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關燈
一息不來。

    前路茫茫不知何往。

    撞入驢胎馬腹中總不見得。

    你輩初機晚進何不趂身強力徤打教徹去。

    者裡孤峰絕頂爐鞴之所。

    叢林溫暖百事現成。

    香積供養殊勝。

    若不向者裡打教徹去。

    可謂孤負佛祖孤負檀信孤負師友孤負自己。

    一朝不恰好打個手蹉腳跌。

    自己若不明白。

    粒米莖齑悉用牽犂拽耙償他始得。

    豈不見夏間許多亡僧各各燒作一堆灰送在三塔裡了。

    如今在甚處安身立命。

    還知麼。

    若也不知。

    豈不是死不知去處。

    謂之死大。

    即今眼眨眨地在者裡問個父母未生前面目。

    開口不得。

    豈不是生不知來處。

    謂之生大。

    灼然生死事大。

    須是把當一件無大至大底大事。

    豎起生鐵脊梁。

    讨教明白始得。

    十二時中莫雜用心。

    莫隻悠悠漾漾虛度時光。

    須是打教成一片始得。

    須是者一念子無絲毫間斷始得。

    古者尚道看經看教是雜用心。

    何況你白日起來隻了逐東逐西七上八下。

    為人事役役者哉。

    古者又道。

    參禅學道是雜用心。

    參禅學道既是雜用心。

    卻教你向那裡用心。

    喝一喝。

    含元殿裡何須更問長安。

    自是你一念馳求。

    不歇棄了現成活計。

    卻欲登天入地别讨生涯别求佛法。

    所以做盡伎倆。

    受盡辛勤轉加颠倒。

    若能直下頓歇馳求一念。

    則萬法當體寂滅萬法依舊熾然。

    行也得坐也得。

    着衣吃飯不是别人。

    山青水綠夜暗晝明。

    昏沉散亂生死涅盤總是自家縱橫遊戲得大自在法門。

    無一法可棄無一法可取。

    佛與衆生俱是假名殊無實義。

    雖然。

    你又須是己眼自開冷地一笑。

    知道元在自己屋舍中當軒大坐始得。

    若隻逐旋扶籬摸壁傍人門戶。

    又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則沒交涉矣。

    如适來為兄弟舉話。

    有一人半人開口不識語路。

    踏步不知高低。

    要登主人堂入主人室也恐未得在。

    如今大事為你不得。

    小事各自知當。

    彼此不須敗阙。

    牌且納還上方。

     兩序進退提綱 楚石琦禅師進退兩序上堂。

    東邊底東邊去。

    西邊底西邊去。

    去去實不去。

    生鐵稱錘被蟲蛀。

    來來實不來。

    燈籠沿壁上天台。

    且道不動尊居何國土。

    一镞破三關。

    分明箭後路。

     進退兩序上堂。

    千尺絲綸。

    意在錦鱗紅尾。

    一聲霹靂。

    要看攫霧拏雲。

    随時有卷有舒。

    觌體無新無舊。

    光揚法社輔弼宗門。

    高蹈世表下視塵窟。

    總是當人受用處。

    還委悉麼。

    龍袖拂開全體現。

    象王行處絕狐蹤。

     進退兩班上堂。

    虎豹文章全歸爪牙之力。

    鲲鵬變化必籍羽翼之功。

    法社要在得人。

    叢林自然增氣。

    睦州佐黃檗。

    楊岐輔慈明。

    相與建法幢。

    展衲僧巴鼻。

     了庵欲禅師進退頭首上堂。

    宗門中有四種賓主。

    臨濟大師已嘗點出。

    若也腳未跨門一一辨得。

    非唯不久當作唱導之師。

    抑且不謬為吾家種草。

    其或奴郎不辨玉石不分。

    要稱衲僧未得在。

    豈不見忠國師睡次丹霞适至。

    乃問侍者耽源雲國師在麼。

    源雲在即在隻是不見客。

    霞雲太深遠生。

    源雲。

    莫道上座。

    佛眼也觑不見。

    霞雲龍生龍子鳳生鳳兒。

    遂去。

    國師睡起源舉似前話。

    國師打二十拄杖趂出。

    丹霞聞雲不謬為南陽國師。

    師喝一喝雲。

    不解作客。

    勞煩主人。

    雖然。

    不因夜來雁。

    争見海門秋。

     進退頭首并謝大雲長老上堂。

    一椎便就。

    揭開華藏十三重。

    不假一槌。

    抹過無邊香水海。

    兩堂下喝賓主曆然。

    照用同時與奪自在。

    便見大雲彌覆六合清風。

    甘澤順時百果成熟。

    且結角羅文一句作麼生道。

    趂時蓋卻屋。

    乘時刈卻禾。

    輪納王租了。

    鼓腹恣讴歌。

     笑隐欣禅師進退兩序上堂。

    心空及第。

    選佛何必選官。

    荷負叢林。

    為衆一似為己。

    報國為法擇人量才授職。

    如樂奏九成。

    左右進退無不合度。

    隻如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

    諸人作麼生甄别。

    喝一喝。

    九萬裡鵬才奮迅。

    三千年鶴便翺翔。

     挂缽時請知事 真淨文禅師因請知事上堂。

    祖師門下燈燈相續心心相印。

    一燈滅而一燈然。

    一心隐而一心照。

    故萬般之事須籍心明。

    心若不明是事失準。

    諸禅德。

    要不失準麼。

    僧堂裡大家着力。

     虎丘隆禅師請知事上堂。

    掩室摩竭。

    杜口毗耶。

    面壁九年。

    黃梅夜渡。

    簡點将來。

    翻成計較。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熱。

    月不待風而涼。

    雲從龍風從虎。

    作無作為無為。

    恁麼會得。

    便能恢張法席毗贊叢林。

    共建法幢流通正脈。

    敢問大衆。

    據令一句作麼生道。

    祇園今古饒春色。

    朵朵渾開薝蔔花。

     請兩序 圓悟勤禅師請兩序上堂。

    獨掌不浪鳴。

    獨樹不成林。

    建法幢。

    立宗旨。

    須是互為賓主安貼家邦。

    所以道。

    我若坐時你須立。

    我若立時你須坐。

    我若孤峰獨宿。

    你須偃息幹戈。

    我若天上人間。

    你須三頭六臂。

    然後可以光揚佛日。

    且道浩浩之中如何辨主。

    是處是慈氏。

    無門無善财。

    下座。

     元叟端禅師請兩序上堂。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欲左即左。

    欲右即右。

    如頭之耳目。

    如身之臂肘。

    其進用也罔涉離微。

    其退藏也豈存窠臼。

    日午打三更。

    面南看北鬥。

     愚庵及禅師請兩序上堂。

    獨樹不成林。

    兩手鳴掴掴。

    老大小叢林。

    各要知時節。

    主事輔弼山門。

    頭首贊揚佛法。

    十方高人聚會。

    究取當頭一着。

    長老坐緻太平。

    手裡把個木杓。

    蓦拈拄杖雲。

    諸人從朝至暮啾啾唧唧說黃道黑。

    總在杓頭裡七出八沒。

    且道杓柄長多少。

    卓拄杖喝一喝。

     全室泐禅師請兩序上堂。

    夢往天宮說法。

    是首座分上事。

    演出一大藏教。

    是藏主分上事。

    客來須看賊來須打。

    是知客分上事。

    終日擇火拈香。

    是殿主分上事。

    三呼三應是侍者分上事。

    作麼生是諸人分上事。

    遂卓拄杖雲。

    但将飯向無心碗。

    自有人扶折腳铛。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