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饒總不與麼。
亦未是衲僧行履處。
且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
長短三期俱莫立。
饑來吃飯困來眠。
雖然。
切忌随徑山舌頭轉。
笑隐欣禅師結夏上堂。
據菩薩乘。
修寂滅行。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釋迦老子於明鏡中更加繪畫。
報國則不然。
有時三頭六臂。
變現大力魔王。
有時日面月面。
示應大悲千手眼。
三條椽下倒卧橫眠。
十字街頭縱橫遊戲。
卓拄杖雲。
若無舉鼎拔山力。
千裡烏骓不易騎。
結夏上堂。
舉天平依和尚行腳時參西院。
常雲。
莫道會佛法。
覓個舉話人也無。
一日西院遙見召雲。
從依。
平舉頭。
西院雲錯。
平行三兩步。
西院又雲錯。
平近前。
西院雲适來者兩錯。
是西院錯。
上座錯。
平雲從依錯。
西院雲錯。
平休去。
西院雲。
且在者裡過夏。
待共上座商量者兩錯。
平當時便行。
住後謂衆雲。
我當初行腳時被風吹到思明長老處。
連下兩錯。
更留我過夏。
待共我商量。
我不道恁麼時錯。
發足南方去時。
早知道錯了也。
雪窦頌雲。
禅家流。
愛輕薄。
滿肚參來用不着。
堪悲堪笑天平老。
卻謂當初悔行腳。
錯錯。
西院清風頓銷铄。
複。
雲忽有個衲僧出雲錯。
雪窦錯何似天平錯。
師雲。
者一則公案。
叢林中商量者多。
決斷者少。
中峰今日為諸人斷看。
一人監主自盜。
一人賣賊放贓。
一人知而不肯。
各與三十拄杖。
何也。
速則易改。
久則難追。
雪峤信禅師結制上堂。
四十年來恁麼行。
斬開碧落血腥腥。
其中果有希奇事。
獅子遊行不問程。
稽首燈王如來。
普願微塵國土衆生同入般若波羅密門。
且道般若波羅密門作麼生入。
舉拂子雲。
鑒。
箬庵問禅師結夏示衆。
人皆苦炎熱。
我愛夏日長。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良久雲。
大家在者裡。
蓦拍禅床。
須信茫茫煙浪裡。
自然别有好商量。
結夏升座。
現成公案。
逈絕誵訛。
掉下腰包。
大事已辦。
佛祖說不到。
今日說到。
佛祖行不到。
今日行到。
直得德山臨濟喝似雷轟棒如雨點。
到者裡也隻得退身三步。
十聖三賢罔措。
野狐潛觑無門。
你若錯腳踏着常住一片磚。
便見分身兩段。
何況較古較今說長道短。
鼓是煽非惑亂人家男女。
長期短限者邊那邊。
虛費草鞋消磨歲月。
閻老子面前他時打鬼骨臀。
且道是甚麼人承受。
山僧二十年前向水邊林下撞着個無面目老漢。
水也不曾沾他一滴。
今日敢向人天衆前為者老漢出氣。
冤家路狹被諸上座逼定。
要山僧為衆結夏。
結夏且置。
你将山僧拄杖安置在什麼處。
莫動着。
動着則頭破腦裂。
卓拄杖雲。
謹白。
結制上堂。
師雲。
逼胡孫上樹。
畫虎成狸。
剝名品荔枝。
弄巧成拙。
今日三。
明日四。
枝上生枝。
齩破話頭。
裂碎鼻孔。
平地上坑陷人家男女。
直饒向未舉以前薦得。
猶為立地死漢。
諸兄弟。
幸不作者般蟲豸。
當陽直截一句作麼生道。
秋風秋雨寒侵骨。
爛葉堆雲且閉門。
結制上堂。
曲說直說塵說剎說。
三世一時說。
舌頭不出口。
明眼衲僧向者裡共出隻手。
貴圖宗風不墜。
師法有據。
若隻循途守轍。
何祇埋沒生平。
九旬伊始。
聖制初成。
打頭不遇作家。
到底翻成骨董。
要不入者圈缋麼。
一句逈超千百億。
六月黃河徹底氷。
結制上堂。
一法不是有。
萬法不是無。
不說如來禅。
不明祖師意。
賓是賓主是主。
禮是禮樂是樂。
滿面春風潑畫欄。
梵王宮殿開深鑰。
坐享太平底也少伊不得。
提上挈下底也少伊不得。
其間設或半肯半不肯。
山僧隻恁麼放過。
雲無心而出岫。
水盈科而或流。
遇高山而必止。
到大海而方休。
蓦卓拄杖雲。
長期短限渾閑事。
要使人人盡徹頭。
結制上堂。
靈雲見桃花。
堕坑落塹。
香嚴聞擊竹。
接響乘虛。
現成田地一任縱橫。
十字荒田不揀草。
信手拈來是。
且道是個甚麼。
天晴日出。
雨落地濕。
春山疊亂青。
春水翻空碧。
自是不歸歸便得。
見不成。
聞不及。
拟議不來還劈脊。
此時不直究根源。
更待當來問彌勒。
林臯豫禅師結制上堂。
今年結夏不尋常。
柴滿堆兮麥滿倉。
珍重五湖雲水客。
輕搖蒲扇足風涼。
喝一喝。
牧雲門禅師結夏上堂。
天童結夏草鞋高挂。
無内無外無高無下。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大衆。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則百億須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
乃至華藏世界盡無邊香水海。
總出不得天童門限。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但隻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行但行坐但坐。
菩提煩惱生死涅盤智慧愚癡真如佛性。
當人腳跟下總不必動着。
正恁麼時如何。
黃莺啼綠樹。
好聽個中玄。
下座。
弘覺忞禅師結制上堂。
乃舉起拄杖雲。
看看。
山僧拄杖頭上橫開寶剎畢集群宗。
就中請得毗盧遮那如來為堂頭和尚。
盧舍那如來為都監寺。
釋迦如來為化主。
文殊師利菩薩為首座。
彌勒菩薩為維那。
觀音菩薩為書記。
得大勢菩薩為副寺。
普賢菩薩為典座。
藥王菩薩為知藏。
藥上菩薩為典客。
無邊身菩薩為直歲。
寂根菩薩為知殿。
勇施菩薩為知浴。
慧上菩薩為侍者。
薩陀波侖菩薩為寮元。
地藏菩薩為堂主。
善财菩薩為參頭。
總十方三世盡空法界。
若凡若聖鹹皆普入圓覺伽藍之内。
各各安居平等性智之中。
於是毗盧遮那如來為衆演法曰。
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會得個中意。
鐵船水上浮。
文殊師利菩薩為秉拂小參曰。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乃召雲。
大衆。
如斯谛信得及去。
即今便與諸聖同參。
将來次補毗盧遮那如來為大和尚。
其或尚留觀聽稍涉遲疑。
則諸人自諸人。
拄杖子自拄杖子。
依舊去聖時遙。
正法将滅。
九十日内切須自着精彩好。
久立珍重。
天童奇禅師結夏上堂。
山僧二十年前偶一日冷地裡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性命攝在一微塵裡。
并無一人得知。
所謂藏山於海。
藏舟於壑。
夜半有力者負去。
寐者不覺耳。
今日山僧普告大衆。
還信得及麼。
如信得及見得徹。
便好休去歇去。
如信不及見不徹。
不妨朝參暮參。
一朝參到無參處。
遂顧視左右雲。
始知無處不家山。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六
亦未是衲僧行履處。
且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
長短三期俱莫立。
饑來吃飯困來眠。
雖然。
切忌随徑山舌頭轉。
笑隐欣禅師結夏上堂。
據菩薩乘。
修寂滅行。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釋迦老子於明鏡中更加繪畫。
報國則不然。
有時三頭六臂。
變現大力魔王。
有時日面月面。
示應大悲千手眼。
三條椽下倒卧橫眠。
十字街頭縱橫遊戲。
卓拄杖雲。
若無舉鼎拔山力。
千裡烏骓不易騎。
結夏上堂。
舉天平依和尚行腳時參西院。
常雲。
莫道會佛法。
覓個舉話人也無。
一日西院遙見召雲。
從依。
平舉頭。
西院雲錯。
平行三兩步。
西院又雲錯。
平近前。
西院雲适來者兩錯。
是西院錯。
上座錯。
平雲從依錯。
西院雲錯。
平休去。
西院雲。
且在者裡過夏。
待共上座商量者兩錯。
平當時便行。
住後謂衆雲。
我當初行腳時被風吹到思明長老處。
連下兩錯。
更留我過夏。
待共我商量。
我不道恁麼時錯。
發足南方去時。
早知道錯了也。
雪窦頌雲。
禅家流。
愛輕薄。
滿肚參來用不着。
堪悲堪笑天平老。
卻謂當初悔行腳。
錯錯。
西院清風頓銷铄。
複。
雲忽有個衲僧出雲錯。
雪窦錯何似天平錯。
師雲。
者一則公案。
叢林中商量者多。
決斷者少。
中峰今日為諸人斷看。
一人監主自盜。
一人賣賊放贓。
一人知而不肯。
各與三十拄杖。
何也。
速則易改。
久則難追。
雪峤信禅師結制上堂。
四十年來恁麼行。
斬開碧落血腥腥。
其中果有希奇事。
獅子遊行不問程。
稽首燈王如來。
普願微塵國土衆生同入般若波羅密門。
且道般若波羅密門作麼生入。
舉拂子雲。
鑒。
箬庵問禅師結夏示衆。
人皆苦炎熱。
我愛夏日長。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良久雲。
大家在者裡。
蓦拍禅床。
須信茫茫煙浪裡。
自然别有好商量。
結夏升座。
現成公案。
逈絕誵訛。
掉下腰包。
大事已辦。
佛祖說不到。
今日說到。
佛祖行不到。
今日行到。
直得德山臨濟喝似雷轟棒如雨點。
到者裡也隻得退身三步。
十聖三賢罔措。
野狐潛觑無門。
你若錯腳踏着常住一片磚。
便見分身兩段。
何況較古較今說長道短。
鼓是煽非惑亂人家男女。
長期短限者邊那邊。
虛費草鞋消磨歲月。
閻老子面前他時打鬼骨臀。
且道是甚麼人承受。
山僧二十年前向水邊林下撞着個無面目老漢。
水也不曾沾他一滴。
今日敢向人天衆前為者老漢出氣。
冤家路狹被諸上座逼定。
要山僧為衆結夏。
結夏且置。
你将山僧拄杖安置在什麼處。
莫動着。
動着則頭破腦裂。
卓拄杖雲。
謹白。
結制上堂。
師雲。
逼胡孫上樹。
畫虎成狸。
剝名品荔枝。
弄巧成拙。
今日三。
明日四。
枝上生枝。
齩破話頭。
裂碎鼻孔。
平地上坑陷人家男女。
直饒向未舉以前薦得。
猶為立地死漢。
諸兄弟。
幸不作者般蟲豸。
當陽直截一句作麼生道。
秋風秋雨寒侵骨。
爛葉堆雲且閉門。
結制上堂。
曲說直說塵說剎說。
三世一時說。
舌頭不出口。
明眼衲僧向者裡共出隻手。
貴圖宗風不墜。
師法有據。
若隻循途守轍。
何祇埋沒生平。
九旬伊始。
聖制初成。
打頭不遇作家。
到底翻成骨董。
要不入者圈缋麼。
一句逈超千百億。
六月黃河徹底氷。
結制上堂。
一法不是有。
萬法不是無。
不說如來禅。
不明祖師意。
賓是賓主是主。
禮是禮樂是樂。
滿面春風潑畫欄。
梵王宮殿開深鑰。
坐享太平底也少伊不得。
提上挈下底也少伊不得。
其間設或半肯半不肯。
山僧隻恁麼放過。
雲無心而出岫。
水盈科而或流。
遇高山而必止。
到大海而方休。
蓦卓拄杖雲。
長期短限渾閑事。
要使人人盡徹頭。
結制上堂。
靈雲見桃花。
堕坑落塹。
香嚴聞擊竹。
接響乘虛。
現成田地一任縱橫。
十字荒田不揀草。
信手拈來是。
且道是個甚麼。
天晴日出。
雨落地濕。
春山疊亂青。
春水翻空碧。
自是不歸歸便得。
見不成。
聞不及。
拟議不來還劈脊。
此時不直究根源。
更待當來問彌勒。
林臯豫禅師結制上堂。
今年結夏不尋常。
柴滿堆兮麥滿倉。
珍重五湖雲水客。
輕搖蒲扇足風涼。
喝一喝。
牧雲門禅師結夏上堂。
天童結夏草鞋高挂。
無内無外無高無下。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大衆。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則百億須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
乃至華藏世界盡無邊香水海。
總出不得天童門限。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但隻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行但行坐但坐。
菩提煩惱生死涅盤智慧愚癡真如佛性。
當人腳跟下總不必動着。
正恁麼時如何。
黃莺啼綠樹。
好聽個中玄。
下座。
弘覺忞禅師結制上堂。
乃舉起拄杖雲。
看看。
山僧拄杖頭上橫開寶剎畢集群宗。
就中請得毗盧遮那如來為堂頭和尚。
盧舍那如來為都監寺。
釋迦如來為化主。
文殊師利菩薩為首座。
彌勒菩薩為維那。
觀音菩薩為書記。
得大勢菩薩為副寺。
普賢菩薩為典座。
藥王菩薩為知藏。
藥上菩薩為典客。
無邊身菩薩為直歲。
寂根菩薩為知殿。
勇施菩薩為知浴。
慧上菩薩為侍者。
薩陀波侖菩薩為寮元。
地藏菩薩為堂主。
善财菩薩為參頭。
總十方三世盡空法界。
若凡若聖鹹皆普入圓覺伽藍之内。
各各安居平等性智之中。
於是毗盧遮那如來為衆演法曰。
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會得個中意。
鐵船水上浮。
文殊師利菩薩為秉拂小參曰。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乃召雲。
大衆。
如斯谛信得及去。
即今便與諸聖同參。
将來次補毗盧遮那如來為大和尚。
其或尚留觀聽稍涉遲疑。
則諸人自諸人。
拄杖子自拄杖子。
依舊去聖時遙。
正法将滅。
九十日内切須自着精彩好。
久立珍重。
天童奇禅師結夏上堂。
山僧二十年前偶一日冷地裡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性命攝在一微塵裡。
并無一人得知。
所謂藏山於海。
藏舟於壑。
夜半有力者負去。
寐者不覺耳。
今日山僧普告大衆。
還信得及麼。
如信得及見得徹。
便好休去歇去。
如信不及見不徹。
不妨朝參暮參。
一朝參到無參處。
遂顧視左右雲。
始知無處不家山。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