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之上
關燈
小
中
大
縛。
法性本來圓明。
病愈何須執藥。
了知諸法平等。
翛然清虛快樂。
色空不二 法性本無青黃。
衆生謾造文章。
吾我說他止觀。
自意擾擾颠狂。
不識圓通妙理。
何時得會真常。
自疾不能治療。
卻教他人藥方。
外看将為是善。
心内猶若豺狼。
愚人畏其地獄。
智者不樂天堂。
對境心常不起。
舉足皆是道場。
佛與衆生不二。
衆生自作分張。
若欲除卻三毒。
迢迢不離災殃。
智者知心是佛。
愚人樂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間諸法如幻。
生死猶若雷電。
法身自在圓通。
出入山河無間。
颠倒妄想本空。
般若無迷無亂。
三毒本自解脫。
何須攝念禅觀。
隻為愚人不了。
從他戒律決斷。
不識寂滅真如。
何時得登彼岸。
智者無惡可斷。
運用随心合散。
法性本來空寂。
不為生死所絆。
若欲斷除煩惱。
此是無明癡漢。
煩惱即是菩提。
何用别求禅觀。
實際無佛無魔。
心體無形無段。
斷除不二 丈夫運用堂堂。
逍遙自在無妨。
一切不能為害。
堅固猶若金剛。
不着二邊中道。
翛然非斷非常。
五欲貪嗔是佛。
地獄不異天堂。
愚人妄生分别。
流浪生死猖狂。
智者達色無礙。
聲聞無不恛惶。
法性本無瑕翳。
衆生妄執青黃。
如來引接迷愚。
或說地獄天堂。
彌勒身中自有。
何須别處思量。
棄卻真如佛像。
此人即是颠狂。
聲聞心中不了。
唯隻趂逐言章。
言章本非真道。
轉加鬥争剛強。
心裡蚖蛇蝮蠍。
螫着便即遭傷。
不解文中取義。
何時得會真常。
死入無間地獄。
神識枉受災殃。
真俗不二 法師說法極好。
心中不離煩惱。
口談文字化他。
轉更增他生老。
真妄本來不二。
凡夫棄妄覓道。
四衆雲集聽講。
高坐論義浩浩。
南坐北坐相争。
四衆為言為好。
雖然口談甘露。
心裡尋常枯燥。
自己元無一錢。
日夜數他珍寶。
恰似無智愚人。
棄卻真金檐艹。
心中三毒不舍。
未審何時得道。
解縛不二 律師持律自縛。
自縛亦能縛他。
外作威儀恬靜。
心内恰似洪波。
不駕生死船筏。
如何度得愛河。
不解真宗正理。
邪見言辭繁多。
有二比丘犯律。
便卻往問優波。
優波依律說罪。
轉增比丘網羅。
方丈室中居士。
維摩便即來呵。
優波默然無對。
淨名說法無過。
而彼戒性如空。
不在内外娑婆。
勸除生滅不肯。
忽悟還同釋迦。
境照不二 禅師體離無明。
煩惱從何處生。
地獄天堂一相。
涅盤生死空名。
亦無貪嗔可斷。
亦無佛道可成。
衆生與佛平等。
自然聖智惺惺。
不為六塵所染。
句句獨契無生。
正覺一念玄解。
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
翛然真入圓成。
絕此四句百非。
如空無作無依。
運用無礙 我今滔滔自在。
不羨公王卿宰。
四時猶若金剛。
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喻於須彌。
智慧廣於江海。
不為八風所牽。
亦無精進懈怠。
任性浮沈若颠。
散誕縱橫自在。
遮莫刀劍臨頭。
我自安然不采。
迷悟不二 迷時以空為色。
悟即以色為空。
迷悟本無差别。
色空究竟還同。
愚人喚南作北。
智者達無西東。
欲覓如來妙理。
常在一念之中。
陽焰本非其水。
渴鹿狂趂匆匆。
自身虛假不實。
将空更欲覓空。
世人迷倒至甚。
如犬吠雷叿叿。
騰騰和尚了元歌 修道。
道無可修。
問法。
法無可問。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無逆順。
八萬四千法門。
至理不離方寸。
識取自家城郭。
莫謾尋他鄉郡。
不用廣學多門。
不在辯才聰俊。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歲之餘[門@壬]。
煩惱即是菩提。
淨華生於泥糞。
人來問我若為。
不能共伊談論。
寅朝用粥充饑。
齋時更飱一頭。
今日任運騰騰。
明日騰騰任運。
心中了了總知。
且恁半癡半鈍。
石頭和尚艹庵歌 吾結艹庵無寶貝。
飯了從容圖睡快。
成時初見茅艹新。
破後還将茅艹蓋。
住庵人。
鎮常在。
不屬中間與内外。
世人住處我不住。
世人愛處我不愛。
庵雖小。
含法界。
方丈老人相體解。
上乘菩薩信無疑。
中下聞之必生怪。
問此庵。
壞不壞。
壞與不壞主元在。
不居南北與東西。
基上堅牢以為最。
青松下。
明窗内。
玉殿朱樓未為對。
納帔幪頭萬事休。
此時山僧都不會。
住此庵。
休作解。
誰誇鋪席圖人買。
回光返照便歸來。
廓達靈根非向背。
遇祖師。
親訓誨。
結艹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卻在縱橫。
擺手便行且無罪。
千種言。
萬般解。
隻要教君長不昧。
欲識庵中不死人。
豈離而今遮皮袋。
石頭和尚參同契(琅琊覺禅師科) 将釋參同契。
大科分為四段。
第一标題述序以示端由 竺土大仙心。
東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鈍。
道無南北祖。
第二方便建立不離真源(分為七段) 第一明真源本覺不迷理(有四句。
從靈源明至亦非語) 靈源明皎潔。
枝派暗流注。
執事元是迷。
契理亦非悟。
第二根境無住(有四句。
從門門一切至依位住) 門門一切境。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不爾依位住。
第三色聲無礙(有四句。
從色本至清濁句) 色本殊質像。
聲元異樂苦。
暗合上中言。
明明清濁句。
第四四大無塵(有四句。
從四大性至堅固) 四大性自複。
如子得其母。
火熱風動搖。
水濕地堅固。
第五十二處依真建立(有六句。
從眼色至其語) 眼色耳音聲。
鼻香舌醎醋。
然於一一法。
依根葉分布。
本末須歸宗。
尊卑用其語。
第六不滞有無(有六句。
從當明至前後步) 當明中有暗。
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
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對。
比如前後步。
第七萬法無差真心獨露(有四句。
從萬物至箭鋒拄) 萬物自有功。
當言用及處。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
第三明因會果方顯極談(一段二句) 承言須會宗。
勿自立規矩。
第四勸進初學意在流通(二段六句) 觸目不會道。
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遠近。
迷隔山河爾。
謹白參玄人。
光陰莫虛度。
蘇溪和尚(即五洩小師也)牧護歌 聽說衲僧牧護。
任運逍遙無住。
一條百納缾盂。
便是生涯調度。
為求至理參尋。
不憚寒暑辛苦。
還曾四海周遊。
山水風雲滿肚。
内除戒律精嚴。
不學威儀行步。
三乘笑我無能。
我笑三乘謾做。
智人權立階梯。
大道本無迷悟。
達者不假修治。
不在能言能語。
披麻目視雲霄。
遮莫王侯不顧。
道人本體如然。
不是知佛去處。
生也猶如着衫。
死也還同脫袴。
生死無喜無憂。
八風豈能驚怖。
外相猶似癡人。
肚裡非常峭措。
活計雖無一錢。
敢與君王鬥富。
愚人擺手憎嫌。
智者點頭相許。
那知傀儡牽抽。
歌舞盡由行主。
一言為報諸人。
打破畫缾歸去。
樂普和尚浮漚歌 雲天雨落庭中水。
水上漂漂見漚起。
前者已滅後者生。
前後相續無窮已。
本因雨滴水成漚。
還緣風激漚歸水。
不知漚水性無殊。
随他轉變将為異。
外明瑩。
内含虛。
内外玲珑若寶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
及乎動着又如無。
有無動靜事難明。
無相之中有相形。
隻知漚向水中出。
豈知水亦從漚生。
權将漚水類餘身。
五蘊虛攢假立人。
解達蘊空漚不實。
方能明見本來真。
丹霞和尚玩珠吟二首
法性本來圓明。
病愈何須執藥。
了知諸法平等。
翛然清虛快樂。
色空不二 法性本無青黃。
衆生謾造文章。
吾我說他止觀。
自意擾擾颠狂。
不識圓通妙理。
何時得會真常。
自疾不能治療。
卻教他人藥方。
外看将為是善。
心内猶若豺狼。
愚人畏其地獄。
智者不樂天堂。
對境心常不起。
舉足皆是道場。
佛與衆生不二。
衆生自作分張。
若欲除卻三毒。
迢迢不離災殃。
智者知心是佛。
愚人樂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間諸法如幻。
生死猶若雷電。
法身自在圓通。
出入山河無間。
颠倒妄想本空。
般若無迷無亂。
三毒本自解脫。
何須攝念禅觀。
隻為愚人不了。
從他戒律決斷。
不識寂滅真如。
何時得登彼岸。
智者無惡可斷。
運用随心合散。
法性本來空寂。
不為生死所絆。
若欲斷除煩惱。
此是無明癡漢。
煩惱即是菩提。
何用别求禅觀。
實際無佛無魔。
心體無形無段。
斷除不二 丈夫運用堂堂。
逍遙自在無妨。
一切不能為害。
堅固猶若金剛。
不着二邊中道。
翛然非斷非常。
五欲貪嗔是佛。
地獄不異天堂。
愚人妄生分别。
流浪生死猖狂。
智者達色無礙。
聲聞無不恛惶。
法性本無瑕翳。
衆生妄執青黃。
如來引接迷愚。
或說地獄天堂。
彌勒身中自有。
何須别處思量。
棄卻真如佛像。
此人即是颠狂。
聲聞心中不了。
唯隻趂逐言章。
言章本非真道。
轉加鬥争剛強。
心裡蚖蛇蝮蠍。
螫着便即遭傷。
不解文中取義。
何時得會真常。
死入無間地獄。
神識枉受災殃。
真俗不二 法師說法極好。
心中不離煩惱。
口談文字化他。
轉更增他生老。
真妄本來不二。
凡夫棄妄覓道。
四衆雲集聽講。
高坐論義浩浩。
南坐北坐相争。
四衆為言為好。
雖然口談甘露。
心裡尋常枯燥。
自己元無一錢。
日夜數他珍寶。
恰似無智愚人。
棄卻真金檐艹。
心中三毒不舍。
未審何時得道。
解縛不二 律師持律自縛。
自縛亦能縛他。
外作威儀恬靜。
心内恰似洪波。
不駕生死船筏。
如何度得愛河。
不解真宗正理。
邪見言辭繁多。
有二比丘犯律。
便卻往問優波。
優波依律說罪。
轉增比丘網羅。
方丈室中居士。
維摩便即來呵。
優波默然無對。
淨名說法無過。
而彼戒性如空。
不在内外娑婆。
勸除生滅不肯。
忽悟還同釋迦。
境照不二 禅師體離無明。
煩惱從何處生。
地獄天堂一相。
涅盤生死空名。
亦無貪嗔可斷。
亦無佛道可成。
衆生與佛平等。
自然聖智惺惺。
不為六塵所染。
句句獨契無生。
正覺一念玄解。
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
翛然真入圓成。
絕此四句百非。
如空無作無依。
運用無礙 我今滔滔自在。
不羨公王卿宰。
四時猶若金剛。
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喻於須彌。
智慧廣於江海。
不為八風所牽。
亦無精進懈怠。
任性浮沈若颠。
散誕縱橫自在。
遮莫刀劍臨頭。
我自安然不采。
迷悟不二 迷時以空為色。
悟即以色為空。
迷悟本無差别。
色空究竟還同。
愚人喚南作北。
智者達無西東。
欲覓如來妙理。
常在一念之中。
陽焰本非其水。
渴鹿狂趂匆匆。
自身虛假不實。
将空更欲覓空。
世人迷倒至甚。
如犬吠雷叿叿。
騰騰和尚了元歌 修道。
道無可修。
問法。
法無可問。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無逆順。
八萬四千法門。
至理不離方寸。
識取自家城郭。
莫謾尋他鄉郡。
不用廣學多門。
不在辯才聰俊。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歲之餘[門@壬]。
煩惱即是菩提。
淨華生於泥糞。
人來問我若為。
不能共伊談論。
寅朝用粥充饑。
齋時更飱一頭。
今日任運騰騰。
明日騰騰任運。
心中了了總知。
且恁半癡半鈍。
石頭和尚艹庵歌 吾結艹庵無寶貝。
飯了從容圖睡快。
成時初見茅艹新。
破後還将茅艹蓋。
住庵人。
鎮常在。
不屬中間與内外。
世人住處我不住。
世人愛處我不愛。
庵雖小。
含法界。
方丈老人相體解。
上乘菩薩信無疑。
中下聞之必生怪。
問此庵。
壞不壞。
壞與不壞主元在。
不居南北與東西。
基上堅牢以為最。
青松下。
明窗内。
玉殿朱樓未為對。
納帔幪頭萬事休。
此時山僧都不會。
住此庵。
休作解。
誰誇鋪席圖人買。
回光返照便歸來。
廓達靈根非向背。
遇祖師。
親訓誨。
結艹為庵莫生退。
百年抛卻在縱橫。
擺手便行且無罪。
千種言。
萬般解。
隻要教君長不昧。
欲識庵中不死人。
豈離而今遮皮袋。
石頭和尚參同契(琅琊覺禅師科) 将釋參同契。
大科分為四段。
第一标題述序以示端由 竺土大仙心。
東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鈍。
道無南北祖。
第二方便建立不離真源(分為七段) 第一明真源本覺不迷理(有四句。
從靈源明至亦非語) 靈源明皎潔。
枝派暗流注。
執事元是迷。
契理亦非悟。
第二根境無住(有四句。
從門門一切至依位住) 門門一切境。
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
不爾依位住。
第三色聲無礙(有四句。
從色本至清濁句) 色本殊質像。
聲元異樂苦。
暗合上中言。
明明清濁句。
第四四大無塵(有四句。
從四大性至堅固) 四大性自複。
如子得其母。
火熱風動搖。
水濕地堅固。
第五十二處依真建立(有六句。
從眼色至其語) 眼色耳音聲。
鼻香舌醎醋。
然於一一法。
依根葉分布。
本末須歸宗。
尊卑用其語。
第六不滞有無(有六句。
從當明至前後步) 當明中有暗。
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
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對。
比如前後步。
第七萬法無差真心獨露(有四句。
從萬物至箭鋒拄) 萬物自有功。
當言用及處。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
第三明因會果方顯極談(一段二句) 承言須會宗。
勿自立規矩。
第四勸進初學意在流通(二段六句) 觸目不會道。
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遠近。
迷隔山河爾。
謹白參玄人。
光陰莫虛度。
蘇溪和尚(即五洩小師也)牧護歌 聽說衲僧牧護。
任運逍遙無住。
一條百納缾盂。
便是生涯調度。
為求至理參尋。
不憚寒暑辛苦。
還曾四海周遊。
山水風雲滿肚。
内除戒律精嚴。
不學威儀行步。
三乘笑我無能。
我笑三乘謾做。
智人權立階梯。
大道本無迷悟。
達者不假修治。
不在能言能語。
披麻目視雲霄。
遮莫王侯不顧。
道人本體如然。
不是知佛去處。
生也猶如着衫。
死也還同脫袴。
生死無喜無憂。
八風豈能驚怖。
外相猶似癡人。
肚裡非常峭措。
活計雖無一錢。
敢與君王鬥富。
愚人擺手憎嫌。
智者點頭相許。
那知傀儡牽抽。
歌舞盡由行主。
一言為報諸人。
打破畫缾歸去。
樂普和尚浮漚歌 雲天雨落庭中水。
水上漂漂見漚起。
前者已滅後者生。
前後相續無窮已。
本因雨滴水成漚。
還緣風激漚歸水。
不知漚水性無殊。
随他轉變将為異。
外明瑩。
内含虛。
内外玲珑若寶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
及乎動着又如無。
有無動靜事難明。
無相之中有相形。
隻知漚向水中出。
豈知水亦從漚生。
權将漚水類餘身。
五蘊虛攢假立人。
解達蘊空漚不實。
方能明見本來真。
丹霞和尚玩珠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