷一時周。

    若言待月重開卷。

    敢保驢年未徹頭。

     晚年築庵曰紫霞。

    丞相趙葵。

    燕居裡第。

    嘗延師論道。

    理宗寶佑乙卯八月二十三日。

    書偈曰。

    六十九年。

    一場大夢。

    歸去來兮。

    珍重珍重。

    書畢。

    泊然而逝。

    塔於紫霞。

     興化府囊山孤峰德秀禅師 福州連江陳氏子。

    祝發蘇之寒山。

    上堂。

    舉僧問雪峰。

    如何是第一句。

    峰良久。

    僧舉似長生。

    生曰。

    此是第二句。

    峰令僧問生。

    如何是第一句。

    生曰。

    蒼天蒼天。

    師曰。

    二大老。

    與麼提掇。

    淚出痛腸。

    若是第一句。

    要且未夢見在。

    忽有人問怡山。

    如何是第一句。

    隻向他道。

    劍去久矣。

     上堂。

    真淨道。

    頭陀石被莓苔裹。

    擲筆峰遭薜荔纏。

    羅漢寺裡。

    一年度三個行者。

    歸宗寺裡。

    參退吃茶。

    師曰。

    大衆要會麼。

    聽取一頌。

    天晴日頭出。

    雨落地下濕。

    盡情都說了。

    隻恐信不及。

     大鑒下第二十世 華藏淨禅師法嗣 福州府雪峰石翁玉禅師 禮雪峰塔偈曰。

    入閩早是四旬餘。

    象骨崖前縛屋居。

    誰道開平年代後。

    春疇煙雨幾犂鋤。

     甯波府天童西江謀禅師 被敕住天童。

    曆四十年。

    貌枯瘁。

    莅衆孤峻。

    機語峭拔。

    音如洪鐘。

    理宗朝。

    三被寵錫。

    其示衆曰。

    春日晴。

    黃鹂鳴。

    最親切。

    誰解聽。

    癡絕主玉幾時。

    嘗寄偈。

    有千丈飛流氣象新。

    岩前一吼盡無塵之句。

    将入滅顧侍僧曰。

    一笑翻身。

    日面月面。

    遂閣筆而逝。

     徑山珏禅師法嗣 杭州府中竺空岩有禅師 室中嘗垂語曰。

    黃金鑄就鐵。

    真人東海湧。

    嘗頌曰。

    錦衣公子醉田家。

    熟睡柴床日未斜。

    熱渴呼漿無所得。

    便将玉帶換瓯茶。

     杭州府淨慈千濑善慶禅師 嚴陵彭氏子。

    丱歲而孤。

    萍蹤無寄。

    就舅氏業儒。

    往見懷楚。

    楚知為法器。

    問。

    能出家否。

    師曰。

    固本願耳。

    楚遂度之。

    爰具戒品。

    律身甚嚴。

    徧曆諸方無所證。

    後聞荊叟主淨慈。

    遂往親依。

    一日聞舉洞山麻三斤話。

    忽悟深旨。

    出世宜興保安。

    次遷嘉禾天甯。

    後陛淨慈。

    嘗着扶宗顯正論。

    仁宗覽而嘉之。

    賜金襕袈裟。

    徽号慧光普照文明通辯。

    及謝事。

    築室曰歸休。

    宴息其間泊如也。

    元至元戊寅八月三日化去。

    壽七十九。

     靈隐泉禅師法嗣 金華府寶林無機禅師 上堂。

    舉妙喜頌圓覺。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曰。

    荷葉團團團似鏡。

    菱角尖尖尖似錐。

    風吹柳絮毛球走。

    雨打梨華蛱蝶飛。

    師曰。

    妙喜可謂桃花李花。

    總成一家。

    雙林則不然。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度桑乾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

     上堂。

    蘆花對蓼紅。

    木落山露骨。

    彷佛揚州。

    依希越國。

    拈拄杖卓一下曰。

    為君卓破精靈窟。

    無位真人赤骨律。

     黃龍開禅師法嗣 杭州府護國臭庵宗禅師 上堂。

    舉豐幹謂寒山拾得曰。

    你與我去遊五台。

    便是我同流。

    寒山曰。

    你去遊五台作麼。

    幹曰。

    禮拜文殊。

    山曰。

    你不是我同流。

    師曰。

    豐幹開口。

    不在舌頭上。

    寒山同坑無異土。

    檢點将來。

    兩個駝子厮撞着。

    世上由來無直人。

     上堂。

    舉嶽林振示衆。

    市袋口開。

    還有買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