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底衲僧麼。
卓拄杖。
泥牛昨夜遭塗炭。
直至如今不見蹤。
結制小參。
心如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
從上佛祖莫不以此心法。
傳示将來作大佛事。
徑山隻今以此心法為大伽藍。
十方法界若聖若凡同一安居平等性智。
蓦拈拄杖卓一下雲。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住。
觀音菩薩将錢買胡餅。
放下手卻是饅頭。
卓拄杖一下。
複舉趙州勘婆子話。
頌雲。
台山路上。
婆子勘破。
須他趙州。
我道全無巴鼻。
人言亦有來由。
恕中愠禅師結夏小參。
俊快底撩起便行。
似鹘提鸠。
腳跟下好與三十。
懵懂底三搭不回。
如魚止泺。
腦門上不銷一錐。
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人倫。
好不增一毫。
醜不減一毫。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畫地為牢刑名斯着。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沉埋鬼窟塵慮尤多。
靈岩寺裡明日結夏。
今夜小參亦不說妙談玄。
亦不設期立限。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一任諸人橫眠倒卧渴飲饑餐。
管取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其或情存限量堕在見聞。
他時後日有人索飯錢在。
莫言不道。
複舉世尊在摩竭陀國說法。
是時白夏。
乃謂阿難曰。
諸大弟子人天四衆。
我常說法不生敬仰。
我今入因沙臼室中坐夏九旬。
忽有人來問法。
汝代我說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言訖掩室而坐。
頌雲。
白夏時将至。
垂慈勉進修。
人天不敬仰。
歲月自遷流。
法法無生滅。
頭頭有放收。
九旬聊掩室。
恩大實難酬。
了庵欲禅師結夏小參。
季春已去孟夏到來。
衲僧分上不用安排。
豈不見道盡乾坤大地是沙門一隻眼。
盡乾坤大地是沙門全身。
何覺不圓何修不證。
所以大覺世尊二千年前靈山會上釘虛空中鐵橛。
開福山僧四月十五日與見前大衆駕平地上鐵船。
逆長風而把舷。
節清歌而扣舷。
卓拄杖雲。
翡翠踏翻荷葉雨。
鹭鸶沖破竹林煙。
喝。
荊叟珏禅師結夏小參。
我此一宗正令全提。
如暴風卒雨鼓蕩無前。
石火電光追奔不及。
舉意即迷源。
擡眸已蹉過。
不是目前法。
莫生種種心。
縱汝三種互修克期取證。
第二頭第三首萬拄千撐轉見氣急。
殊不知髑髅未具己眼先明。
呱地一聲千了百當。
然雖如是。
親證者萬無一二。
錯會者數有河沙。
用彰俊禅師結夏小參。
結卻布袋口。
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眼不得妄視。
耳不得妄聽。
口不得妄言。
足不得妄舉。
一禁禁住無絲毫走作。
謂之圓覺伽藍九旬禁制。
醋甕中蟲子有什麼出頭分。
殊不知此道如淨日輪升太虛空無幽不燭。
如塗毒鼓輕輕一撾聞者皆喪。
雖然隻如道居有破有居空破空。
二幻既空中亦不立。
畢竟喚什麼作塗毒鼓。
喚什麼作淨日輪。
喝一喝。
大丈夫兒合自由。
信腳踏翻知見窟。
結夏小參。
世尊三昧迦葉不知。
迦葉三昧阿難不知。
阿難三昧商那和修不知。
商那和修三昧優波鞠多不知。
從上佛祖三昧既是各各不知。
且佛佛授受授個什麼。
祖祖傳持傳個什麼。
三月安居克期取證證個什麼。
東土衲僧還也奇特。
一個個氣宇如王。
擊碎圓覺伽藍。
截斷平等性智。
妙用縱橫無是不是。
山僧三昧諸人總知。
諸人三昧山僧總知。
大衆。
且道所知三昧是何形段聻。
拈拄杖卓一下。
智者聊聞猛提取。
莫待天明失卻雞。
古林茂禅師結夏病起小參。
歲月不可把玩。
老病不與人期。
山僧十數日來寒熱交攻正覓起處不得。
何故。
身相離敗心如幻故。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
佛病祖病其體亦然。
五祖和尚雲。
病來又病皮黏骨。
抖擻起來無一物。
行不成步語聲低。
鼻孔依然高突兀。
五祖老人與麼說話。
隻能自病不能病人。
既不能病人。
當攢簇不得之時即不能普入衆生身中全衆生之病。
既不能全衆生之病則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大衆。
九十日内同此安居。
動靜寒溫自宜保愛。
結夏小參。
朱明啟候聖制斯臨。
四海高人罷搖金錫。
言無言而可及。
念無念以相應。
廓諸佛之妙明。
同十方而聚會。
所以龐居士到者裡破家散宅隻守現成。
綿綿不漏絲毫。
直下斬釘截鐵。
道個心空及第早是頭上安頭。
更言與他三世諸佛把手共行。
曆代祖師同心同德。
大似三家村裡不識羞老婆東搽西抹要事人相似。
有什麼奇特處。
隻如豁開戶牖萬裡不挂片雲。
坐斷圓覺妙場不離平等性智一句作麼生道。
蒲團時倚無他事。
永日寥寥謝太平。
結夏小參。
明當結制今夜小參。
舉一兩則古人機緣與諸人商量。
非惟截斷葛藤。
要且顯出各人自己參學眼目。
龐居士雲。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龐居士也甚奇怪。
隻是俗氣未除。
既是心空。
歸向什麼處去。
無為又作麼生學。
然則一言易出驷馬難追。
若是德山臨濟門下。
棒折也未放過在。
所以山僧尋常與諸人道。
一切處不明。
面前有物。
直得觸目無滞。
達得一切法空。
正是面前去不盡底。
又不見雲門大師道。
平地上死人無數。
過得荊棘林是好手。
與麼說話大似将胡狲系在露柱。
有甚快活。
既出得荊棘林。
又須入得荊棘林始得。
所謂入林不動草。
入水不動波。
然後縱橫得妙。
左右逢源。
轉地回天。
方有自由分。
隻如者僧道與麼則堂中上座有長處也。
且道是出耶是入耶。
雲門雲蘇嚧蘇嚧。
也是折錐探地。
明眼漢到者裡若作佛法商量。
正是平地死人。
不作佛法商量。
坐在荊棘林裡。
三千裡賣卻布單特為此事而來。
何曾夢見。
十方聚會選佛場開長期百二十日。
諸人若善參詳。
明取生佛未具已前。
透頂透底便是沒量漢也。
阿呵呵。
也大奇。
搖扇取涼。
伸腳打睡。
三萬六千日。
自倒還自起。
咄咄咄。
結夏小參。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明朝結制斯臨。
未舉西天法令。
今夜小參時至。
且開東山家筵。
啰啰招。
啰啰搖。
啰啰送。
義出豐年。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儉生不孝。
寸釘入木。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一句當天。
八萬法門生死路絕。
恁麼會得。
九十日内自然水到渠成别有商量。
萬煅爐中試看花飛雪片。
正恁麼時如何。
明明百草頭邊事。
不比楊岐栗棘蓬。
結夏小參。
教中道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菩提涅盤真如解脫。
咄雲。
釋迦老子是什麼熱椀鳴聲。
把他三世諸佛所得秘要法門一時潑撒了也。
至於三七日中思惟是事。
掩室摩竭不措一辭。
亦是未了公案。
我此一衆。
善觀者不以眼。
善聽者不以耳。
善言者不以言。
善迹者不以迹。
眼耳不有言迹俱忘。
能信自心悉皆是佛。
縱饒未信佛亦無殊。
麻三觔乾屎橛殿裡底亦不出此個時節。
阿呵呵。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風動樹頭搖。
地肥茄子大。
喝一喝。
長連床上九十日内有粥有飯。
結夏小參。
時節遷流。
結制忻逢於此日。
光陰倐忽。
工夫不到不方圓。
諸人既善參詳。
山僧宜加勉勵。
示諸佛慈悲之方便。
顯衲僧正令之全提。
佛來也打祖來也打。
粉骨碎身未足酬。
秦地不收漢地不管。
直入千峰萬峰去。
廓神機於未兆。
懸智照於無私。
如斯九十日中一一珠回玉轉。
雖然如是。
隻如栢岩開粥度夏。
仰山種粟燒畬。
畢竟明什麼邊事。
卓拄杖雲。
一舉四十九。
結夏小參。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擊拂子雲。
塵說剎說熾然說三世一切說。
釋迦彌勒文殊普賢登刀山入镬湯飲洋銅吞熱鐵。
橫說豎說直說曲說。
窮盡未來無間歇。
是汝諸人十二時中還曾得聞也未。
若也聞得。
今夜人天衆前不妨露個消息。
若也不聞。
亦不欠少。
所以個事在諸佛分上不增。
在衆生分上不減。
迷則常居凡下。
悟則即為聖賢。
到者裡便好放出金毛獅子。
哮吼一聲驚天動地。
豈不見雲門大師道。
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
拄杖畫一畫雲百雜碎了也。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
放過即不可。
若不放過。
不消一喝。
雲門隻解步步登高。
不解随機應變。
較之德山臨濟齊眉共矚同死同生。
截鐵斬釘能縱能奪。
何啻千裡萬裡。
且道臨濟德山有什長處。
不屬凡不屬聖。
不屬修不屬證。
不住有為不住無為。
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是汝諸人九十日内不得忘卻平等性智。
擊拂子雲。
雪峰道底。
無文燦
卓拄杖。
泥牛昨夜遭塗炭。
直至如今不見蹤。
結制小參。
心如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
從上佛祖莫不以此心法。
傳示将來作大佛事。
徑山隻今以此心法為大伽藍。
十方法界若聖若凡同一安居平等性智。
蓦拈拄杖卓一下雲。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住。
觀音菩薩将錢買胡餅。
放下手卻是饅頭。
卓拄杖一下。
複舉趙州勘婆子話。
頌雲。
台山路上。
婆子勘破。
須他趙州。
我道全無巴鼻。
人言亦有來由。
恕中愠禅師結夏小參。
俊快底撩起便行。
似鹘提鸠。
腳跟下好與三十。
懵懂底三搭不回。
如魚止泺。
腦門上不銷一錐。
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人倫。
好不增一毫。
醜不減一毫。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畫地為牢刑名斯着。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沉埋鬼窟塵慮尤多。
靈岩寺裡明日結夏。
今夜小參亦不說妙談玄。
亦不設期立限。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一任諸人橫眠倒卧渴飲饑餐。
管取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其或情存限量堕在見聞。
他時後日有人索飯錢在。
莫言不道。
複舉世尊在摩竭陀國說法。
是時白夏。
乃謂阿難曰。
諸大弟子人天四衆。
我常說法不生敬仰。
我今入因沙臼室中坐夏九旬。
忽有人來問法。
汝代我說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言訖掩室而坐。
頌雲。
白夏時将至。
垂慈勉進修。
人天不敬仰。
歲月自遷流。
法法無生滅。
頭頭有放收。
九旬聊掩室。
恩大實難酬。
了庵欲禅師結夏小參。
季春已去孟夏到來。
衲僧分上不用安排。
豈不見道盡乾坤大地是沙門一隻眼。
盡乾坤大地是沙門全身。
何覺不圓何修不證。
所以大覺世尊二千年前靈山會上釘虛空中鐵橛。
開福山僧四月十五日與見前大衆駕平地上鐵船。
逆長風而把舷。
節清歌而扣舷。
卓拄杖雲。
翡翠踏翻荷葉雨。
鹭鸶沖破竹林煙。
喝。
荊叟珏禅師結夏小參。
我此一宗正令全提。
如暴風卒雨鼓蕩無前。
石火電光追奔不及。
舉意即迷源。
擡眸已蹉過。
不是目前法。
莫生種種心。
縱汝三種互修克期取證。
第二頭第三首萬拄千撐轉見氣急。
殊不知髑髅未具己眼先明。
呱地一聲千了百當。
然雖如是。
親證者萬無一二。
錯會者數有河沙。
用彰俊禅師結夏小參。
結卻布袋口。
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眼不得妄視。
耳不得妄聽。
口不得妄言。
足不得妄舉。
一禁禁住無絲毫走作。
謂之圓覺伽藍九旬禁制。
醋甕中蟲子有什麼出頭分。
殊不知此道如淨日輪升太虛空無幽不燭。
如塗毒鼓輕輕一撾聞者皆喪。
雖然隻如道居有破有居空破空。
二幻既空中亦不立。
畢竟喚什麼作塗毒鼓。
喚什麼作淨日輪。
喝一喝。
大丈夫兒合自由。
信腳踏翻知見窟。
結夏小參。
世尊三昧迦葉不知。
迦葉三昧阿難不知。
阿難三昧商那和修不知。
商那和修三昧優波鞠多不知。
從上佛祖三昧既是各各不知。
且佛佛授受授個什麼。
祖祖傳持傳個什麼。
三月安居克期取證證個什麼。
東土衲僧還也奇特。
一個個氣宇如王。
擊碎圓覺伽藍。
截斷平等性智。
妙用縱橫無是不是。
山僧三昧諸人總知。
諸人三昧山僧總知。
大衆。
且道所知三昧是何形段聻。
拈拄杖卓一下。
智者聊聞猛提取。
莫待天明失卻雞。
古林茂禅師結夏病起小參。
歲月不可把玩。
老病不與人期。
山僧十數日來寒熱交攻正覓起處不得。
何故。
身相離敗心如幻故。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
佛病祖病其體亦然。
五祖和尚雲。
病來又病皮黏骨。
抖擻起來無一物。
行不成步語聲低。
鼻孔依然高突兀。
五祖老人與麼說話。
隻能自病不能病人。
既不能病人。
當攢簇不得之時即不能普入衆生身中全衆生之病。
既不能全衆生之病則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大衆。
九十日内同此安居。
動靜寒溫自宜保愛。
結夏小參。
朱明啟候聖制斯臨。
四海高人罷搖金錫。
言無言而可及。
念無念以相應。
廓諸佛之妙明。
同十方而聚會。
所以龐居士到者裡破家散宅隻守現成。
綿綿不漏絲毫。
直下斬釘截鐵。
道個心空及第早是頭上安頭。
更言與他三世諸佛把手共行。
曆代祖師同心同德。
大似三家村裡不識羞老婆東搽西抹要事人相似。
有什麼奇特處。
隻如豁開戶牖萬裡不挂片雲。
坐斷圓覺妙場不離平等性智一句作麼生道。
蒲團時倚無他事。
永日寥寥謝太平。
結夏小參。
明當結制今夜小參。
舉一兩則古人機緣與諸人商量。
非惟截斷葛藤。
要且顯出各人自己參學眼目。
龐居士雲。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龐居士也甚奇怪。
隻是俗氣未除。
既是心空。
歸向什麼處去。
無為又作麼生學。
然則一言易出驷馬難追。
若是德山臨濟門下。
棒折也未放過在。
所以山僧尋常與諸人道。
一切處不明。
面前有物。
直得觸目無滞。
達得一切法空。
正是面前去不盡底。
又不見雲門大師道。
平地上死人無數。
過得荊棘林是好手。
與麼說話大似将胡狲系在露柱。
有甚快活。
既出得荊棘林。
又須入得荊棘林始得。
所謂入林不動草。
入水不動波。
然後縱橫得妙。
左右逢源。
轉地回天。
方有自由分。
隻如者僧道與麼則堂中上座有長處也。
且道是出耶是入耶。
雲門雲蘇嚧蘇嚧。
也是折錐探地。
明眼漢到者裡若作佛法商量。
正是平地死人。
不作佛法商量。
坐在荊棘林裡。
三千裡賣卻布單特為此事而來。
何曾夢見。
十方聚會選佛場開長期百二十日。
諸人若善參詳。
明取生佛未具已前。
透頂透底便是沒量漢也。
阿呵呵。
也大奇。
搖扇取涼。
伸腳打睡。
三萬六千日。
自倒還自起。
咄咄咄。
結夏小參。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明朝結制斯臨。
未舉西天法令。
今夜小參時至。
且開東山家筵。
啰啰招。
啰啰搖。
啰啰送。
義出豐年。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儉生不孝。
寸釘入木。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一句當天。
八萬法門生死路絕。
恁麼會得。
九十日内自然水到渠成别有商量。
萬煅爐中試看花飛雪片。
正恁麼時如何。
明明百草頭邊事。
不比楊岐栗棘蓬。
結夏小參。
教中道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菩提涅盤真如解脫。
咄雲。
釋迦老子是什麼熱椀鳴聲。
把他三世諸佛所得秘要法門一時潑撒了也。
至於三七日中思惟是事。
掩室摩竭不措一辭。
亦是未了公案。
我此一衆。
善觀者不以眼。
善聽者不以耳。
善言者不以言。
善迹者不以迹。
眼耳不有言迹俱忘。
能信自心悉皆是佛。
縱饒未信佛亦無殊。
麻三觔乾屎橛殿裡底亦不出此個時節。
阿呵呵。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風動樹頭搖。
地肥茄子大。
喝一喝。
長連床上九十日内有粥有飯。
結夏小參。
時節遷流。
結制忻逢於此日。
光陰倐忽。
工夫不到不方圓。
諸人既善參詳。
山僧宜加勉勵。
示諸佛慈悲之方便。
顯衲僧正令之全提。
佛來也打祖來也打。
粉骨碎身未足酬。
秦地不收漢地不管。
直入千峰萬峰去。
廓神機於未兆。
懸智照於無私。
如斯九十日中一一珠回玉轉。
雖然如是。
隻如栢岩開粥度夏。
仰山種粟燒畬。
畢竟明什麼邊事。
卓拄杖雲。
一舉四十九。
結夏小參。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擊拂子雲。
塵說剎說熾然說三世一切說。
釋迦彌勒文殊普賢登刀山入镬湯飲洋銅吞熱鐵。
橫說豎說直說曲說。
窮盡未來無間歇。
是汝諸人十二時中還曾得聞也未。
若也聞得。
今夜人天衆前不妨露個消息。
若也不聞。
亦不欠少。
所以個事在諸佛分上不增。
在衆生分上不減。
迷則常居凡下。
悟則即為聖賢。
到者裡便好放出金毛獅子。
哮吼一聲驚天動地。
豈不見雲門大師道。
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
拄杖畫一畫雲百雜碎了也。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
放過即不可。
若不放過。
不消一喝。
雲門隻解步步登高。
不解随機應變。
較之德山臨濟齊眉共矚同死同生。
截鐵斬釘能縱能奪。
何啻千裡萬裡。
且道臨濟德山有什長處。
不屬凡不屬聖。
不屬修不屬證。
不住有為不住無為。
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是汝諸人九十日内不得忘卻平等性智。
擊拂子雲。
雪峰道底。
無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