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鑒佛果正覺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中

關燈
後人侮之。

    隻知特為阇梨。

    又被阇梨特為。

    一酬一唱。

    載赓載歌。

    是則禮上往來。

    非則矮子看戲。

     舉德山侍者。

    來參欽山。

    才禮拜。

    山把住雲。

    還甘欽山恁麼也無。

    者雲。

    某甲悔久住德山。

    今日無言可對。

    山放卻雲。

    一任你祗對者撥開胸雲。

    且聽某甲通氣一上。

    山雲。

    德山門下即得。

    這裡一點也用不着。

    者雲。

    久委欽山不通人情。

    山雲。

    累他德山眼目。

    參堂去。

     佛鑒拈雲。

    德山醋酽。

    曾吃知酸。

    恩大難酬。

    以德報德。

    隻如這僧。

    恁麼祗對。

    畢竟如何。

    當門不用栽荊棘。

    後代兒孫惹着衣。

     正覺雲。

    侍者車不橫推。

    欽山理不曲斷。

    莫道王法無私。

    不是海行條貫。

     佛海雲。

    欽山吃德山痛棒。

    恩怨不分。

    今日侍者到來。

    如何祇麼放過。

    山僧忍俊不禁。

    為他索取一頓。

    拈起拄杖。

    又靠雲。

    休休。

    未有涅盤堂在。

     舉欽山入浴。

    見僧踏水車。

    上來問訊。

    山雲。

    幸自辘辘地。

    何須恁麼。

    僧雲。

    不恁麼又争得。

    山雲。

    若不恁麼。

    欽山眼堪作什麼。

    僧雲。

    作麼生是師眼。

    山以手作撥開眉勢。

    僧雲。

    和尚又如何得與麼。

    山雲。

    我與麼。

    你便不與麼。

    僧無語。

    山雲。

    索戰不勝。

    一場氣悶。

    良久雲。

    會麼。

    僧雲不會。

    山雲。

    我為你擔取一半。

     佛鑒拈雲。

    是則辘辘地轉。

    其奈車下無水。

    何以得知。

    你看欽山。

    盡日澡浴。

    渾身徹乾。

     正覺雲。

    說甚麼擔取一半。

    這僧獨獲全籌。

    何故。

    不見道。

    幸自辘辘地。

     佛海雲。

    這僧與麼也轉辘辘地。

    不與麼也轉辘辘地。

    才到與麼不與麼處。

    卻似截水停輪。

    且過在什麼處。

     舉欽山一日在殿上看花次。

    有環上座來問訊。

    山拈起花雲。

    是世界非世界。

    并從此去。

    環雲。

    隻此手中底。

    從何處去。

    欽山與一掴雲。

    手中底是什麼。

    環雲。

    因和尚緻得某甲吃掴。

    山雲。

    若恁麼。

    欽山還你一掴。

    山便近前。

    環雲。

    欽山也無端。

    山雲。

    世間還有過我者也無。

    環雲有。

    山雲。

    誰。

    環拈起袈裟角雲。

    空劫已前。

    誰人辨得。

    山近前雲。

    除卻環公。

    未有人敢與麼。

    便以衣袖遮面而出。

    到前廓雲。

    空招此患。

    環雲。

    苦苦。

    山雲。

    如今不苦。

    更待何時。

    良久雲。

    汝且道。

    苦在什麼處。

    環無語。

    山雲。

    雷聲甚大。

    雨點全無。

     佛鑒拈雲。

    可惜放過這老漢。

    當初待伊将面近前。

    便與毒掴兩掌。

    忽然知得來處。

    決定須知手中底去處。

    乃豎拂子雲。

    還知得來處了也無。

    良久雲。

    想君不是金牙作。

    争解張弓射尉遲。

     正覺雲。

    是世界非世界。

    環公蓦地上鈎來。

    與一掴還一掴。

    無端招得重重苦。

    苦在什麼處。

    啞子吃瓜佛海雲。

    拈一放一。

    欽山慣用此機。

    見三下三。

    環公的是好手。

    如個長蛇陣。

    首尾中間。

    被環公打得透了。

    無端轉腦回頭。

    不覺弓折箭盡。

     舉欽山與岩頭雪峰。

    過江西行腳。

    到一店上吃茶。

    欽山雲。

    不會轉身吐氣者。

    今日不得茶吃。

    岩頭雲。

    若與麼。

    我今日定不得茶吃也。

    雪峰雲。

    某甲亦然。

    山雲。

    兩個老漢。

    話頭也不識。

    頭雲。

    什麼處去也。

    山雲。

    布袋裡老鴉。

    雖活如死。

    頭退後雲。

    看看。

    山雲。

    奯公且緻。

    存公作麼生。

    峰畫一圓相。

    山雲。

    不得不問。

    頭笑雲。

    太遠生。

    欽山雲。

    有口不得茶吃者多。

     佛鑒拈雲。

    欽山雖解轉身通氣。

    亦未得茶吃分。

    何也。

    話在。

     正覺雲。

    欽山平地幹戈。

    二老将行伍錯亂。

    末後收旗斂鼓。

    且得勝負一般。

    然雖如此。

    任使将軍全得勝。

    歸時還少去時人。

     佛海雲。

    不會轉身吐氣。

    不得茶吃則固是。

    會轉得身吐得氣。

    因什麼。

    亦不得茶吃。

    公案見在。

     舉良禅客問欽山。

    一镞破三關時如何。

    山雲。

    放出關中主看。

    (佛鑒雲險)良雲。

    恁麼則知過必改也。

    山雲。

    更待何時。

    良雲。

    好箭放不着所在。

    便出去。

    山把住雲。

    一镞破三關。

    即且緻。

    試與欽山發箭看。

    (佛鑒雲險)良無語。

    山打七棒雲。

    且聽這漢。

    疑三十年。

     有僧舉似同安。

    安雲。

    良公雖解放箭。

    要且不中的。

    僧便問。

    如何得中的去。

    (佛鑒雲險)安雲。

    關中主。

    是什麼人。

    其僧卻舉似欽山。

    山雲。

    良公早解恁麼道。

    免得欽山口。

    雖然如是。

    同安也不是好心。

    亦須自看始得。

     佛鑒複拈雲。

    若識得三險道理。

    便能一镞破三關。

    還有麼。

    有則出來。

    為你發箭。

    良久雲。

    箭穿紅日影。

    須是射雕人。

     正覺雲。

    良公箭既離弦。

    無返回勢。

    欽山向射垛背後藏身。

    同安雖不是好心。

    善解目機铢兩。

    佛鑒連下三險。

    不甘箭過新羅。

    若要确實商量。

    須向一镞未舉已前明取。

    明後如何。

    一句坐中得。

    片心天外歸。

     佛海雲。

    良公龍頭蛇尾。

    祇因副箭不來。

    欽山活剝生吞。

    蓋為關中有主。

    且道。

    關中主。

    是什麼人。

    隻知事逐眼前過。

    不覺老從頭上來。

     舉欽山一日。

    見僧來。

    豎起手雲。

    開即成掌。

    五指參差。

     複握雲。

    如今為拳。

    必無高下。

    你道欽山還通商量也無。

    僧豎起拳。

    欽山雲。

    你隻是個無開合漢。

    僧雲。

    未審和尚如何接人。

    山雲。

    我若接人。

    共你相似。

    僧雲。

    特來參和尚。

    也須吐露個消息。

    山雲。

    汝若特來。

    我須吐露。

     僧雲。

    便請。

    欽山便打。

    其僧無語。

    山雲。

    守株待兔。

    枉用心神。

     佛鑒拈雲。

    掌亦是手。

    握亦是手。

    商量個什麼。

    乃舉一足雲。

    隻如展亦是腳。

    收亦是腳。

    疾走亦是腳。

    緩行亦是腳。

    無高無下。

    不許商量。

    且道。

    與欽山。

    是同是别。

    良久雲。

    他日莫道欽山智海。

    手腳為人好。

     正覺雲。

    欽山老人垂慈落草。

    太煞老婆。

    與個襁褓小兒作戲。

    當時待他舉起拳。

    但道哆哆和和。

    它若悟去。

    免得枉用工夫。

     佛海雲。

    垂竿抛釣。

    意在鲲鲸。

    負命上鈎。

    得個跛鼈。

    是英俊底。

    别作商量。

    乃舉手雲。

    展開也。

    山河大地。

    握定也。

    水洩不通。

    且道。

    開底是。

    握底是。

    若道開也是手。

    握也是手。

    我也知。

    你死水裡作活計。

     舉投子。

    太原孚上座來參。

    投子雲。

    久響孚上座。

    莫便是麼。

    孚作掌勢。

    投子雲。

    老僧招得。

    孚便出去。

    投子雲。

    且聽諸方斷看。

    孚卻回。

    投子便打。

     有僧舉似玄沙。

    沙雲。

    莫是投子招得麼。

     佛鑒拈雲。

    投子老兒。

    威風凜凜。

    虎視耽耽。

    坐斷一方。

    四海望崖而退。

    無何。

    落在孚上座陷阱中。

    出不得。

    如何出得這老漢。

    試下一轉語。

     正覺雲。

    孚上座和身送出。

    投子棒也不得全機。

    若聽諸方斷看。

    恰是。

    投子招得。

    玄沙與麼道。

    也是曲肘不向外。

     佛海雲。

    将謂是浴下鼠子。

    由來是草裡大蟲。

    投子若無生擒活捉底爪牙。

    也大難當。

    祇玄沙大師。

    也是扶強不扶弱。

     舉巨榮禅客參投子。

    子雲。

    老僧未曾有一言半句。

    挂諸方耳目。

    汝為什麼。

    來見山僧。

    僧雲。

    到這裡不施三拜。

    要且不甘。

    子雲。

    出家人得與麼勿碑記。

    僧繞禅床一匝。

    便出。

    子雲。

    有眼無耳朵。

    六月火邊坐。

     佛鑒拈雲。

    将錯就錯。

    且道賓家将錯就錯。

    主家将錯就錯。

    識休咎漢。

    向這裡。

    缁素分明。

    一任橫行天下。

    點撿諸方。

     正覺雲。

    山僧若是這僧。

    便好向道。

    猶哩。

     佛海雲。

    别機宜識休咎。

    兵刃交接。

    棄之而回。

    不知進退存亡。

    往往髑髅遍野。

     舉僧到投子。

    方問訊。

    子把住雲。

    還知性命。

    在老僧手裡麼。

    僧雲。

    氣急殺人。

    子放卻雲。

    通汝氣。

    放汝命。

    僧雲。

    草草悞及於人。

    子雲。

    行腳人到東西。

    多是不稱主人意。

    僧雲。

    就中和尚無慈悲。

    子雲。

    低聲低聲。

    僧雲。

    亦諱不得。

    子雲。

    客作漢。

     佛鑒拈雲。

    投子半斤。

    這僧八兩。

    定盤星上争些子。

    雖然如是。

    得便宜是落便宜。

     正覺雲。

    投子老人氣宇雄雄。

    這僧一向。

    抱頭撮腳。

    若論展事投機。

    慈悲何在。

    雖然如此。

    世事若将公道斷。

    人心難與月輪齊。

     佛海雲。

    如穿楊箭。

    百發百中。

    一發不中。

    百發皆廢。

    者僧向低聲低聲處。

    下得一喝。

    管取明窗下安排。

     舉趙州來參投子。

    至相城縣見子。

    州雲。

    莫是投子庵主麼。

    子雲。

    茶鹽錢。

    布施我。

    州先去庵内。

    投子後攜油瓶歸。

    州雲。

    久響投子。

    到來隻見個賣油翁。

    子雲。

    你隻見賣油翁。

    且不識投子。

    州雲。

    如何是投子。

    子提起油瓶雲。

    油油。

     佛鑒拈雲。

    趙州探竿在手。

    投子影草随身。

    鬧市相逢。

    彼此平出。

    雖然如是。

    且道庵中相見事如何。

    良久雲。

    雲月宛然同。

    溪山還有異。

     正覺雲。

    傾蓋相逢。

    明月清風。

    何故。

    莫怪道。

    相識滿天下。

     佛海雲。

    趙州隻管理會。

    抱猛虎乳邊子。

    抉蒼龍颔下珠。

    不管投子命若懸絲。

     舉僧問投子。

    春雨霖霖。

    百草為什麼不抽芽。

    子雲。

    芭蕉隻麼長。

    佛鑒着語。

    雷聲浩大。

    雨點全無。

    僧問如何是玄中玄。

    子雲。

    去年端午。

    今年亦然。

    僧雲。

    畢竟如何。

    子雲。

    故非同别。

    誰說前後。

    佛鑒着語雲。

    兩段不同。

    僧問如何是第二月。

    子雲。

    仲春漸暄。

    僧雲。

    如何是第一月。

    子雲。

    孟春猶寒。

     佛鑒複拈雲。

    隻如投子。

    如此答他。

    是答他理。

    對他事。

    為複理事無礙。

    雪上加霜由自可。

    泥中洗土更愁人。

     正覺雲。

    也曾年少也風流。

    喜對兒孫誇白頭。

    自笑自歌還自樂。

    休将眉鎖為人愁。

     佛海雲。

    少年曾決龍蛇陣。

    老倒還同稚子歌。

     舉湖州道場。

    僧問如何是教意。

    場雲。

    阇梨日日看。

    僧雲。

    如何披究。

    場雲。

    朗月鋪霄漢。

    山河勢自分。

    佛鑒着語雲。

    信受奉行。

    僧問如何是聞性不随緣。

    場雲。

    汝試聽看。

    僧禮拜。

    場雲。

    聾人也唱胡家曲。

    好惡高低自不聞。

    僧雲。

    恁麼則聞性宛然也。

    場雲。

    石從空裡立。

    火向水中焚。

    佛鑒着語雲。

    月明不為夜行人。

    僧問虛空闊多少。

    場雲。

    太多知生。

    僧雲。

    未審其中事若何。

    場雲。

    三尺杖頭挑日月。

    一塵飛起任遮天。

    佛鑒着語雲。

    和盲悖訴瞎。

    僧問一念不生時如何。

    場雲。

    明鏡當台鸾鳳舞。

    不知身影本來雙。

    佛鑒着語雲。

    賊身已露。

     佛鑒複拈雲。

    賓家能切琢。

    主家能琢磨。

    能知賓與主。

    見鴨便見鵝。

     正覺雲。

    道場四轉語。

    不可雷同。

    直如四印。

    一印如印印泥。

    紋彩成現。

    一印如印印水。

    随有随無。

    一印如印印空。

    不露蹤迹。

    一印如金箱玉寶。

    非大王命。

    誰敢正眼觑着。

    有人於此擇得。

    可謂玉石分。

    其或不然。

    玉石俱焚。

     佛海雲。

    凡有問答。

    無非草窠裡。

    作活計。

    唯有道場。

    較些子。

    何故。

    能引人入草。

    又能引人出草。

    且此四轉語。

    那個是入草句。

    那個是出草句。

    若也辨得。

    朗月鋪霄漢。

    山河勢自分。

    若也不會。

    石從空裡立。

    火向水中焚。

     舉僧問靈雲。

    君王出陣時如何。

    雲雲。

    郭璞葬熊耳。

    僧雲。

    如何是郭璞葬熊耳。

    雲雲。

    坐見白衣天。

    僧雲。

    當今何在。

    雲雲。

    莫觸龍顔。

     佛鑒拈雲。

    從苗辨地。

    因語識人。

    靈雲見桃花便悟。

    名不虛傳。

    如何辨的。

    不見他道。

    郭璞葬熊耳。

     正覺雲。

    君王既出陣。

    誰敢觸龍顔。

    郭璞葬熊耳。

    坐見白衣天。

    已是觸了也。

     佛海雲。

    這僧有拔山之力。

    有蓋世之氣。

    而無天命竟。

    為靈雲所擒。

     舉僧問靈雲。

    混沌未分時如何。

    雲雲。

    露柱懷胎。

    僧雲。

    分後如何。

    雲雲。

    如片雲點太清。

    僧雲。

    隻如太清。

    還受點也無。

    雲不對。

    僧雲。

    恁麼則含生不來也。

    雲亦不對。

    僧雲。

    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

    雲雲。

    猶是真常流注。

    僧雲。

    如何是真常流注。

    雲雲。

    如鏡常明。

    僧雲。

    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

    雲雲。

    有。

    僧雲。

    如何是向上事。

    雲雲。

    打破鏡來。

    與汝相見。

     佛果拈雲。

    透到不疑處。

    用到無事處。

    一主一賓。

    一挨一拶。

    若非透徹淵源。

    争能入理深談。

    到恁麼田地看。

    今時隻覓個如鏡常明底。

    尚不可得。

    何況打破鏡來。

    還委悉麼。

    修心未到無心地。

    萬種千般逐水流。

     正覺雲。

    雲從龍。

    風從虎。

    以類相求。

    這僧問處。

    盡始盡終。

    靈雲中間。

    似斷複續。

    及乎末後。

    打破鏡來相見。

    正如師子返擲。

    所以佛果雲。

    透到不疑處。

    良有旨哉。

    何故如此。

    修心已到無心地。

    猶帶桃花兩臉紅。

     佛海雲。

    混沌未判之前。

    既分之後。

    如是絲來線去。

    可謂入理深談。

    中間兩處默然。

    卻又如何理論。

    直饒打破鏡來。

    也不為你說破。

     舉鏡清問曹山。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時如何。

    山雲。

    理即如是。

    事又作麼生。

    清雲。

    如理如事。

    山雲。

    瞞曹山一人即得。

    争柰諸聖眼何。

    清雲。

    若無諸聖眼。

    争鑒得個不恁麼。

    山雲。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佛果拈雲。

    二老向泥水窟裡。

    披沙揀金。

    蓦然突出個如意寶。

    雖然隻鑒得個不恁麼。

    未鑒得個恁麼。

     若鑒得個恁麼。

    直饒千聖萬聖。

    (萬聖千聖)出頭來。

    也須齊立下風。

    且如何是鑒個恁麼。

    手提殺佛金剛劍。

    誰問文殊與普賢。

     正覺雲。

    不與麼太無端。

    曹山甘被鏡清瞞。

    如如理事誰相悉。

    畢竟無身也大難。

    也大難。

    大家諸聖眼前看。

     佛海雲。

    鏡清理上橫身。

    曹山事上出手。

    荊山美璞。

    得切磋琢磨之功。

    有連城不換之貴。

    且清虛之理。

    還有恁麼不恁麼也無。

    不見道。

    官不容針。

     舉僧問曹山。

    承教有言。

    大海不宿死屍。

    如何是海。

    山雲。

    包含萬有者是。

    僧雲。

    為什麼。

    不宿死屍。

    山雲。

    絕氣息者不着。

    僧雲。

    既是包含萬有。

    為什麼。

    絕氣息者不着。

    山雲。

    萬有非其功。

    絕氣息者有其德。

    僧雲。

    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

    山雲。

    有。

    僧雲。

    如何是向上事。

    山雲。

    道有道無即得。

    争奈龍王按劍何。

     佛果拈雲。

    達觀之士。

    大用現前。

    辯似懸河。

    心如明鏡。

    纖毫悉照。

    至鑒無遺。

    至於正去偏來。

    一切善能回互。

    雖則入理深談。

    宛有衲僧巴鼻。

    隻如今時參問兄弟。

    若窮到絕氣息處。

    已是難得。

    尚有萬有非其功在。

    直饒得到萬有非其功處。

    尚有包含萬有在。

    縱更得到包含萬有處。

    争奈龍王按劍何。

    敢問諸人。

    作麼生是龍王按劍。

    隻許老胡知。

    不許老胡會。

     正覺雲。

    包含萬有。

    不宿死屍。

    功用既絕。

    氣息俱非。

    日冷月熱。

    斯言可移。

    龍王按劍。

    妙翅失威。

    何也。

    一家不知一家事。

     佛海雲。

    無滲漏。

    絕功勳。

    回互正偏。

    一切自在。

    圓悟雲。

    今時參問兄弟。

    若窮到絕氣息處。

    已是難得。

    尚有萬有非其功在。

    直饒得到萬有非其功處。

    尚有包含萬有在。

    縱更得到包含萬有處。

    争奈龍王按劍何。

     報恩即不然。

    若善參問。

    便有絕氣息底道理。

    到絕氣息處。

    便有包含萬有底道理。

    若到包含萬有處。

    便有萬有非其功底道理。

    喝。

    假饒栽種得。

    不是棟梁林。

     舉僧問曹山。

    國内按劍者誰。

    山雲。

    曹山。

    僧雲。

    拟殺何人。

    山雲。

    不但一切總殺。

    僧雲。

    忽遇所生父母。

    又作麼生。

    山雲。

    揀個什麼。

    僧雲。

    争奈自己何。

    山雲。

    誰奈我何。

    僧雲。

    為什麼不自殺。

    山雲。

    直是無下手處。

     佛果拈雲。

    究本末。

    識機宜。

    别锱铢。

    善回互。

    則不無曹山。

    要且不免入泥入水。

    當時待伊道。

    何不自殺。

    好與本分草料。

    更說什麼無下手處。

    遂拈拄杖雲。

    焠出七星光燦爛。

    解拈天下任橫行。

     正覺雲。

    按劍者誰。

    一身非兩役。

    無下手處。

    直道不容私。

    若論偏正倒邪。

    能事畢矣。

    更要始終全節。

    猶欠一機。

    具眼者。

    試點撿看。

     佛海雲。

    曹山按劍而不用。

    蓋其門風。

    宛轉回互。

    善終善始。

    隻好向伊問。

    拟殺何人處。

    便與一刀兩段。

    免教人道。

    入泥入水。

    猶欠一機。

     舉僧問曹山。

    四山相逼時如何。

    山雲。

    曹山在裡許。

    僧雲。

    未審還求出也無。

    山雲。

    在裡許。

    即求出。

     佛果拈雲。

    一等放行。

    不妨有漚和垂手方便。

    争奈尚欠把定工夫在。

    若是蔣山。

    或有人問。

    四山相逼時如何。

    隻對道。

    包含萬有。

    待他道。

    未審還求出也無。

    對雲。

    正眼頂門開。

     正覺雲。

    曹山門風。

    出入互換。

    不妨奇特。

    子細點檢将來。

    莫道前言不副後語。

     佛海雲。

    圓悟雲。

    一等是放行。

    不妨有漚和垂手方便。

    争奈欠把定工夫。

    有問四山相逼時如何。

    隻對道。

    包含萬有。

    未審還求出也無。

    正眼頂門開。

    曹山放行。

    圓悟把定。

    天甯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