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九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九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請藏經提綱(經函 迎經 開經 閱經 焙經 補經 曬經) 楚石琦禅師新贖藏經上堂。

    舉雪峰一日普請搬柴次。

    路逢一僧。

    乃擲下一段柴雲。

    一大藏教隻說者個。

    後來真如喆雲。

    一大藏教不說者個。

    師雲。

    隻者個是什麼。

    說與不說。

    且諸人向什麼處見二大老。

    中嶽能豎起拂子雲。

    提起則如是我聞。

    放下則信受奉行。

    師雲。

    若作佛法商量。

    眉須堕落。

     真淨文禅師施主舍大藏經函上堂。

    世出世間法。

    立處皆相參。

    舉天便有地。

    舉北便知南。

    舉僧便見俗。

    舉聖便明凡。

    以新當見舊。

    以經方顯函。

    宜哉一一法。

    所立皆雙兼。

    雙兼不涉二。

    所立無不堪。

    此大解脫門。

    智者乃深谙。

    故石頭禅師雲。

    當明中有暗。

    勿以暗相睹。

    當暗中有明。

    勿以明相遇。

    明暗各相對。

    比如前後步。

    乃拈拄杖雲。

    且道是明是暗。

    跳得出也大奇。

    跳不出且在明暗裡。

    隻者明暗也大難明。

    遂擊香桌下座。

     箬庵問禅師迎藏經到山示衆。

    玉軸金函古佛心。

    萬年長祝聖明君。

    林泉幸荷沾恩澤。

    永日寥寥謝太平。

     開藏示衆。

    毗盧寶藏。

    八字打開。

    半滿偏圓。

    一句具足。

    盈龍宮。

    溢海藏。

    總在者裡。

    還有委得底麼。

    鲸吞海水盡。

    露出珊瑚枝。

     朝宗忍禅師開藏上堂。

    捧起經雲。

    始自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

    其間大小頓漸半滿偏圓。

    盡在者一毫頭上。

    所以道。

    摩尼珠。

    人不識。

    如來藏裡親收得。

    遂打開雲。

    我今對衆打開時。

    一會靈山難辨别。

    休辨别。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直須言外度迷情。

    破塵出經能事畢。

    其或未然。

    一任長期短期尋行數墨。

    尋到臨末稍頭。

    依舊一卷是一卷。

    一帙是一帙。

    何故聻。

    五千餘卷非文字。

    四十九年未曾。

    說下座。

     愚庵及禅師閱藏上堂。

    終日看經。

    經頭一字因甚不識。

    常年吃飯。

    千粒萬粒從一粒生因甚不知。

    卓拄杖雲。

    打破兩重關。

    泗州人見大聖。

     竺雲昙禅師焙經上堂。

    海藏靈文經天緯地。

    琅函玉轉塞壑填溝。

    如來不說說。

    敲出鳳凰五色髓。

    迦葉不聞聞。

    擊碎骊龍颔下珠。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義天朗耀揭坤維。

    三世諸佛向火焰上說法。

    字腳不留空法界。

    兜羅線裡玉轉珠回。

    文武火中星移電卷。

    行行鑄出黃金字。

    朵朵花開白玉蓮。

    湛寂凝然應真不借。

    隻如經歸藏。

    禅歸海。

    又作麼生。

    五千餘卷瘡疣紙。

    一衆傳來耿夜光。

     弘覺忞禅師請諸禅補書大藏上堂。

    三轉法輪於大千。

    其輪本來常清淨。

    天人得道此為證。

    三寶於是興世間。

    三寶既興。

    乾坤夷廓。

    天人得道。

    萬類昭蘇。

    是故照燭昏衢法為明炬。

    津梁險道法為輿橋。

    高登彼岸法為舟航。

    眼目人天法為開鑿。

    諸仁者。

    法利無窮贊揚莫盡則置。

    隻如威音那畔空劫已前。

    未有三寶名字之時。

    佛在法先耶。

    法在佛先耶。

    若法在佛先。

    誰為宣說之人。

    若佛在法先。

    尚昧進修之路。

    者裡得迸開隻眼。

    親見佛法根源。

    則法自本來法。

    非從佛而流布。

    佛自本來佛。

    非因法而禠成。

    非因法而禠成。

    則未離兜率早降王宮。

    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非從佛而流布。

    則始從光耀土終至跋提河。

    如是二時間未曾說一字。

    恁麼則周金剛将青龍疏鈔一炬焚燒。

    小釋迦目大般涅盤盡皆魔說。

    複有何過。

    其或未然。

    一毫頭上重宣出。

    月指從教萬古标。

     營建提綱(劈草 開基 立磉 豎柱) 劍門分禅師斬草雲。

    皎皎明明非欠餘。

    千差萬别莫能拘。

    卓庵斬草壺山頂。

    笑問時人見也無。

     呆庵莊禅師開寺基示衆。

    昨日開荒地。

    請諸人刬卻荊棘除卻瓦礫。

    本來基址已見分明。

    隻有中間樹子無人拔得。

    山僧今日未免别行方便。

    利刀剪盡繁枝葉。

    鈍镢深鋤邪倒根。

    實地工夫成一片。

    住山鈯斧子無痕。

     元叟端禅師普慶請開山上堂。

    法身無相。

    融攝十虛。

    法眼無瑕。

    包羅萬象。

    淨裸裸。

    絕承當。

    赤灑灑。

    無空阙。

    如天普蓋似地普擎。

    直得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正恁麼時。

    還有與子愚能長老相見者麼。

    若也見。

    三十棒一棒也不較。

    若也不見。

    三十棒一棒也不較。

    何故。

    知恩方解報恩。

    複舉世尊因地中布發掩泥公案。

    師雲。

    适間禅客問一句來。

    老僧答一句去。

    可謂徹頭徹尾。

    苟或遲疑。

    更聽一頌。

    無上寶王剎。

    當機誰解看。

    然燈才舉手。

    長者便标竿。

    解起天人敬。

    能摩星鬥寒。

    埋頭火宅者。

    今古自颟顸。

     無用寬禅師太平乳山大佛殿立石磉。

    劄腳埋根永不移。

    擎天拄地用施為。

    看他結頂誵訛處。

    萬古清風播四維。

     劍門分禅師豎柱雲。

    法門傑出梁棟。

    高鎮群生福基。

    不屬陰陽得失。

    不屬凡聖是非以。

    拄杖拄雲。

    八面四方承此力。

    茫茫宇宙幾人知。

     林臯豫禅師佛殿豎柱上堂。

    此事如構大廈相似。

    是柱作柱。

    是梁作梁。

    全憑良匠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