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關燈
慧身。

    不由他悟。

     鑄法鐘提(法器 挂鐘 鳴鐘 施鐘) 應庵華禅師新鑄鐘上堂。

    有大智人。

    具大知見。

    啟大爐鞴。

    奮大鉗錘。

    然後示大機。

    顯大用。

    於二百日中成此大法器。

    住大解脫門。

    亘千萬億劫。

    震大圓音。

    空明暗相。

    以此津濟四生。

    以此梯航九有。

    以此祈祥忏罪。

    以此息苦停酸。

    以此揭示頂門正眼。

    以此流通佛祖慧命。

    直得星飛電卷山色凝光。

    鳳舞鸾翔龍馳虎驟。

    豈不見玄沙和尚道。

    直似秋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苟能於此洞明。

    便見玄沙老子即今向紫霄峰下拭眼堂前騎聲蓋色。

    坐斷十方。

    脫或未然。

    塞卻耳根分明聽取。

     無用寬禅師正覺寺挂鐘。

    父母未生一點子。

    洪爐烹煉轉精神。

    當陽挂起打一下。

    天上人間播好音。

    連打二下雲。

    上祝吾皇萬萬春。

     山茨際禅師為雲居印心院主挂鐘。

    師雲。

    祗樹林内忽鐘聲。

    撩倒阿難悟本真。

    今日山僧重擊着。

    阿誰會得證圓聞。

    乃擊鐘三下雲。

    若将耳聽終難會。

    眼裡聞來方始親。

     大沩智禅師初居秀州之西庵。

    一日普淨院範鐘成。

    請鳴鐘。

    曰。

    長子羅睺羅。

    遵受如來勅。

    撞鐘發大機。

    阿難圓信入。

    我今撞此鐘。

    見聞獲大益。

    上徹三千界。

    下透無窮極。

    塵劫逈寥寥。

    太空常寂寂。

    息苦與停酸。

    皆承此恩力。

     應庵華禅師傳法寺智都僧正請鳴鐘。

    師示衆雲。

    頑銅鈍鐵。

    美玉精金。

    大冶紅爐。

    一模鑄就。

    不假毗沙門天王神力。

    豈從須彌頂[甯*頁]上持來。

    器重千鈞。

    樓高百尺。

    啟圓通三昧。

    發清淨妙音。

    直須眼處承當。

    莫向耳邊領略。

    镬湯爐炭不用吹而自滅。

    刀山劍樹何待喝而後摧。

    昏夢頓除。

    沉迷了悟。

    萬象森羅俱作舞。

    大千沙界一時聞。

    大衆。

    且道末上一槌落在甚麼處。

    劫石有消日。

    洪音無盡時。

     弘覺忞禅師為新鐘發聲。

    大冶煅成真法器。

    那堪高躅聳人天。

    聲光自此長輝赫。

    伫聽洪音徧大千。

     天隐修禅師居士施銅鐘薦考妣請小參。

    師拈槌指鐘雲。

    者鐘彼為薦父母。

    又乞山僧說法。

    山僧無法可說。

    記得東坡居士有鐘銘偈雲。

    有鐘誰為撞。

    有撞誰撞之。

    三合而後鳴。

    聞所聞為五。

    缺一不可得。

    汝則安能聞。

    汝聞竟安在。

    雲雲。

    大小東坡說義理禅。

    山僧則不然。

    蓦舉鐘槌雲。

    還見麼。

    複敲鐘三下雲。

    還聞麼。

    者裡會得。

    一超直入如來地。

    其或未會。

    更聽一偈。

    鐘聲一擊頓超然。

    薦拔先靈出陰纏。

    今日老僧親指示。

    管教步步踏青蓮。

     挂闆法語(挂鐘闆) 密雲悟禅師挂闆。

    叢林号令。

    佛祖鉗椎。

    今朝懸向堂前輕輕擊着。

    直令人人頓斷命根。

    雖然如是。

    更有一人。

    且道具何面目。

    高着眼始得。

     山茨際禅師挂闆。

    叢林号令。

    佛祖紀綱。

    懸起也有眼皆見。

    擊着也有耳鹹聞。

    既見既聞。

    直下是觀音入理之門。

    當處即善财功圓之際。

    雖然如是。

    且不落聲色一句作麼生。

    遂擊闆雲。

    騎聲蓋色甚分明。

     弘覺忞禅師挂鐘闆。

    逈無依倚處立卓。

    縱橫窈絕機宜中。

    翕張變态。

    化裁妙天然之矩矱。

    動寂露法王之根苗。

    所以把住則烈日霜飛四溟無水洩。

    放行則寒氷焰發大地忽陽和。

    正當今日。

    權衡佛祖高聳人天即置。

    斬新條行新令一句又作麼生道。

    遂擊一下雲。

    霹靂一聲喧宇宙。

    心華開遍少林春。

     石雨方禅師寶壽挂鐘闆。

    舊日規模。

    一任梅花連夜發。

    斬新條令。

    豈容客子帶回春。

    銅頭鐵額底。

    到此也須重鍛。

    龍骧虎驟底。

    不妨依教奉行。

    今有密言。

    有誰唱和。

    良久曰。

    無則仰勞二上座去也。

    遂擊鐘闆。

     挂木魚提綱 無用寬禅師梁山挂木魚上堂。

    不似魚。

    不似蜃。

    爍破虛空。

    缽盂安柄。

    饑逢王膳不能餐。

    香積國門施号令。

    喝一喝雲。

    倒騎廊庑日日。

    敲禹門一跳風波高。

    卓柱杖一下雲。

    照顧眉毛。

    便下座。

     制法鼓提綱 白雲演禅師新鞔法鼓上堂。

    多載頑皮擊不響。

    新皮才動震天雷。

    無滞莫言随勢去。

    有聲誰謂不平來。

    何也。

    雙眼聽不聞。

    雙耳觑不見。

    一條平坦路。

    是誰沒方便。

     大慧杲禅師新鞔法鼓歲旦上堂。

    新歲擊新鼓。

    普施新法雨。

    萬物盡從新。

    一一就規矩。

    普賢大士欣歡。

    乘時打開門戶。

    放出白象王。

    徧地無尋處。

    拈起拄杖雲。

    惟有者個不屬故新。

    等閑開口吞卻法身。

    擲下雲。

    是甚麼。

    千年桃核裡。

    元是舊時仁。

     恕中愠禅師新鞔法鼓上堂。

    隻與麼散去。

    已遲三刻。

    那更指東畫西說黃道黑。

    明眼人咬牙有分。

    雖然。

    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不見鹽官示衆雲。

    虛空為鼓。

    須彌為椎。

    什麼人打得。

    掘地深埋。

    南泉雲。

    王老師不打者破鼓。

    是精識精。

    法眼别雲。

    王老師不打。

    班門弄斧。

    靈岩新鞔法鼓。

    以木為身。

    以皮為面。

    要打便打。

    要歇便歇。

    且無許多勞攘。

    隻是不得聞着。

    聞着則喪身失命。

    且誰是喪身失命者。

    床下爛蒲鞋。

    籬根秃苕帚。

     天真則禅師制法鼓上堂。

    此鼓震若雷霆。

    懸如日月。

    震旦國中擊動。

    兜率天宮普說。

    塵塵說剎剎說熾然說道。

    八臂那咤撲帝鐘。

    金剛腦後三斤鐵。

    海門坐斷阃外乾坤。

    卻笑禾山輕漏洩。

    從此泉石增輝。

    無不歡悅。

    切切切。

    個個圓聞俱透。

    徹以拂子擊空雲。

    冬冬冬。

     列祖提綱錄卷第四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