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時。

    有事當面便說。

    誰管瞬目揚眉。

    更有一般奇特事。

    末後一着更須知。

    擊拂子下座。

     四祖演禅師上堂。

    主山吞卻案山。

    尋常言論。

    拄杖子普該塵剎。

    未足為奇。

    光境兩忘複是何物。

    良久曰。

    劫火洞然毫末盡。

    青山依舊白雲中。

     清隐源禅師上堂。

    先師初事栖賢諟泐潭澄曆二十年。

    宗門奇奧經論玄要莫不貫穿。

    及因雲峰指見慈明則一字無用。

    遂設三關語以驗學者。

    而學者如葉公畫龍。

    龍現即怖。

     積翠永庵主示衆。

    山僧住庵來。

    無禅可說無法可傳。

    亦無羞珍異寶。

    祇收得續火柴頭一個留與後人。

    令他煙焰不絕火光長明。

    遂擲下拂子。

    時有僧就地拈起吹一吹。

    師便喝曰。

    誰知續火柴頭從者漢邊煙消火滅去。

    乃拂袖歸庵。

    僧吐舌而去。

     黃龍新禅師上堂。

    深固幽遠無人能到。

    釋迦老子到不到。

    若到因甚麼無人。

    若不到誰道幽遠。

     上堂。

    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祇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不印即是。

    金果早朝猿摘去。

    玉華晚後鳳銜歸。

     上堂。

    行腳高人解開布袋。

    放下缽囊去卻藥忌。

    一人所在須到。

    半人所在須到。

    無人所在也須親到。

     上堂。

    拗折拄杖将甚麼登山渡水。

    拈卻缽盂匙箸将甚麼吃粥吃飯。

    不如向十字街頭東蔔西蔔。

    忽然蔔着。

    是你諸人有彩。

    若蔔不着。

    也怪雲岩不得。

     上堂。

    文殊騎獅子。

    普賢騎象王。

    釋迦老子足蹑紅蓮。

    且道黃龍騎個甚麼。

    良久曰。

    近來年老。

    一步是一步。

     上堂。

    清珠下於濁水。

    濁水不得不清。

    念佛投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

    佛既不亂。

    濁水自清。

    濁水既清。

    功歸何所。

    良久曰。

    幾度黑風翻大海。

    未曾聞道釣舟傾。

     上堂。

    有時破二作三。

    有時會三歸一。

    有時三一混同。

    有時不落數量。

    且道甚麼處是黃龍為人處。

    良久曰珍重。

     泐潭清禅師上堂。

    舉浮山遠和尚雲。

    欲得英俊麼。

    仍須四事俱備方顯宗師蹊徑。

    何謂也。

    一者祖師巴鼻。

    二具金剛眼睛。

    三有獅子爪牙。

    四得衲僧殺活拄杖。

    得此四事。

    方可縱橫變态任運卷舒。

    高聳人天壁立千仞。

    傥不如是。

    守死善道者敗軍之兆。

    何故。

    棒打石人貴論實事。

    是以到者裡。

    得不修江耿耿大野雲凝。

    綠竹含煙青山鎖翠。

    風雲一緻水月齊觀。

    一句該通已彰殘朽。

    師曰。

    黃龍今日出世。

    時當末季佛法澆漓。

    不用祖師巴鼻。

    不用金剛眼睛。

    不用獅子爪牙。

    不用殺活拄杖。

    祇有一枝拂子以為蹊徑。

    亦能縱橫變态任運卷舒。

    亦能高聳人天壁立千仞。

    有時逢強即弱有時遇貴即賤。

    拈起則群魔屏迹佛祖潛蹤。

    放下則合水和泥聖凡同轍。

    且道拈起好放下好。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雙峰齊禅師上堂。

    拈拄杖曰。

    橫拈倒用諸方虎步龍行。

    打狗撐門雙峰掉在無事甲裡。

    因風吹火别是一家。

    以拄杖靠肩顧視大衆。

    喚作無事得麼。

    良久曰。

    刀尺高懸着眼看。

    志公不是閑和尚。

    卓拄杖一下。

     開先瑛禅師上堂。

    談玄說妙譬如畫餅充饑。

    入聖超凡大似飛蛾赴火。

    一向無事敗種焦芽。

    更若馳求水中捉月。

    以拂子一拂雲。

    适來許多見解拂卻了也。

    作麼生是諸人透脫一句。

    良久曰。

    鐵牛不吃欄邊草。

    直向須彌頂上眠。

    以拂子擊禅床。

     上堂。

    彎石鞏弓。

    架興化箭。

    運那羅延力。

    定爍迦羅眼。

    不射大雄虎。

    不射藥山鹿。

    不射雲岩獅子。

    不射象骨猕猴。

    且道射個甚麼。

    良久曰。

    放過一着。

     法雲杲禅師上堂。

    西來祖意。

    教外别傳。

    非大根器不能證入。

    其證入者不被文字語言所轉聲色是非所迷。

    亦無雲門臨濟之殊趙州德山之異。

    所以唱道須明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

    若向者裡薦得。

    可謂終日着衣未嘗挂一縷絲。

    終日吃飯未嘗齩一粒米。

    直是呵佛罵祖有甚麼過。

    雖然如是。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下座。

     上堂。

    拈拄杖曰。

    歸宗會斬蛇。

    禾山解打鼓。

    萬象與森羅。

    皆從者裡去。

    擲下拄杖曰。

    歸堂吃茶。

     湛堂準禅師上堂。

    太陽門下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洞山和尚祇解夜半捉烏雞。

    殊不知驚起鄰家睡。

    寶峰相席打令告諸禅德。

    也好冷處着把火。

    咄。

     上堂。

    古人道不看經不念佛。

    看經念佛是何物。

    自從識得轉經人。

    舉拂子曰。

    龍藏聖賢都一拂。

    以拂子拂一拂曰。

    諸禅德。

    正當恁麼時。

    且道雲岩土地向甚麼處安身立命。

    擲下拂子。

    以兩手握拳叩齒曰。

    萬靈千聖。

    千聖萬靈。

     上堂。

    混元未判一氣岑寂。

    不聞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秋收冬藏。

    正當恁麼時也好個時節。

    叵耐雪峰老漢卻向虛空裡打橛。

    輥三個木球。

    直至後人構占不上。

    便見沩山水牯牛一向膽大心粗。

    長沙大蟲到處齩人家豬狗。

    雖然無禮難容。

    而今放過一着。

    孝經序雲。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

    山前華堯民解元且喜尊候安樂。

    參。

     上堂。

    僧問。

    教中道若有一人發真歸源。

    十方虛空悉皆消殒。

    未審此理如何。

    師遂展掌點指曰。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

    一羅二土三水四金五太陽六太陰七計都。

    今日計都星入巨蟹宮。

    寶峰不打者鼓笛。

    便下座。

     上堂。

    大道縱橫觸事現成。

    雲開日出水綠山青。

    拈拄杖卓一下曰。

    雲門大師來也。

    說道觀音菩薩将錢買胡餅放下手元來卻是饅頭。

    大衆。

    雲門祇見錐頭利。

    不見鑿頭方。

    寶峰即不然。

    擲下拄杖曰。

    勿於中路事空王。

    策杖須還達本鄉。

    昨日有人從淮南來。

    不得福建信。

    卻道嘉州大象吞卻陝府鐵牛。

    喝一喝曰。

    是甚說話。

    笑倒雲居土地。

     上堂。

    祖師關捩子。

    幽隐少人知。

    不是悟心者。

    如何舉似伊。

    喝一喝曰。

    是何言欤。

    若一向恁麼。

    達磨一宗掃土而盡。

    所以大覺世尊初悟此事。

    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普令南北東西四維上下郭大李二鄧四張三同明斯事。

    雲岩今日不免效古去也。

    擊拂子曰。

    方便門開也。

    作麼生是真實相。

    良久雲。

    十八十九。

    癡人夜走。

     示衆拈拄杖曰。

    衲僧家竿木随身逢場作戲。

    倒把橫拈自有意思。

    所以昔日藥山和尚問雲岩曰聞汝解弄獅子是否。

    岩曰是。

    山曰弄得幾出。

    岩曰弄得六出。

    山曰老僧亦解弄。

    岩曰和尚弄得幾出。

    山曰老僧祇弄得一出。

    岩曰一即六六即一。

    山便休。

    大衆。

    藥山雲岩鈍置殺人。

    兩子父弄一個獅子也弄不出。

    若是準上座祇消得自弄。

    拽得來拈頭作尾拈尾作頭。

    轉兩個金睛。

    攫幾鈎鐵爪。

    吼一聲直令百裡内猛獸潛蹤。

    滿空裡飛禽亂墜。

    準上座未弄獅子。

    請大衆高着眼。

    先做個定場。

    擲下拄杖曰。

    個中消息子。

    能有幾人知。

     壽甯資禅師上堂。

    諸方五日一參。

    壽甯日日升座。

    莫怪重說偈言。

    過在西來達磨。

    上士處處逢渠。

    後學時時蹉過。

    且道蹉過一着落在甚麼處。

    舉起拂子曰。

    一片月生海。

    幾家人上樓。

     寶華鑒禅師上堂。

    月圓伏惟三世諸佛狸奴白牯各各起居萬福。

    時中淡薄無可相延切希寬抱。

    老水牯牛近日亦自多病多惱不甘水草。

    遇着暖日和風。

    當下和身便倒。

    教渠拽耙牽犂。

    直是搖頭擺腦。

    可憐萬頃良田。

    一時變作荒草。

     三祖宗禅師上堂。

    架梯可以攀高。

    雖升而不達河漢。

    鑄鍬可以掘鑿。

    雖利而不能到風輪。

    其器者費功。

    其謀者益妄。

    不如歸家坐。

    免使走塵壤。

    大衆。

    那個是塵壤。

    祖佛禅道。

     黃龍清禅師上堂。

    三世諸佛不知有恩無重報。

    狸奴白牯卻知有功不浪施。

    明大用曉全機。

    絕蹤迹不思議。

    歸去好無人知。

    沖開碧落松千尺。

    截斷紅塵水一溪。

     洞山言禅師上堂。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

    寒山子勞而無功。

    更有個拾得道不識者個意。

    修行徒苦辛。

    恁麼說話自救不了。

    尋常拈糞箕把帚帚掣風掣颠猶較些子。

    直饒是文殊普賢再出。

    若到洞山門下一時分付與直歲。

    燒火底燒火掃地底掃地。

    前廊後架切忌攙匙亂筯。

    豐幹老人更不饒舌。

    參退吃茶。

     上堂。

    一生二。

    二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