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足。
金剛圈栗棘蓬總是閑家潑具。
隻如遇賤則貴逢低則高。
不傷物義一句合作麼生。
饡飯從教香馥郁。
紙衣莫使墨淋漓。
佛朗性禅師謝兩序上堂。
漏燈盞提上挈下。
鑒地輝天。
白日夢升兜率宮。
熾然說法。
徧十方世界是摩尼寶藏。
盡情收拾将來。
一槌号令從頭穿卻。
人天遵依永為标榜。
普報四恩。
齊資三有。
一燈既然燈燈無盡。
衆生界盡真燈不泯。
過現未來作諸佛事。
大衆委悉麼。
卓拄杖喝一喝雲。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箬庵問禅師謝兩序上堂。
着草鞋住院。
負栲栳為人。
動若行雲。
止猶谷神。
初無心於彼此。
豈有意於去來。
所以綱宗在握。
賞罰惟公。
正令當行。
進退有序。
其進也高山可仰。
其退也湛水長閑。
若有一絲毫情存系戀。
便屬泥犁渣滓。
金剛圈栗棘蓬吞得跳得。
須是其人。
且開先啟後果滿功圓一句作麼生道。
橫擔楖栗千峰上。
已有人提折腳铛。
謝兩序上堂。
進一步風飕飕雨飒飒。
腳下泥深三尺。
退一步孤逈逈峭巍巍。
法堂前草深一丈。
荊棘林中下腳易。
月明簾外轉身難。
知進知退知安知危。
有始有終有結有解。
權衡濟上宗風。
鑒别今時露布。
通身肩荷傑立化門。
肝膽橫披胸襟獨邁。
是則明如杲日。
要須各建玄猷。
樹大廈非一木之支。
濟巨川豈一人之力。
今日絲綸收處風月猶新。
敬謝諸仁共相展布。
牧雲門禅師冬至謝兩序上堂。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雲騰緻雨露結為霜。
六陰極處一陽乃生。
一陽既生謂之長至。
山中自春初到冬尾。
樵山耕田栽園種地。
執運勞力有煩衆兄弟道用。
今日肆筵設席。
炊杜田飯。
瀹本山茶。
普同供養。
貴圖聚頭崖壑。
戮力叢林。
臘月火燒山。
明取衲衣下事。
種田博飯吃。
免得浩浩說禅。
若能恁麼。
真是金生麗水玉出昆崗。
山僧口喃喃地道個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總不虛設。
雖然如是。
且道團圞頭一句作麼生道。
路遙知馬力。
歲久見人心。
沙彌得度垂示(執刀 付衣系大衆章) 恕中愠禅師與沙彌落發。
世尊在雪山以金刀自剪。
丕顯如來頂相。
汝既不能。
吾為汝剃落。
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鐵關樞禅師光淵源三人落發。
拈來三寸鐵。
除去末後結。
腦後放圓光。
淵源同皎潔。
落發。
一斬一切斬。
有甚無明草。
剃發雲。
珊瑚樹頭日杲杲。
落發。
父母非我親。
諸佛非我道。
一法不留存。
方堪為種草。
二人剪發。
十八非遲。
十七非早。
坐斷兩頭。
萬機俱掃。
剪發雲。
頭陀石被莓苔裹。
弘覺忞禅師沙彌剃落。
恒沙劫種出家因。
優缽今開火内莖。
發斷青絲除愛結。
虛空背上白毛生。
驅象駕。
請長纓。
一舉九天雲外步。
等閑蹋倒法王城。
沙彌剃落。
金刀剪斷無明發。
露出娘生舊頂門。
莫謂毀形虛事褫。
人天何處不稱尊。
沙彌剃落。
何似生。
遼天鹘。
萬裡雲。
隻一突。
是渠因甚得與麼活卓卓地。
直下一刀俱斬斷。
更無毫發可容留。
沙彌剃落。
僧寶誰雲滄海珠。
盡虛空界濟無餘。
德缾甘露應常滿。
名稱方宜勝丈夫。
尼本然剃落。
狻猊才出崛。
威猛蕩寰區。
獨跨大方步。
豈為格量拘。
然而舍金輪之寶位。
子夜踰城。
脫珍禦之龍衣。
青山斷發。
何以佛佛道同乎。
還會麼。
要作人天真榜樣。
信然脫俗是良谟。
恕中愠禅師付衣。
提起雲。
此衣豎窮三際。
橫亘十方。
從上老宿莫不披之提持正印。
宜善護持。
令法久住。
弘覺忞禅師付衣。
大士胎衣變九條。
多生法禦應常調。
今朝三事全披得。
好作人天正法橋。
付衣。
千生未易聞名字。
一旦通身服九條。
青嶂外。
何逍遙。
三尺龍泉光照膽。
萬人叢裡奪高标。
付衣。
柔和忍辱不虛褫。
消瘦青蓮衆患離。
名字六師曾未曉。
佛同禀受祖同持。
勤加護。
攝威儀。
虛空疊作紅蓮座。
火聚開為白藕池。
付衣。
袈裟着體豈尋常。
誓铠全披好自将。
寶杖一揮三界靜。
鬓珠親解法中王。
付衣。
入斯室。
着斯衣。
量才補職。
如是因。
如是果。
法爾當然。
祇如信受奉行時合作麼生。
橫身三界外。
獨脫萬機前。
付衣。
錦衣公子休誇富。
天上六铢未足多。
一縷龍免金翅難。
好教慈覆徧娑婆。
付衣。
歸卷金襕去。
深藏定水涯。
為标千聖格。
所以待龍華。
況複割煩惱而得消瘦之名。
離染着而被青蓮之号。
服之者忍辱增進。
持之者功德無邊。
可不頂戴遵奉也邪。
提起衣雲。
還見麼。
莖縷蘸乾生死海。
何人出得者袈裟。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三
金剛圈栗棘蓬總是閑家潑具。
隻如遇賤則貴逢低則高。
不傷物義一句合作麼生。
饡飯從教香馥郁。
紙衣莫使墨淋漓。
佛朗性禅師謝兩序上堂。
漏燈盞提上挈下。
鑒地輝天。
白日夢升兜率宮。
熾然說法。
徧十方世界是摩尼寶藏。
盡情收拾将來。
一槌号令從頭穿卻。
人天遵依永為标榜。
普報四恩。
齊資三有。
一燈既然燈燈無盡。
衆生界盡真燈不泯。
過現未來作諸佛事。
大衆委悉麼。
卓拄杖喝一喝雲。
龍得水時添意氣。
虎逢山色長威獰。
箬庵問禅師謝兩序上堂。
着草鞋住院。
負栲栳為人。
動若行雲。
止猶谷神。
初無心於彼此。
豈有意於去來。
所以綱宗在握。
賞罰惟公。
正令當行。
進退有序。
其進也高山可仰。
其退也湛水長閑。
若有一絲毫情存系戀。
便屬泥犁渣滓。
金剛圈栗棘蓬吞得跳得。
須是其人。
且開先啟後果滿功圓一句作麼生道。
橫擔楖栗千峰上。
已有人提折腳铛。
謝兩序上堂。
進一步風飕飕雨飒飒。
腳下泥深三尺。
退一步孤逈逈峭巍巍。
法堂前草深一丈。
荊棘林中下腳易。
月明簾外轉身難。
知進知退知安知危。
有始有終有結有解。
權衡濟上宗風。
鑒别今時露布。
通身肩荷傑立化門。
肝膽橫披胸襟獨邁。
是則明如杲日。
要須各建玄猷。
樹大廈非一木之支。
濟巨川豈一人之力。
今日絲綸收處風月猶新。
敬謝諸仁共相展布。
牧雲門禅師冬至謝兩序上堂。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雲騰緻雨露結為霜。
六陰極處一陽乃生。
一陽既生謂之長至。
山中自春初到冬尾。
樵山耕田栽園種地。
執運勞力有煩衆兄弟道用。
今日肆筵設席。
炊杜田飯。
瀹本山茶。
普同供養。
貴圖聚頭崖壑。
戮力叢林。
臘月火燒山。
明取衲衣下事。
種田博飯吃。
免得浩浩說禅。
若能恁麼。
真是金生麗水玉出昆崗。
山僧口喃喃地道個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總不虛設。
雖然如是。
且道團圞頭一句作麼生道。
路遙知馬力。
歲久見人心。
沙彌得度垂示(執刀 付衣系大衆章) 恕中愠禅師與沙彌落發。
世尊在雪山以金刀自剪。
丕顯如來頂相。
汝既不能。
吾為汝剃落。
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鐵關樞禅師光淵源三人落發。
拈來三寸鐵。
除去末後結。
腦後放圓光。
淵源同皎潔。
落發。
一斬一切斬。
有甚無明草。
剃發雲。
珊瑚樹頭日杲杲。
落發。
父母非我親。
諸佛非我道。
一法不留存。
方堪為種草。
二人剪發。
十八非遲。
十七非早。
坐斷兩頭。
萬機俱掃。
剪發雲。
頭陀石被莓苔裹。
弘覺忞禅師沙彌剃落。
恒沙劫種出家因。
優缽今開火内莖。
發斷青絲除愛結。
虛空背上白毛生。
驅象駕。
請長纓。
一舉九天雲外步。
等閑蹋倒法王城。
沙彌剃落。
金刀剪斷無明發。
露出娘生舊頂門。
莫謂毀形虛事褫。
人天何處不稱尊。
沙彌剃落。
何似生。
遼天鹘。
萬裡雲。
隻一突。
是渠因甚得與麼活卓卓地。
直下一刀俱斬斷。
更無毫發可容留。
沙彌剃落。
僧寶誰雲滄海珠。
盡虛空界濟無餘。
德缾甘露應常滿。
名稱方宜勝丈夫。
尼本然剃落。
狻猊才出崛。
威猛蕩寰區。
獨跨大方步。
豈為格量拘。
然而舍金輪之寶位。
子夜踰城。
脫珍禦之龍衣。
青山斷發。
何以佛佛道同乎。
還會麼。
要作人天真榜樣。
信然脫俗是良谟。
恕中愠禅師付衣。
提起雲。
此衣豎窮三際。
橫亘十方。
從上老宿莫不披之提持正印。
宜善護持。
令法久住。
弘覺忞禅師付衣。
大士胎衣變九條。
多生法禦應常調。
今朝三事全披得。
好作人天正法橋。
付衣。
千生未易聞名字。
一旦通身服九條。
青嶂外。
何逍遙。
三尺龍泉光照膽。
萬人叢裡奪高标。
付衣。
柔和忍辱不虛褫。
消瘦青蓮衆患離。
名字六師曾未曉。
佛同禀受祖同持。
勤加護。
攝威儀。
虛空疊作紅蓮座。
火聚開為白藕池。
付衣。
袈裟着體豈尋常。
誓铠全披好自将。
寶杖一揮三界靜。
鬓珠親解法中王。
付衣。
入斯室。
着斯衣。
量才補職。
如是因。
如是果。
法爾當然。
祇如信受奉行時合作麼生。
橫身三界外。
獨脫萬機前。
付衣。
錦衣公子休誇富。
天上六铢未足多。
一縷龍免金翅難。
好教慈覆徧娑婆。
付衣。
歸卷金襕去。
深藏定水涯。
為标千聖格。
所以待龍華。
況複割煩惱而得消瘦之名。
離染着而被青蓮之号。
服之者忍辱增進。
持之者功德無邊。
可不頂戴遵奉也邪。
提起衣雲。
還見麼。
莖縷蘸乾生死海。
何人出得者袈裟。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