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毒海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京都柏林嗣祖沙門 性音 重編
秘魔岩
把斷重津過者難。
擎杈須信髑髅乾。
霍山到後知端的。
同死同生未足觀(明覺顯)。
披雲台 林底常懷老藥山。
皮膚脫盡萬機閑。
有時月下披雲嘯。
千古風流滿世間(慈受深)。
偶作 竹外茅齋橋下亭。
半池荷葉半池菱。
匡床曲幾坐終日。
萬疊青山一老僧(全室泐)。
栖雲庵壁 自從南嶽來雪窦。
二十餘年不下山。
兩處居庵身已老。
又尋幽谷養衰殘(和庵主)。
十方世界目前寬。
抛卻雲庵過别山。
三事壞衣穿處補。
一條藜杖伴清閑。
黃皮裹骨一常僧。
壞衲蒙頭百慮澄。
年老懶能頻對客。
攀蘿又上碧崚嶒。
病起 病來又病皮黏骨。
抖擻起來無一物。
行不成步語聲低。
鼻孔依然空突兀(東山演)。
乞歸老山中 六載皇都唱祖機。
兩曾金殿奉天威。
青山隐去欣何得。
滿箧惟将禦頌歸(大覺琏二)。
千簇雲山萬壑流。
閑身歸老此山頭。
餘生願祝無疆壽。
一炷清香滿石樓。
偶泊齋題壁 百年未了随時了。
五十無家不做家。
知道明朝與後日。
是何面目讨波咤(呆翁悅二)。
金山感舊 今日重來憶往時。
影堂淚眼對先師。
寥寥祖道塵埃重。
皮髓分明幾個知。
述懷 傳燈讀罷鬓先華。
功業猶争幾洛叉。
午睡起來塵滿案。
半櫩閑日落庭花(素首座)。
曉過西湖 水光山色四無人。
清曉誰看第一春。
紅日漸高弦管動。
半湖煙霧是遊塵(天隐至)。
再遊東林寺 台殿參差聳瑞煙。
桂花飄雪水潺潺。
莫疑遠去無消息。
七萬餘年始半年(貫休四)。
宣玄舊辇殘雲濕。
耶舍孤墳落照遲。
有個山僧倚松睡。
恐人來取白猿兒。
玉像珠龛香陣橫。
錦霞多傍石牆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
花裡惟聞鸩鳥聲。
書石壁禅居 赤栴檀塔六七級。
白菡萏花兩三枝。
禅客相逢隻彈指。
此心能有幾人知(前人)。
楞嚴廢寺 萬花叢裡畫樓新。
玉女恁欄天上春。
明月一輪天外冷。
夜深曾照坐禅人(紫柏可)。
牛頭寺 行過多岐又問岐。
雲林深處到來遲。
寺僧相見不相語。
自對夕陽讀斷碑(魯山泰)。
長樂寺 山翠一堆中有寺。
溪流四繞外聞鐘。
僧寮尋得雲封着。
虎迹滿庭三兩松(智[舟*亥])。
夜坐 地爐兀坐燒殘葉。
童子酣眠喚不應。
空盡大千無佛祖。
老蟲翻下夜龛燈(楚石琦)。
點盡山窗一盞油。
地爐無火冷愀愀。
話頭留向明朝舉。
道者敲鐘又上樓(恭都寺)。
栽松 鈍镢橫肩雪未消。
不辭老步上苕荛。
等閑種得靈根活。
會看春風長綠條(元叟端)。
莳秧 疎陋無能處市廛。
問農學稼力争先。
近來已得真三昧。
豎擲橫抛直似弦(濟水洸)。
樵薪 蓦持利斧和根斫。
那管榮枯長短枝。
縛去一冬燒不盡。
有無句子總相随(石潮甯)。
偶題 掘溝引水澆蔬圃。
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
梅花似雪日難消(海舟慈)。
觀江際小兒垂釣 蓬頭穉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恐畏魚驚不應人(胡釘鉸)。
金山 波中卓出始昂頭。
裂破長江兩道流。
隔岸紅塵飛不到。
三三兩兩渡人舟(天童悟)。
空生石(石中空可居人而上平如砥建閣其中故曰空生) 盡道孤危曾不立。
誰知大地自空擎。
欲看樓閣空中建。
請向虛空背上行(木陳忞二)。
眠牛石 頑皮似鐵骨如鋼。
鼻孔渾侖管帶忘。
祇為祖翁田地好。
從教卧月更眠霜。
五指山 一葉浮天外。
千山落鏡中。
誰人揮隻手。
劃破太虛空(憨山青)。
雪彌勒 突出全身白玉堆。
橫拖布袋冷顔開。
隻為衆生多熱惱。
下生故不待當來(琅琊真)。
雙劍峰 雙垂天末落群峰。
日照寒铓血暈重。
在昔虛空曾剖判。
至今風雨尚磨砻(僧贅)。
渡曹溪 踏來空翠幾千重。
曲折曹溪鎖梵宮。
欲問嶺南傳底事。
青山白鳥水聲中(紫柏可)。
雁宕山 展旗邀我過天窗。
石女雙鸾展笑容。
卓筆蘸乾龍鼻水。
等閑題破石屏風(枯禅鏡)。
四海名山曾過目。
就中此境難圖錄。
山前向見白頭翁。
自道一生看不足(惟一潤)。
賣毛帚 全身脫落镬湯後。
百億毛頭絕點塵。
而今竿木随身轉。
十字街前等個人(夢庵格)。
普請 我扣華鲸汝便來。
區區運水及搬柴。
為憐逐隊随群者。
伸手從人覓
擎杈須信髑髅乾。
霍山到後知端的。
同死同生未足觀(明覺顯)。
披雲台 林底常懷老藥山。
皮膚脫盡萬機閑。
有時月下披雲嘯。
千古風流滿世間(慈受深)。
偶作 竹外茅齋橋下亭。
半池荷葉半池菱。
匡床曲幾坐終日。
萬疊青山一老僧(全室泐)。
栖雲庵壁 自從南嶽來雪窦。
二十餘年不下山。
兩處居庵身已老。
又尋幽谷養衰殘(和庵主)。
十方世界目前寬。
抛卻雲庵過别山。
三事壞衣穿處補。
一條藜杖伴清閑。
黃皮裹骨一常僧。
壞衲蒙頭百慮澄。
年老懶能頻對客。
攀蘿又上碧崚嶒。
病起 病來又病皮黏骨。
抖擻起來無一物。
行不成步語聲低。
鼻孔依然空突兀(東山演)。
乞歸老山中 六載皇都唱祖機。
兩曾金殿奉天威。
青山隐去欣何得。
滿箧惟将禦頌歸(大覺琏二)。
千簇雲山萬壑流。
閑身歸老此山頭。
餘生願祝無疆壽。
一炷清香滿石樓。
偶泊齋題壁 百年未了随時了。
五十無家不做家。
知道明朝與後日。
是何面目讨波咤(呆翁悅二)。
金山感舊 今日重來憶往時。
影堂淚眼對先師。
寥寥祖道塵埃重。
皮髓分明幾個知。
述懷 傳燈讀罷鬓先華。
功業猶争幾洛叉。
午睡起來塵滿案。
半櫩閑日落庭花(素首座)。
曉過西湖 水光山色四無人。
清曉誰看第一春。
紅日漸高弦管動。
半湖煙霧是遊塵(天隐至)。
再遊東林寺 台殿參差聳瑞煙。
桂花飄雪水潺潺。
莫疑遠去無消息。
七萬餘年始半年(貫休四)。
宣玄舊辇殘雲濕。
耶舍孤墳落照遲。
有個山僧倚松睡。
恐人來取白猿兒。
玉像珠龛香陣橫。
錦霞多傍石牆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
花裡惟聞鸩鳥聲。
書石壁禅居 赤栴檀塔六七級。
白菡萏花兩三枝。
禅客相逢隻彈指。
此心能有幾人知(前人)。
楞嚴廢寺 萬花叢裡畫樓新。
玉女恁欄天上春。
明月一輪天外冷。
夜深曾照坐禅人(紫柏可)。
牛頭寺 行過多岐又問岐。
雲林深處到來遲。
寺僧相見不相語。
自對夕陽讀斷碑(魯山泰)。
長樂寺 山翠一堆中有寺。
溪流四繞外聞鐘。
僧寮尋得雲封着。
虎迹滿庭三兩松(智[舟*亥])。
夜坐 地爐兀坐燒殘葉。
童子酣眠喚不應。
空盡大千無佛祖。
老蟲翻下夜龛燈(楚石琦)。
點盡山窗一盞油。
地爐無火冷愀愀。
話頭留向明朝舉。
道者敲鐘又上樓(恭都寺)。
栽松 鈍镢橫肩雪未消。
不辭老步上苕荛。
等閑種得靈根活。
會看春風長綠條(元叟端)。
莳秧 疎陋無能處市廛。
問農學稼力争先。
近來已得真三昧。
豎擲橫抛直似弦(濟水洸)。
樵薪 蓦持利斧和根斫。
那管榮枯長短枝。
縛去一冬燒不盡。
有無句子總相随(石潮甯)。
偶題 掘溝引水澆蔬圃。
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
梅花似雪日難消(海舟慈)。
觀江際小兒垂釣 蓬頭穉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恐畏魚驚不應人(胡釘鉸)。
金山 波中卓出始昂頭。
裂破長江兩道流。
隔岸紅塵飛不到。
三三兩兩渡人舟(天童悟)。
空生石(石中空可居人而上平如砥建閣其中故曰空生) 盡道孤危曾不立。
誰知大地自空擎。
欲看樓閣空中建。
請向虛空背上行(木陳忞二)。
眠牛石 頑皮似鐵骨如鋼。
鼻孔渾侖管帶忘。
祇為祖翁田地好。
從教卧月更眠霜。
五指山 一葉浮天外。
千山落鏡中。
誰人揮隻手。
劃破太虛空(憨山青)。
雪彌勒 突出全身白玉堆。
橫拖布袋冷顔開。
隻為衆生多熱惱。
下生故不待當來(琅琊真)。
雙劍峰 雙垂天末落群峰。
日照寒铓血暈重。
在昔虛空曾剖判。
至今風雨尚磨砻(僧贅)。
渡曹溪 踏來空翠幾千重。
曲折曹溪鎖梵宮。
欲問嶺南傳底事。
青山白鳥水聲中(紫柏可)。
雁宕山 展旗邀我過天窗。
石女雙鸾展笑容。
卓筆蘸乾龍鼻水。
等閑題破石屏風(枯禅鏡)。
四海名山曾過目。
就中此境難圖錄。
山前向見白頭翁。
自道一生看不足(惟一潤)。
賣毛帚 全身脫落镬湯後。
百億毛頭絕點塵。
而今竿木随身轉。
十字街前等個人(夢庵格)。
普請 我扣華鲸汝便來。
區區運水及搬柴。
為憐逐隊随群者。
伸手從人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