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鑒佛果正覺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
關燈
小
中
大
佛鑒佛果正覺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
住聖壽沙門祖慶重編
舉沩山坐次。
見仰山從方丈前過。
沩雲。
若是百丈先師。
子須吃痛棒始得。
仰雲。
今日事作麼生。
沩雲。
合取兩片皮。
仰雲。
此恩難報。
沩雲。
非子不才。
沩山年邁。
仰雲。
今日親見百丈師翁。
沩雲。
子向什麼句中。
見先師。
仰雲。
不道見。
祇是無别。
沩雲。
始終作家。
佛鑒拈雲。
沩山搖頭。
仰山擺尾。
雖然頭尾相應。
師資道合。
未免養子之緣。
若欲發明大寂門風。
直須耳聾三日。
随後一喝。
正覺雲。
仰山於大寂棒下。
玉轉珠回。
直得風行草偃。
且道他於什麼句中。
見百丈無别。
隻因孝順用力少。
佛海雲。
箕裘之業。
克紹者。
須是賢子孫。
沩山略露些子。
仰山直下披襟。
而不覺阿辘辘地。
使沩山機用。
同時阿辘辘地底。
又向甚處着。
拈主丈雲。
古人且置。
今日作麼生。
靠主丈雲。
放過也好。
舉沩山吃茶次。
仰山侍立。
乃問。
和尚百年後。
人問先師法道。
如何傳嗣。
沩山雲。
一粥一飯。
仰山雲。
前人不肯又作麼生。
沩雲。
作家師僧。
仰禮拜。
沩雲。
向後錯舉即不可。
佛鑒拈雲。
沩山嚴而不威。
仰山恭而無禮。
遂豎起拄杖雲。
沩山當時。
若知有者個家風。
兒孫亦未見斷絕。
正覺雲。
作麼是恭而無禮。
不然父有争子。
佛海雲。
沩山吃一盞茶。
也被仰山撼動一上。
猶幸老而不耄。
壯力尚存。
不行棒喝。
而有過於德山臨濟之用。
若撿點得出。
作家師僧。
舉沩山問仰山。
即今事且緻。
自古事作麼生。
仰叉手近前。
沩雲。
猶是隻今事。
自古事作麼生。
仰叉手退後。
沩雲。
汝屈我。
我屈汝。
佛鑒拈雲。
仰山雖善進前退後。
發明古今。
其柰沩山向糊餅裡呷汁。
壓沙覓油。
雖然如是。
且道仰山叉手。
意作麼生。
若也知得。
行腳事辨。
其或未然。
老僧不曾辜負諸人。
自是諸人辜負老僧。
正覺雲。
仰山進前退後。
洞古明今。
沩山因甚道。
彼此相屈。
相見錦江頭。
相攜上酒樓。
會醫還少病。
知分不多愁。
佛海雲。
近前退後。
叉手當胸。
通古貫今。
當機觌面。
美則美矣。
須知有不落古今事。
若道得。
彼此不虛屈。
不然切忌驢前馬後。
舉沩山坐次。
仰山與香嚴侍立。
沩雲。
如今總與麼者少。
不與麼者多。
香嚴從東過西立。
仰山從西過東立。
沩雲。
這個因緣。
三十年後。
如金擲地相似。
仰雲。
亦須是和尚提唱始得。
香嚴雲。
即今亦不少。
沩雲。
合取狗口。
佛鑒拈雲。
沩山幸自海晏河清。
剛地無風起浪。
雖然一波才動萬波随。
擲地金聲如瓦礫。
仰山香嚴若能慎護。
才見沩山恁麼道。
便珍重下去。
假饒沩山咳唾風生。
也須無出氣處。
正覺雲。
這三個老漢。
一時把不定。
何故。
易開終始口。
難保歲寒心。
佛海雲。
沩山絲線在手。
才一抽牽。
合棚俱動。
一人移身不移步。
一人移步不移身。
不因徹底老婆。
争見當機不讓。
畢竟明什麼邊事。
合取狗口。
舉沩山見仰山從外入。
沩以兩手。
握拳相交示之。
仰便作女人拜。
沩雲。
如是如是。
佛鑒拈雲。
須知道。
解與師齊。
減師半德。
見過於師。
方堪傳授。
沩山才向針鋒上。
把定乾坤。
仰山便向藕絲裡。
開張世界。
且因甚如此。
不見道。
功多業就。
水到渠成。
正覺雲。
客到主興。
象席打令。
招搖其頭。
與拂拽請佛海雲。
有是父必有是子。
有是子必有是父。
父才拄定。
豈知身在毛群。
子亦變通。
不覺随堕羽族。
羽族則雞頭鳳尾。
毛群則馬颔驢腮。
因甚如此。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舉沩山坐次。
仰山侍立。
沩雲。
寂子近日。
宗門中令嗣作麼生。
仰雲。
大有人疑着此事。
沩雲。
寂子又作麼生。
仰雲。
某甲隻管困來合眼。
健即坐禅。
所以未曾說着。
沩雲。
到者田地也難得。
仰雲。
據某見處。
者此一句語亦不得。
沩雲。
為一人也不得。
仰雲。
自古聖人。
盡皆如是。
沩雲。
大有人笑汝與麼祗對。
仰雲。
解笑某甲。
是某同參。
沩雲。
出頭作麼生。
仰繞禅床一匝。
沩雲。
裂破古今。
佛鑒拈雲。
動弦别曲。
葉落知秋。
自古自今。
築着磕着。
鳥道玄路。
許他父子親遊。
若是荊棘林中。
猶欠悟在。
以何為驗。
隻如仰山繞禅床一匝。
沩山雲。
裂破古今。
若是明眼衲僧。
瞞他一點不得。
正覺雲。
沩山放縱自由。
仰山收拾太緊。
總似與麼話會。
宗門令嗣。
豈到如今。
須知他家有雙放雙收底手段始得。
還有與仰山同參底麼。
裂破古今。
佛海雲。
宗門中令嗣。
合眼坐禅處。
平地打球子。
急須着眼觑。
兩挑挑得上。
三築築不住。
築得住。
依前輥向球門去。
舉沩山在方丈内。
卧見仰山入來。
沩乃轉面向裡卧。
仰雲。
某甲是和尚弟子。
不用形迹。
沩作起勢。
仰便出去。
沩召雲。
寂子。
仰乃回來。
沩雲。
聽老僧說個夢。
仰低頭作聽勢。
沩雲。
為我原看。
仰取一盆水。
一條手巾來。
沩洗面了。
才坐。
香嚴入來。
沩雲。
我适來與寂子作一上神通。
不同小小。
嚴雲。
某甲在下面。
了了得知。
沩雲。
子試道看。
嚴乃點一椀茶來。
沩歎雲。
二子神通。
過於鹙子。
佛鑒拈雲。
夢中說夢。
深許沩山。
妙用神通。
須還二子。
傳茶度水。
耀古騰今。
年老心孤。
憐兒惜子。
向衲僧門下。
一人在門外。
一人在門裡。
更有一人。
徧界不曾藏。
佛眼觑不見。
正覺雲。
神機妙用。
開眼作夢。
非時現通。
顯異惑衆佛海雲。
擎茶過水。
承顔接詞。
智識不下仙陁。
神通有過鹙子。
撿點将來。
總是開眼做夢。
舉沩山一日見野火。
乃問道吾。
遠見火麼。
吾雲。
見。
沩雲從何處起。
吾雲。
除去經行坐卧。
請師别緻一問來。
沩便休去。
佛鑒拈雲。
炎炎野火。
人人皆見。
獨有道吾。
見得逈别。
臭煙蓬勃。
四面俱起。
經行坐卧。
了無交涉。
汝等諸人。
四威儀中。
各宜照顧。
莫教燒卻眉毛。
正覺雲。
沩山将謂。
道吾是個人。
所以重問輕對。
當時若問他經行坐卧底。
作麼生看。
道吾卻如何祗對。
佛海雲。
野火炎炎。
何處起。
紫煙紅焰便燒人。
須知坐卧經行裡。
見得無如用得親。
舉沩山問仰山。
妙淨明心。
汝作麼生會。
仰山雲。
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沩雲。
汝隻得其事。
仰雲。
和尚适來問什麼。
沩雲。
妙淨明心。
仰雲。
喚作事得麼。
沩雲。
如是如是。
佛鑒拈雲。
沩山如将大妳吓小兒。
仰山似小兒見大妳。
雖然師資互用。
理事交馳。
其柰機智偏枯。
語言滲漏。
明眼漢。
點撿得出。
方知道禹力不到處。
河聲流向西。
正覺雲。
沩山問處。
如敲冰覓火。
仰山答處。
似火裡生蓮。
若約平實商量。
二俱有過。
試撿點看。
隻如佛鑒道禹力不到處。
河聲流向西。
如何免得偏枯滲漏。
佛海雲。
仰山以機奪機。
沩山将錯就錯。
當時若不放過。
便問汝适來對什麼。
曰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也隻向道。
喚作理得麼。
自然機智周旋。
首尾俱正。
舉沩山因與僧語話次。
僧雲。
大好雨。
沩雲。
什麼處是好處。
僧無語。
沩卻雲。
大好雨。
僧雲。
什麼處是好處。
沩乃指雨示之。
僧又無語。
沩雲。
何得大智而默。
佛鑒拈雲。
沩山尋常。
眼放電光。
到這裡。
卻着賊也不知。
山僧不是抑強扶弱。
黨理不黨親。
且道那裡是着賊處。
若於此點撿得出。
便能騎賊馬追賊。
奪賊锵殺賊。
若點撿不出。
凡有言說。
皆是與賊過梯。
智海今日路見不平。
與你諸人。
并贓捉獲。
遂擲下拂子雲。
諸人各自認取贓物。
正覺雲。
這僧退己讓於人。
萬中無一個佛海雲。
佛鑒道。
沩山尋常。
眼放電光。
到者裡。
着賊也不知。
山僧一往觀之。
者僧也解挨肩蹑足。
未能運步騰身。
帶累沩山失錢遭罪。
當時見他道什麼處是好處。
便與本分草料。
使其别有生涯。
免得諸方撿責。
舉沩山與陸侍禦。
同入僧堂。
禦乃問。
如許多師僧。
為複是吃粥飯僧。
為複是參禅僧。
沩雲。
亦不是吃粥飯僧。
亦不是參禅僧。
禦雲。
在此作什麼。
沩雲。
侍禦自問他看。
佛鑒拈雲。
沩山元來小膽。
被這俗官一問。
直得手忙腳亂。
閉戶關門。
若是老僧。
即不然。
大開門戶。
放伊入來。
此是參禅僧。
吃粥飯僧。
向伊道。
是吃粥飯了參禅僧。
待伊眼睛定動。
便與木槵子換卻。
教伊做個惺惺曆曆底侍禦。
若處廟堂之高。
即緻君為堯舜之君。
或在江湖之上。
則緻民為堯舜之民。
豈不快哉。
乃呈起數珠雲。
諸人還見這個麼。
良久雲。
此是老僧。
來京師。
換得底。
諸人各自歸堂。
摸索看正覺雲。
侍禦當時。
來訪作家。
沩山不欲強知他事公案未得剿絕。
待伊問在此作什麼。
便可向道。
侍禦還憶得靈山付囑底事麼。
他若拟議。
卻請歸方丈獻湯。
佛海雲。
沩山尋常。
東行西行。
左敲右擊。
今日侍禦面前。
因甚撇手撇腳。
侍禦現宰官身。
激揚斯道。
沩山豈可負其來機。
若向他撇手撇腳處。
構得去。
不妨峭巍巍孤逈逈地。
咄。
是何言欤。
舉沩山上堂。
僧問。
從上諸聖。
直至如今。
和尚意旨如何。
沩雲。
你目前。
是什麼物。
僧雲。
隻這個。
便是麼。
沩雲。
阿那個。
僧雲。
适來指底。
沩雲。
你疑那個去。
莫生事。
佛鑒拈雲。
問頭太險。
答處太奢。
二俱不了。
正覺雲。
這僧問。
諸聖直至如今。
沩山示伊。
目前是什麼物。
其僧若從這裡悟去。
定知彩裡有膠。
說什麼這個那個。
沩山道。
你疑那個去。
莫生事。
不妨被這僧疑着。
佛海雲。
從上諸聖。
洎被騰蛇纏倒。
舉僧問沩山。
如何是道。
沩雲。
無心是道。
僧雲。
某甲不會。
沩雲。
會取不會底好。
僧雲。
如何是不會底。
沩雲。
隻是你。
不是别人。
佛鑒拈雲。
乍看似死水裡浸卻。
子細檢點将來。
水裡有鹽。
吃着方知滋味。
正覺雲。
泥柔拄杖深。
佛海雲。
這僧雖無孔竅。
卻有正因。
大凡是非有無。
會與不會。
你與别人。
總不出兩頭語。
所以令者僧。
卒讨頭鼻不着。
報恩不然。
如何是不會底。
隻向道。
放下着。
才拟議。
拂子蓦口打。
舉沩山雲。
今時人。
但直下會取不會底。
正是你佛。
正是你心。
若向外求一知一解。
将為禅道。
且沒交涉。
名運糞入。
不名運糞出。
污你心田。
所以不是道。
佛鑒拈雲。
沩山猶如駕前等子。
與牧童相撲。
齊起齊倒。
兩無輸赢。
旁觀者。
咬斷牙關。
争交底。
元來兒戲。
如今莫有對手底麼。
乃豎拳起雲。
有則出來。
與老僧相見。
良久雲。
老僧今日。
平地吃交。
正覺雲。
沩山老人。
直如大象渡河。
步步徹底。
然雖如是。
引得盲龜浮木。
泥牛入水。
隻如佛鑒。
向平地吃交。
是誰之過。
佛海雲。
曾為浪子偏憐客。
舉僧問沩山。
如何是百丈真。
沩下禅床叉手。
又問。
如何是和尚真。
沩上禅床坐。
佛鑒拈雲。
古人起模畫樣。
可謂頭正尾正。
争奈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智海即不然。
如何是百丈真。
随緣赴感靡不周。
如何是和尚真。
而常處此菩提座。
正覺雲。
山僧即不然。
如何是百丈真。
瀉嵓泉一派。
如何是和尚真。
帶雨竹千竿。
且道畢竟如何。
切忌尋聲逐響。
山僧恁麼。
也是對影成三人。
佛海雲。
大小大沩山。
被者僧一問。
不覺跳下禅床。
末後收來。
也是如蟲禦木。
舉沩山與仰山。
摘茶次。
沩雲。
終日與子說話。
隻聞子聲。
不見子形。
仰乃撼茶樹一下。
沩雲。
子隻得其用。
不得其體。
仰雲。
某甲隻與麼。
未審和尚。
尊意如何。
沩良久。
仰雲。
和尚隻得其體。
不得其用。
沩雲。
放你三十棒。
佛鑒拈雲。
張翁乍與李公友。
待罰李公一盞酒。
到被李公罰一杯。
好手手中無好手。
正覺雲。
故知沩山全體。
仰山全用。
隻如佛鑒與麼為複扶體。
為複扶用。
若人辨得。
方見全才。
佛海雲。
聲前呼索。
句下稱提。
是沩山養子之緣。
得路便行。
當機不讓。
是仰山事父之禮。
一人良久得其體。
一人撼樹得其用。
更有一人。
終日摘茶。
終日良久。
喚作體耶用耶。
若道得。
與你三十棒。
舉仰山問中邑。
如何是佛性義。
邑雲。
我與你。
說個譬喻。
汝便會也。
譬如一室。
其有六窗。
中安一個狝猴。
外有人喚雲。
猩猩。
狝猴即應。
如是六窗。
俱喚俱應。
仰乃禮拜謝。
後卻雲。
适來蒙和尚指示。
某甲有個疑處。
邑雲。
汝有什麼疑處。
仰雲。
祇如狝猴睡時。
又作麼生。
邑乃下禅床。
把住雲。
狌狌。
我與你相見。
佛鑒拈雲。
仰山放憨。
中邑賣峭。
峭措賣來憨癡。
憨癡放來峭措。
雖然狝猴睡着。
其奈肚裡惺惺。
直饒杜絕六窗。
猩猩何處不見。
諸人要見二老爻訛麼。
各各面皮厚三寸。
正覺雲。
我也與你說個譬喻。
中邑大似個金師。
仰山将一塊金來。
使金師酬價。
金師亦盡價相酬。
臨欲成交。
賣金底。
更與貼秤。
金師雖然暗喜。
心中未免偷疑。
何故。
若非細作。
定是賊贓。
佛海雲。
仰山賊打不防家。
中邑見贓方見賊。
若使狝猴真瞌睡。
猩猩赢得最惺惺。
子細思之。
是什麼心行。
舉三平參石鞏。
鞏見便作彎弓勢雲。
看箭。
三平撥開胸雲。
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作麼生。
鞏彈弓弦三下。
三平便禮拜。
鞏雲。
三十年。
一張弓。
兩隻箭。
今日隻射得半個人。
便拗折弓箭。
三平後舉似大颠。
颠雲。
既是活人箭。
為什麼。
向弓弦上辨。
三平無語。
颠雲。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法燈有頌雲。
古有石鞏師。
架弓箭而坐。
如斯三十年。
知音無一個。
三平中的來。
父子相投和。
子細返思量。
元伊是射垛。
佛鑒拈雲。
大小三平。
元來隻是個死漢。
若非死漢。
又覓什麼活人箭。
石鞏龍頭蛇尾。
矢在弦上。
又卻不發。
當時若便與一箭。
那裡得來。
大颠作死馬醫。
醫之不差。
從他掘地深埋。
且如智海恁麼批判古今。
還有過也無。
細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正覺雲。
隻如大颠道。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既是舉話何難。
且三平當時問伊。
索活人箭。
石鞏彈弦三下。
平禮拜。
是會不會。
及乎大颠問他。
他便無語。
法燈喚他作射垛。
佛鑒便要掘地深埋。
算來當時。
祇是伊不合承當半個而出。
便被大颠并合。
然雖如此。
這三個老漢。
總堕在陷虎之機。
佛海雲。
三平於石鞏言下。
已承當半個聖人。
大颠征之。
乃默然而對。
雖然為一人。
亦未可在。
舉三平問侍者。
你姓什麼。
者雲。
與和尚同姓。
平雲。
我姓什麼。
者雲。
問頭何在。
平雲。
幾時曾問你。
者雲。
姓者是誰。
平雲。
念汝初機。
放你三十棒。
佛鑒拈雲。
叵耐侍者。
無端茶胡他三平。
是即與和尚同姓。
家醜豈可外揚。
雖然三平老漢。
不得無過。
風來樹動。
水來河漲。
上梁不正。
下柱參差。
而今是非得失。
一時畫斷。
且道三平。
畢竟姓什麼。
良久雲。
世間若有昆侖眼。
休向荊山問卞和。
正覺雲。
三平無端發問。
被這僧形迹一上。
直得不可柰何。
子細看來。
元真個與侍者同姓。
隻是他不肯序昭穆在。
佛鑒道。
世間若有昆侖眼。
休向荊山問卞和。
也是言中有響。
佛海雲。
機眼明。
機輪活。
機關峻。
機路通。
兩轉葛藤。
較些子。
子細論量。
侍者不獨與三平一人同姓。
何故。
姓者是誰。
舉本空上堂雲。
隻這施為動轉。
合得本來祖翁麼。
若合得。
十二時中。
無虛棄底道理。
若合不得。
吃茶說話。
往往喚作茶話在。
僧便問。
如何免得成茶話去。
空雲。
你識得口也未。
僧雲。
如何是口。
空雲。
兩片皮也不識。
又問。
如何是本來祖翁。
空雲。
大衆前不要牽爺恃娘。
僧雲。
大衆忻然去也。
空雲。
你試點大衆性看。
僧禮拜。
空雲。
伊往往道。
一性一切性在。
僧欲進語。
空雲。
辜負平生行腳眼。
便下座。
佛鑒拈雲。
本空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釣得一個。
将謂錦鱗紅尾。
元是沂浪黃能。
明月當空。
見仰山從方丈前過。
沩雲。
若是百丈先師。
子須吃痛棒始得。
仰雲。
今日事作麼生。
沩雲。
合取兩片皮。
仰雲。
此恩難報。
沩雲。
非子不才。
沩山年邁。
仰雲。
今日親見百丈師翁。
沩雲。
子向什麼句中。
見先師。
仰雲。
不道見。
祇是無别。
沩雲。
始終作家。
佛鑒拈雲。
沩山搖頭。
仰山擺尾。
雖然頭尾相應。
師資道合。
未免養子之緣。
若欲發明大寂門風。
直須耳聾三日。
随後一喝。
正覺雲。
仰山於大寂棒下。
玉轉珠回。
直得風行草偃。
且道他於什麼句中。
見百丈無别。
隻因孝順用力少。
佛海雲。
箕裘之業。
克紹者。
須是賢子孫。
沩山略露些子。
仰山直下披襟。
而不覺阿辘辘地。
使沩山機用。
同時阿辘辘地底。
又向甚處着。
拈主丈雲。
古人且置。
今日作麼生。
靠主丈雲。
放過也好。
舉沩山吃茶次。
仰山侍立。
乃問。
和尚百年後。
人問先師法道。
如何傳嗣。
沩山雲。
一粥一飯。
仰山雲。
前人不肯又作麼生。
沩雲。
作家師僧。
仰禮拜。
沩雲。
向後錯舉即不可。
佛鑒拈雲。
沩山嚴而不威。
仰山恭而無禮。
遂豎起拄杖雲。
沩山當時。
若知有者個家風。
兒孫亦未見斷絕。
正覺雲。
作麼是恭而無禮。
不然父有争子。
佛海雲。
沩山吃一盞茶。
也被仰山撼動一上。
猶幸老而不耄。
壯力尚存。
不行棒喝。
而有過於德山臨濟之用。
若撿點得出。
作家師僧。
舉沩山問仰山。
即今事且緻。
自古事作麼生。
仰叉手近前。
沩雲。
猶是隻今事。
自古事作麼生。
仰叉手退後。
沩雲。
汝屈我。
我屈汝。
佛鑒拈雲。
仰山雖善進前退後。
發明古今。
其柰沩山向糊餅裡呷汁。
壓沙覓油。
雖然如是。
且道仰山叉手。
意作麼生。
若也知得。
行腳事辨。
其或未然。
老僧不曾辜負諸人。
自是諸人辜負老僧。
正覺雲。
仰山進前退後。
洞古明今。
沩山因甚道。
彼此相屈。
相見錦江頭。
相攜上酒樓。
會醫還少病。
知分不多愁。
佛海雲。
近前退後。
叉手當胸。
通古貫今。
當機觌面。
美則美矣。
須知有不落古今事。
若道得。
彼此不虛屈。
不然切忌驢前馬後。
舉沩山坐次。
仰山與香嚴侍立。
沩雲。
如今總與麼者少。
不與麼者多。
香嚴從東過西立。
仰山從西過東立。
沩雲。
這個因緣。
三十年後。
如金擲地相似。
仰雲。
亦須是和尚提唱始得。
香嚴雲。
即今亦不少。
沩雲。
合取狗口。
佛鑒拈雲。
沩山幸自海晏河清。
剛地無風起浪。
雖然一波才動萬波随。
擲地金聲如瓦礫。
仰山香嚴若能慎護。
才見沩山恁麼道。
便珍重下去。
假饒沩山咳唾風生。
也須無出氣處。
正覺雲。
這三個老漢。
一時把不定。
何故。
易開終始口。
難保歲寒心。
佛海雲。
沩山絲線在手。
才一抽牽。
合棚俱動。
一人移身不移步。
一人移步不移身。
不因徹底老婆。
争見當機不讓。
畢竟明什麼邊事。
合取狗口。
舉沩山見仰山從外入。
沩以兩手。
握拳相交示之。
仰便作女人拜。
沩雲。
如是如是。
佛鑒拈雲。
須知道。
解與師齊。
減師半德。
見過於師。
方堪傳授。
沩山才向針鋒上。
把定乾坤。
仰山便向藕絲裡。
開張世界。
且因甚如此。
不見道。
功多業就。
水到渠成。
正覺雲。
客到主興。
象席打令。
招搖其頭。
與拂拽請佛海雲。
有是父必有是子。
有是子必有是父。
父才拄定。
豈知身在毛群。
子亦變通。
不覺随堕羽族。
羽族則雞頭鳳尾。
毛群則馬颔驢腮。
因甚如此。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舉沩山坐次。
仰山侍立。
沩雲。
寂子近日。
宗門中令嗣作麼生。
仰雲。
大有人疑着此事。
沩雲。
寂子又作麼生。
仰雲。
某甲隻管困來合眼。
健即坐禅。
所以未曾說着。
沩雲。
到者田地也難得。
仰雲。
據某見處。
者此一句語亦不得。
沩雲。
為一人也不得。
仰雲。
自古聖人。
盡皆如是。
沩雲。
大有人笑汝與麼祗對。
仰雲。
解笑某甲。
是某同參。
沩雲。
出頭作麼生。
仰繞禅床一匝。
沩雲。
裂破古今。
佛鑒拈雲。
動弦别曲。
葉落知秋。
自古自今。
築着磕着。
鳥道玄路。
許他父子親遊。
若是荊棘林中。
猶欠悟在。
以何為驗。
隻如仰山繞禅床一匝。
沩山雲。
裂破古今。
若是明眼衲僧。
瞞他一點不得。
正覺雲。
沩山放縱自由。
仰山收拾太緊。
總似與麼話會。
宗門令嗣。
豈到如今。
須知他家有雙放雙收底手段始得。
還有與仰山同參底麼。
裂破古今。
佛海雲。
宗門中令嗣。
合眼坐禅處。
平地打球子。
急須着眼觑。
兩挑挑得上。
三築築不住。
築得住。
依前輥向球門去。
舉沩山在方丈内。
卧見仰山入來。
沩乃轉面向裡卧。
仰雲。
某甲是和尚弟子。
不用形迹。
沩作起勢。
仰便出去。
沩召雲。
寂子。
仰乃回來。
沩雲。
聽老僧說個夢。
仰低頭作聽勢。
沩雲。
為我原看。
仰取一盆水。
一條手巾來。
沩洗面了。
才坐。
香嚴入來。
沩雲。
我适來與寂子作一上神通。
不同小小。
嚴雲。
某甲在下面。
了了得知。
沩雲。
子試道看。
嚴乃點一椀茶來。
沩歎雲。
二子神通。
過於鹙子。
佛鑒拈雲。
夢中說夢。
深許沩山。
妙用神通。
須還二子。
傳茶度水。
耀古騰今。
年老心孤。
憐兒惜子。
向衲僧門下。
一人在門外。
一人在門裡。
更有一人。
徧界不曾藏。
佛眼觑不見。
正覺雲。
神機妙用。
開眼作夢。
非時現通。
顯異惑衆佛海雲。
擎茶過水。
承顔接詞。
智識不下仙陁。
神通有過鹙子。
撿點将來。
總是開眼做夢。
舉沩山一日見野火。
乃問道吾。
遠見火麼。
吾雲。
見。
沩雲從何處起。
吾雲。
除去經行坐卧。
請師别緻一問來。
沩便休去。
佛鑒拈雲。
炎炎野火。
人人皆見。
獨有道吾。
見得逈别。
臭煙蓬勃。
四面俱起。
經行坐卧。
了無交涉。
汝等諸人。
四威儀中。
各宜照顧。
莫教燒卻眉毛。
正覺雲。
沩山将謂。
道吾是個人。
所以重問輕對。
當時若問他經行坐卧底。
作麼生看。
道吾卻如何祗對。
佛海雲。
野火炎炎。
何處起。
紫煙紅焰便燒人。
須知坐卧經行裡。
見得無如用得親。
舉沩山問仰山。
妙淨明心。
汝作麼生會。
仰山雲。
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沩雲。
汝隻得其事。
仰雲。
和尚适來問什麼。
沩雲。
妙淨明心。
仰雲。
喚作事得麼。
沩雲。
如是如是。
佛鑒拈雲。
沩山如将大妳吓小兒。
仰山似小兒見大妳。
雖然師資互用。
理事交馳。
其柰機智偏枯。
語言滲漏。
明眼漢。
點撿得出。
方知道禹力不到處。
河聲流向西。
正覺雲。
沩山問處。
如敲冰覓火。
仰山答處。
似火裡生蓮。
若約平實商量。
二俱有過。
試撿點看。
隻如佛鑒道禹力不到處。
河聲流向西。
如何免得偏枯滲漏。
佛海雲。
仰山以機奪機。
沩山将錯就錯。
當時若不放過。
便問汝适來對什麼。
曰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也隻向道。
喚作理得麼。
自然機智周旋。
首尾俱正。
舉沩山因與僧語話次。
僧雲。
大好雨。
沩雲。
什麼處是好處。
僧無語。
沩卻雲。
大好雨。
僧雲。
什麼處是好處。
沩乃指雨示之。
僧又無語。
沩雲。
何得大智而默。
佛鑒拈雲。
沩山尋常。
眼放電光。
到這裡。
卻着賊也不知。
山僧不是抑強扶弱。
黨理不黨親。
且道那裡是着賊處。
若於此點撿得出。
便能騎賊馬追賊。
奪賊锵殺賊。
若點撿不出。
凡有言說。
皆是與賊過梯。
智海今日路見不平。
與你諸人。
并贓捉獲。
遂擲下拂子雲。
諸人各自認取贓物。
正覺雲。
這僧退己讓於人。
萬中無一個佛海雲。
佛鑒道。
沩山尋常。
眼放電光。
到者裡。
着賊也不知。
山僧一往觀之。
者僧也解挨肩蹑足。
未能運步騰身。
帶累沩山失錢遭罪。
當時見他道什麼處是好處。
便與本分草料。
使其别有生涯。
免得諸方撿責。
舉沩山與陸侍禦。
同入僧堂。
禦乃問。
如許多師僧。
為複是吃粥飯僧。
為複是參禅僧。
沩雲。
亦不是吃粥飯僧。
亦不是參禅僧。
禦雲。
在此作什麼。
沩雲。
侍禦自問他看。
佛鑒拈雲。
沩山元來小膽。
被這俗官一問。
直得手忙腳亂。
閉戶關門。
若是老僧。
即不然。
大開門戶。
放伊入來。
此是參禅僧。
吃粥飯僧。
向伊道。
是吃粥飯了參禅僧。
待伊眼睛定動。
便與木槵子換卻。
教伊做個惺惺曆曆底侍禦。
若處廟堂之高。
即緻君為堯舜之君。
或在江湖之上。
則緻民為堯舜之民。
豈不快哉。
乃呈起數珠雲。
諸人還見這個麼。
良久雲。
此是老僧。
來京師。
換得底。
諸人各自歸堂。
摸索看正覺雲。
侍禦當時。
來訪作家。
沩山不欲強知他事公案未得剿絕。
待伊問在此作什麼。
便可向道。
侍禦還憶得靈山付囑底事麼。
他若拟議。
卻請歸方丈獻湯。
佛海雲。
沩山尋常。
東行西行。
左敲右擊。
今日侍禦面前。
因甚撇手撇腳。
侍禦現宰官身。
激揚斯道。
沩山豈可負其來機。
若向他撇手撇腳處。
構得去。
不妨峭巍巍孤逈逈地。
咄。
是何言欤。
舉沩山上堂。
僧問。
從上諸聖。
直至如今。
和尚意旨如何。
沩雲。
你目前。
是什麼物。
僧雲。
隻這個。
便是麼。
沩雲。
阿那個。
僧雲。
适來指底。
沩雲。
你疑那個去。
莫生事。
佛鑒拈雲。
問頭太險。
答處太奢。
二俱不了。
正覺雲。
這僧問。
諸聖直至如今。
沩山示伊。
目前是什麼物。
其僧若從這裡悟去。
定知彩裡有膠。
說什麼這個那個。
沩山道。
你疑那個去。
莫生事。
不妨被這僧疑着。
佛海雲。
從上諸聖。
洎被騰蛇纏倒。
舉僧問沩山。
如何是道。
沩雲。
無心是道。
僧雲。
某甲不會。
沩雲。
會取不會底好。
僧雲。
如何是不會底。
沩雲。
隻是你。
不是别人。
佛鑒拈雲。
乍看似死水裡浸卻。
子細檢點将來。
水裡有鹽。
吃着方知滋味。
正覺雲。
泥柔拄杖深。
佛海雲。
這僧雖無孔竅。
卻有正因。
大凡是非有無。
會與不會。
你與别人。
總不出兩頭語。
所以令者僧。
卒讨頭鼻不着。
報恩不然。
如何是不會底。
隻向道。
放下着。
才拟議。
拂子蓦口打。
舉沩山雲。
今時人。
但直下會取不會底。
正是你佛。
正是你心。
若向外求一知一解。
将為禅道。
且沒交涉。
名運糞入。
不名運糞出。
污你心田。
所以不是道。
佛鑒拈雲。
沩山猶如駕前等子。
與牧童相撲。
齊起齊倒。
兩無輸赢。
旁觀者。
咬斷牙關。
争交底。
元來兒戲。
如今莫有對手底麼。
乃豎拳起雲。
有則出來。
與老僧相見。
良久雲。
老僧今日。
平地吃交。
正覺雲。
沩山老人。
直如大象渡河。
步步徹底。
然雖如是。
引得盲龜浮木。
泥牛入水。
隻如佛鑒。
向平地吃交。
是誰之過。
佛海雲。
曾為浪子偏憐客。
舉僧問沩山。
如何是百丈真。
沩下禅床叉手。
又問。
如何是和尚真。
沩上禅床坐。
佛鑒拈雲。
古人起模畫樣。
可謂頭正尾正。
争奈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智海即不然。
如何是百丈真。
随緣赴感靡不周。
如何是和尚真。
而常處此菩提座。
正覺雲。
山僧即不然。
如何是百丈真。
瀉嵓泉一派。
如何是和尚真。
帶雨竹千竿。
且道畢竟如何。
切忌尋聲逐響。
山僧恁麼。
也是對影成三人。
佛海雲。
大小大沩山。
被者僧一問。
不覺跳下禅床。
末後收來。
也是如蟲禦木。
舉沩山與仰山。
摘茶次。
沩雲。
終日與子說話。
隻聞子聲。
不見子形。
仰乃撼茶樹一下。
沩雲。
子隻得其用。
不得其體。
仰雲。
某甲隻與麼。
未審和尚。
尊意如何。
沩良久。
仰雲。
和尚隻得其體。
不得其用。
沩雲。
放你三十棒。
佛鑒拈雲。
張翁乍與李公友。
待罰李公一盞酒。
到被李公罰一杯。
好手手中無好手。
正覺雲。
故知沩山全體。
仰山全用。
隻如佛鑒與麼為複扶體。
為複扶用。
若人辨得。
方見全才。
佛海雲。
聲前呼索。
句下稱提。
是沩山養子之緣。
得路便行。
當機不讓。
是仰山事父之禮。
一人良久得其體。
一人撼樹得其用。
更有一人。
終日摘茶。
終日良久。
喚作體耶用耶。
若道得。
與你三十棒。
舉仰山問中邑。
如何是佛性義。
邑雲。
我與你。
說個譬喻。
汝便會也。
譬如一室。
其有六窗。
中安一個狝猴。
外有人喚雲。
猩猩。
狝猴即應。
如是六窗。
俱喚俱應。
仰乃禮拜謝。
後卻雲。
适來蒙和尚指示。
某甲有個疑處。
邑雲。
汝有什麼疑處。
仰雲。
祇如狝猴睡時。
又作麼生。
邑乃下禅床。
把住雲。
狌狌。
我與你相見。
佛鑒拈雲。
仰山放憨。
中邑賣峭。
峭措賣來憨癡。
憨癡放來峭措。
雖然狝猴睡着。
其奈肚裡惺惺。
直饒杜絕六窗。
猩猩何處不見。
諸人要見二老爻訛麼。
各各面皮厚三寸。
正覺雲。
我也與你說個譬喻。
中邑大似個金師。
仰山将一塊金來。
使金師酬價。
金師亦盡價相酬。
臨欲成交。
賣金底。
更與貼秤。
金師雖然暗喜。
心中未免偷疑。
何故。
若非細作。
定是賊贓。
佛海雲。
仰山賊打不防家。
中邑見贓方見賊。
若使狝猴真瞌睡。
猩猩赢得最惺惺。
子細思之。
是什麼心行。
舉三平參石鞏。
鞏見便作彎弓勢雲。
看箭。
三平撥開胸雲。
此是殺人箭。
活人箭又作麼生。
鞏彈弓弦三下。
三平便禮拜。
鞏雲。
三十年。
一張弓。
兩隻箭。
今日隻射得半個人。
便拗折弓箭。
三平後舉似大颠。
颠雲。
既是活人箭。
為什麼。
向弓弦上辨。
三平無語。
颠雲。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法燈有頌雲。
古有石鞏師。
架弓箭而坐。
如斯三十年。
知音無一個。
三平中的來。
父子相投和。
子細返思量。
元伊是射垛。
佛鑒拈雲。
大小三平。
元來隻是個死漢。
若非死漢。
又覓什麼活人箭。
石鞏龍頭蛇尾。
矢在弦上。
又卻不發。
當時若便與一箭。
那裡得來。
大颠作死馬醫。
醫之不差。
從他掘地深埋。
且如智海恁麼批判古今。
還有過也無。
細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正覺雲。
隻如大颠道。
三十年後。
要人舉此話也難得。
既是舉話何難。
且三平當時問伊。
索活人箭。
石鞏彈弦三下。
平禮拜。
是會不會。
及乎大颠問他。
他便無語。
法燈喚他作射垛。
佛鑒便要掘地深埋。
算來當時。
祇是伊不合承當半個而出。
便被大颠并合。
然雖如此。
這三個老漢。
總堕在陷虎之機。
佛海雲。
三平於石鞏言下。
已承當半個聖人。
大颠征之。
乃默然而對。
雖然為一人。
亦未可在。
舉三平問侍者。
你姓什麼。
者雲。
與和尚同姓。
平雲。
我姓什麼。
者雲。
問頭何在。
平雲。
幾時曾問你。
者雲。
姓者是誰。
平雲。
念汝初機。
放你三十棒。
佛鑒拈雲。
叵耐侍者。
無端茶胡他三平。
是即與和尚同姓。
家醜豈可外揚。
雖然三平老漢。
不得無過。
風來樹動。
水來河漲。
上梁不正。
下柱參差。
而今是非得失。
一時畫斷。
且道三平。
畢竟姓什麼。
良久雲。
世間若有昆侖眼。
休向荊山問卞和。
正覺雲。
三平無端發問。
被這僧形迹一上。
直得不可柰何。
子細看來。
元真個與侍者同姓。
隻是他不肯序昭穆在。
佛鑒道。
世間若有昆侖眼。
休向荊山問卞和。
也是言中有響。
佛海雲。
機眼明。
機輪活。
機關峻。
機路通。
兩轉葛藤。
較些子。
子細論量。
侍者不獨與三平一人同姓。
何故。
姓者是誰。
舉本空上堂雲。
隻這施為動轉。
合得本來祖翁麼。
若合得。
十二時中。
無虛棄底道理。
若合不得。
吃茶說話。
往往喚作茶話在。
僧便問。
如何免得成茶話去。
空雲。
你識得口也未。
僧雲。
如何是口。
空雲。
兩片皮也不識。
又問。
如何是本來祖翁。
空雲。
大衆前不要牽爺恃娘。
僧雲。
大衆忻然去也。
空雲。
你試點大衆性看。
僧禮拜。
空雲。
伊往往道。
一性一切性在。
僧欲進語。
空雲。
辜負平生行腳眼。
便下座。
佛鑒拈雲。
本空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釣得一個。
将謂錦鱗紅尾。
元是沂浪黃能。
明月當空。