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關燈
永書記入塔。

    人道我是生。

    道上座是死。

    山僧道我是死。

    上座卻活。

    以何驗得。

    指塔雲。

    入。

    (時值師五十誕辰) 玉禅人入普同。

    劍峽險未是險。

    瞿塘深未是深。

    出一保社入一叢林。

    摸他碗底高突兀。

    瞰他戶牖難探扪。

    今日忽然靠倒。

    送歸萬丈淵坑。

    以拄杖指塔雲。

    到處去來無朕迹。

    不如者裡好安身。

     弘覺忞禅師為惟凡禅人入塔。

    少林即說得皮髓。

    南嶽亦分眼舌心。

    蓦過湘南潭又北。

    盡雲一國充黃金。

    提起骨襯雲。

    天童者裡要且不然。

    凡聖目前齊包裹。

    從教枯骨作龍吟。

     石雨方禅師栖煙盤銘山鳴同入塔。

    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

    一手遮攔一手揭露。

    栖煙盤銘山鳴三位。

    覺靈既已共命同船。

    從此不須回互。

    要回互。

    同氣相求。

    同聲相和。

    擿骨曰。

    陊。

     移寶壽舊普同靈骨入新普同塔。

    如來禅。

    祖師禅。

    盡仗春風二月天。

    東雲水。

    西雲水。

    鹧鸪啼。

    落花飛。

    去衆覺靈且莫動。

    雖然不食空王俸。

    也要大家知奉重。

    擿骨曰。

    送。

     無相真禅師為京監院撒骨。

    六十三年夢幻身。

    個中消息許誰親。

    鐵牛耕罷翻身處。

    觸破澄潭夜月新。

    京監院早歲行腳徧曆諸方。

    投老歸來随緣任運。

    非常灑落到底惺惺。

    雖然去住自由。

    争柰者個猶在。

    是恁麼時。

    諸人還知落處麼。

    阿耨池心一派來。

    電光照徹三千界。

     比丘尼遷化請佛事(起龛 秉炬 入塔) 元叟端禅師為妙淨潔長尼起龛。

    見身無實是佛身。

    山河大地逈絕異緣。

    了心如幻是佛幻。

    草木叢林更無别法。

    故我某人現比丘尼身。

    成大丈夫事。

    抛玉樓金殿。

    直趣此宗。

    挺鐵壁銀山。

    單明自己。

    廓性天之雲翳。

    蕩心地之塵昏。

    透聲透色八面玲珑。

    亘古亘今十方通暢。

    毋固毋必能柔能剛。

    道契南北兩朝。

    名滿東西二淛。

    靈機活脫。

    劉鐵磨未足觀光。

    智鑒虛圓。

    淩行婆亦須退步。

    全體是個解脫大海。

    全體是個涅盤妙心。

    無起滅可求。

    無生死可出。

    百骸潰散卓爾獨存。

    四大分離湛然常寂。

    正與麼時。

    身裡出門即不問。

    門裡出身作麼生。

    毗盧頂上從來往。

    安樂邦中任去留。

     弘覺忞禅師為希庵尼起龛。

    一番提起一番新。

    固守玄關坐殺人。

    沒北鬥。

    出南辰。

    欲看飛龍千界外。

    密移一步是通津。

    大衆。

    祇如推不向前約不退後底。

    又且如何。

    以拄杖擊龛一下雲。

    伸出鐵驢三隻腳。

    倒騎玉象趂麒麟。

     元叟端禅師為尼能上座火。

    生緣既了。

    能事既畢。

    四大五蘊則且置。

    性比丘尼轉一念成阿羅漢。

    畢竟有何憑據。

    擲下火雲。

    炎炎火一團。

    觸着燒殺你。

     弘覺忞禅師為本佑尼火。

    四大分張後。

    諸緣盡舍離。

    涅盤山側望。

    煙草正萋迷。

    摧殘峻(峭銷)爍玄微。

    髑髅乾盡娘生眼。

    萬裡神光頂後輝。

     無用寬禅師為慈受道姑入塔。

    示現閻浮童女身。

    不曾錯認定盤星。

    火中煅過猶光彩。

    窣堵波中四季春。

     箬庵問禅師為尼戒生入普同。

    白玉琢成。

    黃金鑄就。

    百千諸佛共參随。

    普光殿上同攜手。

    不是涅盤亦非後有。

    放身命處絕蹤由。

    依舊面南看北鬥。

     優婆塞遷化請佛事(起棺 秉炬 起骨 入圹撒土 點主) 石門剛禅師為杜均玉起棺。

    五十餘年一夢歸。

    好人去速實堪悲。

    寒梅帶露蘭江上。

    也似愁人泣淚垂。

    恭惟某人一州達士四海佳聲。

    幼年紹叔父之箕裘。

    壯歲勝祖宗之家業。

    二男二女喜有室而有家。

    一夫一婦宜曰壽而曰富。

    豈期染膏肓之疾。

    何遽罹肺腑之憂。

    忽移夜壑之舟。

    永别天年之數。

    正謂花開雨驟月皎雲遮。

    眷戚哀号妻兒痛苦。

    堂上之孀親失所。

    連枝之手足傷情。

    便好以智慧刀割斷恩愛網。

    踏開生死路。

    跳出是非關。

    返照回光。

    悟本性無非佛性。

    歸真舍妄。

    了凡心即是聖心。

    出火宅。

    高駕大車向塵退轉一步。

    蔔陰宅。

    當歸裡便請安然對溪山。

    不異淨邦。

    有何隔礙。

    當着猛省。

    更莫遲疑。

    雖然如是。

    且道出門一句得作麼生。

    咦。

    信腳出門皆大道。

    此方他界任優遊。

     天目禮禅師為陳統制秉炬。

    一作邊頭戰馬催。

    幾番得勝凱歌回。

    如今老大身無用。

    卧聽城頭奏落梅。

    忠腸易斷。

    憤氣難摧。

    末後一重牢寨。

    南山為汝沖開。

    陳統制。

    快須齧镞機前看。

    火箭空中劈面來。

     中峰本禅師為馮将仕秉炬。

    現成公案絕安排。

    無位真人笑滿腮。

    吸盡太湖涓滴水。

    寒梅樹樹待春開。

    舉火把雲。

    某人八十年來隻憑者個起家立業。

    勤倉儉廪積有餘。

    仁居義路行無竭。

    八十年來隻憑者個崇德慕善。

    舉心曾不昧天真。

    觸着通身是方便。

    八十年來隻憑者個教子育孫。

    挺挺群賢繼芳躅。

    珊珊環佩振高門。

    八十年來隻憑者個收因結果。

    苞湯水面青溶溶。

    善慶堂前花朵朵。

    到者裡。

    本來面目觸物純真。

    自己家山不離跬步。

    八萬四千毛竅與性空真火竅竅相通。

    三百六十骨節與性火真空節節相拄。

    垂光散為福德林。

    流輝攝入光明戶。

    且道者個是何物聻。

    以火把打圓相雲。

    團團轉作大圓鏡。

    條條照出珊瑚枝。

    盡大地人都不見。

    隻許馮公獨自知。

     古梅友禅師無為居士火。

    萬葉墜黃金。

    千峰凜寒嶽。

    翻身直上涅盤山。

    畢竟以何為倚托。

    從來鼻孔大頭垂。

    出入行藏須摸索。

    休摸索。

    山頭石虎吼聲乾。

    海底泥牛觸折角。

    百千諸佛眼中沙。

    一念不生成正覺。

    是即是已。

    畢竟如何是末後句。

    覺通居士。

    喏。

    倒騎鐵馬上昆侖。

    一任紅爐煉空殼。

     高峰妙禅師為智光居士火。

    以火打圓相雲。

    姑蘇水。

    天目山。

    總是維摩不二關。

    烈焰光中回首處。

    依稀彷佛似人間。

     弘覺忞禅師人力林子佩火。

    生涯白膊度朝曛。

    荷衆常肩百二斤。

    扁擔今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