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山臨濟。

    畢竟如何。

    複卓一下曰。

    總不得動着。

     上堂。

    盡大地是沙門眼。

    徧十方是自己光。

    為甚麼東弗于逮打鼓。

    西瞿耶尼不聞。

    南贍部洲點燈。

    北郁單越暗坐。

    直饒向個裡道得十全。

    猶是光影裡活計。

    摵拂子曰。

    百雜碎了也。

    作麼生是出身一路。

    擲下拂子曰參。

     上堂。

    動則影現。

    覺則氷生。

    直饒不動不覺。

    猶是秦時[車*度]轹鑽。

    到者裡便須千差密照萬戶俱開。

    毫端撥轉機輪。

    命脈不沈毒海。

    有時覺如湛水。

    有時動若星飛。

    有時動覺俱忘。

    有時照用自在。

    且道正恁麼時。

    是動是覺是照是用。

    還有區分得出底麼。

    鐵牛橫古路。

    觸着骨毛寒。

     上堂曰。

    行時絕行迹。

    說時無說蹤。

    行說若到則垛生招箭。

    行說未明則神鋒畫斷。

    就使說無滲漏行不迷方。

    猶滞殼漏在。

    若是大鵬金翅奮迅百千由旬。

    十影神駒馳驟四方八極。

    不取次啖啄。

    不随處埋身。

    且總不依倚。

    還有履踐分也無。

    剎剎塵塵是要津。

     上堂曰。

    易填巨壑。

    難滿漏卮。

    若有操持。

    了無難易。

    拈卻大地寬綽有餘。

    放出纖毫礙塞無路。

    忽若不拈不放。

    向甚麼處履踐。

    同誠共休戚。

    飲水亦須肥。

     大沩泰禅師上堂。

    推真真無有相。

    窮妄妄無有形。

    真妄兩無所有。

    廓然露出眼睛。

    眼睛既露。

    見個甚麼。

    曉日爍開岩畔雪。

    朔風吹綻臘梅華。

     上堂。

    寶劍拈來便用。

    豈有遲疑。

    眉毛剔起便行。

    更無回互。

    一切處騰今煥古。

    一切處截斷羅籠。

    不犯鋒铓亦非顧鑒。

    獨超物外則且置。

    萬機喪盡時如何。

    八月秋何處熱。

     上堂。

    涅盤無異路。

    方便有多門。

    拈起拄杖曰。

    看看。

    山僧拄杖子一口吸盡西江水。

    東海鯉魚[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

    帝釋忿怒把須彌山一掴粉碎。

    堅牢地神合掌贊歎曰。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以拄杖擊禅床下座。

     上堂。

    達得人空法空未稱祖佛家風。

    體得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

    直須打破牢關識。

    取向上一竅。

    如何是向上一竅。

    春寒料峭。

    凍殺年少。

     上堂。

    渺渺邈邈十方該括。

    坦坦蕩蕩絕形絕相。

    目欲視而睛枯。

    口欲談而詞喪。

    文殊普賢全無伎倆。

    臨濟德山不妨提唱。

    龜吞陝府鐵牛。

    蛇齩嘉州大象。

    吓得東海鯉魚直至如今肚脹。

    嘻。

     上堂。

    開口有時非。

    開口有時是。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釋迦老子碗鳴聲。

    達磨西來屎臭氣。

    唯有山前水牯牛。

    身放毫光照天地。

     上堂。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是甚麼語話。

    成法破法皆名涅盤。

    料掉沒交涉。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颟顸佛性菩薩外道。

    所成就法皆是菩提猶較些子。

    然雖如是。

    也是楊廣失駱駝。

     上堂。

    欲識佛去處。

    祇者語聲是。

    咄。

    傅大士不識好惡。

    以昭昭靈靈教壞人家男女。

    被志公和尚一喝曰。

    大士莫作是說。

    别更道看。

    大士複說偈曰。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志公呵呵大笑曰。

    前頭猶似可。

    末後更愁人。

     上堂。

    憶昔遊方日。

    獲得二種物。

    一是金剛錘。

    一是千聖骨。

    持行宇宙中。

    氣岸高突兀。

    如是三十年。

    用之為準則。

    而今年老矣。

    一物知何物。

    擲下金剛錘。

    擊碎千聖骨。

    抛向四衢道。

    不能更惜得。

    任意過浮生。

    指南将作北。

    呼龜以為鼈。

    喚豆以為粟。

    從他明眼人。

    笑我無繩墨。

     護國元禅師。

    威音王已前者一隊漢錯七錯八。

    威音王已後者一隊漢落二落三。

    而今者一隊漢坐立俨然。

    且道是錯七錯八落二落三。

    還定當得出麼。

    舉拂子曰吽吽。

     上堂。

    野幹鳴。

    獅子吼。

    張得眼。

    開得口。

    動南星。

    蹉北鬥。

    大衆。

    還知落處麼。

    金剛階下蹲。

    神龜火裡走。

     靈隐遠禅師上堂。

    舉僧問睦州。

    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

    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

    州曰。

    昨日栽茄子。

    今朝種東瓜。

    師曰。

    問者善問不解答。

    答者善答不解問。

    山僧今日向饑鷹爪下奪肉。

    猛虎口裡橫身。

    為你諸人說個樣子。

    登壇道士羽衣輕。

    咒力雖窮法轉新。

    拇指破開天地暗。

    蛇頭颠落鬼神驚。

     華藏民禅師上堂。

    衆賣華兮獨賣松。

    青青顔色不如紅。

    算來終不與時合。

    歸去來兮翠藹中。

    可笑古人恁麼道。

    大似逃峰赴壑避溺投火。

    争如随分到尺八五分镢頭邊讨一個半個。

    雖然如是。

    保甯半個也不要。

    何故。

    富嫌千口少。

    貧恨一身多。

     中竺仁禅師上堂。

    九十春光已過半。

    養華天氣正融和。

    海棠枝上莺聲好。

    道與時流見得麼。

    然雖如是。

    且透聲透色一句作麼生道。

    金勒馬嘶芳草地。

    玉樓人醉杏華天。

     華嚴覺禅師上堂。

    舉石霜和尚遷化。

    衆請首座繼踵住持。

    虔侍者所問公案。

    師曰。

    宗師行處如火消氷。

    透過是非關。

    全機忘得喪。

    盡道首座滞在一色。

    侍者知見超師。

    可謂體妙失宗全迷向背。

    殊不知。

    首座如鹭鸶立雪品類不齊。

    侍者似鳳翥丹霄不萦金網。

    一人高高山頂立。

    一人深深海底行。

    各自随方而來。

    同會九重城裡。

    而今要識此二人麼。

    豎起拂子曰。

    龍卧碧潭風凜凜。

    垂下拂子曰。

    鶴歸霄漢背摩天。

     天甯思禅師上堂。

    趯翻生死海。

    踏倒涅盤岸。

    世上無活人。

    黃泉無死漢。

    遂拈拄杖曰。

    讷堂今日拄杖子有分付處也。

    還有承當得者麼。

    試出來擔荷看。

    有麼有麼。

    良久擲拄杖下座。

     上堂。

    知有底也吃粥吃飯。

    不知有底也吃粥吃飯。

    如何直下驗得他有之與無是之與非邪之與正。

    若驗不出。

    參學事大遠在。

    喝一喝下座。

     君山覺禅師上堂。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諸人還識得麼。

    若也不識。

    為你注破。

    仰之彌高。

    不隔絲毫。

    要津把斷佛祖難逃。

    鑽之彌堅。

    真體自然。

    鳥啼花笑在碧岩前。

    瞻之在前。

    非正非偏。

    十方坐斷威鎮大千。

    忽焉在後。

    一場漏逗。

    堪笑雲門藏身北鬥。

    咄。

     寶華顯禅師上堂曰。

    吃粥了也。

    頭上安頭。

    洗缽盂去。

    為蛇畫足。

    更問如何。

    自納敗阙。

    良久高聲召大衆。

    衆舉首。

    師曰歸堂吃茶。

     南華炳禅師上堂。

    此事最希奇。

    不礙當頭說。

    東鄰田舍翁。

    随例得一橛。

    非唯貫聲色。

    亦乃應時節。

    若問是何宗。

    八字不着撇。

    擊禅床下座。

     上堂。

    日日說。

    時時舉。

    似地擎山争幾許。

    隴西鹦鹉得人憐。

    大都祇為能言語。

    休思惟。

    帶伴侶。

    智者聊聞猛提取。

    更有一般也大奇。

    貓兒偏解捉老鼠。

     上堂。

    以拄杖向空中攪曰。

    攪長河為酥酪。

    鰕蟹猶自眼搭眵。

    卓一下曰。

    變大地作黃金。

    窮漢依前赤骨力。

    為複自家無分。

    為複不肯承當。

    可中有個漢荷負得行。

    多少人失錢遭罪。

    再卓一下曰。

    還會麼。

    寶山到也須開眼。

    勿使忙忙空手回。

     龍牙才禅師上堂。

    舉死心和尚小參曰。

    若論此事如人家有三子。

    第一子聰明智慧孝養父母。

    接待往來主掌家業。

    第二子[〦/兇]頑狡猾貪淫嗜酒。

    倒街卧巷破壞家業。

    第三子盲聾喑痖菽麥不分。

    是事不能祇會吃飯。

    三人中黃龍要選一人用。

    更有四句。

    死中有活。

    活中有死。

    死中常死。

    活中常活。

    将此四句驗天下衲僧。

    師曰。

    喚甚麼作四句。

    三人姓甚名誰。

    若也識得。

    與黃龍把手并行更無纖毫間隔。

    如或未然。

    不免借水獻華去也。

    三人共體用非用。

    四句同音空不空。

    欲識三人并四句。

    金烏初出一團紅。

     蓬萊卿禅師上堂。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且任諸方點頭。

    及乎樹倒藤枯。

    上無沖天之計。

    下無入地之謀。

    靈利漢者裡着得一隻眼便見七縱八橫。

    舉拂子曰。

    看看。

    一曲兩曲無人會。

    雨過夜塘秋水深。

     上堂。

    杜鵑聲裡春光暮。

    滿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