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女。

    實堪悲。

    愛将青黛畫蛾眉。

     佛燈珣雲。

    涅盤一路同來往。

    寸步甯虧達本鄉。

    鹙子黠兒輕借便。

    猶如痖子吃生姜。

    月上女。

    太無良。

    不塗紅粉自風光。

    金鎖玄關留不住。

    百尺竿頭信腳行。

     文殊大士問庵提遮女。

    生以何為義。

    女雲生以不生生為生義。

    殊雲如何是生以不生生為生義。

    女雲。

    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曾自得。

    有所和合。

    而能随其所宜。

    是為生義。

    殊雲死以何為義。

    女雲死以不死死為死義。

    殊雲如何是死以不死死為死義。

    女雲。

    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曾自得。

    有所離散。

    而能随其所宜。

    是為死義。

     佛性泰頌雲。

    生無所生。

    死無所死。

    風動塵飛。

    波澄浪止。

    和合離散随緣發現。

    滿月彎弓雙雕一箭。

     南堂靜雲。

    生以不生生為生。

    指天指地四方行。

    死以不死死為死。

    雙林樹下亦如此。

    生不生。

    死不死。

    四十九年無一字。

    掣斷金鎖天麒麟。

    突出金毛獅子子。

     庵婆提女問文殊雲。

    明知生是不生之法。

    為甚麼卻被生死之所流。

    文殊雲其力未充。

    (教中名言小異大同) 後進山主問修山主。

    明知生是不生之法。

    為甚麼被生死之所流。

    修雲。

    筍畢竟成竹去。

    如今作篾使得麼。

    進雲汝向後自悟去在。

    修雲。

    某甲所見祇如此。

    上座意旨如何。

    進雲。

    這個監院房。

    那個是典座房。

    修乃禮謝。

     正覺逸頌雲。

    進老分明到五台。

    修師真個入閩來。

    維那院主門相對。

    說着令人兩眼開。

     趙州谂禅師因五台山下有一婆子接待。

    凡有僧問台山路向甚處去。

    婆雲蓦直去。

    僧才行三五步。

    婆雲好個師僧又恁麼去。

    後有僧舉似師。

    師雲待我去為勘過這婆子。

    明日師便去。

    亦如是問。

    婆亦如是對。

    師歸乃升堂為衆雲。

    台山婆子我為勘破了也。

     玄覺雲。

    前來僧也與麼問答。

    後來趙州也與麼問答。

    且道甚處是勘破處。

    又雲。

    非唯被趙州勘破。

    亦被這僧勘破。

     琅琊覺雲。

    大小趙州去這婆子手裡喪身失命。

    雖然如是。

    錯會者多。

     大沩喆雲。

    天下衲僧隻知問路。

    老婆要且不知腳下泥深。

    若非趙州老人。

    争顯汗馬功高。

    禾山方雲。

    一人從苗辨地。

    一人臨崖不悚。

    諸人要識趙州麼。

    良久雲。

    鬧市裡虎。

     慈明圓頌雲。

    趙州勘破婆子。

    葉落便合知秋。

    天下幾多禅客。

    五湖四海悠。

    悠 黃龍南雲。

    傑出叢林是趙州。

    老婆勘破有來由。

    而今四海清如鏡。

    行人莫與路為雠。

     淨照臻雲。

    趙州勘破老婆禅。

    語默分明在目前。

    近日五湖參學者。

    剛於岐路走如煙。

     少林通雲。

    趙州勘破語難過。

    無限平人走似梭。

    日暮台山空寂寂。

    至今猶未絕誵訛。

     雲蓋昌雲。

    台山路上老婆禅。

    蓦直教人好進前。

    賴得趙州親勘破。

    從茲四海路平然。

     趙州問一婆子甚麼處去。

    雲偷趙州筍去。

    師雲忽遇趙州又作麼生。

    婆子便與師一掌。

    師休去。

     雪窦顯雲。

    好掌。

    更下兩掌也無勘處。

     五祖演雲。

    趙州休去。

    不知衆中作麼生商量。

    白雲也要露個消息。

    貴要衆人共知。

    婆子雖行正令。

    一生不了。

    趙州被打兩掌。

    齩斷牙關。

    婆子可謂去路一身輕似葉。

    趙州高名千古重如山。

     野軒遵頌雲。

    趙州筍。

    被婆偷。

    遭掴如何肯便休。

    合出手時須出手。

    得抽頭處且抽頭。

     海印信雲。

    彎弓直勢射難當。

    陷虎之機理最長。

    雖是貪他一粒米。

    誰知失卻半年糧。

     地藏恩雲。

    趙州老。

    捉個賊。

    當面勘渠。

    返遭一掴。

    賊不成。

    罪歸己。

    天下衲僧知幾幾。

     無盡居士雲。

    趙州挨拶老婆時。

    迦葉難陀盡皺眉。

    卻被老婆揮一掌。

    從來多事落便宜。

     佛鑒懃雲。

    從來柔弱勝剛強。

    捉賊分明已見贓。

    當下被他揮一掌。

    猶如痖子吃生姜。

     岩頭奯禅師因沙汰後。

    於鄂渚湖邊作渡子。

    兩岸各挂一牌闆。

    有人過渡。

    打闆一下。

    師雲阿誰。

    或雲要過那邊。

    師乃舞棹迎之。

    一日因一婆子拘一孩兒來乃問。

    呈桡舞棹即不問。

    且道婆手中兒甚處得來。

    師以桡便打。

    婆子雲。

    婆生七子。

    六個不遇知音。

    隻這一個也不消得。

    便抛向水中。

     琅琊覺雲。

    欺敵者亡。

     大沩智雲。

    岩頭業在其中。

    隻得通身泥水。

    婆子雖有丈夫手段。

    也是家醜外揚。

     大沩喆頌雲。

    親兒棄了更無親。

    撒手歸家罷問津。

    呈桡舞棹波中客。

    休向江頭覓渡人。

     上方益雲。

    舞棹呈桡古渡頭。

    婆婆相見問來由。

    何人[拚-ㄙ+ㄊ]得親生子。

    抛向江心更不收。

     月庵果雲。

    千尺絲綸世可猜。

    鈎頭多是得黃能。

    自從釣得錦鱗後。

    洗盡渠侬滿面埃。

     保福展禅師與甘長老相看鄭十三娘。

    才坐定。

    師乃問承聞十三娘子參見沩山是不。

    雲是。

    師雲沩山遷化向甚麼處去。

    娘起身偏床而立。

    甘雲。

    閑時說禅口似懸河。

    何不道取。

    娘雲鼓這兩片皮堪作甚麼。

    甘雲不鼓這兩片皮又作麼生。

    娘雲合取狗口。

     南堂靜頌雲。

    沩山遷化絕音容。

    趯起眉毛何處去。

    十三娘子側身時。

    放出金毛獅子子。

     行童 五祖大師初在蕲州西山栽松。

    遇四祖告雲。

    吾欲傳法與汝。

    汝已年邁。

    汝若再來。

    吾尚遲汝。

    師諾。

    遂往周氏家女托生。

    因抛濁港中。

    神物護持。

    至七歲為童子。

    四祖出山路次。

    逢之。

    見其骨相奇秀異乎常童。

    乃問雲子何姓耶。

    師雲。

    姓即有。

    非常性。

    祖雲是何姓。

    師雲佛性。

    祖雲汝無姓耶。

    師雲性空故。

    祖默識之。

    攜歸出家。

    後付衣法。

    居黃梅東山。

     天童覺頌雲。

    黃梅果熟。

    白藕花開。

    問唯佛性。

    體異凡胎。

    衣傳南嶺人将去。

    松老西山我再來。

    兩借皮囊成底事。

    一壺風月湛無埃。

     草堂清雲。

    無父無兄絕是非。

    江心誰辨逆流時。

    西山得法東山隐。

    此事隻教能者知。

     佛國白雲。

    垂垂白發下青山。

    七載歸來換舊顔。

    人卻少年松已老。

    是非從此落人間。

     無為子雲。

    栽松何老。

    傳衣何少。

    前身後身。

    一夢兩覺。

    白藕花開峰頂頭。

    明月千年冷相照。

     禅林類聚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