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是汝不住。

    殃崛聞之。

    心忽開悟。

    遂棄刃投佛出家。

    佛即授與落發披衣。

     佛燈珣頌雲。

    急行緩步無前後。

    渾踏長安路一條。

    殃崛忽然知住處。

    便能平步上雲霄。

    花冠不用娘生指。

    須發甯煩費力搖。

    好是移花兼蝶至。

    等閑買石得雲饒。

     踈山如雲。

    殃崛雄雄方勇銳。

    瞿昙住住息風波。

    殺人作佛當頭劄。

    覆雨翻雲在剎那。

     殃崛摩羅因持缽入城到一長者家。

    值其婦産難。

    長者告雲。

    沙門是佛弟子。

    有何方便救得我家産難。

    殃崛雲。

    我乍入道。

    未知此法。

    當去問佛卻來相報。

    乃遽返白佛。

    具陳上事。

    佛告雲。

    汝速去說。

    我自從賢聖法來。

    未曾殺生。

    殃崛依佛所說往告長者。

    者婦聞之當時分免。

    母子平安。

     覺海元頌雲。

    聖法從來不殺生。

    本無生殺亘精明。

    是諸人我皆空相。

    一切冤親盡假名。

    甘露才沾除熱惱。

    玉蓮金子兩敷榮。

     鼓山珪雲。

    月裡姮娥不畫眉。

    隻将雲霧作羅衣。

    不知夢逐青鸾去。

    猶把花枝蓋面歸。

     徑山杲雲。

    華陰山前百尺井。

    中有寒泉徹骨冷。

    誰家女子來照影。

    不照其餘照斜領。

     那咤太子析肉還母。

    析骨還父。

    然後現本身。

    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

     佛眼遠雲。

    肉既還母。

    骨既還父。

    用甚麼為身。

    學人道。

    到這裡若見得去。

    廓清五蘊吞盡十方。

    乃為偈曰。

    骨還父。

    肉還母。

    何者是身。

    分明聽取。

    山河國土現全軀。

    十方世界在裡許。

    萬劫千生絕去來。

    山僧此說非言語。

     徑山杲雲。

    骨肉都還父母了。

    不知那個是那咤。

    一毛頭上翻身轉。

    一一毛頭渾不差。

     破竈堕禅師因嵩山塢有廟甚靈。

    殿中唯安一竈。

    遠近不辍祭祀。

    師以杖敲竈三下雲。

    咄。

    此竈隻是泥瓦合成。

    聖從何來。

    靈從何起。

    恁麼烹宰物命。

    又打三十。

    竈乃傾破堕落。

    須臾有青衣峨冠設拜雲。

    我本此廟竈神。

    久受業報。

    今蒙禅師說無生法。

    得脫此處生天。

    特來緻謝。

    師雲。

    是汝本有之性。

    非吾強言。

    神再拜而沒。

    後有僧問師。

    某甲久侍左右。

    未蒙方便。

    竈神得何宗旨。

    便乃生天。

    師雲。

    我隻向伊道是泥瓦合成。

    别也無道理為伊。

    僧伫思。

    師雲會麼。

    雲不會。

    師雲本有之性為甚麼不會。

    僧作禮。

    師雲堕也堕也。

    破也破也。

    後有僧舉似安國師。

    國師歎雲。

    此子會盡物我一如。

    可謂如朗月處空無不見者。

    難構伊語脈。

    僧乃低頭叉手而問。

    未審甚麼人構他語脈。

    安雲不知者。

     佛眼遠頌雲。

    禍福威嚴不自靈。

    殘杯冷[夕/肉]享何人。

    一從去後無消息。

    野老猶敲祭鼓聲。

    又雲。

    春寒料峭。

    凍殺年少。

    切忌參商。

    别無奇妙。

    低頭侍奉。

    歡喜問訊。

    佛法商量。

    傷子性命。

     佛燈珣雲。

    倚竈惟靈不是靈。

    靈從斷處一堆塵。

    野老不來敲祭鼓。

    因正打邪别是春。

     仰山寂禅師一日忽見異僧乘虛而至。

    作禮而立於前。

    師問近離甚處。

    雲早晨離西天。

    師雲何太遲生。

    雲遊山玩水。

    師雲。

    神通妙用則不無阇黎。

    佛法須還老僧。

    僧雲。

    特來東土禮文殊。

    卻遇小釋迦。

    遂出西天貝多葉與師。

    作禮乘雲騰空而去。

     東林總雲。

    諸方商量如麻似粟。

    盡道這碧眼胡兒來無蹤去無迹。

    直是光前絕後。

    若不是仰山也難為縱奪。

    諸禅德。

    殊不知這碧眼胡兒騰空而來。

    騰空而去。

    一生隻在虛空裡作活計。

    有甚麼光前絕後。

    大小仰山被他将兩杓惡水蓦頭澆了也。

    當時集雲峰下自有正令。

    何不施行。

    大衆。

    且道作麼生是正令。

    咄。

     圓悟勤雲。

    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

    是從上來爪牙。

    這羅漢具計多神通妙用。

    到仰山面前直得目瞪口呿。

    何故。

    鶴有九臯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湛堂準雲。

    諸禅德。

    可惜仰山放過這漢。

    當時若是寶峰。

    便與擒住。

    須教維那僧堂前撞鐘集衆。

    責狀趕出。

    況佛法不當人情。

    伊既稱羅漢。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為甚麼不歸家穩坐。

    隻管遊山玩水。

    參。

     南華炳頌雲。

    遠離西竺路迢迢。

    親向支那弄海潮。

    若要清風生阃外。

    拽來更與四藤條。

     踈山如雲。

    小釋迦。

    大文殊。

    閑名号。

    任稱呼。

    藤條在握不能用。

    被他碧眼謾塗糊。

     因果 世尊因調達謗佛生身入地獄。

    遂令阿難傳問。

    你在地獄中安不。

    達雲。

    我雖在地獄。

    如三禅天樂。

    佛又令阿難傳問。

    你還求出不。

    達雲我待世尊來便出。

    阿難雲。

    佛是三界大師。

    豈有入地獄分。

    達雲。

    佛既無入地獄分。

    我豈有出地獄分。

     翠岩真雲。

    親言出親口。

     徑山杲雲。

    既無出分。

    又無入分。

    喚甚麼作釋迦老子。

    喚甚麼作提婆達多。

    喚甚麼作地獄。

    還委悉麼。

    自攜缾去沽村酒。

    卻着衫來作主人。

     湛堂準頌雲。

    好笑提婆達多。

    入捺落十小劫波。

    雖然得三禅妙樂。

    吹布毛須還鳥窠。

     三祖璨大師為居士時谒二祖雲。

    弟子身纏風恙。

    請和尚忏罪。

    祖雲将罪來與汝忏。

    士良久雲覓罪了不可得。

    祖雲。

    我與汝忏罪竟。

    宜依佛法僧住。

    士雲今見和尚已知是僧。

    未審何名佛法。

    祖雲。

    是心是佛。

    是心是法。

    法佛無二。

    僧寶亦然。

    士雲。

    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

    不在外。

    不在中間。

    如其心然。

    佛法無二也。

    祖深器之。

    即為剃發雲。

    是吾寶也。

    宜名僧璨。

    執侍二載乃付達磨信衣正法眼藏。

    說偈密囑護持。

    無令斷絕。

     琅琊覺雲。

    猶欠作雲何梵在。

     佛國白頌雲。

    罪已無根性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